上海領航公益屋集結18個黨員志願者工作室

慈善 法律 養生 金融 中國文明網 2017-06-25
上海領航公益屋集結18個黨員志願者工作室

領航公益屋開展鐘錶維修公益活動(圖片來源:文匯報)

上海領航公益屋集結18個黨員志願者工作室

領航公益屋組織並指導居民下棋(圖片來源:文匯報)

一個普通的工作日下午,當記者走進虹口區涼城新村街道的社區黨建服務中心,看到不少老百姓正圍坐在一起,興致勃勃地聽著養生知識講座,現場各種互動持續不斷。門外,還不時有人跑來詢問下週的活動時間。有位老伯伯特地趕來想了解法律公益諮詢的安排,“家裡遇上了些煩心事,這裡的志願律師都是黨員,在社區裡特別有名,想先來諮詢一下怎麼處理,心裡才有底氣。”

老百姓有了需求,會自然而然想到來這裡,涼城新村街道的黨建服務中心可不簡單:集結了黨建、醫療、法律等18個黨員志願者工作室,專門開闢出的“領航公益屋”以“黨建引領、黨建惠民”為宗旨,成為讓黨員發揮先鋒模範作用,百姓得實惠的區域化黨建平臺,大大增強了黨員群眾的歸屬感和凝聚力,有力推動了基層黨建的各項工作落到實處。

貼近民生,老百姓得實惠

“為進一步挖掘黨建資源,街道在黨建服務中心的一樓開闢出近百平方米的固定場所,取名為‘領航公益屋’,引導區域黨組織、在職黨員參與公益項目和志願服務。”涼城街道黨工委書記張國躍告訴記者,自去年10月改造完成後,“領航公益屋”的活動菜單不斷豐富,人氣也越來越高,“每月的服務菜單一經推出,就會有不少黨組織、黨員和居民前來預約。”

為了讓市民群眾更好地“各取所需”,這裡的各項活動分門別類,包括公益諮詢類,如“心靈港灣”黨員志願者工作室提供的心理諮詢服務、“共識法律”黨員志願者工作室提供的法律諮詢服務等;“民生服務”類,包括中醫諮詢、鐘錶維修、眼鏡清洗及維修保養等,實實在在為民做好事。由駐區單位提供的中醫諮詢、防詐騙講座、養生知識講座等與老百姓生活息息相關的講座、諮詢更是大受熱捧,吸引了大批群眾熱情參與。

據街道黨工委副書記徐偉年介紹,中心的第一個黨員志願者工作室成立於2003年12月,是由共產黨員、律師魯旭亮領銜的“共識法律”志願者工作室。如今,魯旭亮領銜的這支團隊擁有房產、金融、婚姻、投資等多方面特長和豐富經驗,堅持在每週四下午固定為社區居民開展法律諮詢、訴狀代寫等志願服務。有時遇到百姓緊急求助,志願者還會通過電話當場解答。為擴大服務受益面,工作室還組織志願者參加黨員服務中心每月舉辦的大型“為民服務”活動,通過活動開展普法宣傳和提供法律幫助。

隨著社區居民的素質提升和保護意識的加強,以及對於法律知識需求的日益增強,“共識法律”志願者工作室的工作量日益增加。從工作室成立至今,黨員志願者們運用專業知識服務社區居民,為志願者工作室樹立了良好的社會形象。百姓們說,工作室的黨員們發揮了共產黨員的先鋒模範作用,真正做到了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

專業服務,贏得居民信賴

“領航公益屋”“心靈港灣”黨員志願者工作室和“共識法律”黨員志願者工作室,都有一個私密性很強的“小單間”。“這樣佈局設計不僅是為了保護居民們的隱私,也是為了創造一個讓居民和志願者充分溝通的專業空間。”徐偉年表示,每週三的心理諮詢、每週四的法律諮詢已堅持多年,在社區裡早已有了口碑,“老百姓經常會主動上門來尋求幫助,就是因為這裡的志願者能提供專業的服務。”

作為領銜人,魯旭亮曾多次獲得“涼城新村街道優秀黨員”“優秀志願者”等稱號。在服務中心工作的很多人都記得,2015年末的最後一天,所有工作人員都以為這天下午可能不會有人來諮詢了,魯旭亮還是堅持趕了過來。他擔心“萬一有人來,落了空,那多不好,讓人家白跑一趟!”果然,當天下午2點一到,陸陸續續來了四撥人,其中很多人表示就是衝著當天是魯律師值班才大老遠趕過來的。

為了滿足居民多方面的法律需求,“共識法律”工作室想了許多辦法:除定期公佈律師服務特長和服務時間供群眾選擇外,魯旭亮還會帶領大家定期召開分析會,就一段時間內諮詢內容比較集中的案例進行分析和總結,以便更好為求助者提供幫助;除此之外,招募不同特長、不同年齡段的志願者加入團隊,也是充實力量的又一辦法。如今面對房產繼承、婚姻糾紛、工資拖欠等諮詢頻率較高的問題,志願者們已經處理得遊刃有餘,贏得了社區居民的歡迎和信賴。

2016年6月,在魯旭亮的積極參與下,“僑法普及講座”開講了。他詳細介紹“僑法”相關知識,並重點針對“僑之家”提出的關於財產繼承方面的相關專業問題,為大家解惑答疑。同時,他還帶領著一群同樣心繫社區、為民服務的志願者們,積極參加各類大型為民服務活動。

志願平臺,增強凝聚力

如今,“領航公益屋”正逐漸成為轄區內黨員群眾、“兩新”組織及駐區單位資源共建共享的新陣地,吸引著越來越多的黨員自覺自發融入社區公益。張國躍表示,“黨組織引領下的黨員志願活動,大大增強了黨員群眾的歸屬感和凝聚力。”

堅持13年的黨員公益服務,魯旭亮常說:“我們要學會換位思考,對於一個律師來說可能這個案件並不是很嚴重,甚至可能會覺得處理起來很簡單,但是對於那些前來諮詢的居民來說,他們一輩子可能就碰到那麼一次糟心的事,而對於法律並不熟悉的他們可能會反覆、焦灼地問你同樣的問題,這都很正常,要試著理解他們。”

有一次,家住廣粵路的一名老人,情緒很激動,流著眼淚向魯旭亮諮詢有關她家房屋動遷、兒子離婚等多種問題。魯旭亮耐心解答並輕聲勸說,這位老人終於舒了一口氣,情緒也好多了,走之前還特地來到黨建服務中心辦公室表示感謝,說:“原先不懂法,天天在家擔心,吃不好睡不好,現在瞭解到有法律保護,就放心多了。”還有一位阿婆因對一起醫療官司的判決不滿,幾乎每週都要到工作室諮詢志願者。經過志願者反覆多次耐心解答,一年多以後,這位阿婆終於接受了法院的判決,多年的心結也隨之打開。

目前,“共識法律”工作室志願者隊伍日益壯大,達到29名,其中黨員25名,先後為近千名社區居民提供法律諮詢和服務。(來源:文匯報)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