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陽好人8年堅守為50多家庭尋回親人

慈善 正能量 社會 秦聲 2017-06-08

6月6日,當週麗晨在5月中國好人榜發佈儀式上接受採訪時,觀眾席不時傳來陣陣掌聲,不少觀眾眼眶早已溼潤,周麗晨不過是一名普通的下崗職工,為何受到如此尊敬,她又做了什麼竟令眾人潸然淚下?

2008年,偶然的機會,家住咸陽興平的周麗晨加入了“寶貝回家”公益組織,而這個公益組織的任務就是幫助丟失孩子的家庭找回失散的孩子。茫茫人海,沃野千里,時間久遠,孩子容貌的改變,名字的更換,以及記憶的減退都成了周麗晨這些志願者們面臨的實際困難,很難想象她們是如何僅憑那些父母支離破碎的記憶描述、兒時照片,在8年間尋回50多名被拐兒童的。

咸陽好人8年堅守為50多家庭尋回親人

圖為周麗晨在家中開展工作。

因工作原因,筆者先後見過周麗晨數次,也去過她簡陋的辦公室,也就是她家,房間內掛著不少感謝的錦旗和各類榮譽證書,而平時常用的電腦看起來十分破舊,簡單的發封郵件都需要很長時間,而就是這簡陋的設備卻完成了複雜的工作。假如有好人事蹟陳列館,從貢獻價值來說,應有它的一席之地。

咸陽好人8年堅守為50多家庭尋回親人

圖為周麗晨詢問當事人相關情況。

中國好人周麗晨做事細心嚴謹,因為任何線索,任何希望都有可能讓一個家庭圓夢,為此周麗晨不敢怠慢。筆者隨周麗晨去過一戶人家,目睹了一個孩子被拐對這個家庭帶來的痛苦,這家父母幾十年都在尋找守候孩子,他們此生最大的心願就是再見孩子一面。面對鏡頭,這對父母說著說著就淚流不止,因為在他們眼裡,這不是鏡頭,而是找到孩子的希望,他們相信孩子就在鏡頭那頭,面對未知的希望,他們情難自已。而也正是那一刻,筆者突然明白周麗晨堅守多年的原因、價值所在,她的存在帶給了那些父母希望,有她在“寶貝回家”就有盼頭。

咸陽好人8年堅守為50多家庭尋回親人

圖為周麗晨翻拍照片線索。

三娃(化名)曾有一個和諧的家庭,一場自然災害,迫使父親將三個孩子分別寄養在別人家,從此三娃與親生父親失去聯繫,而他能提供的信息也就只有老家在富縣靠近公路邊,鄰居姓劉,是個啞巴。

周麗晨和其他志願者做了大量工作後,鎖定了6個村子,但都被證實查無此人。情緒低落的周麗晨並未就此放棄,一個偶然機會,在與當地一位老村長聊天中,有了新的線索。在當地打拐辦的幫助下,三娃最終如願找到了自己的親人。

咸陽好人8年堅守為50多家庭尋回親人

圖為周麗晨與同事在尋找的路上。

多年的堅守,失望與希望交替更迭,在尋找的路上週麗晨感慨良多,有過空歡喜,更有過喜極而泣,她說,堅持就有希望,希望在夢就不遠了。2016年6月,周麗晨被評為中國好人。

如今,已是花甲之年的周大姐還在繼續她的公益事業,還想著幫助更多的家庭,而那些將希望寄託在她身上的家庭,也是周大姐難以割捨的牽掛。只是現在的周大姐重病在身,再次在這盛會見到周大姐,不覺心生憐憫,古語云“善因得善果,好人有好報”,真切希望周大姐能早日康復,讓榜樣的光輝在大秦故都閃耀。(文/高洋 圖/何建虎)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