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錄張曉林 三年大涼山公益之路

慈善 大涼山 朋友圈 平凡之路 四川民生報道網 2017-06-24

記錄張曉林 三年大涼山公益之路

他曾毀了自己的生活

又歷盡艱險去尋找

他自我放逐

又被萬人追逐

他是失重後迎來尊重

又在尊重中迎來更多的尊重

他叫張曉林記錄張曉林 三年大涼山公益之路

張曉琳在給孩子們講作業

一個被公益而牽動著生命的人

在曉以大義中詮釋了何為綠林豪士

當時光的列車緩緩駛過涼山的崎嶇山路時,誰也記不起三年

前的那一路的風景。也許,對於逃離生活而遠行天涯的張曉林來

說,再絕美的風光也難以抵擋內心深處的迷茫。

人生之路,在於何方?

生命意義,又在何處?

三年後的張曉林回憶起三年前的生活時,語氣平和而低沉,

似乎敘說著一件與自己毫無關聯的故事,然而淺吟低唱中方見歲

月滄桑,當初之當初,無論我們如何看待過去的歲月,周身已寫

滿了那段歲月獨有的印記。

就像張曉林的笑聲,與常人不同。那是一種毫無顧忌的笑,

那樣的開懷那樣的可愛,與脖子下的粗大金鍊條相映成趣,一如

曾經的不羈放縱、肆意妄為的青春歲月。

他曾說,來涼山之前的我是一個人,來涼山之後的我又是一

個人。而曾經的自己與如今的自己,是那樣的天壤之別。

年少清貧的家庭,讓他失去物質享受的同時,也讓他失去了

學習的機會。不得已早早退學,開始在社會上為了生存而奔波流

離。早年間的張曉林幹過粉刷工、學過廚師、賣過雜貨,歷盡艱

辛從物質貧窮中一路撕殺而來,卻在年少輕狂中將所有積蓄在賭

博中消失殆盡。

一夜間,一貧如洗。

他不服輸,更不認命,卻選擇了一種更為危險的方式,意欲

東山再起。用他的話說,我從哪裡跌倒,就要從哪裡爬起來。記錄張曉林 三年大涼山公益之路

公益路上的張曉琳時常以一包方便麵充飢

他以免費勞力的條件擠掉了共同應聘的對手,開始了在遊戲

廳中看場打工的蟄伏之路。隨後的工作中,由於能力與人品皆被

老闆所認可,獲得了遊戲廳一部分股權。於是,生活開始慢慢好

轉,收入不斷提高。經營賭博場所、同時放著高利貸,在這種遠

離陽光的陰暗工作性質中,也讓他逐漸迷失了自我。從此走上了

自我放逐之旅,紙醉金迷夜夜笙歌,最終,讓他失去了生活,當

他驚醒時,已是一地破碎,婚姻破裂、妻子離去,只留下了一個

對他充滿恨意的女兒。

他想要救贖,卻不知救贖之路在何方!

他賣掉了股份,脫離了之前的生活,一個人開著車,一路向

西,從江蘇南通開始了穿越中國東西部的自駕之旅。就像車上不

斷播放著那首朴樹的《平凡之路》中所唱的:

“我曾經跨過山和大海

也穿過人山人海

我曾經擁有著的一切

轉眼都飄散如煙

我曾經失落失望失掉所有方向

直到看見平凡才是唯一的答案

我曾經毀了我的一切

只想永遠地離開

我曾經墮入無邊黑暗

想掙扎無法自拔”

如果說看見平凡是朴樹的答案,對於張曉林來說,他所尋找

的答案則是公益之中。他說他從未想過有一天會與公益結緣如此

之深,深到如同篆刻在生命內在,成為永遠無法磨滅的印記。而

這一切,竟緣起於一件微不足道之事。記錄張曉林 三年大涼山公益之路

張曉琳為涼山彝族地區孩子們召集募捐的學校

自駕遊的過程中,在經過一片山區時,張曉林看到了路邊有

幾個玩耍的孩子,孩子們衣衫襤褸的樣子觸動了他,他下車給了

每個孩子一百元。當他看到孩子們臉上真誠又害羞的笑臉時,內

心再一次被衝擊到。他隨手拍下了幾張照片,發在了網上,不料

竟在朋友圈中引發了轟動。當他開車回到家,看到家中已寄來了

無數物資時,才發現造成了誤會,別人將他當成了愛心公益者。

無奈之下,他只有拉起物資,再次上路,尋找曾經幫助過的那些

孩子。

再次西行,直至來到四川涼山地區。

四川涼山地區,是中國最貧窮的地區之一。作為一個從農奴

制直接進入社會主義的地區,涼山大部分地區深山重疊,交通閉

塞,常年與世隔絕,物質基礎非常薄弱。加上當地地區獨特的生

存方式,使得貧窮現象愈來愈嚴重。

第一次來到涼山地區的張曉林,崎嶇坎坷的山路幾乎開壞自

己的車。然而,等待他的,更是之前完全意想不到的狀況。他了

解到的那個貧困山村,汽車只能開到山下,然後坐了八個小時摩

託車,最後再坐了兩個小時的毛驢才能到達。只到今天,當他回

憶起騎著毛驢翻躍傾斜角度有將近八十度的山坡時,語氣中依然

有著難以掩飾的恐懼,他說他閉著眼睛,完全俯身趴著毛驢背上,

雙手緊緊抓著繩子,雙腿止不住地顫抖。而這僅僅只是一個開始。

那一刻,他並沒有意識到,未來的日子他將駐紮在此,與這裡締

成了一個三年的生命之約。

當他歷盡千辛萬苦將第一批物資送到當地居民手中時,巨大

的滿足感與成就感充斥著他的全身。他說他在幫助別人的過程

中,體驗到了以前從未體驗到的精神愉悅。尤其是在一次發放物

資中,當他將一雙鞋子送給一位抱著孩子的父親時,那位父親拿

著鞋子淚流滿面,那一幅畫面,深深地觸動了那一刻的張曉林,

彷彿靈魂深處被一種東西狠狠地撞擊著,讓他在那一瞬間忽然感

悟到了父愛的深沉與意義。

那種如同得道般的思想啟發,讓他終於明白了他所要尋找的

自我救贖之旅,就在幫助別人之中。

而就在此時,張曉林得知了一件事。之前購買他遊戲廳股份

的那個人被抓了,被判刑三年。他沒有暗自慶幸,更沒有暗自竊

喜,因為他明白,他也將要以另外一種方式,完成本屬於他的三

年之刑。於是,他選擇了駐紮涼山地區,來完成自我救贖。

他在當地縣城租了一間房,開始每天的網上募捐工作,先是

一座橋,而後是一所學校,最後到修路、建飲水工程、招募志願

者及支教老師等,並以自己獨有的方式幫助這裡的孩子樹立衛生

意識、學習意識。三年間,他在涼山地區建成了 22 所學校、8 個

浴室、5 個飲水工程、3 座橋、2 條路、發放各類 500 餘噸„„

然而,對於張曉林來說,這些只是一堆冰冷的數字,毫無意

義。而那些真正可以稱之為意義,寫點生命之歌東西,則是這三

年裡,一千個日夜裡,穿梭在涼山地區各個大山深處的沉重足跡,

以及他對於公益認知的真知灼見。張曉林最常說的一句話是,公

益不是你們想象的那樣。最艱難的就是最後一公里。無數愛心人

士將物資寄給他,卻很少了解,要將這些物資送往大山深處的居

民手中要面臨怎樣的艱辛與危險。每月換四條車胎、曾三次翻車

於崎嶇山路,冬天趟水過河,攀登峻險懸崖„„可悲的是,外面

無數所謂的公益組織藉著他的名義或者他拍攝的照片,來進行募

捐,但從來卻沒有對這裡做過任何事。對於這些,他卻無暇在意,

更不願在意我如果什麼都在乎,根本在這裡堅持不了這麼長時

間,做公益得有一顆天大的心,得經得起任何風風雨雨。

張曉林只有初中文化,但他卻願意付諸真心,極盡所能,做

著真正可以幫助這裡人的事情。他的所作所為不斷地感染著外界

的人,湖北的程芸、安徽的時寶山等年輕人也跟隨著他,長期駐

紮在了這裡,還有楊軍、劉夢潔等愛心人士,每一個人都在他的

感召下,用愛與行動,將自己最青春最感人的歲月,鐫刻在一無

所有的大山深處。

截止目前,全國已有二十多個省市和國外十多家公益組織及

個人向張曉林個人進行了募捐,幫助他去完成那些常人難以想象

的事情。

三年來,張曉林最大的感動,在於別人對他的信任。他說很

多人並沒有見過他的面,只是在網上聽說了他的事情,便毫不猶

豫地把錢打給他,將物資寄給他,而他卻不知為何別人會如此信

任他。也正因如此,他對於這份信任無比珍惜,即便這世間再有

濁亂,他也願做一信義君子。

別人說,他是一個天使,以人性之美譜寫著愛的傳奇。

他卻說,其實我是一個乞丐,以愛之名乞討了整整三年。

這三年,他已無以為報。

無論他何時離去,他都永遠沒有離去。

一個人守護一片山的故事,將永遠被思念與銘記。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