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蓋哥”王勇光:“我只是做了我應該做的”

慈善 王勇 正能量 社會 郴州新聞網 2017-06-15

記者 蔣林華

6月12日晚一場突如其來的暴雨侵襲了郴州城,王勇光沒想到自己會因為這場暴雨成了一名網絡紅人。

“井蓋哥”王勇光:“我只是做了我應該做的”

今日郴州客戶端發文尋找“井蓋哥”

“我只是做了我覺得應該做的事情。”13日晚,王勇光接受今日郴州記者採訪,電話的那頭,王勇光侃侃而談,向記者分享了那些年他口中所謂的“應該做的事”。

三年,連續資助了45個孩子

2005年,王勇光在雲南從事農機銷售工作,在一次下鄉送貨過程中,一名村幹部向他提起村裡有幾名小孩成績非常好,但由於家庭貧困面臨輟學的窘境。王勇光決心去學生家裡看一看。

在村幹部的帶領,王勇光帶著買好的衣物來到了當時村裡一名成績優異的女同學家中。

“家徒四壁,家裡唯一的電器是一個破舊的喇叭。”一進家門,王勇光就被眼前的情景震驚了,“這樣的家庭能培養出這麼優秀的學生,真是了不起”。王勇光當即決定資助該同學,並告知村幹部,村裡類似情況的孩子都可以資助。

“井蓋哥”王勇光:“我只是做了我應該做的”

王勇光生活照

消息很快傳到學校,校長找到王勇光。“校長告訴我,學校有45名學生家裡都特別貧困,渴望得到救助。”或許是基於自己從小沒讀過很多書的遺憾,那時還並不富裕的王勇光想也沒想就答應了下來,堅持資助了3年,總計20餘萬元。

十多年過去了,王勇光現在還跟他們中很多人保持著聯繫。2012年,當年受王勇光資助的學生四人一行,來到他老家婁底市雙峰縣探望,孩子們一口一句“王爸爸”讓王勇光至今回憶起來都備受感動。

“井蓋哥”王勇光:“我只是做了我應該做的”

王勇光(左一)參與捐贈活動

所有善行都啟蒙於母親

諸如此類“應該做的事”,在王勇光的記憶裡還有很多,至今他每年都會拿出一筆錢資助家鄉的貧困戶、孤寡老人、貧困學生,從未間斷。而這些堅持,皆源自於母親從小的教誨和耳濡目染。

“母親的教育方式和為人處世方式都對我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在王勇光心裡,自己的母親是全世界最好的母親。“今天回到老家,我向母親說起了12日晚發生的事情,母親說的一句話讓我感觸頗深,她說‘做一件好事,甚至做十件好事都不算難,難的是做一輩子好事’”。

“我母親就是這樣一個人,他從來不會當著面表揚你,而是身體力行教育你。”王勇光告訴記者,母親今年68歲了依然堅持做公益。“一聽到村裡或者鄰村有老人沒人照顧,她準是第一個出來幫忙的人。”說起母親,王勇光很是自豪。

在公益的路上,王勇光從未停止前進的腳步。從去年10月來郴至今,他已陸續將自己愛灑在了郴州多個偏遠山區村民的心田。

“每次都懷著非常激動的心情去,然後再懷著沉重的心情回來,因為看到有太多的人需要幫助了。”2016年12月,為了集聚更多的力量幫助需要幫助的人,當時剛來郴州不到2個月的王勇光代表公司組織了一次捐贈活動,決定向桂陽縣民政局、慈善總會捐贈價值70餘萬元的米、面、油等愛心物資,讓更多困難群眾受惠。

對於自己做過的善事,王勇光總是輕描淡寫,覺得沒什麼。他說,希望通過我們的報道能吸引更多人做好事、做善事,做“自己覺得應該做的事情”,就像一首歌裡唱的,只要人人都獻出一點愛,世界將變成美好的人間”。

【記者手記】

這樣的善意讓城市更溫暖

採訪中,王勇光一直在強調“只是做了自己覺得應該做的事”,而從這件所謂的“應該做的事”裡,記者看到了一個對陌生人充滿善意和關懷的他。

自己差點遇到危險,他馬上想到的是如何幫助別人避險,打電話、用手機電筒指引,他覺得這些都還不夠,一定站在路上指揮交通,要確保大家沒事才安心。在給陌生人以善意的過程中,王勇光內心收穫了幸福。

但願“井蓋哥”王勇光不是偶然,期待這樣的善意越來越多,我們的城市將會更加的安全和溫暖。

(圖片由本人提供)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