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花纏枝蓮玉壺春瓶賞析

瓷器 元朝 北宋 明朝 捨得齋 2017-05-14

玉壺春瓶是宋瓷中具有時代特徵的一種典型器物。其造型是由唐代寺院裡的淨水瓶演變而來,基本形制為撇口、細頸、垂腹、圈足,各個輪廓線變化柔和,泛著星星點時代的沉澱和不可言語的美觀。其器形獨特之處是頸較細,頸部中央微微收束,頸部向下逐漸加寬過渡為杏圓狀下垂;圈足相對較大,或內斂或外撇。

玉壺春瓶也稱玉壺賞瓶,隨著時代的變化其弧線構成也發生著細微的變化,從而形成了各個時代所獨有的特徵,根據其時代的長短以及製作工藝的複雜精緻程度,玉壺春瓶有著不同的收藏價值。

北宋時期是玉壺春瓶的造型定型期,它在當時是一種裝酒的實用器具。

元代玉壺春瓶承襲了宋代的形制,圈足外撇,體形瘦長。造型除圓形外,還有八方形。釉色、紋飾華麗豐富,已從宋代的實用酒器轉變為陳設器。

明早期洪武時期的玉壺春瓶,還具有元末明初瓷器厚重粗笨的風格,比不上元代玉壺春瓶造型的優美與舒朗。發展到明代中期以後,玉壺春瓶的造型趨於細膩圓潤,優美流暢。明代的玉壺春瓶以青花品種最為常見。主題紋飾常常以雲龍、梅、蘭、花鳥、纏枝蓮等為主要裝飾圖案。

青花纏枝蓮玉壺春瓶賞析

青花纏枝蓮玉壺春瓶

瓶撇口,束頸,削肩,垂腹,圈足。通體繪五組青花紋飾,以雙線相隔。頸至肩部飾蕉葉紋、幾何紋、變體蓮瓣紋;腹部繪雙鳳纏枝蓮紋,枝葉相纏;脛部近足處繪忍冬紋、變體蓮瓣紋。此器造型秀麗俊俏,髮色鮮明,釉色瑩潤。髮色清翠濃豔,背花紋飾泛出點點銀黑色結晶斑。胎體細膩,畫風飄逸,藝術價值不可估量。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