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雞”開啟氪金時代,披著商業盈利外殼的刺激戰場還有人玩嗎?

作者 / 秋實

即在情理之中,又在意料之外,一場持續了453天的體驗服突然停運。

今天,PUBG手遊《絕地求生·刺激戰場》(以下簡稱《刺激戰場》)的運營團隊向所有玩家發表了感謝信,先是表示“刺激測試已於5月8日正式結束,感謝大家長久以來的支持”,後又宣稱“光子工作室群自研新品反恐軍事競賽體驗手遊將於今日公測,希望與你作為戰友再一次相遇,共同開啟新的競賽征程”。

“吃雞”開啟氪金時代,披著商業盈利外殼的刺激戰場還有人玩嗎?

​消息一出,便立馬引發了網友們的熱議,關於#刺激戰場沒了#的話題迅速登上並霸佔著今天的微博熱搜榜,朋友圈裡也充斥著或吃驚、或哀嘆、或不滿等各種各樣的口水聲。

《刺激戰場》“沒了”,另一款手遊《和平精英》正式開啟公測。根據公告顯示,前遊戲玩家可以通過兩種方式更新至後者,其一是啟動《刺激戰場》進行更新,其二是前往App Store搜索《和平精英》下載更新。

“吃雞”開啟氪金時代,披著商業盈利外殼的刺激戰場還有人玩嗎?

​據悉,除了會繼承用戶數據、保留時裝等級,《和平精英》在遊戲玩法、UI設計等諸多方面也跟《刺激戰場》別無二致,聯想到《和平精英》於今年4月順利獲得了遊戲版號,那它完全就像是《刺激戰場》的替代品。

在商業變現上,騰訊雖然可能會遲到,但似乎從不缺席。

開始氪金的“吃雞”

“我覺得加入充值功能之後,一定會帶來不公平的遊戲體驗,所以棄了”,一位原《刺激戰場》的玩家這樣對娛樂產業(ID:yulechanye埋怨道。

說這話的她可能並不清楚引發這場“吃雞”熱潮的《絕地求生》就是需要付費購買的,2017年年末,為了能夠跟朋友一起愉快玩耍,娛Sir生生花了99塊錢在Steam上開通了個遊戲賬號。

彼時,為了能夠儘早的搶灘用戶市場,國內爆發過頗為激烈的“吃雞”混戰,先是小米互娛在2017年10月發行了由西山居研發的《小米槍戰》安卓版,網易隨後也於當月內測了《荒野行動》安卓版。

“吃雞”開啟氪金時代,披著商業盈利外殼的刺激戰場還有人玩嗎?

​次月,由騰訊代理、巨人網絡開發的《光榮使命·使命行動》和加入了“吃雞”模式的《穿越火線·荒島特訓》的安卓版都開始內測。直到去年2月,《絕地求生·刺激戰場》與《絕地求生·全民出擊》這兩款被認為是騰訊“吃雞”手遊正規軍雙雙上線,經過一番左右互搏,《刺激戰場》最終勝出。

無論是《小米槍戰》還是《荒野行動》,小米和網易都曾短暫的佔據過“吃雞”手遊的市場高峰,但從結果來看,還是依託強大社交關係網等優勢的騰訊後發制人。Questmobile的數據顯示,截至今年2月,《刺激戰場》已經分別以1.86億的MAU(月活躍用戶數)和6924萬的DAU(日活躍用戶數)成為中國月活第一、日活第二的遊戲。

可以看出,在此之前,《刺激戰場》是一款用戶量和資源消耗量都十分巨大的頂級手遊,隨著自身的發展,它擁有愈發迫切的變現需求,如今上線、已經過審的《和平精英》應該就是它藉以實現商業盈利的外殼。

試玩了一下《和平精英》,娛Sir發現遊戲商城裡分別有“外觀”、“槍械”、“戰備”、“道具”這四大類目,具體內容均為人物服飾和槍械皮膚。為了刺激玩家消費,位於遊戲主界面右上角、人物頭像框之下的區域豎立著帶有“首充”字樣的圖表,再往下即為“商城”和“軍需”,通過遊戲金幣或榮耀勳章才能開啟後者,而勳章需要點券才能購買得到。

“吃雞”開啟氪金時代,披著商業盈利外殼的刺激戰場還有人玩嗎?

​除此之家,“戰場通行證”被認為也可能是未來的一大氪金點。作為騰訊旗下主要面向海外市場的“吃雞”手遊,《PUBG Mobile》自去年3月中旬登陸Google Play和App Store以來迅速風靡全球,發佈兩週後的下載量便突破2230萬次,同年4月在國際版中開啟遊戲內購,今年1月擠掉《荒野行動》登頂“出海”手遊收入榜,SensorTower數據顯示,該作3月份全球收入高達6500萬美元。

在《PUBG Mobile》中,騰訊“試水”了包括Prime和Prime Plus在內的兩種通行證,分別售價為0.99美元和9.99美元,購買服務和選擇續費的玩家可以獲得額外獎勵,這樣的會員模式可能在未來進一步提升遊戲的營收能力。

“吃雞”開啟氪金時代,披著商業盈利外殼的刺激戰場還有人玩嗎?

​至於《和平精英》的賺錢水平在一個什麼範圍,當4月10日,騰訊的《和平精英》赫然出現在國家新聞出版總署公佈的過審遊戲名單中,騰訊股價跳空高開,盤中一度漲至近3%,彼時就有專業機構分析過其中緣由並測算了《和平精英》的吸金實力。

根據藍蓮花機構的判斷,《和平精英》早期或能釋放出大量氪金玩家的充值需求,保守估計首月月流水或破15億人民幣,穩定期月流水約為8億人民幣,年化流水過100億人民幣,考慮到攤銷的因素,淨利潤或將達到20億人民幣以上。

如果真是這樣,娛Sir便能夠完美的解釋自己吃不到雞真不是因為玩的菜。

亟待破局的騰訊

繼遊戲獲得版號助推股價上揚之後,這次《和平精英》的正式上線也起到了相同的效果,截止發稿前,騰訊股價報384.8港元,小幅上漲1.05%,總市值達到了3.66萬億。

在國內,騰訊更多的是以其建立了龐大的社交帝國而為大眾所知,但事實上,它也早已成為了世界上最大的遊戲公司。根據Newzoo發佈的2018年全球遊戲公司收入TOP25的名單,2018年騰訊遊戲以197.33億美元的營收蟬聯第一,佔全球市場近15%的份額。

“吃雞”開啟氪金時代,披著商業盈利外殼的刺激戰場還有人玩嗎?

​不過,華麗的數據背後卻潛藏著不小的危機。在多重因素的作用下,騰訊的遊戲業務的發展遭遇到了瓶頸甚至出現下滑,財報顯示,去年第四季度的遊戲營收為241億元,大大低於去年第一季度的287億元,同比增速更是從26%驟降至-1%。

雖然騰訊高調喊出了“產業互聯網”這樣的口號,也在積極尋求轉型,但目前遊戲收入依然在總收入中佔據相當大的比例,去年騰訊遊戲的全年營收為1284億元,佔比總體營收的41%。在這樣的情形下,騰訊遊戲既十分重要又亟待破局。

對於不少遊戲從業者來說,去年顯得格外不同。2018年3月29日,原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發佈了《遊戲申報審批重要事項通知》,稱因機構改革,將影響遊戲審批工作的進度。

自此,遊戲審批便如被擱置一般,時間之長也出乎了很多人的意料。直到去年年底,中宣部高官對外“吹風”、新的廣電總局發佈審批信息、共有80款遊戲獲得版號,這場“凌冽之冬”才算結束。由於此前積壓的待審遊戲過多,直到今年4月,新遊戲審批都並未開放,一切尚處於“去庫存”階段,近期國內遊戲行業才算迎來了版號全面放閘的時候。

除了版號之殤,監管也恍若是橫在國內遊戲頭上的達摩克利斯之劍。對此保證祖國的花朵能夠茁壯成長,騰訊遊戲上線了未成年人防沉迷保護工具“星星守護”。

4月22日,一則有關“版號新增注意事項”的消息曾引起過人們的關注。根據傳聞顯示,遊戲內容方面,新規要求打鬥系統中任何顏色的液體都不得出現、屍體需儘快消失……

雖然這則消息後被刪除、真假難辨,但從目前《和平精英》出現的變化來看,遊戲顯然更加主旋律化了:定位變成了“反恐軍事競賽”、名字充滿著一股難以言喻的正能量、“特種兵”改成了“選手們”、“今晚吃雞”換成了“和平精英”、還罕見地掛上了“中國空軍招飛”這種國家軍隊機構的宣傳字樣……

“吃雞”開啟氪金時代,披著商業盈利外殼的刺激戰場還有人玩嗎?

​就這樣,“版號+監管”的雙重“夾擊”使得騰訊遊戲去年的日子不太好過。《王者榮耀》依然強勁,《英雄聯盟》餘威還在,只是任何遊戲終會不可避免的走向衰落,騰訊需要新的王牌來支撐和夯實自己腳下的遊戲王國。

此前,《刺激戰場》普遍被認為是最好的選擇,無奈缺乏版號的加持而遲遲無法商業化,如今騰訊開始將“吃雞”舊酒倒入《和平精英》這個新瓶中,算是擺脫掉了一個很大的束縛。

不限於發力內容,騰訊也開始尋求與遊戲硬件廠商的合作,如近日的廣東省文化和旅遊廳公示顯示騰訊將代理國行Switch,而後者的研發商為世界知名電子遊戲品牌任天堂。此外,成立新的電競公司、加大對海外遊戲公司的投資,電競和出海也都是騰訊遊戲未來可能的發力點。

遊戲亟待破局,騰訊也是如此。前幾天,馬化騰在朋友圈裡宣稱“科技向善”將成為公司新的願景和使命,以此重塑被批評“沒有夢想”的騰訊的夢想。然而大多淪為用以PR的口號永遠都是悅耳的,相較於聽其說什麼,更應看其做什麼。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