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安太后與慈禧有“過節”,為何還要支持“辛酉政變”?'

"

1861年8月22日,久患虛癆的咸豐帝奕詝在承德離宮病死。臨終前,他立六歲的載淳為皇太子,又召見王公大臣口授遺詔,任命怡親王載垣、鄭親王端華、戶部尚書協辦大學士肅順、御前大臣景壽、軍機大臣兵部尚書穆蔭、史部左侍郎匡源、禮部右侍郎杜翰、太僕少卿焦佑流等八人為“顧命大臣”,要他們盡心輔佐載淳。

"

1861年8月22日,久患虛癆的咸豐帝奕詝在承德離宮病死。臨終前,他立六歲的載淳為皇太子,又召見王公大臣口授遺詔,任命怡親王載垣、鄭親王端華、戶部尚書協辦大學士肅順、御前大臣景壽、軍機大臣兵部尚書穆蔭、史部左侍郎匡源、禮部右侍郎杜翰、太僕少卿焦佑流等八人為“顧命大臣”,要他們盡心輔佐載淳。

慈安太后與慈禧有“過節”,為何還要支持“辛酉政變”?

此外,咸豐還將一方刻有“御賞”字的印章交給皇后鈕鑽祿氏;另一刻有“同道堂”字的印章則給載淳,並規定他死後由載垣等八大臣起草諭旨,之後交皇后、皇子在諭旨起訖處鈴“御賞”與“同道堂”印記,作為符信,此諭旨才生效。可見,咸豐死前的安排,將最高權力交由八大臣、鈕鑽祿氏及載淳一起掌握。

這位鈕鑽祿氏,正是慈安太后。

從妃嬪到母儀天下

慈安,鈕祜祿氏,滿洲鑲黃旗人。據《清史稿•列傳一:后妃》載:“孝貞顯皇后,鈕祜祿氏,廣西右江道穆揚阿女。事文宗潛邸。咸豐二年,封貞嬪,進貞貴妃。立為皇后。……十一年七月,文宗崩,穆宗即位,尊為皇太后。是時,孝貞、孝欽兩宮並尊,詔旨稱‘母后皇太后’、‘聖母皇太后’以別之。十一月乙酉朔,上奉兩太后御養心殿,垂簾聽政。同治八年,內監安得海出京,山東巡撫丁寶楨以聞,太后立命誅之。十二年,歸政於穆宗。十三年,穆宗崩,德宗即位,復聽政。光緒七年三月壬申,崩,年四十五。……初尊為皇太后,上徽號。……宣統加諡,曰孝貞慈安裕慶和敬誠靖儀天祚聖顯皇后。”

十六歲入宮即被封為嬪,之後四個多月內就被封為皇后,這樣快的升遷速度是非常罕見的。可見,不管在姿色、氣質,還是修養、人品上,慈安遠遠超過與她同時期選入宮的美人們。自此,慈安成了後宮之主,開始母儀天下。

想要管理好後宮談何容易?因為這裡集聚有眾多上品女人,且很多都是名門世家之女,平時無事都要掘地三尺。當然,即使明爭暗鬥,也不能一地雞毛;即使“刀光劍影”,也不能永無寧日。這不僅考驗皇后的管理水平,還需要很好地處理與眾妃嬪、與皇帝複雜關係的能力。優秀的慈安做到了,不僅如此,她還成了後宮、天下女人的榜樣。

即使管理好了,還得討好皇帝。歷史上被廢黜的皇后多的是,靡不有初鮮克有終,但慈安也做到了。咸豐一生風流多情,幾乎沒有在哪個女人身上專注過,即使極富手段的慈禧也是一樣。但是,他卻唯獨對皇后慈安一生都榮寵不衰,可見她有過人之處。

"

1861年8月22日,久患虛癆的咸豐帝奕詝在承德離宮病死。臨終前,他立六歲的載淳為皇太子,又召見王公大臣口授遺詔,任命怡親王載垣、鄭親王端華、戶部尚書協辦大學士肅順、御前大臣景壽、軍機大臣兵部尚書穆蔭、史部左侍郎匡源、禮部右侍郎杜翰、太僕少卿焦佑流等八人為“顧命大臣”,要他們盡心輔佐載淳。

慈安太后與慈禧有“過節”,為何還要支持“辛酉政變”?

此外,咸豐還將一方刻有“御賞”字的印章交給皇后鈕鑽祿氏;另一刻有“同道堂”字的印章則給載淳,並規定他死後由載垣等八大臣起草諭旨,之後交皇后、皇子在諭旨起訖處鈴“御賞”與“同道堂”印記,作為符信,此諭旨才生效。可見,咸豐死前的安排,將最高權力交由八大臣、鈕鑽祿氏及載淳一起掌握。

這位鈕鑽祿氏,正是慈安太后。

從妃嬪到母儀天下

慈安,鈕祜祿氏,滿洲鑲黃旗人。據《清史稿•列傳一:后妃》載:“孝貞顯皇后,鈕祜祿氏,廣西右江道穆揚阿女。事文宗潛邸。咸豐二年,封貞嬪,進貞貴妃。立為皇后。……十一年七月,文宗崩,穆宗即位,尊為皇太后。是時,孝貞、孝欽兩宮並尊,詔旨稱‘母后皇太后’、‘聖母皇太后’以別之。十一月乙酉朔,上奉兩太后御養心殿,垂簾聽政。同治八年,內監安得海出京,山東巡撫丁寶楨以聞,太后立命誅之。十二年,歸政於穆宗。十三年,穆宗崩,德宗即位,復聽政。光緒七年三月壬申,崩,年四十五。……初尊為皇太后,上徽號。……宣統加諡,曰孝貞慈安裕慶和敬誠靖儀天祚聖顯皇后。”

十六歲入宮即被封為嬪,之後四個多月內就被封為皇后,這樣快的升遷速度是非常罕見的。可見,不管在姿色、氣質,還是修養、人品上,慈安遠遠超過與她同時期選入宮的美人們。自此,慈安成了後宮之主,開始母儀天下。

想要管理好後宮談何容易?因為這裡集聚有眾多上品女人,且很多都是名門世家之女,平時無事都要掘地三尺。當然,即使明爭暗鬥,也不能一地雞毛;即使“刀光劍影”,也不能永無寧日。這不僅考驗皇后的管理水平,還需要很好地處理與眾妃嬪、與皇帝複雜關係的能力。優秀的慈安做到了,不僅如此,她還成了後宮、天下女人的榜樣。

即使管理好了,還得討好皇帝。歷史上被廢黜的皇后多的是,靡不有初鮮克有終,但慈安也做到了。咸豐一生風流多情,幾乎沒有在哪個女人身上專注過,即使極富手段的慈禧也是一樣。但是,他卻唯獨對皇后慈安一生都榮寵不衰,可見她有過人之處。

慈安太后與慈禧有“過節”,為何還要支持“辛酉政變”?

當年英法聯軍入侵,咸豐逃亡熱河避暑山莊。由於國事憂慮,咸豐煩悶,一時無法排解,就拿太監、宮女等解氣。慈安一邊要設法安慰心事重重的丈夫,一邊還要安撫受委屈的奴僕。“妃嬪偶遭譴責,皆以中宮調停,旋蒙恩眷”。

一個對內能治理後宮,對外能母儀天下的皇后,咸豐怎能不寵幸呢?

從“三家分權”到“垂簾聽政”

咸豐帝病死後,但他為防止那拉氏和奕訢篡權而臨終託孤安排的局面並沒有持續很久。因為那拉氏是一個善於偽裝,且有野心的人。出身於滿洲貴族官僚家庭的那拉氏,就是慈禧,咸豐元年她十七歲時被選入宮,由於很會阿諛奉承,加上咸豐六年生了個兒子載淳,很快晉封嬪妃。當時奕詝沉迷於聲色,懶於朝政,而熱衷政事的慈禧,經常代奕詝批閱奏章,日子久了就對權勢產生了慾望。

咸豐一死,慈禧儘管急於奪權,但清廷“祖制”規定后妃不準干預政事。不過,這難不倒她。

同年8月23日,慈禧以載淳的名義發佈上諭:“母后(鈕鑽祿氏)應尊皇太后(俗稱東太后),聖母(那拉氏)應尊皇太后(俗稱西太后)。”很快,慈禧以代載淳保管“同道堂”印章為藉口,即“代子鈴印”,可以牽制八大臣的權力。

一時間,出現了太后與八大臣共同掌權的局勢。但是,慈禧當然不會不滿足於此,她的目標是以“垂簾聽政”為幌子,奪取皇權。

這樣一來,慈禧與八位“顧命大臣”的矛盾也隨之尖銳起來。鑑於對手人多勢眾,又掌控宮廷禁軍,慈禧深感力不從心,於是她“邀請”東太后慈安一起謀劃除掉“顧命大臣”。據《咸豐朝籌辦夷務始末》載:慈禧與慈安在避暑山莊“俯巨缸而語,計議甚密。於是羈糜肅順,外示委任。”

至於慈安為何會幫助慈禧剷除顧命大臣,很重要一個說法就是慈安見不得年幼的同治帝受八大臣的“欺負”。原來,慈安雖貴為皇后,卻沒有子嗣,但她卻待同治帝如己出。按宮中規矩,幼帝同治儘管是慈禧所生,名分上卻是正宮慈安之子,即嫡母,一切由慈安親自撫養。因此,這同治帝十分依賴慈安,反倒是疏遠了生母慈禧。

"

1861年8月22日,久患虛癆的咸豐帝奕詝在承德離宮病死。臨終前,他立六歲的載淳為皇太子,又召見王公大臣口授遺詔,任命怡親王載垣、鄭親王端華、戶部尚書協辦大學士肅順、御前大臣景壽、軍機大臣兵部尚書穆蔭、史部左侍郎匡源、禮部右侍郎杜翰、太僕少卿焦佑流等八人為“顧命大臣”,要他們盡心輔佐載淳。

慈安太后與慈禧有“過節”,為何還要支持“辛酉政變”?

此外,咸豐還將一方刻有“御賞”字的印章交給皇后鈕鑽祿氏;另一刻有“同道堂”字的印章則給載淳,並規定他死後由載垣等八大臣起草諭旨,之後交皇后、皇子在諭旨起訖處鈴“御賞”與“同道堂”印記,作為符信,此諭旨才生效。可見,咸豐死前的安排,將最高權力交由八大臣、鈕鑽祿氏及載淳一起掌握。

這位鈕鑽祿氏,正是慈安太后。

從妃嬪到母儀天下

慈安,鈕祜祿氏,滿洲鑲黃旗人。據《清史稿•列傳一:后妃》載:“孝貞顯皇后,鈕祜祿氏,廣西右江道穆揚阿女。事文宗潛邸。咸豐二年,封貞嬪,進貞貴妃。立為皇后。……十一年七月,文宗崩,穆宗即位,尊為皇太后。是時,孝貞、孝欽兩宮並尊,詔旨稱‘母后皇太后’、‘聖母皇太后’以別之。十一月乙酉朔,上奉兩太后御養心殿,垂簾聽政。同治八年,內監安得海出京,山東巡撫丁寶楨以聞,太后立命誅之。十二年,歸政於穆宗。十三年,穆宗崩,德宗即位,復聽政。光緒七年三月壬申,崩,年四十五。……初尊為皇太后,上徽號。……宣統加諡,曰孝貞慈安裕慶和敬誠靖儀天祚聖顯皇后。”

十六歲入宮即被封為嬪,之後四個多月內就被封為皇后,這樣快的升遷速度是非常罕見的。可見,不管在姿色、氣質,還是修養、人品上,慈安遠遠超過與她同時期選入宮的美人們。自此,慈安成了後宮之主,開始母儀天下。

想要管理好後宮談何容易?因為這裡集聚有眾多上品女人,且很多都是名門世家之女,平時無事都要掘地三尺。當然,即使明爭暗鬥,也不能一地雞毛;即使“刀光劍影”,也不能永無寧日。這不僅考驗皇后的管理水平,還需要很好地處理與眾妃嬪、與皇帝複雜關係的能力。優秀的慈安做到了,不僅如此,她還成了後宮、天下女人的榜樣。

即使管理好了,還得討好皇帝。歷史上被廢黜的皇后多的是,靡不有初鮮克有終,但慈安也做到了。咸豐一生風流多情,幾乎沒有在哪個女人身上專注過,即使極富手段的慈禧也是一樣。但是,他卻唯獨對皇后慈安一生都榮寵不衰,可見她有過人之處。

慈安太后與慈禧有“過節”,為何還要支持“辛酉政變”?

當年英法聯軍入侵,咸豐逃亡熱河避暑山莊。由於國事憂慮,咸豐煩悶,一時無法排解,就拿太監、宮女等解氣。慈安一邊要設法安慰心事重重的丈夫,一邊還要安撫受委屈的奴僕。“妃嬪偶遭譴責,皆以中宮調停,旋蒙恩眷”。

一個對內能治理後宮,對外能母儀天下的皇后,咸豐怎能不寵幸呢?

從“三家分權”到“垂簾聽政”

咸豐帝病死後,但他為防止那拉氏和奕訢篡權而臨終託孤安排的局面並沒有持續很久。因為那拉氏是一個善於偽裝,且有野心的人。出身於滿洲貴族官僚家庭的那拉氏,就是慈禧,咸豐元年她十七歲時被選入宮,由於很會阿諛奉承,加上咸豐六年生了個兒子載淳,很快晉封嬪妃。當時奕詝沉迷於聲色,懶於朝政,而熱衷政事的慈禧,經常代奕詝批閱奏章,日子久了就對權勢產生了慾望。

咸豐一死,慈禧儘管急於奪權,但清廷“祖制”規定后妃不準干預政事。不過,這難不倒她。

同年8月23日,慈禧以載淳的名義發佈上諭:“母后(鈕鑽祿氏)應尊皇太后(俗稱東太后),聖母(那拉氏)應尊皇太后(俗稱西太后)。”很快,慈禧以代載淳保管“同道堂”印章為藉口,即“代子鈴印”,可以牽制八大臣的權力。

一時間,出現了太后與八大臣共同掌權的局勢。但是,慈禧當然不會不滿足於此,她的目標是以“垂簾聽政”為幌子,奪取皇權。

這樣一來,慈禧與八位“顧命大臣”的矛盾也隨之尖銳起來。鑑於對手人多勢眾,又掌控宮廷禁軍,慈禧深感力不從心,於是她“邀請”東太后慈安一起謀劃除掉“顧命大臣”。據《咸豐朝籌辦夷務始末》載:慈禧與慈安在避暑山莊“俯巨缸而語,計議甚密。於是羈糜肅順,外示委任。”

至於慈安為何會幫助慈禧剷除顧命大臣,很重要一個說法就是慈安見不得年幼的同治帝受八大臣的“欺負”。原來,慈安雖貴為皇后,卻沒有子嗣,但她卻待同治帝如己出。按宮中規矩,幼帝同治儘管是慈禧所生,名分上卻是正宮慈安之子,即嫡母,一切由慈安親自撫養。因此,這同治帝十分依賴慈安,反倒是疏遠了生母慈禧。

慈安太后與慈禧有“過節”,為何還要支持“辛酉政變”?

得到慈安是支持,慈禧還“邀請”了小叔子恭親王奕訢。據《熱河密札》載:慈禧急召奕訢來避署山莊密謀“恭邸(奕訢)今日大早到,適趕上殷奠禮,伏地大劫,聲徹殿陛,旁人無不下淚。蓋自十七以後,未聞有如此傷心者。祭後,太后召見。恭邸請與內廷偕見,不許。遂獨對。約一時許方出。”其實,此次叔嫂密談還制定了政變計劃,據薛福成《庸庵筆記》載:“王乃得一人獨進見,兩宮皆涕泣而道三奸(指肅順、載垣、端華)之侵侮,因密商誅三奸之策,並召鴻肪寺少卿曹毓英,密擬拿問各旨,以備到京即發,而三奸不知也。”

此外,奕訢認為想要發動政變,就必須回北京,據王闓運《祺祥故事》載:“後曰:奈外國何。王奏:外國無異議,如有難,惟奴才是問。”

得知外國公使也支持搞政變,慈禧信心大為增加,同意在運咸豐靈樞回京途中發動政變,使八大臣措手不及。奕訢回京後,慈禧立即授意各地親信上奏摺,形成“太后垂簾聽政”的輿論。

9月14日,山東道監察御史董元醉,奏請皇太后權理朝政並另恭親王輔政,這意思再也明顯不過了。

肅順等八大臣再也坐不住了,隨即起草上諭,嚴厲斥責董元醇,據《清代檔案史料叢編》中就存有此上諭--《諭內閣皇太后垂簾聽政並另簡親王輔弼均不可行》:“奏請皇太后暫時權理朝政,甚屬非是。”“我朝聖聖相承,向無皇太后垂簾聽政之禮。”“該御史必欲於親王中另行簡派,是何誠心?所奏尤不可行。”

由於當時承德周圍均處於八大臣控制範圍,政變時機還不成熟,慈禧不敢頂撞對方,不得不暫停妥協。

此次交鋒,八大臣贏了。

誰知,沒多久兵部右侍郎勝保等人不顧清廷“祖制”,上折向皇太后“請安”。以肅順為首的八大臣立即駁斥,指出“向來臣工無具折請皇太后安之例,”還通令各級宮員往後不準向皇太后請安。直到之時,八大臣還沒有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他們以為有“遺詔”、“祖制”的保護,就可以高枕無憂了。

慈禧加快了奪權之路。10月7日,慈禧解除載垣、端華、肅順步軍統領及管理火器健營等禁軍指揮權,同時與勝保、僧格林沁密謀佈置軍事政變。

至26日,慈禧命令肅順護送咸豐帝靈樞行御道返回京師,她自己帶著幼帝、親信以及載垣、端華等人走小道,於11月1日先回到了北京。

次日凌晨,慈禧突然下令發動政變,逮捕載垣、端華、肅順等人,併發布“上諭”:載垣、端華、肅順的“欺矇”“專擅”之罪,解除他們職務。接著,逼迫景壽、穆蔭、匡源、杜翰、焦佑離開軍機處。當天發“諭旨”:“前旨僅於解任,實不足以蔽辜。著恭親王奕訢、桂良、周祖培、文祥即行傳旨:將載垣、端華、肅順革去爵職拿問,交宗人府會同大學士、九卿、翰、詹、科、道嚴行議罪。”(《諭將載垣等革職拿問》)

11月9日,朝廷再發“上諭”:肅順抄家處斬;載垣、端華賜自盡;其他五名“顧命大臣”及支持他們的官員、太監,不是被革職就是被充軍。

這就是“辛酉政變”。

在此次事件裡,慈安原本是個嫻靜之人,對權力、政治不敢興趣,但現實卻不得不讓她必須選邊站。因為她是合乎法統地位的皇太后,其地位任何人也無法撼動,擁有的巨大影響裡。無論她加入哪一方,哪一方就絕對會贏。最終,她選擇了皇帝,當然也包括慈禧、奕訢,三人組成了清王朝的“三駕馬車”。

當時朝野對慈安和慈禧的評價是:“東宮優於德,西宮優於才。”據《國聞備乘》載:“吾兩寡婦人撫一孤子,設不幸奸人乘機造作語言,居間播弄,則天下大事去矣。今寢處一所,朝夕相見,各坦懷相示,讒何由興”?可見慈安的大局意識,“後穆宗(同治)大婚,乃各異宮而居,燭影斧聲,遂成千古疑案。戊戌之變,亦因慈禧居頤和園,母子會見日稀,故康黨以邪謀進。慈安遠慮,真有不可及者”。

"

1861年8月22日,久患虛癆的咸豐帝奕詝在承德離宮病死。臨終前,他立六歲的載淳為皇太子,又召見王公大臣口授遺詔,任命怡親王載垣、鄭親王端華、戶部尚書協辦大學士肅順、御前大臣景壽、軍機大臣兵部尚書穆蔭、史部左侍郎匡源、禮部右侍郎杜翰、太僕少卿焦佑流等八人為“顧命大臣”,要他們盡心輔佐載淳。

慈安太后與慈禧有“過節”,為何還要支持“辛酉政變”?

此外,咸豐還將一方刻有“御賞”字的印章交給皇后鈕鑽祿氏;另一刻有“同道堂”字的印章則給載淳,並規定他死後由載垣等八大臣起草諭旨,之後交皇后、皇子在諭旨起訖處鈴“御賞”與“同道堂”印記,作為符信,此諭旨才生效。可見,咸豐死前的安排,將最高權力交由八大臣、鈕鑽祿氏及載淳一起掌握。

這位鈕鑽祿氏,正是慈安太后。

從妃嬪到母儀天下

慈安,鈕祜祿氏,滿洲鑲黃旗人。據《清史稿•列傳一:后妃》載:“孝貞顯皇后,鈕祜祿氏,廣西右江道穆揚阿女。事文宗潛邸。咸豐二年,封貞嬪,進貞貴妃。立為皇后。……十一年七月,文宗崩,穆宗即位,尊為皇太后。是時,孝貞、孝欽兩宮並尊,詔旨稱‘母后皇太后’、‘聖母皇太后’以別之。十一月乙酉朔,上奉兩太后御養心殿,垂簾聽政。同治八年,內監安得海出京,山東巡撫丁寶楨以聞,太后立命誅之。十二年,歸政於穆宗。十三年,穆宗崩,德宗即位,復聽政。光緒七年三月壬申,崩,年四十五。……初尊為皇太后,上徽號。……宣統加諡,曰孝貞慈安裕慶和敬誠靖儀天祚聖顯皇后。”

十六歲入宮即被封為嬪,之後四個多月內就被封為皇后,這樣快的升遷速度是非常罕見的。可見,不管在姿色、氣質,還是修養、人品上,慈安遠遠超過與她同時期選入宮的美人們。自此,慈安成了後宮之主,開始母儀天下。

想要管理好後宮談何容易?因為這裡集聚有眾多上品女人,且很多都是名門世家之女,平時無事都要掘地三尺。當然,即使明爭暗鬥,也不能一地雞毛;即使“刀光劍影”,也不能永無寧日。這不僅考驗皇后的管理水平,還需要很好地處理與眾妃嬪、與皇帝複雜關係的能力。優秀的慈安做到了,不僅如此,她還成了後宮、天下女人的榜樣。

即使管理好了,還得討好皇帝。歷史上被廢黜的皇后多的是,靡不有初鮮克有終,但慈安也做到了。咸豐一生風流多情,幾乎沒有在哪個女人身上專注過,即使極富手段的慈禧也是一樣。但是,他卻唯獨對皇后慈安一生都榮寵不衰,可見她有過人之處。

慈安太后與慈禧有“過節”,為何還要支持“辛酉政變”?

當年英法聯軍入侵,咸豐逃亡熱河避暑山莊。由於國事憂慮,咸豐煩悶,一時無法排解,就拿太監、宮女等解氣。慈安一邊要設法安慰心事重重的丈夫,一邊還要安撫受委屈的奴僕。“妃嬪偶遭譴責,皆以中宮調停,旋蒙恩眷”。

一個對內能治理後宮,對外能母儀天下的皇后,咸豐怎能不寵幸呢?

從“三家分權”到“垂簾聽政”

咸豐帝病死後,但他為防止那拉氏和奕訢篡權而臨終託孤安排的局面並沒有持續很久。因為那拉氏是一個善於偽裝,且有野心的人。出身於滿洲貴族官僚家庭的那拉氏,就是慈禧,咸豐元年她十七歲時被選入宮,由於很會阿諛奉承,加上咸豐六年生了個兒子載淳,很快晉封嬪妃。當時奕詝沉迷於聲色,懶於朝政,而熱衷政事的慈禧,經常代奕詝批閱奏章,日子久了就對權勢產生了慾望。

咸豐一死,慈禧儘管急於奪權,但清廷“祖制”規定后妃不準干預政事。不過,這難不倒她。

同年8月23日,慈禧以載淳的名義發佈上諭:“母后(鈕鑽祿氏)應尊皇太后(俗稱東太后),聖母(那拉氏)應尊皇太后(俗稱西太后)。”很快,慈禧以代載淳保管“同道堂”印章為藉口,即“代子鈴印”,可以牽制八大臣的權力。

一時間,出現了太后與八大臣共同掌權的局勢。但是,慈禧當然不會不滿足於此,她的目標是以“垂簾聽政”為幌子,奪取皇權。

這樣一來,慈禧與八位“顧命大臣”的矛盾也隨之尖銳起來。鑑於對手人多勢眾,又掌控宮廷禁軍,慈禧深感力不從心,於是她“邀請”東太后慈安一起謀劃除掉“顧命大臣”。據《咸豐朝籌辦夷務始末》載:慈禧與慈安在避暑山莊“俯巨缸而語,計議甚密。於是羈糜肅順,外示委任。”

至於慈安為何會幫助慈禧剷除顧命大臣,很重要一個說法就是慈安見不得年幼的同治帝受八大臣的“欺負”。原來,慈安雖貴為皇后,卻沒有子嗣,但她卻待同治帝如己出。按宮中規矩,幼帝同治儘管是慈禧所生,名分上卻是正宮慈安之子,即嫡母,一切由慈安親自撫養。因此,這同治帝十分依賴慈安,反倒是疏遠了生母慈禧。

慈安太后與慈禧有“過節”,為何還要支持“辛酉政變”?

得到慈安是支持,慈禧還“邀請”了小叔子恭親王奕訢。據《熱河密札》載:慈禧急召奕訢來避署山莊密謀“恭邸(奕訢)今日大早到,適趕上殷奠禮,伏地大劫,聲徹殿陛,旁人無不下淚。蓋自十七以後,未聞有如此傷心者。祭後,太后召見。恭邸請與內廷偕見,不許。遂獨對。約一時許方出。”其實,此次叔嫂密談還制定了政變計劃,據薛福成《庸庵筆記》載:“王乃得一人獨進見,兩宮皆涕泣而道三奸(指肅順、載垣、端華)之侵侮,因密商誅三奸之策,並召鴻肪寺少卿曹毓英,密擬拿問各旨,以備到京即發,而三奸不知也。”

此外,奕訢認為想要發動政變,就必須回北京,據王闓運《祺祥故事》載:“後曰:奈外國何。王奏:外國無異議,如有難,惟奴才是問。”

得知外國公使也支持搞政變,慈禧信心大為增加,同意在運咸豐靈樞回京途中發動政變,使八大臣措手不及。奕訢回京後,慈禧立即授意各地親信上奏摺,形成“太后垂簾聽政”的輿論。

9月14日,山東道監察御史董元醉,奏請皇太后權理朝政並另恭親王輔政,這意思再也明顯不過了。

肅順等八大臣再也坐不住了,隨即起草上諭,嚴厲斥責董元醇,據《清代檔案史料叢編》中就存有此上諭--《諭內閣皇太后垂簾聽政並另簡親王輔弼均不可行》:“奏請皇太后暫時權理朝政,甚屬非是。”“我朝聖聖相承,向無皇太后垂簾聽政之禮。”“該御史必欲於親王中另行簡派,是何誠心?所奏尤不可行。”

由於當時承德周圍均處於八大臣控制範圍,政變時機還不成熟,慈禧不敢頂撞對方,不得不暫停妥協。

此次交鋒,八大臣贏了。

誰知,沒多久兵部右侍郎勝保等人不顧清廷“祖制”,上折向皇太后“請安”。以肅順為首的八大臣立即駁斥,指出“向來臣工無具折請皇太后安之例,”還通令各級宮員往後不準向皇太后請安。直到之時,八大臣還沒有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他們以為有“遺詔”、“祖制”的保護,就可以高枕無憂了。

慈禧加快了奪權之路。10月7日,慈禧解除載垣、端華、肅順步軍統領及管理火器健營等禁軍指揮權,同時與勝保、僧格林沁密謀佈置軍事政變。

至26日,慈禧命令肅順護送咸豐帝靈樞行御道返回京師,她自己帶著幼帝、親信以及載垣、端華等人走小道,於11月1日先回到了北京。

次日凌晨,慈禧突然下令發動政變,逮捕載垣、端華、肅順等人,併發布“上諭”:載垣、端華、肅順的“欺矇”“專擅”之罪,解除他們職務。接著,逼迫景壽、穆蔭、匡源、杜翰、焦佑離開軍機處。當天發“諭旨”:“前旨僅於解任,實不足以蔽辜。著恭親王奕訢、桂良、周祖培、文祥即行傳旨:將載垣、端華、肅順革去爵職拿問,交宗人府會同大學士、九卿、翰、詹、科、道嚴行議罪。”(《諭將載垣等革職拿問》)

11月9日,朝廷再發“上諭”:肅順抄家處斬;載垣、端華賜自盡;其他五名“顧命大臣”及支持他們的官員、太監,不是被革職就是被充軍。

這就是“辛酉政變”。

在此次事件裡,慈安原本是個嫻靜之人,對權力、政治不敢興趣,但現實卻不得不讓她必須選邊站。因為她是合乎法統地位的皇太后,其地位任何人也無法撼動,擁有的巨大影響裡。無論她加入哪一方,哪一方就絕對會贏。最終,她選擇了皇帝,當然也包括慈禧、奕訢,三人組成了清王朝的“三駕馬車”。

當時朝野對慈安和慈禧的評價是:“東宮優於德,西宮優於才。”據《國聞備乘》載:“吾兩寡婦人撫一孤子,設不幸奸人乘機造作語言,居間播弄,則天下大事去矣。今寢處一所,朝夕相見,各坦懷相示,讒何由興”?可見慈安的大局意識,“後穆宗(同治)大婚,乃各異宮而居,燭影斧聲,遂成千古疑案。戊戌之變,亦因慈禧居頤和園,母子會見日稀,故康黨以邪謀進。慈安遠慮,真有不可及者”。

慈安太后與慈禧有“過節”,為何還要支持“辛酉政變”?

之後,慈安所做的最突顯決斷力與魄力的一個決定--下令誅殺慈禧太后的心腹太監安德海,理由是“出京”。朝野上下,無不拍手稱快。慈禧再心疼,也不敢公開對抗理直氣壯的大當家慈安,更不敢對抗清廷祖訓。

政變後,兩宮太后“垂簾聽政”互相配合,讓不斷衰落的清朝一度呈現中興跡象。

可惜好景不長。

暴斃之謎

1881年4月8日(光緒七年三月初十日),慈安太后突然暴斃宮中。慈安是怎樣死的?歷來說法不一。據史料載,慈安一向身體康健,臨死前也只略染風寒,無重症。那段時間,反倒是慈禧生了一場將近一年的大病。因此,當時傳聞太后駕崩,許多王公大臣還以為是慈禧,後來才獲知是慈安,都驚愕不已。

按照清朝官方的“正常病死說”,據《德宗實錄》載慈安的《遺誥》:“(光緒七年三月)初九日偶染微痾,初十日病勢陡重,延至戌時,神思漸散,遂至彌留。”不過,《遺誥》是慈禧在慈安死後指示身邊的人所做,因此有人對它的真實性產生了懷疑,認為慈禧很有可能是為了掩蓋某種陰謀而做的。

"

1861年8月22日,久患虛癆的咸豐帝奕詝在承德離宮病死。臨終前,他立六歲的載淳為皇太子,又召見王公大臣口授遺詔,任命怡親王載垣、鄭親王端華、戶部尚書協辦大學士肅順、御前大臣景壽、軍機大臣兵部尚書穆蔭、史部左侍郎匡源、禮部右侍郎杜翰、太僕少卿焦佑流等八人為“顧命大臣”,要他們盡心輔佐載淳。

慈安太后與慈禧有“過節”,為何還要支持“辛酉政變”?

此外,咸豐還將一方刻有“御賞”字的印章交給皇后鈕鑽祿氏;另一刻有“同道堂”字的印章則給載淳,並規定他死後由載垣等八大臣起草諭旨,之後交皇后、皇子在諭旨起訖處鈴“御賞”與“同道堂”印記,作為符信,此諭旨才生效。可見,咸豐死前的安排,將最高權力交由八大臣、鈕鑽祿氏及載淳一起掌握。

這位鈕鑽祿氏,正是慈安太后。

從妃嬪到母儀天下

慈安,鈕祜祿氏,滿洲鑲黃旗人。據《清史稿•列傳一:后妃》載:“孝貞顯皇后,鈕祜祿氏,廣西右江道穆揚阿女。事文宗潛邸。咸豐二年,封貞嬪,進貞貴妃。立為皇后。……十一年七月,文宗崩,穆宗即位,尊為皇太后。是時,孝貞、孝欽兩宮並尊,詔旨稱‘母后皇太后’、‘聖母皇太后’以別之。十一月乙酉朔,上奉兩太后御養心殿,垂簾聽政。同治八年,內監安得海出京,山東巡撫丁寶楨以聞,太后立命誅之。十二年,歸政於穆宗。十三年,穆宗崩,德宗即位,復聽政。光緒七年三月壬申,崩,年四十五。……初尊為皇太后,上徽號。……宣統加諡,曰孝貞慈安裕慶和敬誠靖儀天祚聖顯皇后。”

十六歲入宮即被封為嬪,之後四個多月內就被封為皇后,這樣快的升遷速度是非常罕見的。可見,不管在姿色、氣質,還是修養、人品上,慈安遠遠超過與她同時期選入宮的美人們。自此,慈安成了後宮之主,開始母儀天下。

想要管理好後宮談何容易?因為這裡集聚有眾多上品女人,且很多都是名門世家之女,平時無事都要掘地三尺。當然,即使明爭暗鬥,也不能一地雞毛;即使“刀光劍影”,也不能永無寧日。這不僅考驗皇后的管理水平,還需要很好地處理與眾妃嬪、與皇帝複雜關係的能力。優秀的慈安做到了,不僅如此,她還成了後宮、天下女人的榜樣。

即使管理好了,還得討好皇帝。歷史上被廢黜的皇后多的是,靡不有初鮮克有終,但慈安也做到了。咸豐一生風流多情,幾乎沒有在哪個女人身上專注過,即使極富手段的慈禧也是一樣。但是,他卻唯獨對皇后慈安一生都榮寵不衰,可見她有過人之處。

慈安太后與慈禧有“過節”,為何還要支持“辛酉政變”?

當年英法聯軍入侵,咸豐逃亡熱河避暑山莊。由於國事憂慮,咸豐煩悶,一時無法排解,就拿太監、宮女等解氣。慈安一邊要設法安慰心事重重的丈夫,一邊還要安撫受委屈的奴僕。“妃嬪偶遭譴責,皆以中宮調停,旋蒙恩眷”。

一個對內能治理後宮,對外能母儀天下的皇后,咸豐怎能不寵幸呢?

從“三家分權”到“垂簾聽政”

咸豐帝病死後,但他為防止那拉氏和奕訢篡權而臨終託孤安排的局面並沒有持續很久。因為那拉氏是一個善於偽裝,且有野心的人。出身於滿洲貴族官僚家庭的那拉氏,就是慈禧,咸豐元年她十七歲時被選入宮,由於很會阿諛奉承,加上咸豐六年生了個兒子載淳,很快晉封嬪妃。當時奕詝沉迷於聲色,懶於朝政,而熱衷政事的慈禧,經常代奕詝批閱奏章,日子久了就對權勢產生了慾望。

咸豐一死,慈禧儘管急於奪權,但清廷“祖制”規定后妃不準干預政事。不過,這難不倒她。

同年8月23日,慈禧以載淳的名義發佈上諭:“母后(鈕鑽祿氏)應尊皇太后(俗稱東太后),聖母(那拉氏)應尊皇太后(俗稱西太后)。”很快,慈禧以代載淳保管“同道堂”印章為藉口,即“代子鈴印”,可以牽制八大臣的權力。

一時間,出現了太后與八大臣共同掌權的局勢。但是,慈禧當然不會不滿足於此,她的目標是以“垂簾聽政”為幌子,奪取皇權。

這樣一來,慈禧與八位“顧命大臣”的矛盾也隨之尖銳起來。鑑於對手人多勢眾,又掌控宮廷禁軍,慈禧深感力不從心,於是她“邀請”東太后慈安一起謀劃除掉“顧命大臣”。據《咸豐朝籌辦夷務始末》載:慈禧與慈安在避暑山莊“俯巨缸而語,計議甚密。於是羈糜肅順,外示委任。”

至於慈安為何會幫助慈禧剷除顧命大臣,很重要一個說法就是慈安見不得年幼的同治帝受八大臣的“欺負”。原來,慈安雖貴為皇后,卻沒有子嗣,但她卻待同治帝如己出。按宮中規矩,幼帝同治儘管是慈禧所生,名分上卻是正宮慈安之子,即嫡母,一切由慈安親自撫養。因此,這同治帝十分依賴慈安,反倒是疏遠了生母慈禧。

慈安太后與慈禧有“過節”,為何還要支持“辛酉政變”?

得到慈安是支持,慈禧還“邀請”了小叔子恭親王奕訢。據《熱河密札》載:慈禧急召奕訢來避署山莊密謀“恭邸(奕訢)今日大早到,適趕上殷奠禮,伏地大劫,聲徹殿陛,旁人無不下淚。蓋自十七以後,未聞有如此傷心者。祭後,太后召見。恭邸請與內廷偕見,不許。遂獨對。約一時許方出。”其實,此次叔嫂密談還制定了政變計劃,據薛福成《庸庵筆記》載:“王乃得一人獨進見,兩宮皆涕泣而道三奸(指肅順、載垣、端華)之侵侮,因密商誅三奸之策,並召鴻肪寺少卿曹毓英,密擬拿問各旨,以備到京即發,而三奸不知也。”

此外,奕訢認為想要發動政變,就必須回北京,據王闓運《祺祥故事》載:“後曰:奈外國何。王奏:外國無異議,如有難,惟奴才是問。”

得知外國公使也支持搞政變,慈禧信心大為增加,同意在運咸豐靈樞回京途中發動政變,使八大臣措手不及。奕訢回京後,慈禧立即授意各地親信上奏摺,形成“太后垂簾聽政”的輿論。

9月14日,山東道監察御史董元醉,奏請皇太后權理朝政並另恭親王輔政,這意思再也明顯不過了。

肅順等八大臣再也坐不住了,隨即起草上諭,嚴厲斥責董元醇,據《清代檔案史料叢編》中就存有此上諭--《諭內閣皇太后垂簾聽政並另簡親王輔弼均不可行》:“奏請皇太后暫時權理朝政,甚屬非是。”“我朝聖聖相承,向無皇太后垂簾聽政之禮。”“該御史必欲於親王中另行簡派,是何誠心?所奏尤不可行。”

由於當時承德周圍均處於八大臣控制範圍,政變時機還不成熟,慈禧不敢頂撞對方,不得不暫停妥協。

此次交鋒,八大臣贏了。

誰知,沒多久兵部右侍郎勝保等人不顧清廷“祖制”,上折向皇太后“請安”。以肅順為首的八大臣立即駁斥,指出“向來臣工無具折請皇太后安之例,”還通令各級宮員往後不準向皇太后請安。直到之時,八大臣還沒有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他們以為有“遺詔”、“祖制”的保護,就可以高枕無憂了。

慈禧加快了奪權之路。10月7日,慈禧解除載垣、端華、肅順步軍統領及管理火器健營等禁軍指揮權,同時與勝保、僧格林沁密謀佈置軍事政變。

至26日,慈禧命令肅順護送咸豐帝靈樞行御道返回京師,她自己帶著幼帝、親信以及載垣、端華等人走小道,於11月1日先回到了北京。

次日凌晨,慈禧突然下令發動政變,逮捕載垣、端華、肅順等人,併發布“上諭”:載垣、端華、肅順的“欺矇”“專擅”之罪,解除他們職務。接著,逼迫景壽、穆蔭、匡源、杜翰、焦佑離開軍機處。當天發“諭旨”:“前旨僅於解任,實不足以蔽辜。著恭親王奕訢、桂良、周祖培、文祥即行傳旨:將載垣、端華、肅順革去爵職拿問,交宗人府會同大學士、九卿、翰、詹、科、道嚴行議罪。”(《諭將載垣等革職拿問》)

11月9日,朝廷再發“上諭”:肅順抄家處斬;載垣、端華賜自盡;其他五名“顧命大臣”及支持他們的官員、太監,不是被革職就是被充軍。

這就是“辛酉政變”。

在此次事件裡,慈安原本是個嫻靜之人,對權力、政治不敢興趣,但現實卻不得不讓她必須選邊站。因為她是合乎法統地位的皇太后,其地位任何人也無法撼動,擁有的巨大影響裡。無論她加入哪一方,哪一方就絕對會贏。最終,她選擇了皇帝,當然也包括慈禧、奕訢,三人組成了清王朝的“三駕馬車”。

當時朝野對慈安和慈禧的評價是:“東宮優於德,西宮優於才。”據《國聞備乘》載:“吾兩寡婦人撫一孤子,設不幸奸人乘機造作語言,居間播弄,則天下大事去矣。今寢處一所,朝夕相見,各坦懷相示,讒何由興”?可見慈安的大局意識,“後穆宗(同治)大婚,乃各異宮而居,燭影斧聲,遂成千古疑案。戊戌之變,亦因慈禧居頤和園,母子會見日稀,故康黨以邪謀進。慈安遠慮,真有不可及者”。

慈安太后與慈禧有“過節”,為何還要支持“辛酉政變”?

之後,慈安所做的最突顯決斷力與魄力的一個決定--下令誅殺慈禧太后的心腹太監安德海,理由是“出京”。朝野上下,無不拍手稱快。慈禧再心疼,也不敢公開對抗理直氣壯的大當家慈安,更不敢對抗清廷祖訓。

政變後,兩宮太后“垂簾聽政”互相配合,讓不斷衰落的清朝一度呈現中興跡象。

可惜好景不長。

暴斃之謎

1881年4月8日(光緒七年三月初十日),慈安太后突然暴斃宮中。慈安是怎樣死的?歷來說法不一。據史料載,慈安一向身體康健,臨死前也只略染風寒,無重症。那段時間,反倒是慈禧生了一場將近一年的大病。因此,當時傳聞太后駕崩,許多王公大臣還以為是慈禧,後來才獲知是慈安,都驚愕不已。

按照清朝官方的“正常病死說”,據《德宗實錄》載慈安的《遺誥》:“(光緒七年三月)初九日偶染微痾,初十日病勢陡重,延至戌時,神思漸散,遂至彌留。”不過,《遺誥》是慈禧在慈安死後指示身邊的人所做,因此有人對它的真實性產生了懷疑,認為慈禧很有可能是為了掩蓋某種陰謀而做的。

慈安太后與慈禧有“過節”,為何還要支持“辛酉政變”?

實際上,對於慈安死亡前後的第一手資料,最權威的要算《翁同日記》。

翁同當時任毓慶宮行走,也是光緒帝帝師,且親自參與了慈安的葬儀。

初十日記道:慈安太后感寒停飲,偶爾違和,未見軍機,戈什愛班等皆請安,餘等稍遲入未及也……夜眠不安,子初忽聞呼門,蘇拉李明柱、王定祥送信,雲聞東聖(慈安)上賓,急起檢點衣服,查閱舊案,倉猝中悲與驚並。

十一日記道:子正馳入,東華門不攔,月明悽然。入景運門,門者亦無言,徘徊乾清門下,遇一老公、一侍衛,皆言微有所聞而不的。諸門下鎖,寂無人聲。出坐朝戶,燮臣來,景秋翁來,雲知會但云病勢甚危。須臾諸公陸續來,入坐內務府板房,樞廷在彼,伯寅、紹彭皆來,猶冀門不開或無事也。待至醜正三刻開乾清門,急入,到奏事處,則昨日五方皆在,晨方天麻膽星,按雲類風癇甚重。午刻一方按無藥,雲神識不清牙緊。未刻兩方雖可灌,究不妥云云,則已有遺尿情形,痰壅氣閉如舊。酉刻一方雲六脈將脫,藥不能下,戌刻仙逝云云。始則莊守和一人,繼有周之楨,又某共三人也,嗚呼奇哉。諸臣集南書房,餘出告同仁並諭諸司速備一切,諸司亦稍稍來,餘出入景運門凡二次。日出起下,軍機一起,已而傳旨,簡、醇、惠三王、謨公、御前大臣、軍機大臣、毓慶宮、南書房、內務府大臣同至鍾粹宮哭臨。請旨入殿否,曰入。偕諸公曆東廊而東,至宮門長號,升階除冠碰頭,伏哭盡哀。靈馭西首,內臣去面冪令瞻仰,痛哉痛哉。即出,已辰末矣。歸家小憩,而司官來回事不斷。做白袍帶,以青袖蒙袍,派定夾槓人數。午正復入,青長袍褂,由牌樓門穿而西,先看幡竿等,到朝房小坐。始見諭旨,派親王、恭親王、貝勒奕、額駙景壽、大學士寶、協辦大學士靈桂、尚書恩承、翁同,恭理喪儀。遂入慈寧宮與內府諸公坐上殿,看金匱安奉正中,看朝簾,殊合式。出再至朝房,良久復入,至門外,寶相於典禮舊事皆茫然,問禮王亦云不記。歸時邸並立,乃與議定帶桌子,帶喇嘛。未正二刻,大斂畢,開門。餘隨諸公帶餑餑桌子入,至簷下,宮人及內府婦人陳設畢,上由東箱來奠,餘等隨跪,哭不停聲,上起還宮。撤桌出至門外,喇嘛入囀咒,餘等復入,咒畢出。無事矣,遂歸。

實際上,在翁同龢的筆記中,人們還看到了慈安向來身體不好,伴有失眠,暈眩等症狀。去世當天上午突然跌倒,中午神志不清,不能言語,而且口鼻歪斜,口水頻流。御醫開藥無效,診斷為風癇。下午開始出現遺尿,晚八點前後,崩逝。這是腦中風現象,加上身體弱,去世屬正常。通過翁同龢的筆記,不難發現慈安很久就患有腦血管疾病,只不過這次要了她的命。慈安死後,慈禧支持葬禮,十分隆重。

"

1861年8月22日,久患虛癆的咸豐帝奕詝在承德離宮病死。臨終前,他立六歲的載淳為皇太子,又召見王公大臣口授遺詔,任命怡親王載垣、鄭親王端華、戶部尚書協辦大學士肅順、御前大臣景壽、軍機大臣兵部尚書穆蔭、史部左侍郎匡源、禮部右侍郎杜翰、太僕少卿焦佑流等八人為“顧命大臣”,要他們盡心輔佐載淳。

慈安太后與慈禧有“過節”,為何還要支持“辛酉政變”?

此外,咸豐還將一方刻有“御賞”字的印章交給皇后鈕鑽祿氏;另一刻有“同道堂”字的印章則給載淳,並規定他死後由載垣等八大臣起草諭旨,之後交皇后、皇子在諭旨起訖處鈴“御賞”與“同道堂”印記,作為符信,此諭旨才生效。可見,咸豐死前的安排,將最高權力交由八大臣、鈕鑽祿氏及載淳一起掌握。

這位鈕鑽祿氏,正是慈安太后。

從妃嬪到母儀天下

慈安,鈕祜祿氏,滿洲鑲黃旗人。據《清史稿•列傳一:后妃》載:“孝貞顯皇后,鈕祜祿氏,廣西右江道穆揚阿女。事文宗潛邸。咸豐二年,封貞嬪,進貞貴妃。立為皇后。……十一年七月,文宗崩,穆宗即位,尊為皇太后。是時,孝貞、孝欽兩宮並尊,詔旨稱‘母后皇太后’、‘聖母皇太后’以別之。十一月乙酉朔,上奉兩太后御養心殿,垂簾聽政。同治八年,內監安得海出京,山東巡撫丁寶楨以聞,太后立命誅之。十二年,歸政於穆宗。十三年,穆宗崩,德宗即位,復聽政。光緒七年三月壬申,崩,年四十五。……初尊為皇太后,上徽號。……宣統加諡,曰孝貞慈安裕慶和敬誠靖儀天祚聖顯皇后。”

十六歲入宮即被封為嬪,之後四個多月內就被封為皇后,這樣快的升遷速度是非常罕見的。可見,不管在姿色、氣質,還是修養、人品上,慈安遠遠超過與她同時期選入宮的美人們。自此,慈安成了後宮之主,開始母儀天下。

想要管理好後宮談何容易?因為這裡集聚有眾多上品女人,且很多都是名門世家之女,平時無事都要掘地三尺。當然,即使明爭暗鬥,也不能一地雞毛;即使“刀光劍影”,也不能永無寧日。這不僅考驗皇后的管理水平,還需要很好地處理與眾妃嬪、與皇帝複雜關係的能力。優秀的慈安做到了,不僅如此,她還成了後宮、天下女人的榜樣。

即使管理好了,還得討好皇帝。歷史上被廢黜的皇后多的是,靡不有初鮮克有終,但慈安也做到了。咸豐一生風流多情,幾乎沒有在哪個女人身上專注過,即使極富手段的慈禧也是一樣。但是,他卻唯獨對皇后慈安一生都榮寵不衰,可見她有過人之處。

慈安太后與慈禧有“過節”,為何還要支持“辛酉政變”?

當年英法聯軍入侵,咸豐逃亡熱河避暑山莊。由於國事憂慮,咸豐煩悶,一時無法排解,就拿太監、宮女等解氣。慈安一邊要設法安慰心事重重的丈夫,一邊還要安撫受委屈的奴僕。“妃嬪偶遭譴責,皆以中宮調停,旋蒙恩眷”。

一個對內能治理後宮,對外能母儀天下的皇后,咸豐怎能不寵幸呢?

從“三家分權”到“垂簾聽政”

咸豐帝病死後,但他為防止那拉氏和奕訢篡權而臨終託孤安排的局面並沒有持續很久。因為那拉氏是一個善於偽裝,且有野心的人。出身於滿洲貴族官僚家庭的那拉氏,就是慈禧,咸豐元年她十七歲時被選入宮,由於很會阿諛奉承,加上咸豐六年生了個兒子載淳,很快晉封嬪妃。當時奕詝沉迷於聲色,懶於朝政,而熱衷政事的慈禧,經常代奕詝批閱奏章,日子久了就對權勢產生了慾望。

咸豐一死,慈禧儘管急於奪權,但清廷“祖制”規定后妃不準干預政事。不過,這難不倒她。

同年8月23日,慈禧以載淳的名義發佈上諭:“母后(鈕鑽祿氏)應尊皇太后(俗稱東太后),聖母(那拉氏)應尊皇太后(俗稱西太后)。”很快,慈禧以代載淳保管“同道堂”印章為藉口,即“代子鈴印”,可以牽制八大臣的權力。

一時間,出現了太后與八大臣共同掌權的局勢。但是,慈禧當然不會不滿足於此,她的目標是以“垂簾聽政”為幌子,奪取皇權。

這樣一來,慈禧與八位“顧命大臣”的矛盾也隨之尖銳起來。鑑於對手人多勢眾,又掌控宮廷禁軍,慈禧深感力不從心,於是她“邀請”東太后慈安一起謀劃除掉“顧命大臣”。據《咸豐朝籌辦夷務始末》載:慈禧與慈安在避暑山莊“俯巨缸而語,計議甚密。於是羈糜肅順,外示委任。”

至於慈安為何會幫助慈禧剷除顧命大臣,很重要一個說法就是慈安見不得年幼的同治帝受八大臣的“欺負”。原來,慈安雖貴為皇后,卻沒有子嗣,但她卻待同治帝如己出。按宮中規矩,幼帝同治儘管是慈禧所生,名分上卻是正宮慈安之子,即嫡母,一切由慈安親自撫養。因此,這同治帝十分依賴慈安,反倒是疏遠了生母慈禧。

慈安太后與慈禧有“過節”,為何還要支持“辛酉政變”?

得到慈安是支持,慈禧還“邀請”了小叔子恭親王奕訢。據《熱河密札》載:慈禧急召奕訢來避署山莊密謀“恭邸(奕訢)今日大早到,適趕上殷奠禮,伏地大劫,聲徹殿陛,旁人無不下淚。蓋自十七以後,未聞有如此傷心者。祭後,太后召見。恭邸請與內廷偕見,不許。遂獨對。約一時許方出。”其實,此次叔嫂密談還制定了政變計劃,據薛福成《庸庵筆記》載:“王乃得一人獨進見,兩宮皆涕泣而道三奸(指肅順、載垣、端華)之侵侮,因密商誅三奸之策,並召鴻肪寺少卿曹毓英,密擬拿問各旨,以備到京即發,而三奸不知也。”

此外,奕訢認為想要發動政變,就必須回北京,據王闓運《祺祥故事》載:“後曰:奈外國何。王奏:外國無異議,如有難,惟奴才是問。”

得知外國公使也支持搞政變,慈禧信心大為增加,同意在運咸豐靈樞回京途中發動政變,使八大臣措手不及。奕訢回京後,慈禧立即授意各地親信上奏摺,形成“太后垂簾聽政”的輿論。

9月14日,山東道監察御史董元醉,奏請皇太后權理朝政並另恭親王輔政,這意思再也明顯不過了。

肅順等八大臣再也坐不住了,隨即起草上諭,嚴厲斥責董元醇,據《清代檔案史料叢編》中就存有此上諭--《諭內閣皇太后垂簾聽政並另簡親王輔弼均不可行》:“奏請皇太后暫時權理朝政,甚屬非是。”“我朝聖聖相承,向無皇太后垂簾聽政之禮。”“該御史必欲於親王中另行簡派,是何誠心?所奏尤不可行。”

由於當時承德周圍均處於八大臣控制範圍,政變時機還不成熟,慈禧不敢頂撞對方,不得不暫停妥協。

此次交鋒,八大臣贏了。

誰知,沒多久兵部右侍郎勝保等人不顧清廷“祖制”,上折向皇太后“請安”。以肅順為首的八大臣立即駁斥,指出“向來臣工無具折請皇太后安之例,”還通令各級宮員往後不準向皇太后請安。直到之時,八大臣還沒有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他們以為有“遺詔”、“祖制”的保護,就可以高枕無憂了。

慈禧加快了奪權之路。10月7日,慈禧解除載垣、端華、肅順步軍統領及管理火器健營等禁軍指揮權,同時與勝保、僧格林沁密謀佈置軍事政變。

至26日,慈禧命令肅順護送咸豐帝靈樞行御道返回京師,她自己帶著幼帝、親信以及載垣、端華等人走小道,於11月1日先回到了北京。

次日凌晨,慈禧突然下令發動政變,逮捕載垣、端華、肅順等人,併發布“上諭”:載垣、端華、肅順的“欺矇”“專擅”之罪,解除他們職務。接著,逼迫景壽、穆蔭、匡源、杜翰、焦佑離開軍機處。當天發“諭旨”:“前旨僅於解任,實不足以蔽辜。著恭親王奕訢、桂良、周祖培、文祥即行傳旨:將載垣、端華、肅順革去爵職拿問,交宗人府會同大學士、九卿、翰、詹、科、道嚴行議罪。”(《諭將載垣等革職拿問》)

11月9日,朝廷再發“上諭”:肅順抄家處斬;載垣、端華賜自盡;其他五名“顧命大臣”及支持他們的官員、太監,不是被革職就是被充軍。

這就是“辛酉政變”。

在此次事件裡,慈安原本是個嫻靜之人,對權力、政治不敢興趣,但現實卻不得不讓她必須選邊站。因為她是合乎法統地位的皇太后,其地位任何人也無法撼動,擁有的巨大影響裡。無論她加入哪一方,哪一方就絕對會贏。最終,她選擇了皇帝,當然也包括慈禧、奕訢,三人組成了清王朝的“三駕馬車”。

當時朝野對慈安和慈禧的評價是:“東宮優於德,西宮優於才。”據《國聞備乘》載:“吾兩寡婦人撫一孤子,設不幸奸人乘機造作語言,居間播弄,則天下大事去矣。今寢處一所,朝夕相見,各坦懷相示,讒何由興”?可見慈安的大局意識,“後穆宗(同治)大婚,乃各異宮而居,燭影斧聲,遂成千古疑案。戊戌之變,亦因慈禧居頤和園,母子會見日稀,故康黨以邪謀進。慈安遠慮,真有不可及者”。

慈安太后與慈禧有“過節”,為何還要支持“辛酉政變”?

之後,慈安所做的最突顯決斷力與魄力的一個決定--下令誅殺慈禧太后的心腹太監安德海,理由是“出京”。朝野上下,無不拍手稱快。慈禧再心疼,也不敢公開對抗理直氣壯的大當家慈安,更不敢對抗清廷祖訓。

政變後,兩宮太后“垂簾聽政”互相配合,讓不斷衰落的清朝一度呈現中興跡象。

可惜好景不長。

暴斃之謎

1881年4月8日(光緒七年三月初十日),慈安太后突然暴斃宮中。慈安是怎樣死的?歷來說法不一。據史料載,慈安一向身體康健,臨死前也只略染風寒,無重症。那段時間,反倒是慈禧生了一場將近一年的大病。因此,當時傳聞太后駕崩,許多王公大臣還以為是慈禧,後來才獲知是慈安,都驚愕不已。

按照清朝官方的“正常病死說”,據《德宗實錄》載慈安的《遺誥》:“(光緒七年三月)初九日偶染微痾,初十日病勢陡重,延至戌時,神思漸散,遂至彌留。”不過,《遺誥》是慈禧在慈安死後指示身邊的人所做,因此有人對它的真實性產生了懷疑,認為慈禧很有可能是為了掩蓋某種陰謀而做的。

慈安太后與慈禧有“過節”,為何還要支持“辛酉政變”?

實際上,對於慈安死亡前後的第一手資料,最權威的要算《翁同日記》。

翁同當時任毓慶宮行走,也是光緒帝帝師,且親自參與了慈安的葬儀。

初十日記道:慈安太后感寒停飲,偶爾違和,未見軍機,戈什愛班等皆請安,餘等稍遲入未及也……夜眠不安,子初忽聞呼門,蘇拉李明柱、王定祥送信,雲聞東聖(慈安)上賓,急起檢點衣服,查閱舊案,倉猝中悲與驚並。

十一日記道:子正馳入,東華門不攔,月明悽然。入景運門,門者亦無言,徘徊乾清門下,遇一老公、一侍衛,皆言微有所聞而不的。諸門下鎖,寂無人聲。出坐朝戶,燮臣來,景秋翁來,雲知會但云病勢甚危。須臾諸公陸續來,入坐內務府板房,樞廷在彼,伯寅、紹彭皆來,猶冀門不開或無事也。待至醜正三刻開乾清門,急入,到奏事處,則昨日五方皆在,晨方天麻膽星,按雲類風癇甚重。午刻一方按無藥,雲神識不清牙緊。未刻兩方雖可灌,究不妥云云,則已有遺尿情形,痰壅氣閉如舊。酉刻一方雲六脈將脫,藥不能下,戌刻仙逝云云。始則莊守和一人,繼有周之楨,又某共三人也,嗚呼奇哉。諸臣集南書房,餘出告同仁並諭諸司速備一切,諸司亦稍稍來,餘出入景運門凡二次。日出起下,軍機一起,已而傳旨,簡、醇、惠三王、謨公、御前大臣、軍機大臣、毓慶宮、南書房、內務府大臣同至鍾粹宮哭臨。請旨入殿否,曰入。偕諸公曆東廊而東,至宮門長號,升階除冠碰頭,伏哭盡哀。靈馭西首,內臣去面冪令瞻仰,痛哉痛哉。即出,已辰末矣。歸家小憩,而司官來回事不斷。做白袍帶,以青袖蒙袍,派定夾槓人數。午正復入,青長袍褂,由牌樓門穿而西,先看幡竿等,到朝房小坐。始見諭旨,派親王、恭親王、貝勒奕、額駙景壽、大學士寶、協辦大學士靈桂、尚書恩承、翁同,恭理喪儀。遂入慈寧宮與內府諸公坐上殿,看金匱安奉正中,看朝簾,殊合式。出再至朝房,良久復入,至門外,寶相於典禮舊事皆茫然,問禮王亦云不記。歸時邸並立,乃與議定帶桌子,帶喇嘛。未正二刻,大斂畢,開門。餘隨諸公帶餑餑桌子入,至簷下,宮人及內府婦人陳設畢,上由東箱來奠,餘等隨跪,哭不停聲,上起還宮。撤桌出至門外,喇嘛入囀咒,餘等復入,咒畢出。無事矣,遂歸。

實際上,在翁同龢的筆記中,人們還看到了慈安向來身體不好,伴有失眠,暈眩等症狀。去世當天上午突然跌倒,中午神志不清,不能言語,而且口鼻歪斜,口水頻流。御醫開藥無效,診斷為風癇。下午開始出現遺尿,晚八點前後,崩逝。這是腦中風現象,加上身體弱,去世屬正常。通過翁同龢的筆記,不難發現慈安很久就患有腦血管疾病,只不過這次要了她的命。慈安死後,慈禧支持葬禮,十分隆重。

慈安太后與慈禧有“過節”,為何還要支持“辛酉政變”?

這也推翻了慈安是被慈禧毒死的說法。

當然,至於慈安怎麼死的,還得繼續研究。

不過,此案死後,最大的受益者確實是慈禧。自此,她獨攬大權,唯我獨尊,順昌逆亡,弄得大清朝萬馬齊喑、江河日下,敗亡覆滅只是早晚的事。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