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晚“爆款”頻出,趙麗蓉、陳佩斯……誰是你心中的小品之王'

"

北京日報客戶端今日推出慶祝新中國成立70週年特別報道《人民》之文藝篇。新中國成立之初,毛澤東主席即為中國社會主義文藝定下了“百花齊放”的發展方針。今天我們將從戲劇、文學、影視等七個方面為讀者梳理呈現中國文藝的繁榮盛景。

"

北京日報客戶端今日推出慶祝新中國成立70週年特別報道《人民》之文藝篇。新中國成立之初,毛澤東主席即為中國社會主義文藝定下了“百花齊放”的發展方針。今天我們將從戲劇、文學、影視等七個方面為讀者梳理呈現中國文藝的繁榮盛景。

春晚“爆款”頻出,趙麗蓉、陳佩斯……誰是你心中的小品之王

小品《打工奇遇》因諷刺社會上的不正之風而深受歡迎

對於每一箇中國家庭來說,從第一屆中央電視臺春節聯歡晚會開始到如今,36年來春晚在每一個大年夜的陪伴,可以說承載了幾代人的集體記憶。春晚從一臺早期 “茶座式”的晚會,發展成為如今億萬中國人過年時跟年夜飯同等地位的新民俗,不僅為廣大觀眾帶來精神愉悅和藝術享受,也為改革開放40年留存了珍貴的文化遺產,一臺春晚的變化,可以說就是一部中國人民精神生活的發展史。

景象 綜藝晚會集成“年度特徵”

1979年,中央電視臺錄製、播出了“茶座式”晚會,名為“迎新春文藝晚會”。

1983年,中國的電視行業進入到快速發展的階段,電視的普及,為春晚提供前提保障。當時正值改革開放初期,人民文化生活還較為匱乏,獲得信息的渠道很少,娛樂方式較為單一。基於此,中央電視臺藉助電視手段推出了文藝聯歡引起了轟動。回顧春晚1983年春晚,可以說是沉寂已久的演藝界最耀眼的曙光。在此後的近三十年時間裡,每年春晚都是年度重要的文化事件。很長時間裡,春晚造星能力之強,即使在網絡時代的今天,也沒有一個平臺能與之相提並論。

歌曲《鄉戀》是1983年春晚絕對值得記住的高光時刻。當時在春晚直播現場開闢了電話點播,時任廣電部部長的吳冷西坐鎮現場。面對一盤子點播《鄉戀》的點播條,吳冷西當即拍板:“黃一鶴,播!”臺上的李谷一突然聽到主持人姜昆、劉曉慶拉長了音報出:“鄉——戀——”已故的黃一鶴導演在回憶時說,“我現在回頭再想,那時候大家之所以想聽《鄉戀》,那麼喜歡春晚,是因為它不光是一個節目,而是一種突破。”

35年前,陳佩斯和朱時茂第一次帶著作品走進春晚劇組。當時,作為電影演員的兩人,把劇組生活改編成一個幽默短劇《拍電影》,在舞臺上演出後獲得觀眾的熱烈反響,1984年春晚導演組興奮不已。

陳佩斯、朱時茂表演的《吃麵條》成為第一個在春晚上演出的小品,正是從最初的《拍電影》中截取出來的。此後,歷屆春晚中小品節目的比重逐年增大,小品給觀眾帶去了無數歡樂,也成為每年春晚節目中,所有觀眾最期待、最關注的部分。

中央電視臺文藝中心高級策劃人秦新民認為,小品越來越受到關注,說明人們的文化生活日趨豐富,已經從過去簡單的視聽消費進入到大眾娛樂時代,在這個時代中,歡笑,就顯得尤為重要。

1989年,小品《英雄母親的一天》讓評劇演員趙麗蓉登上了春晚舞臺。中國不乏賢惠善良的母親形象,但是幽默詼諧的母親形象此前幾乎沒有。編劇石林回憶,他看過趙麗蓉的表演後就覺得她身上有一種特殊的素質,是一般的東方女性不具備的。“我想假如《英雄母親的一天》能由趙老師來演,一定能成功。”

趙麗蓉與鞏漢林的合作也形成了一對小品黃金搭檔。那時候趙本山剛剛出道,他們和陳佩斯、朱時茂形成了春晚的“黃金鐵三角”。

1999年,趙麗蓉最後一次上春晚,帶來了最後一個節目《老將出馬》。2000年,這名春晚老將離世,與喜愛她的觀眾徹底告別了。秦新民在回憶趙麗蓉時說,趙麗蓉還在春晚舞臺上的時候,趙本山就從來沒有拿到過金獎,一直都是趙麗蓉拿金獎。

在歡笑中產生積極的社會影響,這是春晚喜劇小品受到關注的重要原因。比如1994年侯耀文表演的《打撲克》;1995年趙麗蓉表演的《如此包裝》;1999年趙本山表演的《昨天、今天和明天》等,都是至今難以超越的經典小品。

全球華人尋獲“精神共鳴”

1984年春晚,一身米色西裝、搭著一條灰色圍巾的張明敏以一曲《我的中國心》征服了觀眾,一夜之間紅遍大江南北,這為更多的港臺明星登上春晚舞臺打開了通路。如今,看春晚不僅是闔家團圓的標誌,同樣也成了全球華人過年的新民俗。

回憶當年,張明敏說,當時的唱片公司是反對去春晚的,“去還是不去”的問題就考慮了三四個月。不過,張明敏的媽媽始終都支持他去參加春晚。“我媽媽是印尼華僑,年輕的時候就很想回大陸,她的心願沒有完成,覺得既然我有機會就不應該放棄。她說,你去,你唱的是普通話歌曲,在中國大陸地區有很多你的觀眾。”

三十年前的唱跳風潮,是來自臺灣的費翔在1987年春晚的那“一把火”颳起的,年輕帥氣的費翔在春晚的舞臺上又唱又跳的表演,讓從未接觸過這種表演風格的觀眾首次感受到了什麼叫熱血沸騰的勁爆。

1987年春晚導演鄧在軍對當時的情形還記憶猶新:當時是王昆給她送來了費翔的招貼畫和盒帶,《故鄉的雲》正好符合兩岸之情,而《冬天裡的一把火》帶著迪斯科的節奏,正適合已經改革開放多年、需要“新節奏”的春晚,但當時規定每個歌手只能唱一首歌,經過反覆做工作,才保留了“一把火”。

在1987年之前,費翔並不知道春晚。對於春晚的影響力與重要性,他也是在上春晚前一兩個月才明白。而此後,費翔每一年都會看春晚。在國外的時候,看直播往往都是白天,但他覺得幾點看都無所謂,重要的是一種精神,是全球華人一同感受中國傳統、中國文化。在他看來,春晚不只是一臺電視節目,而是一種精神共鳴、國家共鳴、民族共鳴。

春節是寄託親情與鄉愁的節日,從第一屆春晚開始,春晚走過了36個年頭,春晚紅極一時的時代雖已過去,但隨著時間流逝,它作為一種全新的民俗形式已固化在了中國人心中,如同除夕的那頓年夜飯一般,不可或缺。

講述者 譚飛(影視評論人)

我1983年看了第一屆春晚,對於一個孩子來說,已經完全可以從春晚中感知到難得一見的美和愉悅。早期的春晚印象中記憶最深的,就是張明敏在春晚的舞臺上唱起《我的中國心》,當時他穿著西裝、搭著圍巾的裝束在內地幾乎沒有人見過,這也讓包括我在內的很多人有著難以忘懷的新鮮感。包括後來的費翔,無論是帥氣的外形,還是瀟灑的颱風,包括他在北京的外婆也來到晚會現場,祖孫相擁的一幕現在我還記得。

這些年,春晚出了很多“爆款”的作品和演員,很多人關於電視與文化的記憶都與春晚相關,每年的春晚,幾乎成為“年度談資”。現在人們的精神文化生活越來越豐富,春晚成為一種春節的符號,成為年畫、春聯、年三十的餃子。很多人對春晚有調侃、有批評,但依然在春節臨近的時候第一個想起的就是春晚,甚至身在海外,倒時差也會看春晚。沒有任何國家任何節目能讓那麼多人談論那麼長時間,只有春晚。

春晚承載的內容越來越多:新一年的家國之夢、新一年的個人期許。回顧36年的春晚,從中看出的是時代的發展與變遷,春晚對時代印記的記載,也成為民族與國家的記憶。春晚導演可能是世界上最難的導演,近年來隨著觀眾審美水平的不斷提高,精神文化需要越來越豐富,春晚越來越難辦,呈現出眾口難調的特點,但春晚必須要有,就像年三十有數不清的山珍海味,但依然少不了一頓團圓餃子。

原標題:“春晚”造就一個新民俗

來源:北京晚報

記者 邱偉

流程編輯:王夢瑩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