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時為什麼他們能稱霸?真相很簡單,想當領導的應該看三遍!

春秋時為什麼他們能稱霸?真相很簡單,想當領導的應該看三遍!

春秋五霸

當領導不容易,表面風光背後是無盡的滄桑啊!也無怪乎最近關於教授領導力,領導魅力,帝王心術的課程和培訓越來越多。實際上中國歷史悠久,有那麼多的英明君主,也有那麼多的昏庸帝王,他們成功的經驗和失敗的教訓真值得後世的人們好好研究細細品味。

春秋時期,周天子權勢衰微,禮崩樂壞,各諸侯國紛爭不斷,一爭高下。留下春秋五霸,流傳百世。今天咱們講講有關春秋幾位霸主的小故事,他們身上都有一項重要的品質。

1、春秋首霸齊桓公

春秋時為什麼他們能稱霸?真相很簡單,想當領導的應該看三遍!

管仲拜相

齊襄公時,國政混亂。公孫無知殺齊襄公,自立為君。次年,雍林人殺無知。一時間齊國無君,一片混亂。通過眼線得知此情況的公子糾和小白,俱連夜回趕。當時鮑叔牙輔佐公子小白,管仲輔佐公子糾。公子糾回國途中,派管仲帶兵堵截公子小白回齊國的路,管仲一箭射中小白帶鉤。小白假裝倒地而死,管仲派人回魯國報捷。魯國於是就慢慢地送公子糾回國,過了六天才到。這時小白已兼程趕回齊國,繼位為國君。是為桓公。後來齊桓公不計前嫌,重用管仲,拜管仲為相,尊稱仲父,國家大事全都交給管仲打理。管仲也不負所托,輔佐齊桓公成就霸業!

2、秦穆公

春秋時為什麼他們能稱霸?真相很簡單,想當領導的應該看三遍!

秦穆公不愛寶馬愛人民

一次,秦穆公的駿馬被鄉野之人偷走殺掉吃了。這些人被抓住,就要被處死,秦穆公哀憐他們,赦免他們的罪過,並說吃馬肉不喝美酒容易傷身,於是賞賜美酒給他們喝!後來秦穆公與晉惠公作戰,被晉軍圍困,秦軍來不及救援,眼見秦穆公就要被抓,突然衝出一對拿著兵器的壯士,拼死救下秦穆公,這些壯士正是秦穆公當年赦免的偷吃馬肉的鄉野之人!另有一次,秦國三位名將孟明視,西乞術,白乙丙在崤之戰中全軍覆沒,隻身逃回秦國,罪當處死。秦穆公把責任攬到自己身上,恕他們無罪,並厚待他們。最終,這三位將領知恥後勇,戴罪立功,終於在下一次秦晉戰爭中大獲全勝,為秦穆公爭霸立下大功!

3、晉文公

春秋時為什麼他們能稱霸?真相很簡單,想當領導的應該看三遍!

晉文公被追殺在逃亡

晉國內亂,晉公子重耳流亡避難。晉國國君先後兩次派人追殺重耳,這兩次行動的帶頭人名叫勃鞮。最危險的時候,勃鞮甚至用刀割掉了重耳的衣袖。重耳流亡十幾年,最終回國繼位,就是晉文公。這事勃鞮前來求見,晉文公十分憤怒,覺得自己不追殺他就算仁義了,怎麼還敢自己主動求見。勃鞮說之前是各為其主,聽命行事,並舉了齊桓公對待管仲的例子。晉文公這才平復了怒氣,願意聽他說話。於是勃鞮向晉文公告發了一些大臣密謀殺害晉文公的行動,晉文公由此才躲過一劫。

4、楚莊王

春秋時為什麼他們能稱霸?真相很簡單,想當領導的應該看三遍!

楚莊王欲問鼎中原

楚莊王就是那為有名的不鳴則已,一鳴驚人;不飛則已,一飛沖天的霸主!

楚莊王在一次平定叛亂後大宴群臣,寵姬嬪妃也統統出席助興。宴會進行到黃昏仍未盡興。楚王命點燭夜宴,還特別叫最寵愛的兩位美人輪流向文臣武將們敬酒。忽然一陣疾風吹過,筵席上的蠟燭都熄滅了。這時一位官員斗膽拉住了許姬的手,拉扯中,美人撕斷衣袖得以掙脫,並且扯下了那人帽子上的纓帶。美人回到楚莊王面前告狀,讓楚王點亮蠟燭後查看眾人的帽纓,以便找出剛才無禮之人。

楚莊王聽完,卻傳令不要點燃蠟燭,而是大聲說:“寡人今日設宴,與諸位務要盡歡而散。現請諸位都去掉帽纓,以便更加盡興飲酒。” 聽楚莊王這樣說,大家都把帽纓取下,這才點上蠟燭,君臣盡興而散。 席散回宮,美人怪楚莊王不給她出氣,楚莊王說:“此次君臣宴飲,旨在狂歡盡興,融洽君臣關係。酒後失態乃人之常情,若要究其責任,加以責罰,豈不大剎風景?” 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絕纓之宴”。

後來,楚莊王伐鄭。一名戰將主動率領部下先行開路。這員戰將所到之處拼力死戰,大敗敵軍,直殺到鄭國國都之前。戰後楚莊王論功行賞,才知其名叫 唐狡。他表示不要賞賜,坦承7年前宴會上無禮之人就是自己,今日此舉全為報7年前不究之恩。

人說宰相肚裡能撐船,成大事者不拘小節。這幾位霸主都擁有一項品質就是有容人之量!他們有一顆基本的仁心,能寬容仇敵,舉賢不避仇;敢於承擔責任,寬容屬下不得已的錯誤;甚至能寬恕佔自己女人便宜的部下!他們這種容人的氣量,吸引了更多有才能人的效忠,最終都能稱霸諸侯,名垂青史!敢問,換做自己,能做得到嗎?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