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春秋時就經歷了民族大融合,今河南洛陽就有匈奴人

在我們的史籍裡,匈奴人彷彿是從天上掉下來的,突然就出現在了今天的河套地區及其以北的地方,建立了自己的政權,與漢朝為敵了。雖然,《史記》裡說,匈奴人的先祖是夏王朝遺民,與我們同祖,但因為其記述粗略,成了今天很多學者研究的對象,也有了很多不同的說法。這些個說法疊加在一起,誰也說服不了誰,讓很多不搞歷史研究但又想弄清匈奴人是從哪裡來的人,或者說是對歷史的興趣的人,總有一種雲裡霧裡的感覺。

中國春秋時就經歷了民族大融合,今河南洛陽就有匈奴人

匈奴王冠

其實,只要冷靜地分析下,就會發現這種“雲裡霧裡的感覺”主要來自兩個方面:一方面因為歷史知識的不足;另一方面出自對於歷史的某種狹隘情懷或者是激進態度。知識不足的問題很好解決,普及便是,即把匈奴當成一個民族或者是一種人,忽略了匈奴其實是多個民族的綜合體,不是一個單一民族。我們之所以叫它匈奴,大約有這麼兩層意思:一、匈奴這個多元的民族本身;二、匈奴這個多元的民族建立的政權匈奴,這個政權的名稱正如歷史上的秦、漢、唐等等政權或者說的朝代的名稱是一樣的,從來都不是一個民族,而是多個民族。

這麼一說,大家都就明白了。就像鐵木真時的蒙古大國既是一個行政的名稱,又包含著很多的民族;上推到契丹、回鶻等,甚至突厥、柔然、鮮卑等等都是。然而,天上不可能掉下一個多民族的匈奴,匈奴人是從哪裡來的呢?

史籍裡的記載是,出現在河套地區的匈奴人打敗了河西走廊的月氏與古東北地區的東胡,強大了,他們還南並樓煩、白羊王,北降丁零、渾庾,一統大漠南北,成為與漢朝相抗衡的北方大國。

中國春秋時就經歷了民族大融合,今河南洛陽就有匈奴人

匈奴

更早一些的說法是,約公元前16世紀夏朝滅亡後,夏後履癸的一支後裔逃到北方,在吞併其他部族之後成為匈奴族。與之相伴的是,匈奴是與夏朝王族後裔之一的斯基泰人一起征服其他黃種遊牧民族以後不斷融合,像滾雪球一樣壯大的。但是,這個說法在這兒就有了問題,即是“征服其他黃種遊牧民族”,讓人不禁要問:白種遊牧民族呢?難道當時中國北方的草原上就沒有白種遊牧民族?

顯然,這都是膚色與“人種理論”在作怪,很不客氣地說,這在18世紀才被德國生理和解剖學家弗雷德里奇·布魯門巴赫提出的理念,只能適應於“人種”生物概念,拿這個三百年的東西去劃分歷史的單元是很不合適的。更何況“人種”理念在歷史發展的過程中,最終會成為逐漸消亡的東西,會被民族替代,沒必要過分看重它的。

如果按“人種”的說法,匈奴人中就不可能有白種,但現實並不是這樣的,據蒙古諾彥山和額金河流域匈奴貴族墓葬出土的織錦與壁畫來看,匈奴貴族帶有明顯的斯基泰血統,如身材魁梧、藍目多須。而從匈奴單于歷年秋季在鄂爾多斯祭祀龍神的習俗來看,匈奴原型即殷商甲骨文卜辭所記載的龍方,圖騰為黑龍。所以,不能簡單地用黃的或者白的區分匈奴人種。布魯門巴赫提出的生物概念根本沒有能力左右我們的歷史。

中國春秋時就經歷了民族大融合,今河南洛陽就有匈奴人

王昭君與呼韓邪單于

說到這裡,一些有某種狹隘情懷的人態度可能會變得激進起來,也就是我們前面說到的“另一方面”裡的那類人。在這類人的骨子裡,本身就有“排白性”,怎麼回事,其內心其實是很清楚的,我們在這裡不多說了。但需要提示他們的是,匈奴自稱胡人,或“天之驕子”,這個概念在最初的時候並沒有任何蔑視的成分,不過是相對漢人而言的。這些人認為所謂的“胡人”先進程度較低,風俗與漢族也不盡相同,又總是武力騷擾邊境,自然對其沒什麼好感,甚至提出:“非我族類,其心必異,戎狄志態,不與華同。”這是不尊重歷史和現實的,起源於中原的匈奴和華夏民族一起創造了中華文明,他們也使我們的民族文化五彩繽紛豐富多彩了起來。

其實,自春秋開始,中國曾經歷了一次洶湧澎湃、影響深遠的地域大融合。生活在中原的華夏部落與周邊的“南蠻北狄東夷西戎”部落相互攻伐、兼併、交融,逐漸形成民族共同體。

陸渾國貴族墓葬是2015年在洛陽市伊川縣發現的,2500年前,陸渾國貴族生活在這裡,考古學家在這裡發掘銅編鐘、銅鼎等銅器,在陪葬車馬坑中還發掘出馬匹車輛遺骸。專家們依據發掘情況分析,車馬坑放置牛羊頭蹄的葬俗與春秋戰國時期甘青地區戎人埋葬習俗相似,而與中原地區埋葬習俗差別較大。這裡所說的“戎人”按照中國古籍的說法即是匈奴人。

中國春秋時就經歷了民族大融合,今河南洛陽就有匈奴人

陸渾國貴族墓葬

陸渾國貴族墓葬考古發現,學術意義非同尋常,因為它見證的是中國春秋時期的民族融合。考古界有人將其與海昏侯墓相比,洛陽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長史家珍就說:“海昏侯墓是越看越帶勁,陸渾戎墓是越思考越有味。”這兩個考古發現有著時代的承續性。海昏侯墓出土文物之多奪人眼球,金光燦燦,分量十足,令人歎為觀止,展現了大漢帝國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繁盛。而陸渾戎墓地的考古發現,則揭示了春秋時期民族大融合的歷程,正是經由這次規模空前的民族融合,才有了後來秦漢王朝的輝煌和燦爛。

這些足以都說明匈奴是中華民族的一部分,想抹也抹不掉。而關於匈奴人的起源,本人傾向《史記索隱》引張晏的說法,即是夏王履癸流放三年而死,其子淳維又作薰育、獯鬻、薰粥、葷粥帶著父親留下的妻妾,避居北野,隨畜移徙,這就是中國所稱的匈奴。更是贊同《史記》的觀點,即:匈奴就是中國古籍中的山戎、獫狁、葷粥。不過是在後來的發展中,融入了更多白種人的基因,像月氏、樓蘭、烏孫、呼揭以及鬼戎、義渠、燕京、餘無、樓煩、大荔等史籍中的民族都或多或少有白種人的基因,其構成複雜性哪能是以“黃白”作簡單定論的呢。(文/路生)

中國春秋時就經歷了民族大融合,今河南洛陽就有匈奴人

海昏侯墓出土文物


本文圖片來自網絡,感謝原作者,歡迎關注作者更多原創文章!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