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魚塘投入500萬玩出“科技感”,仙桃第一家循環流水養魚什麼來頭?'

"

數萬條魚兒集體生活在一個約240立方米的水槽中,密度如此之大,魚兒卻自在遊弋。這是8月15日,記者在楊林尾鎮鑫鱻生態水產養殖專業合作社看到的一幕,合作社將傳統概念中的“開放式散養”創新為池塘內循環流水“圈養”模式。

"

數萬條魚兒集體生活在一個約240立方米的水槽中,密度如此之大,魚兒卻自在遊弋。這是8月15日,記者在楊林尾鎮鑫鱻生態水產養殖專業合作社看到的一幕,合作社將傳統概念中的“開放式散養”創新為池塘內循環流水“圈養”模式。

魚塘投入500萬玩出“科技感”,仙桃第一家循環流水養魚什麼來頭?

只見百畝魚塘中間,建有一排近1200平方米的集聚式養殖池,8條水槽依次排開,每條水槽內活躍著數萬條魚兒,有鮰魚、鱸魚、草魚等不同品種,水槽頂部水流急速,魚兒迎著水體逆流而上,歡快搖擺。

"

數萬條魚兒集體生活在一個約240立方米的水槽中,密度如此之大,魚兒卻自在遊弋。這是8月15日,記者在楊林尾鎮鑫鱻生態水產養殖專業合作社看到的一幕,合作社將傳統概念中的“開放式散養”創新為池塘內循環流水“圈養”模式。

魚塘投入500萬玩出“科技感”,仙桃第一家循環流水養魚什麼來頭?

只見百畝魚塘中間,建有一排近1200平方米的集聚式養殖池,8條水槽依次排開,每條水槽內活躍著數萬條魚兒,有鮰魚、鱸魚、草魚等不同品種,水槽頂部水流急速,魚兒迎著水體逆流而上,歡快搖擺。

魚塘投入500萬玩出“科技感”,仙桃第一家循環流水養魚什麼來頭?

老闆陳樂新挨個啟動水槽前的自動投餌機,機聲轟隆中,顆粒均勻的餌料自動投向水槽,剛才還平靜的水面突然翻湧,無數條魚兒爭相躍起搶食,惹起水花四濺,好不快活。

"

數萬條魚兒集體生活在一個約240立方米的水槽中,密度如此之大,魚兒卻自在遊弋。這是8月15日,記者在楊林尾鎮鑫鱻生態水產養殖專業合作社看到的一幕,合作社將傳統概念中的“開放式散養”創新為池塘內循環流水“圈養”模式。

魚塘投入500萬玩出“科技感”,仙桃第一家循環流水養魚什麼來頭?

只見百畝魚塘中間,建有一排近1200平方米的集聚式養殖池,8條水槽依次排開,每條水槽內活躍著數萬條魚兒,有鮰魚、鱸魚、草魚等不同品種,水槽頂部水流急速,魚兒迎著水體逆流而上,歡快搖擺。

魚塘投入500萬玩出“科技感”,仙桃第一家循環流水養魚什麼來頭?

老闆陳樂新挨個啟動水槽前的自動投餌機,機聲轟隆中,顆粒均勻的餌料自動投向水槽,剛才還平靜的水面突然翻湧,無數條魚兒爭相躍起搶食,惹起水花四濺,好不快活。

魚塘投入500萬玩出“科技感”,仙桃第一家循環流水養魚什麼來頭?

“這是我市首家池塘內循環流水養殖模式。” 我市水產專家劉田介紹,這一模式的妙處在於安裝氣提式增氧推水和尾水收集處理等設施,既提高池塘單位面積產出,又減少養殖廢棄物的汙染,形成一種良性循環狀態。

53歲的陳樂新有著豐富的養殖經歷,喜愛鑽研最前沿的養殖技術。池塘內循環流水養殖模式讓傳統養殖變得“集約、環保、高產”,讓陳樂新動了心。

2017年,在市農業農村局的技術指導、項目支持下,陳樂新投入500多萬元試行起池塘內循環流水養殖,並結合本地地理環境、水質條件、生產習慣進行本土化改良。

打通魚塘和水槽,陳樂新在水槽一端連接氣提式推水系統調節水體流速,底部設置增氧系統增加水中溶氧。藉助氣泵機給予的動力,靜水變流水,水槽中的魚兒受流水刺激變得活躍,頂水逆流,實現了高密度、集約化養殖。

"

數萬條魚兒集體生活在一個約240立方米的水槽中,密度如此之大,魚兒卻自在遊弋。這是8月15日,記者在楊林尾鎮鑫鱻生態水產養殖專業合作社看到的一幕,合作社將傳統概念中的“開放式散養”創新為池塘內循環流水“圈養”模式。

魚塘投入500萬玩出“科技感”,仙桃第一家循環流水養魚什麼來頭?

只見百畝魚塘中間,建有一排近1200平方米的集聚式養殖池,8條水槽依次排開,每條水槽內活躍著數萬條魚兒,有鮰魚、鱸魚、草魚等不同品種,水槽頂部水流急速,魚兒迎著水體逆流而上,歡快搖擺。

魚塘投入500萬玩出“科技感”,仙桃第一家循環流水養魚什麼來頭?

老闆陳樂新挨個啟動水槽前的自動投餌機,機聲轟隆中,顆粒均勻的餌料自動投向水槽,剛才還平靜的水面突然翻湧,無數條魚兒爭相躍起搶食,惹起水花四濺,好不快活。

魚塘投入500萬玩出“科技感”,仙桃第一家循環流水養魚什麼來頭?

“這是我市首家池塘內循環流水養殖模式。” 我市水產專家劉田介紹,這一模式的妙處在於安裝氣提式增氧推水和尾水收集處理等設施,既提高池塘單位面積產出,又減少養殖廢棄物的汙染,形成一種良性循環狀態。

53歲的陳樂新有著豐富的養殖經歷,喜愛鑽研最前沿的養殖技術。池塘內循環流水養殖模式讓傳統養殖變得“集約、環保、高產”,讓陳樂新動了心。

2017年,在市農業農村局的技術指導、項目支持下,陳樂新投入500多萬元試行起池塘內循環流水養殖,並結合本地地理環境、水質條件、生產習慣進行本土化改良。

打通魚塘和水槽,陳樂新在水槽一端連接氣提式推水系統調節水體流速,底部設置增氧系統增加水中溶氧。藉助氣泵機給予的動力,靜水變流水,水槽中的魚兒受流水刺激變得活躍,頂水逆流,實現了高密度、集約化養殖。

魚塘投入500萬玩出“科技感”,仙桃第一家循環流水養魚什麼來頭?

魚兒在流水槽中頂水狂遊,猶如在“跑道”上“健身”,消除了魚體多餘脂肪,肉質緊實有彈性,上市後很受消費者青睞。不僅如此,流水養殖還解決了傳統養殖中起捕難的痛點,通過農超對接,酒店直供的銷售模式,可以隨時下單,隨時起捕,隨時配送。

魚塘另一端的吸汙系統和汙水處理系統則是池塘內循環流水養殖模式的“生態核心”所在。“傳統養殖中,魚類排洩物都沉積在池底,只能通過水泵抽排,費時費力。”陳樂新介紹,池內的魚類排洩物通過吸汙處理可作肥料回田,汙水處理淨化後又可重新迴流池塘,達到內循環效果,維持池塘生態平衡。

漁業物聯網監控系統更讓養魚充滿“科技感”。“每個水槽加裝了水質監控系統,通過與手機相連,能對溶氧、水溫進行遠程實時監控報警。”陳樂新打開手機,界面上清楚呈現了水槽內溶氧、水溫數據,“一機在手就可以隨時隨地掌握魚塘‘健康狀況’。”

不僅如此,智能配電系統還對魚塘用電實行全自動控制,不必擔憂斷電翻塘“危機”。

以合作社牽頭,陳樂新吸納了6戶農戶參與。由合作社提供種苗,農戶養殖至成品魚,再回收進流水槽“健身”後銷售,“訂單穩定,物美價優,農戶不用受市場波動影響,收益有保障。”陳樂新表示。

(圖、文 記者 張鈺)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