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為貧困戶 今成持股人 晚報記者蹲點湖陂村記錄脫貧故事

畜牧業 三農 農業 種植業 井岡山報融媒體 2017-06-08
昨為貧困戶 今成持股人 晚報記者蹲點湖陂村記錄脫貧故事

駐村第一書記劉本聰(右)在百畝井岡蜜柚基地和肖宗苞交流。

前言:根據市委宣傳部之前統一安排,從6月1日開始,吉安市新聞單位“走轉改”活動暨脫貧攻堅蹲點調研採訪活動正式啟動。

在接下來一段時間裡,駐村蹲點的記者編輯們將深入一線扶貧點,與當地幹部群眾同吃同住同勞動,聚焦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充分反映我市脫貧攻堅的重大舉措、先進典型、感人事蹟和豐碩成果,生動呈現在打贏精準脫貧攻堅戰上幹部群眾“滴水穿石”的韌勁,實實在在的獲得感,發自內心的感恩之情。

根據安排,本報記者任洪廣被派到吉安縣敖城鎮湖陂村進行駐村蹲點調研採訪。湖陂村,到底是怎樣的一個貧困村?全村的貧困戶,如何“變身”成持股股民?脫貧攻堅,發力產業在哪裡?駐村以來,蹲點調研記者對此進行深入採訪,探尋這背後的一個個答案!

駐村蹲點 初識“村情”感受鉅變

6月1日上午,記者來到蹲點村———湖陂村。這裡離敖城鎮政府約12公里,是一個邊遠山區村。在幾天的採訪中,記者對轄有10個自然村的湖陂村有了清晰的認識。湖陂村有331戶1228人,人均耕地面積1.4畝。由於地處偏僻,村級經濟薄弱,村裡基礎設施落後,此前是一個典型的“十三五”貧困村。

近幾年,隨著經濟的發展,村民的收入不斷增加,尤其是在各級政府脫貧攻堅的強力推動下,作為重點幫扶村———湖陂村已於去年年底前成功摘掉了貧困村的“帽子”。

據瞭解,全村在外務工人員約有550人,約佔總人口的40%。因此,務工收入也就成了村民的主要收入來源。此外,村民還依靠水稻種植、家禽養殖、杉木林業等增加收入,村民年人均收入達到4280元。

記者在村裡走訪的直觀感受就是近幾年,許多村民都建起了寬敞明亮的“小洋樓”。

搖身一變 42戶貧困家庭成股民

儘管大多數村民已擺脫了貧困,甚至走上小康之路,記者在村中走訪時發現,村裡仍有一些貧困戶。

數據顯示,湖陂村2014年至2017年,共有貧困戶42戶140人。記者從湖陂村脫貧攻堅計劃詳表上看到,這些貧困戶主要的致貧原因大致有4種情況:因病、因殘、因學以及缺少技能。

在42戶貧困戶中,陳宗才的人生最近一兩年可謂迎來了天翻地覆的鉅變。38年前,年幼的陳宗才兄弟幾人跟隨父親從貴州畢節深山來到湖陂村討生活。於是,陳宗才父子幾人也就成了無戶口、無房、無田(林)的“三無”人員。

那時,陳宗才在村裡一個破廟落腳,因為貧困,一住就是幾十年。期間,陳宗才出過車禍,妻子常年有胃病,家中一度債臺高築。陳宗才的命運轉機出現在2016年上半年,那時他所居住的破廟在風雨中倒塌,而此時正是我市全力推進脫貧攻堅戰役的關鍵時刻,貧困戶陳宗因此得到了重點幫扶。

1日下午,記者來到陳宗才家中看到,在政府的幫扶下,陳宗才已搬進了兩層新房,家門口也修通了水泥路。更讓其做夢都不敢想的是,他不僅從貧困戶“搖身一變”成為持股股民,還有了自己的養鴨致富產業。

其實,在湖陂村,和陳宗才一樣幸運的還有其他41戶貧困戶,甚至更多村民。這,得益於政府大力推進的產業扶貧之策。

根本之策 三大幫扶產業助力脫貧

發展產業,是實現脫貧的根本之策。據瞭解,2015年以來,在省扶貧和移民辦、市委辦、縣委辦等幫扶單位的大力扶持下,湖陂村大力發展產業,全村貧困戶加入到蜜柚種植、農光互補、肉鴨養殖等產業中。

2日上午,記者來到由村裡統一流轉種植的近100畝井岡蜜柚基地,看到縣委辦駐湖陂村第一書記劉本聰正和老黨員肖棕苞交流蜜柚苗枝葉的修剪與管理。作為每月領取600元管理工資的他,對這片井岡蜜柚的未來充滿信心!

據村支書肖建萍介紹,該蜜柚基地股份總數為100股,由村委會佔股30%,42%免費提供給42戶貧困戶(即每戶1股),剩餘28%的股權由其他村民按3000元/股認購,待基地達產後,預計可為未脫貧貧困戶每戶每年增收3000—5000元。

如果說,井岡蜜柚是一個長遠致富產業,要三至五年後才能看到收益。那麼,農光互補產業和肉鴨養殖不僅是一個長期致富產業,也是一個立馬可見效的產業。

農光互補產業是指發展光伏發電和金銀花種植,湖陂村的貧困戶無需出錢,由村委會統一申請加入,可確保有穩定持續的收益。據瞭解,前5年,加入的貧困戶每年可獲得2100元收益,後15年,貧困戶每年可獲得1500元收益。

通過省扶貧和移民辦牽線搭橋,湖陂村與上市公司———“煌上煌”合作,在村裡發展肉鴨養殖產業。記者在村裡肉鴨養殖基地看到,正在養殖的肉鴨有3.6萬隻,估計再過一週左右,就可出籠一批肉鴨。

據瞭解,湖陂綜合養殖專業合作社為每戶未脫貧貧困戶免費提供2000元產業基金,42戶貧困戶每年都可從肉鴨養殖中分紅,5年累計可獲得4000元收益。

由“煌上煌”公司供應鴨苗,並提前訂購,這就解決了市場銷路問題,對村民頗具吸引力。為了讓貧困戶更早脫貧致富,貧困戶可以選擇自己養殖,擁有自己的致富產業。

貧困戶陳宗才就是如此,目前他和妻子已養殖6000多隻肉鴨,每隔2個月左右就可出籠一批,立馬就有經濟收益。■記者任洪廣文/圖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