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以來濰坊偵辦763起經濟案 涉案金額24.59億元

傳銷 投資 法律 經濟 中國山東網濰坊頻道 2017-05-17

中國山東網濰坊5月15日訊 (記者 宋超) 今日上午,濰坊市公安局召開打擊經濟犯罪新聞發佈會,通報了2016年以來,濰坊市公安機打擊經濟犯罪取得的重大戰果。全市經偵部門累計立案偵辦經濟犯罪案件763起,抓獲犯罪嫌疑人1120人,涉案總金額24.59億元。成功偵破孫某某等人虛開增值稅專用發票案、王某某組織領導傳銷案等一批大案要案,發起集群戰役10起,偵辦部督案件9起,大要案件35起;深入開展境外追逃追贓“獵狐行動”,抓獲潛逃加拿大上網逃犯張某某、畢某某。

涉眾型犯罪案件居高不下

當前,經偵工作面臨的形勢嚴峻複雜。經濟犯罪既有量的增加,也有質的擴張;既有手段翻新,也有危害加重。其中,涉眾型犯罪案件居高不下。

2016年以來全市公安機關共立非法集資類案件77起,破案63起,抓獲犯罪嫌疑人173人,涉案總金額9.07億餘元,涉及參與人員達9.21萬人;立傳銷案件23起,破案23起,發起網絡傳銷集群戰役1起,偵辦部督案件1起,搗毀傳銷窩點51個,審查處置傳銷參與人員1200餘人。“泛亞”、“e租寶”等案件涉及濰坊投資群體2萬餘人,以“購物返現”為模式的違法犯罪活動,吸引全市近10萬人參與,涉及金額6.33億元。

互聯網等新型犯罪手段層出不窮

受網絡經濟發展影響,傳統經濟犯罪加速向網上蔓延,互聯網日益成為傳銷、銷售假冒偽劣商品、買賣假幣、假髮票等犯罪的主要渠道,同時,P2P、C2P等互聯網金融業態發展迅速,犯罪分子大肆利用網絡借貸平臺進行非法集資活動,犯罪成本低,發展速度快,作案手段更加隱蔽,公安機關面臨的任務和挑戰更加艱鉅。

在金融領域,金融詐騙、騙取貸款等惡意逃廢金融債務犯罪日趨嚴重,極易造成區域性金融風險;在財稅領域,鋼鐵、石化、醫藥、紡織等行業虛開、騙稅案件大案頻發,涉案金額動輒上億元,造成大量稅款流失;在商貿領域,假冒偽劣和侵犯知識產權犯罪屢禁不絕,敗壞市場誠信,侵犯群眾合法權益,嚴重危害創新發展。

警惕“高額回報” 非法集資損失由個人承擔

當前濰坊涉眾型經濟犯罪主要是指非法集資類犯罪和傳銷犯罪。非法集資犯罪假借P2P網絡借貸、私募基金、網絡理財的名義,或以虛擬貨幣、金融互助、愛心慈善等幌子進行非法集資,並與傳銷活動相互交織,嚴重擾亂金融秩序,危害群眾財產安全。

下步,濰坊公安機關將加大打擊力度,把“防範風險、服務發展”擺在更加突出位置,主動出擊,依法打擊,遏制非法集資犯罪高發勢頭。公安機關提醒市民,要增強風險防範意識,認清非法集資的本質、危害和表現形式,謹慎投資,避免上當受騙。正確識別非法集資活動,非法集資行為一般具有許諾較高比例集資回報的特點,或以合法形式掩蓋其非法集資的本質。廣大群眾在投資前,應事先向工商等部門瞭解對方公司的經營、法人等情況,看主體資格是否合法,以及其從事的集資活動是否獲得相關批准,主要看是否存在承諾固定高額回報等非法集資犯罪常見特點。同時,增強理性投資意識,高收益往往伴隨著高風險,不規範的經濟活動更是蘊藏著巨大風險,對那些“高額回報”、“快速致富”投資項目進行冷靜分析,切勿盲目追求高息。

此外,根據國務院發佈的《非法金融機構和非法金融業務活動取締辦法》第18條規定:“因參與非法金融業務活動受到的損失,由參與人自行承擔”。省金融辦、省公安廳等九部門也共同發佈了《關於堅決抵制非法集資 理性選擇投資渠道的通告》,提醒廣大社會公眾非法集資是違法行為,參與者投入非法集資的資金及相關利益不受法律保護。希望群眾自覺遠離非法集資,並選擇較為穩妥的方式進行理財,避免遭受財產損失。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