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項全球計劃應對未來致命病毒

一項全球計劃應對未來致命病毒

疫苗開發領域將得到4.6億美元的投資,以避免類似埃博拉病毒爆發後無藥可治的困境。

當埃博拉病毒2016年下半年在非洲西部爆發的時候,科學家其實已經掌握完全有效的疫苗了。

追溯記錄我們可以發現,該疫苗(rVSV-ZEBOV)早在2003年就已經研發出來了。2005年時,首次被用在猴子身上。但之後,該疫苗就被“雪藏”了,原因是開發疫苗所需要的成本太大。

rVSV疫苗後來通過安全測試,是在2014年的10月,次年3月投入幾內亞臨床進行成果檢驗,6月得到了令人欣慰的結果。於是,醫療工作者對接觸過埃博拉患者的人接種了該疫苗。惠康基金會的主任傑拉米·法勒說:“這是歷史上第一次在流行病爆發時對疫苗進行檢測,可以說這一年涵蓋了5-7年的工作量。”

可惜這個過程還是不夠快。因為等到疫苗能夠進入現場測試時,埃博拉已經不那麼肆虐了。埃博拉病毒結束後,死亡人數達到了11000人。

如今,大家不必擔心這個問題,因為一個新的國際聯合組織———流行病防範創新聯盟(CEPI)成立了。CEPI是一個全球疫苗研發基金會,致力於在安全時期準備對抗流行病的疫苗。惠康基金會、比爾和梅琳達·蓋茨基金會,還有德國、日本和挪威的政府投資了共4.6億美元,這筆資金用於研發未來可能出現的流行病的疫苗、儘可能地做大量的測試、儲備大量的準疫苗。一旦疾病爆發,這些準疫苗就能立刻進行現場測試和投入生產。

未來潛在的、大規模爆發的流行性疾病有很多,而且會越來越多。去年年底,愛丁堡大學的馬克·沃爾豪斯制定了一張清單,上面羅列了未來極有可能爆發的37種“優先”病毒。清單上有大眾熟悉的埃博拉、狂犬病等,也有不是很清楚的馬秋波病毒、奧羅普什病毒和猴痘病毒。法勒說:“CEPI不可能同時對37種病毒進行研究,所以在未來的5年內,會集中研究3種流行病:中東呼吸系統綜合徵、拉薩熱和尼帕病毒。”

中東呼吸系統綜合徵自2012年以來就一直在中東潛伏在駱駝身上。三分之一的受感人群死亡,雖然目前不存在人與人之間的傳播,但不能保證該情況不變。尼帕病毒潛伏在果蠅的身上,是1999年馬來西亞最主要的流行病,如今在孟加拉國和印度仍會定期爆發。拉薩熱是通過老鼠傳播的,而且專門出現在近期埃博拉爆發的非洲西部地區,每年成千上萬的人會感染。

在CEPI的資助下,專家可以在老鼠和猴子身上測試這3種疾病的疫苗,確保其安全性並投入一期臨床;還能提前模擬當疾病爆發後所需要進行的大規模測試,這些測試包括物流運輸、倫理批准以及法律協議。

協議是非常關鍵的:在疾病爆發期間,官僚制度佔用的是時間和生命。CEPI通過得到疫苗研發、生產和分配的允許,確保疫苗接受者在最短的時間內接種疫苗。一旦流行病爆發,醫療工作者就會及時得到一個安全的、可能有效的準產品,並把它投入到先前計劃好的地方。

CEPI還會和美國製藥公司默克一起推動rVSV疫苗通過批准,以備下一次疾病的爆發。CEPI也會繼續資助埃博拉疫苗的研發,因為埃博拉病毒有上百種菌株,而rVSV疫苗只能對抗其中的一種。

對於CEPI,法勒還有一個更大的志向。他說:“我希望在未來的10-20年之內,沃爾豪斯清單上的每一種疾病都有一個對應的疫苗。因為通過埃博拉的案例我們發現,總有一個疫苗是可研發的。”

比爾和梅琳達·蓋茨基金會的全球衛生部門主席特雷弗·蒙代爾認為,這個想法是可行的。他相信,CEPI通過研發中東呼吸系統綜合徵、拉薩熱和尼帕病毒的疫苗,可以找到快速研發任何疾病疫苗的門路。

一種叫RNA疫苗的新型疫苗可以幫助這個願望實現。RNA疫苗的妙處在於,一旦你給病人注入了RNA指令,它就像一堵保護牆一樣,可根據不同的情況,處理不同的疾病。一般來說,幾周之內就能形成新的疫苗。

RNA疫苗會繼續研發,蒙代爾希望在CEPI的幫助下,這個過程能加快。他表示:“如果RNA疫苗可行的話,我們就能跳過冗長昂貴的手工疫苗,進入按需自制疫苗的新時代。”(小珍 編譯)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