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情令》的爆火,不是大IP的影響力,而是大屏幕的堅守


《陳情令》的爆火,不是大IP的影響力,而是大屏幕的堅守


文/陳子良

6月27日晚八點,根據墨香銅臭小說《魔道祖師》改編,由王一博肖戰主演的網劇《陳情令》於騰訊視頻全網獨播,開播僅一週,已經顯露出小爆的趨勢。微博#陳情令#話題閱讀量達16.7億,討論突破335萬,據珞思影視研究組聯合艾漫中國娛樂指數打造的“珞思熱榜”顯示,雖然上週四才上線,《陳情令》就在6月第5周劇集討論量排行榜中遙遙領先,討論量比第二名多出近4倍。


與此同時,新華社與人民網兩大黨媒和央媒也同步發聲,新華社發文《〈陳情令〉:以俠義初心鑄就理想信念》,人民網海外版發文《展示中國元素,傳遞文化自信,〈陳情令〉書寫國風之美》。這樣的口碑加上黨媒們的發聲站臺,《陳情令》的出品方終於可以鬆了一口氣,押寶同人耽美題材,儘管是“鋼絲上起舞”,但是這支舞,終於是成了!


《陳情令》的爆火,不是大IP的影響力,而是大屏幕的堅守



1

起點、晉江雙雙被查,網文圈裡人人自危,

同人耽美題材的《陳情令》卻逆勢而上


5月21日,北京市掃黃打非辦公室牽頭組織的一次聯合檢查,矛頭直指網文圈,一夜之間,起點平臺上作品數量從123萬本刪到17萬本,未下架的書籍也有多章節被刪除,原文中的部分敏感詞被全部“和諧”,堪稱整個網文圈近年來最為嚴格的一次整頓清理,同人耽美類的網文更是整頓與清理中的重中之重。


《陳情令》的爆火,不是大IP的影響力,而是大屏幕的堅守



與網文聯繫緊密的下游影視產業最易受到波及,圈內人擔心更加嚴厲的一波針對影視作品的審查工作即將到來,一時間風聲鶴唳,人人自危,大有山雨欲來風滿樓之勢。

而《魔道祖師》原著中最令粉絲津津樂道的就是魏無羨和藍忘機兩位美少年的同人CP,將這樣的原著改編為影視作品,在當下這樣嚴格的審查環境下順利過審上映,而且還能收穫一篇讚譽之聲,《陳情令》是怎麼做到的?


《陳情令》的爆火,不是大IP的影響力,而是大屏幕的堅守



就目前已經播出的十四集來看,《陳情令》採取了兩個辦法,一是適當改動弱化原著中的敏感內容,二是放大呈現出更多優質元素。在弄清楚劇組是如何做好這兩點之前,首先需要明確一個問題:網文IP類影視作品,受眾是哪些人?

2

更強的吸金能力與引流能力,

決定了影視作品在原著面前的強勢地位


網文題材類的影視作品,粉絲可以分為三類,一類是原著粉,一類是演員粉,還有一類是正常觀看影視作品的“路人粉”,這三類粉絲中,最好“說話”的是演員粉,由於對Idol的喜愛而愛屋及烏的認可影視作品,最不好“說話”的則是原著粉,在先入為主觀念的影響下,加之對原著作品的高忠實度,原著粉往往擺脫不了原著的束縛和桎梏,用一種批判和審視的眼光看待影視作品,一旦站在這樣的立場上,對於影視作品和原著中不符的改編內容也就抱以更多的負面評價,甚至擲出激烈的言辭,將原著和影視作品放置於“勢不兩立”的對立面上。


《陳情令》的爆火,不是大IP的影響力,而是大屏幕的堅守



而人數最多的粉絲群體,則是“路人粉”,他們沒看過原著,對演員也沒有過度的好惡,左右她們是否看劇的唯一要素就是影視劇的質量,而只要大多數人滿意,只要市場肯定,這就是一部好劇。

大熱IP和影視劇之間的關係,絕不是平等關係下的互相成就,除非像金庸先生的武俠小說一般,原著本身的藝術魅力擁有凌駕於任何改編影視作品本身之上的地位與廣大受眾的肯定,否則在影視行業這樣一個重資本投入的行業內,商業價值和變現能力直接決定市場地位,一部影視作品,只要能夠贏得口碑,甚至不需要口碑而只需要得到流量,那便是市場規律下的成功影視作品。

3

大改劇本,不是重壓下的斷臂求生,

而是對大屏幕的負責與執著


《魔道祖師》原著中是雙男主CP的感情主線,兩個高顏值的男主家世相近,性格互補,也有眾多曖昧的感情戲份,這樣的感情戲是眾多“腐女”粉絲的最愛,卻難以令更多主流價值觀念的觀眾接受,所以編劇將雙男主CP的感情戲弱化,改為“雙男主+一女主”感情戲,使得整個作品更加符合主流價值觀念。


《陳情令》的爆火,不是大IP的影響力,而是大屏幕的堅守



感情戲份的調整引來了原著粉的聲討,去年十一月份,溫情加戲的消息被披露,立刻引來原著粉們的口誅筆伐,“本應該見光死的女配被強行加戲到六十集,垃圾新湃傳媒”,更有人爆出女主飾演者孟子義“攜資進組”只為加戲的負面消息,《陳情令》官微及本劇的製作方新湃傳媒微博下被魔道粉們徹底攻陷,狂熱的粉絲們以一種非理性的謾罵方式肆意表示著他們對原著情節改動的不滿,“垃圾新湃傳媒,快點倒閉吧”這樣的評論在新湃傳媒微博下層出不窮。


《陳情令》的爆火,不是大IP的影響力,而是大屏幕的堅守



面對來勢洶洶的原著粉,總編劇兼總製片人楊夏及新湃傳媒選擇了最高傲的迴應——沉默,不發聲、不辯解,不闢謠,楊夏直接表示,上映之時,我們用作品迴應。

即便在《陳情令》爆火之時,楊夏還是坦然的表示,如果是原著死忠看這部劇的話,劇情上可能會有點小失望。

但倘若不對原著中的敏感內容進行刪減並增加更多的男女感情戲份,《陳情令》勢必會受到主流價值文化的質疑與排斥,甚至都無法在今天嚴格的審查環境下過審。

將原著中的敏感內容進行改動,從而使整個作品更加符合主流價值觀念,也更加符合大屏幕,在原著粉們看來,這或許是一種向主流價值觀念的妥協與退讓。

但實際上,這更是一種堅持,堅持影視作品的標準與原則,堅持對主流受眾審美的負責,堅持文化與價值觀念的正面輸出。

這是影視作品在自己行業內的一種堅持。


《陳情令》的爆火,不是大IP的影響力,而是大屏幕的堅守



就像《媚者無疆》的出品人徐紀周所言,“越迎合就越會被拋棄”,沒必要為了這一小群人犧牲更廣泛的觀眾群。脫胎於文學IP類的影視作品,還是要堅持影視圈的標準與原則。”

換言之,二者之間的關係應該是走上大屏幕的影視作品汲取文學作品中的優質內容,而不是受制於原著而一昧還原。

4

將深度優質內容多元化發掘,

具化網文中的唯美意象


《陳情令》成功的另一大原因,表現在意象的重塑上,挖掘出原著中的優質內容,以極強的表現張力為觀眾呈現在大屏幕上。

視覺上的古意和聽覺上古韻都體現出滿滿的“東方美學”,貫穿於配樂、服裝、佈景、特效、配音當中的中國元素各具有亮點而又融為一個高度統一的整體,這種劇情之外的美學藝術帶來的感官衝擊力是巨大的,配合劇情的層層推進也會帶來更強的感染力。


《陳情令》的爆火,不是大IP的影響力,而是大屏幕的堅守



幾大家族的發源地不同,整體的視覺效果就全然不同,姑蘇藍氏位於江南,外景就是湍流秀竹、雲遮霧繞的峻雅清麗之景,內景則是細格窗稜,輕紗帳縵。清河聶氏據山依險,外景就是險峻山峰,獸骨圖騰直掛於絕壁,內景則是黑灰色調為主,燈光幽暗,露出粗獷肅殺之氣。

伴隨著劇情的推進,五大家族之間鏡頭切換,宛如一幅恢弘唯美的古風畫卷徐徐展開,連人民網都“點名表揚”《陳情令》:展現國風之美。


《陳情令》的爆火,不是大IP的影響力,而是大屏幕的堅守



在原著中挖掘出儘可能多的優質元素,進行重塑和再現,這是一次全新的“二次創作。”

因為文學作品中的場景描寫更多是一種交待說明或是對情節的推動,而在影視作品中,一切的場景都是劇情展開的基礎,也能最直接的感染觀眾,這是一種將意象轉化為具象的還原過程。

將文學IP還原為影視作品,就需要將作品中的其它優質元素進行放大和強化,釋放出更多的美學元素,這是一個打碎分散的過程,將觀眾的關注點從作品本身的主旨題材分散到更多的優質元素上,也是一個重塑集中的過程,將觀眾的注意力集中在影視作品構建出的一個全新藝術環境中。

從《魔道祖師》到《陳情令》的成功,與其說是靠大IP的影響力,不如說這是一場大屏幕的堅守與匠心下的勝利,刪改原著敏感內容,挖掘重塑優質元素,無不體現出製作團隊的決斷魄力與清醒頭腦。

而所有的文學作品在翻拍為影視作品時,都需要這樣一場自斷雙臂的捨棄與深度挖掘的二次創作,用影視圈的標準去拍攝出一部全新的作品。

每一部改編自文學IP的影視作品的成功背後,從不是刪改與妥協,而是創作與堅守。

不要去迎合,而是用影視圈的自己的標準與方法去做事,因為贏得小眾的原著粉絲讚譽並不是成功,只有贏得路人觀眾的肯定才是真正的成功。

(麻辣娛投原創文章,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