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讓拖延毀了你:所有的拖延成疾,都是逃避直面自我的託詞

創業 時間管理金博星 2019-07-04

堅持早起112天,堅持練聲計劃112天。

別讓拖延毀了你:所有的拖延成疾,都是逃避直面自我的託詞

迷茫,是常有的事情。其實主要是情緒的處理方式不對。

很多時候,我們淪為情緒的附庸和傀儡,我們給自己找尋著各種各樣的藉口,為的是規避真正的思考。

也更是為了逃避那種直面的煩悶。人生的每個階段都有每個階段的煩惱,總有層出不窮的問題出現。

事實上,每一次不夠直面的逃避,最終都會在未來繼續困擾我們。

所有的考驗,其實都是改變的機會。關鍵在於我們對待它的態度,以及我們真的為解決直面考驗到底做了哪些具體的行動。

為什麼,我們一直拖延自己對真正的直面問題所在呢?

為什麼,我們一直拖延行動呢?還一直處在迷茫的陷阱裡,沉於情緒的泥濘?

到今天為之,我認為我們很多時候,之所以拖延成疾有三個最主要的原因。

別讓拖延毀了你:所有的拖延成疾,都是逃避直面自我的託詞

第一:不重視,感覺不重要,不緊急。思維上認知的懈怠

還記得,有時候,第二天要趕早上7點多到公司,準備公司的畫冊拍攝任務,必須凌晨5點就起床,哪怕頭天晚上再晚睡,第二天總能如時的起床,而且有條不紊;但是平時,你根本凌晨5點就走不來。每次睡到可能拖到不能再拖還不願意起床,甚至還告訴自己:“哎呀,早上實在起不來。”

其實,根本就不是起不來,只是你拖延成疾的藉口而已,是因為你清楚的知道早上什麼時間上班,趕著上班的時間到公司就可以了。甚至你也不清楚,早起應該幹嘛,再加上晚睡的習慣,一切似乎都那麼的習以為常。

任何一件事情,如果足夠重視,你根本就不會去拖延,因為它有期限的緊迫感和壓力。思維上的懈怠最為致命,它讓你沒有內驅力,沒有足夠的動力去行動。拖延也就自然而然。

當你覺得,你得做點什麼的時候,不要拖延的時候,你如果對自己說:“我應該更加有行動力一點,不要拖延成疾。”;當用的詞是“應該”的時候,我就敢斷定,你改不掉,甚至根本就不想改。

拖延成疾,繼續我行我素。把這個詞換成“必須”;這種強烈的意願,堅定自己的信念,必須改變拖延的情況。

所以,必須對要做的事情,做的決定,做出行動,立刻馬上。


第二:完美主義。總覺得準備的還不夠充分


遇上一件事情,總想著,我要有把握一些,去做一些調查和了解,結果越瞭解越困惑,因為又會有新的問題和困惑以及需要了解的出現。思考良久,也沒有太多答案。只是懸空的思索,盲目的去了解。總覺得風險自控的不夠,害怕失敗,害怕危機,為了做到更好的開始,為了有一個更好的準備。

努力的準備,為了一個計劃,準備了3個月,甚至一點頭目都沒有,機會早已溜走。再去做的時候,發現,依然有太多的問題出現,沒有辦法規避。

我們大多數時候,總是把目光放在外界上,總在準備一些客觀的外在的準備,其實我非常認可黃光裕先生所說的那句話:“更多的準備,是思想上的準備,是心態的準備,是知識量的準備。”

更重要的是,把主觀的自己給準備好,客觀的沒必要那麼恪守完美。開始行動,興許還有一線生機,不行動,是一點機會都不會有。

別讓拖延毀了你:所有的拖延成疾,都是逃避直面自我的託詞

第三:過於負面的計劃,導致情緒化,沒有激情和動力去繼續。


在思索過程中,我發現我們往往會考慮的過於負面,試圖用思考來驗證潛在的風險。

就如同我以前跟很多朋友有聊過關於夢想,關於創業的問題,有趣的是,他們都是在負面的陳述潛在的問題,但是卻從來不去想,如何去解決問題,以及解決這些問題,或者潛在的成功的機會。

當我們內心的素質沒有達到一定的程度的時候,負面的思緒,是會阻礙思考的,因為我們會沉於負面的情緒之中,就不太願意繼續深究的進行更深層次的思考了,誰會痛苦中還逼迫自己去享受痛苦呢,都是避之唯恐不及。

行動一部分之後,一旦受阻,如果情緒化的翻湧,我們會擱置計劃,刻意的去拖延,以解決不了現有的問題為由,拒絕更多的未知的問題,甚至我們清楚的明白,不去解決會面臨什麼其他的嚴重的問題,但是在沒有出現之前,我們會刻意的安慰自己,一切順其自然。

選擇視而不見,不去動用大腦,去認真的,仔細的分析,去思考解決問題的辦法,卻拖延著,去利用其他的行動來安慰,來逃避直面問題。都是拖延的表現。

“今天情緒很不好,我需要調整一下,明天就好了。”當有這種想法的時候,我們必須去想“生活還在繼續,生活不會因為你的情緒化而產生任何憐憫,也不會因為你的情緒化而給你一絲施捨,問題不會因為情緒化就自動解決。”

不管情緒如何,你都要自己獨自面對所有的問題,再負面,夢想也還在繼續。

所謂的成長就是,當你哭過笑過,擦開眼淚收拾好心情,繼續出發,依然繼續自己的生活,繼續夢想。


總結

所有的拖延成疾,都是逃避直面自我的託詞。


錦囊妙計

第一:重視行動

第二:做好主觀準備,立刻馬上行動

第三:積極主動,不要負面,情緒化

別讓拖延毀了你:所有的拖延成疾,都是逃避直面自我的託詞

自律改變認知

行動創造未來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