構築創新創業福地 綿陽科技型中小企業近9000家

創業 經濟 大學 財經 中國綿陽新聞網 2017-06-10

中國綿陽新聞網訊(記者 王慶)中小微企業特別是科技型中小企業在創業期,常常會遇到廠房租金貴、人才招不來留不住等難以破解的瓶頸。近年來,我市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整合各方資源服務創新創業,“扶上馬再送一程”,全市中小企業煥發勃勃生機。截至5月底,全市共有8963家科技型中小企業,有12家企業被批准為省級小企業創業示範基地。

科技資源豐富、科技人才富集的綿陽,一直是科技型中小企業成長的沃土。然而,掌握了核心技術卻資金短缺、缺乏人才支撐,是科技型人才創業中存在的共性問題。針對這一狀況,我市首先從解決廠房、場地問題入手,通過中小企業創業示範基地,讓眾多的中小微企業順利落地。2016年,我市西南科技大學國家大學科技園、四川雄邦企業孵化管理股份有限公司、綿陽市科創孵化器管理有限責任公司3家企業被批准為省級第六批小企業創業示範基地。截至目前,我市共有12家企業被評為省級小企業創業示範基地。目前,市經信委正積極推薦2家基地申報國家級小企業創業示範基地。

企業落地之後,資金、人才短缺的問題就會緊隨而來。為了幫助中小科技型企業順利度過艱難的初創階段,2014年,我市出臺“湧泉計劃”,拿出“真金白銀”對中小企業進行扶持。“湧泉計劃”根據年銷售額將企業劃分為三個階段,每個階段都從資金、信貸、人才、載體等方面進行精準幫扶。為確保資助資金專款專用,市經信委加強資金管理,不僅與受資助企業簽訂了資金使用協議,明確了資金使用範圍,同時採取了分批撥付的辦法,確保“湧泉領軍團隊”資助資金髮揮最大帶動作用。2016年,全市新培育軍民融合專項重大團隊、湧泉領軍團隊、湧泉奮進團隊41個。

為了培養更多的經營管理人才,我市出臺了《關於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加快綿陽科技城創新人才匯聚地建設的意見》,大力實施優秀企業家成長計劃。去年以來,採取送出去與請進來相結合的方式與清華大學合作,舉辦“商界英才”“明日之星”“創業能手”培訓班,邀請知名專家學者講授企業家關心的熱點難點問題,分析當前經濟形勢、企業經營管理、法律風險防範、人力資源管理以及金融資本市場等知識,為全市中小微企業家提供決策參考。

從中小企業落地到破解資金、人才、管理等諸多的難題,近年來,我市不僅整合各方資源服務企業創新創業,同時還建立起完善的社會化服務,充分發揮“綿陽市中小企業公共服務平臺”引領作用,積極帶動全市各類專業性服務機構組建中小企業服務聯盟,共同為中小微企業提供高效、便捷的社會化服務。同時,依託各類協會和商會,進一步密切中小微企業與政府部門間的聯繫溝通,努力為小微企業排憂解難,組織開展維權保障、宣傳教育、培訓學習、融資服務等活動,增強中小微企業發展活力。據介紹,今年全市各協會、商會將開展財稅、投融資、法律事務、管理創新等專場活動10次,服務中小微企業1000餘戶。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