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逐京臺青年創新創業大賽 臺灣青年盛讚大陸創業環境“更友善”

創業 臺灣 風投 投資 華夏經緯網 華夏經緯網 2017-08-28
角逐京臺青年創新創業大賽 臺灣青年盛讚大陸創業環境“更友善”

華夏經緯網北京8月26日訊:(記者李昕)“這次參賽印像最深刻的是規模,臺灣沒有這麼大規模的賽事、這麼複雜的賽程和這麼盛大的頒獎。”剛剛獲得了新創組第一名的SETA先達科技臺灣青年陳永維表示,“大賽讓我們感受到了北京這片投資熱土的魅力,也感受到了這裡投資環境,相較於臺灣,對創業者要友善了很多。”

25日,第二屆京臺青年創新創業大賽總決賽在北京中關村國家創新示範區展示中心舉行。京臺兩地的42支參賽隊伍,經過現場路演地激烈角逐,最終來自臺灣的SETA先達科技、威捷生醫團隊各自分獲了新創組、小微企業組的第一名,成為本次大賽的最大贏家。

角逐京臺青年創新創業大賽 臺灣青年盛讚大陸創業環境“更友善”

來自兩岸的創業團隊在進行路演。

此次大賽由北京臺資企業協會、北京創業孵育協會和中華創業育成協會共同主辦。據主辦方介紹,京臺青年創新創業大賽初賽和複賽已於3月至6月在京臺兩地舉行。經過層層選拔,北京地區共有9支隊伍,臺灣共計33支隊伍成功晉級,進入決賽。

其中來自臺灣地區的33只決賽隊伍,是從報名的896支創業團隊中脫穎而出的。從初賽到複賽,比賽在臺灣引起了熱烈反響,有80餘家高校孵育中心、加速器、創業聯盟等單位參與大賽,線上線下總觸及人次超過300萬。京臺青年創新創業大賽目前已成為在臺灣島內影響力最大的創新創業大賽。

角逐京臺青年創新創業大賽 臺灣青年盛讚大陸創業環境“更友善”

來自兩岸的創業團隊在進行路演。

“這些青年創業者們提出的創新創業方案,很符合目前北京市的產業發展方向,希望他們能夠將項目落戶北京,我們也會為臺灣創業者提供更好的服務。”北京市臺辦副主任於鳳英表示,與首屆京臺青年創新創業大賽相比,本次比賽的參賽隊伍有所增加,規模明顯擴大,涉及的領域也更廣、更前沿。

角逐京臺青年創新創業大賽 臺灣青年盛讚大陸創業環境“更友善”

獲得最佳人氣團隊獎的臺灣創業團隊WCH,帶來的創新項目是,通過提取人工養殖的仙后水母萃取液,經過動物傷口癒合以及醫學美容驗證後,研發出全球首創仙后水母保養系列護膚品。主講人莊中榮來自高雄,他表示此次是第一次來大陸,在北京的五天,每一天都很興奮,因為可以和各方自由交流,接觸到了很多的資源。

北京臺資企業協會會長章啟正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對於“人生地不熟”的臺灣青年來說,創業最重要的是“接地氣”。在北京經營多年的臺商願意將更多的創業資源分享給臺灣年輕人,併為有創業夢想的兩岸青年提供指導和幫助,通過創新創業大賽這個平臺,希望為京臺兩地青年人創造機會,協助更多臺灣年輕人走出來,立足大陸,面向世界。

把人工智能用於醫學影像,來自臺大電機機工的愛因基坦創業團隊的目標更為明確,希望在北京成立自己的公司,因為覺得大陸的創業環境氛圍更活絡,創業投資基金也更為充沛,“相對於臺灣,大陸的創業投資基金,投同樣的錢,給公司的估值會比較高,佔股份會比較少,更能體現創業公司的價值。”

角逐京臺青年創新創業大賽 臺灣青年盛讚大陸創業環境“更友善”

獲得本次比賽第一名的兩個臺灣創業青年團隊。

獲得了新創組第一名SETA先達科技陳永維對記者說,目前他們的身份還是學生,借這次大賽取得的“第一名”好成績,未來希望能夠在大陸註冊公司;而獲得小微企業組第一名威捷生醫的王靖惠則顯得更加興奮,因為大賽在前一晚組織的投資人媒合專場,她們的公司已經吸引了投資人的專注,“今天取得的名次將會是一個很大的助力,來說服投資人。”

據主辦方介紹,第二屆京臺青年創新創業大賽臺灣賽區複賽後,已有4個項目簽署投融資協議、7個項目計劃落地北京、10組團隊與大陸投資人和投資機構開展對接。大賽決賽後,預計將有更多來自臺灣的團隊選擇落地北京,與大陸青年攜手創新創業。

京臺青年創新創業大賽是國臺辦2017年兩岸重點交流項目,由國臺辦經濟局、北京市臺辦、北京市科委指導,北京臺資企業協會、北京創業孵育協會、中華創業育成協會主辦,市委常委、統部部長齊靜,國臺辦、北京市相關部門領導及海淀區領導觀賽並參加頒獎典禮。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