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入的因果鏈。是哪些關鍵的“因”,導致收入這個必然的“果”?

創業 華為公司 凌風商業手記 2019-05-26

我告訴你一個有點暗黑的祕密:想要考察一家諮詢公司或者商學老師說的是不是真的有用,就看他們用不用自己的理論和方法來經營自己。

2013年,我離開工作近14年的公司,創立自己的策劃工作室。

我的第一個客戶是自己。用諮詢的術語說,是要幫這個“客戶”搭建有效的商業模型,用大白話說就是,要讓一名白手起家的創業者,能把事兒真正幹成。

怎麼搭建?我決定,帶上商業洞察力眼鏡,看看諮詢這個行業。

第一,核心存量

諮詢行業有哪些核心存量,是關鍵?

麥肯錫的朋友說:成功案例。

成功案例,會帶來更多成功案例;波士頓諮詢的朋友說:深刻的洞察。能治病,才是關鍵;曹陽掰著指頭數:諮詢、培訓、演講、文章、寫書。

這5個核心變量相輔相成;

劉芹說:聲譽。那一切都是為了積累聲譽。

都有道理。這也是人們在面臨重大選擇時經常碰到的問題:好多要素都會影響你的成敗,哪個好像都重要,但是,到底哪個,或者哪幾個才是真正的核心?

所以,你光知道要素本身是不夠的,必須要先找到它們之間的“關鍵因果鏈”。

第二,關鍵因果鏈

對創業時的我而言,最關鍵的因果鏈,就是通向收入的因果鏈。是哪些關鍵的“因”,導致了收入這個必然的“果”?

一圈訪談後,我從眾多要素中提純出了一個關鍵的“因”,那就是:聲譽。

你可能會說,這有什麼稀奇的,所有的公司聲譽都很重要啊。沒錯,但對其他類型的公司來說,聲譽未必是第一因。

一說到開諮詢公司,很多人總會說:這個業務好啊,沒什麼成本,不就是人麼?

好像有道理啊,諮詢公司不需要先行購置廠房、添置設備,也沒有庫存週轉的壓力,甚至也不需要高額的啟動資金。

但是,這些人忽略了一個常識,那就是諮詢公司需要承擔一筆巨大的成本:交易成本。

收入的因果鏈。是哪些關鍵的“因”,導致收入這個必然的“果”?

成功的諮詢公司各有各的成功,失敗的諮詢公司只有一條:客戶不相信你的能力。

因為不相信,所以交易成本就很高:說說看,你能做什麼?

你比X好在哪裡?比Y強在哪裡?還能再便宜一點嗎?你能來競個標嗎?

我們只能先付30%的錢,等看到效果我再付尾款吧。這些高昂的交易成本,都會導致一家諮詢公司的成交速度極慢、客戶戰略決心不夠,所以效果不好,諮詢公司自己因此也收不到錢。

所以,聲譽就是讓客戶相信的力量。只有用極好的聲譽降低交易成本,潤米諮詢才可能建立戰略勢能,我才算把創業這事兒幹成了。

找到“聲譽-(+)>收入”的關鍵因果鏈後,我給自己定了一條鐵律:

絕不去客戶現場做售前。

不管你是多大的企業家,只要你不願到我的小辦公室來聊,就說明我的“聲譽”還沒有強大到讓你挪步。

只要不是用“聲譽”這個第一因贏來的客戶,再有錢,也不是我真正的客戶。不夠強大是我的錯。我的內心獨白是:請原諒我無法服務你,因為我要用這個時間,繼續拼命提升自己。

這就是關鍵因果鏈,給你的戰略定力。找到了關鍵要素“聲譽”以及“聲譽-(+)> 收入”的關鍵因果鏈之後,怎麼啟動這個系統呢?

第三,增強迴路:推動增長的飛輪

CEO的核心職責,是“求之於勢,不責於人”。我的職責是不斷增強“聲譽”這個“勢”。怎麼做?建立“增強迴路”。

首先,是什麼在推動“聲譽”這個核心存量的提升?

作品。我必須有好的作品,企業家發自內心認同的作品,比如醍醐灌頂的文章,透徹恢宏的書籍,才能提升聲譽。

然後,是什麼在推動“作品”的出現?

學識。紙上談兵只會被人恥笑。我必須參與真實商業、解決具體問題、身處商業前沿,才能有真才實學、真知灼見。

那麼,是什麼在推動“學識”的積累?

聲譽。你只有具備極好的聲譽,才會有很多企業,允許你陪伴,讓你獲得大量真實體感。

“聲譽-(+)>學識-(+)>作品-(+)>聲譽”,一條增強迴路,浮出水面。確定自己的“增強迴路”後,我決定,只要不是推動“聲譽、學識、作品”飛輪的事情,一律不做。

收入的因果鏈。是哪些關鍵的“因”,導致收入這個必然的“果”?

有一次,一位老領導給我打電話介紹客戶。

我特別感動,但是婉拒了。為什麼?

因為這位客戶遇到的問題,是一個很常見的管理問題。大多數諮詢公司都能做得很好,所以解決了也無助於提升我的聲譽。這件事不在我的“增強迴路”上。

有錢不賺,是艱難的決定。

華為說:“不在非戰略機會點上消耗戰略性資源。”

這句話很容易說,但是,諸多機會之中什麼是戰略機會點?你的資源裡面哪些是戰略性資源?

這不是靠意願和感受就能作出判斷的事。只有帶上洞察力眼鏡,確定自己的“增強迴路”,你才會知道真實答案。所有你以為的“突然出現式”的成功,背後都有其環環相扣的“增強迴路”。

第四,調節迴路:打破增長的天花板

推動增強迴路加速轉動時,你也必須問自己:未來抑制增長的,最低的那塊天花板是什麼?

我知道,是我有限的時間。單價再貴,我的時間也終有賣完的一天。看到低垂的天花板,我反而很安心。因為我知道,什麼終將到來。於是,我把團隊、產品、資本都先放在一邊。

然後,低下頭,繼續推動我的飛輪。

第五,滯後:飽和式創業

昨天的努力,通常今天看不到回報。為什麼?

因為滯後效應:原因常常不在結果附近。仔細研究我發現,從聲譽,到學識,到作品,再到聲譽,整個增強迴路中,每一段因果鏈上,都嚴重滯後。

那怎麼辦?

收入的因果鏈。是哪些關鍵的“因”,導致收入這個必然的“果”?

我選擇飽和式創業。什麼叫飽和式創業?

它不是沒日沒夜地埋頭幹活兒,斤斤計較於性價比、回報率。

而是把戰略資源前置投入,讓結果提前地、確定地出現。

對我來說,就是為每一個果,設計三個因。然後,等待時間。

我決定,用公眾號、微博,以及後來的抖音這三個因,共同推動聲譽這個飛輪;用商業諮詢、企業家社群、企業傢俬董會這三個因,共同推動學識這個飛輪;用線下大課、商學院線上課程、圖書出版這三個因,共同推動作品這個飛輪。

到此為止,我給我自己搭建的商業模型,就基本完成了。然後,我開始推動飛輪。

整體分為能力、作品和影響力三塊,其中與收入強相關的是影響力。在這個過程中,我們的做法是:

1.公眾號文章的持續輸出,依靠我們自己總結的三板斧套路,在營銷圈內輸出文章,在行業內建起獨特的品牌和影響力;

2.線下培訓持續進行。圍繞營銷的商業思維、產品設計、組織管理開設線下培訓課程。課程本身既是作品的呈現,又是建立影響力的過程。同時,線下課程提供的面對面交流可以為諮詢客戶做漏斗;

3.每個季度做一場營銷人的「分享」大會,邀請業內嘉賓傳遞價值,同時也推進我們的品牌影響力;

4.能力建設。

第一批合作的10個小組是我們從70個小組中篩選出來,在意願、能力上相對靠譜的團隊。

我們輔導所用的理論和方法也是我們內部自己經過時間驗證且持續使用的。

而且,隨著輔導加深,杭州的一個年輕團隊第一季度的業務量已經超過了去年全年,這在結果上也驗證了我們的方法,同時也進一步增強了我們的影響力。

四個方法同時運轉,相互影響,我們的飛輪開始旋轉起來。

收入的因果鏈。是哪些關鍵的“因”,導致收入這個必然的“果”?

以宜家舉例:

首先,我認為宜家成功的核心因素:設計!

從宜家三原則出發,總結理由如下:

一、宜家三原則分析:

1.性價比原則(設計效率:節省成本、便於生產、提高單次運輸量,通過設計打破行業天花板)—— 給客戶購買前提

(天花板:不影響質量的原材料成本、最低生產成本、最大物流效率,最小物流成本)

3.敘事原則(設計品牌:以瑞典地名命名傢俱,借國家背書之力製造品牌文化;公關借力,借“抄襲之嫌”塑造自身“睿智”形象,通過品牌造勢設計“增強迴路”)—— 給戶購買理由

2.溝通原則(設計交互:統一拼裝方法,簡化拼裝難度,通過“宜家效應”削弱調節迴路)—— 讓客戶持續購買

二、賣場三原則分析

第一,製造沉浸體驗;

第二,完成關卡設置;

第三,建立隨機獎勵系統。

以上三點是對“溝通原則”(設計交互)的增強迴路,

藉由工廠到賣場的直營模式,削弱滯後效應。

至於三原則具體內容,我就不一一贅述了。

二、總結:

1.核心因果鏈

設計效率(+) → 設計品牌(+)→ 設計交互(+)→ 設計效率

2.天花板:

效率(+)→效益(+)→成本(-)→效益

3.增強迴路

(1)賣場三原則(+)、宜家效應(+)→ 設計交互;

(2)國家背書(+)、公關借勢(+)→ 設計品牌;

(3)簡潔的設計心法(+)→節省生產流程(+)→提高物流效率(+)→簡潔設計心法(+)→ 設計效率。

收入的因果鏈。是哪些關鍵的“因”,導致收入這個必然的“果”?

我們也相信,凡事皆有方法論。

遇到一個品牌思維模型

●找標籤

●貼標籤

●成為標籤

●最終成為品牌

未來的某一天,你的簡歷,會從一本書,一張紙。一段話,變成你的名字。

大部分的同事給我的標籤都是:有責任心,很強,執行力,邏輯性和解決問題能力強,陽光開朗的大男孩。

自己的一個小例子:之前同同事處理一個事情1個多月,我經過明確理解問題,定位拆分問題,提出解決方案,3天搞定了。

我更加發現自己的優勢在哪裡,就是很強大的執行力,善於拆解問題,提升優化問題的解決效率,如果在其中能幫助到更多的人,我會更有成就感。

同時也發現了自己的不足,就是在創新能力,現有資源不充足的情況下容易卡殼,但是我也找到了方法,就是保持開放、流動的大腦,多聽取不同的觀點,涉獵廣泛的多元思維模型,讓自己更加優秀,

優秀只是一種狀態,只能一路逛奔!

生活中經常會見到這類的朋友,就是三天兩頭換工作,想各種辦法去賺更多的錢。你可以看到對於賺錢來說他確實很勤奮,一會做一點這個一會兒做一點那個。

但是你總會感覺他哪裡不對,不對就不對在倒果為因,把賺錢的結果當成原因,所以總是會去做一些低價值低迴報的事情。

每個人都應該停下來好好想一想,自己的核心增長引擎到底是什麼?

否則忙來忙去回頭一看也不過是疲於奔命。

收入的因果鏈。是哪些關鍵的“因”,導致收入這個必然的“果”?

去年很多朋友想做諮詢公司,真正行動起來的沒幾個人。原因是,一旦要行動,就真的遇到很多問題了。

諮詢公司和諮詢公司的飛輪是不同的,

我的諮詢公司的飛輪是:持續學習。包括從客戶那學習,與老師朋友學習,讀書學習,寫書也是一種提高與學習。

學習會帶來對事情更深刻的看法,然後,只要和客戶一聊,對方就能感受到我背後的功力和見解的深度,就可以獲得信任。

雖然很多時候,看起來是我在輔導客戶,實際上,我也在像他們學習。為什麼他們會說我的方案行不通?是真的行不通嗎?還是他們缺少什麼理解某方案的基礎知識?如果真的行不通,是什麼原因?哪裡有答案?……

學習,反思,拷問自己,觀察事實,總結模式,推動個人能力提升的飛輪,才能一開口就讓客戶感覺到“我可以幫他”。這樣就有辦法把問題看的更透徹。輸出的作品、指導才能更有效。

其實,對於個人和企業來說,沒有所謂的失敗這回事。

失敗,挫折,不過是讓你更加敏銳,修煉更深刻思想的催化劑。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