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明四大古鎮之—浜鎮(回憶崇明往事,追憶塵封古鎮)(一)'

"

開篇前要 

崇明歷史上有四大名鎮,並冠以“金銀銅鐵”之名,分別為“金油車橋銀堡鎮,銅新開河鐵浜鎮”,即油車橋鎮、堡鎮、新開河鎮和浜鎮。其中的油車橋鎮位於豎新鎮南部的明強村,以後衰落,被人遺忘,後來人們稱崇明的四大名鎮為:“橋、廟、堡、浜”。浜鎮直到新中國成立後,還很興盛,隨後,因北端的灣港消褪和相關建制的變化,浜鎮開始衰落,並被年輕人所淡忘,只留在老年人的腦海中。

浜鎮位於上海市崇明島,相傳昔鄉人李杜詩中舉人,柏謙中進士,初名鰲階鎮。清康熙五十九年(1725年)改今名。曾為崇明島通往江北海門、啟東等地的主要港口,20世紀40年代後因港口淤塞而衰落。聚落呈東西向矩形。面積約15公頃。人口600。小店數家,集市貿易活躍。蟠龍公路經村東。

浜鎮,位於崇明中北部的第一大鎮,始建於康熙後期。據說當時有一個敖姓人家,首先在此興建市房,故原稱敖家鎮。老人都知道該樓在浜鎮東邊大街與靈龍街交匯處,有一座臨街的兩層磚木結構的樓,稱作“敖家樓”,由龔家居住,開設食品點心店。後來鎮西的李杜詩,鎮東的柏謙分別於康熙五十九年、雍正二年考中舉人,鎮改名為“敖階鎮”,寓意“腳踏敖階,步步高”。又因鎮中有兩條河浜交叉,故大家都叫“浜鎮”,約定俗成。

"

開篇前要 

崇明歷史上有四大名鎮,並冠以“金銀銅鐵”之名,分別為“金油車橋銀堡鎮,銅新開河鐵浜鎮”,即油車橋鎮、堡鎮、新開河鎮和浜鎮。其中的油車橋鎮位於豎新鎮南部的明強村,以後衰落,被人遺忘,後來人們稱崇明的四大名鎮為:“橋、廟、堡、浜”。浜鎮直到新中國成立後,還很興盛,隨後,因北端的灣港消褪和相關建制的變化,浜鎮開始衰落,並被年輕人所淡忘,只留在老年人的腦海中。

浜鎮位於上海市崇明島,相傳昔鄉人李杜詩中舉人,柏謙中進士,初名鰲階鎮。清康熙五十九年(1725年)改今名。曾為崇明島通往江北海門、啟東等地的主要港口,20世紀40年代後因港口淤塞而衰落。聚落呈東西向矩形。面積約15公頃。人口600。小店數家,集市貿易活躍。蟠龍公路經村東。

浜鎮,位於崇明中北部的第一大鎮,始建於康熙後期。據說當時有一個敖姓人家,首先在此興建市房,故原稱敖家鎮。老人都知道該樓在浜鎮東邊大街與靈龍街交匯處,有一座臨街的兩層磚木結構的樓,稱作“敖家樓”,由龔家居住,開設食品點心店。後來鎮西的李杜詩,鎮東的柏謙分別於康熙五十九年、雍正二年考中舉人,鎮改名為“敖階鎮”,寓意“腳踏敖階,步步高”。又因鎮中有兩條河浜交叉,故大家都叫“浜鎮”,約定俗成。

崇明四大古鎮之—浜鎮(回憶崇明往事,追憶塵封古鎮)(一)

▲浜鎮新貌

明未清初,北邊的灣港是通往海門、啟東等蘇北地區的重要港口,浜鎮就變成進出崇明北部的重要市鎮。據資料反映,二十世紀三十年代開設的莊、樓、館、園、坊、當、鋪,最多時有101家,1942-1945年啟東、海門的客商也來開店,浜鎮的經濟非常活躍昌盛。徽商也來此經商開店,浜鎮還有安徽籍客商的後裔。當時集市上有銀匠、瓦特蒸汽動力碾坊、油坊、蠟燭坊、酒坊、磨坊、染坊、布莊、醬園店、茶食店、中藥店、中醫、祖宗畫畫室、茶館店書場、無聲電影等等。

"

開篇前要 

崇明歷史上有四大名鎮,並冠以“金銀銅鐵”之名,分別為“金油車橋銀堡鎮,銅新開河鐵浜鎮”,即油車橋鎮、堡鎮、新開河鎮和浜鎮。其中的油車橋鎮位於豎新鎮南部的明強村,以後衰落,被人遺忘,後來人們稱崇明的四大名鎮為:“橋、廟、堡、浜”。浜鎮直到新中國成立後,還很興盛,隨後,因北端的灣港消褪和相關建制的變化,浜鎮開始衰落,並被年輕人所淡忘,只留在老年人的腦海中。

浜鎮位於上海市崇明島,相傳昔鄉人李杜詩中舉人,柏謙中進士,初名鰲階鎮。清康熙五十九年(1725年)改今名。曾為崇明島通往江北海門、啟東等地的主要港口,20世紀40年代後因港口淤塞而衰落。聚落呈東西向矩形。面積約15公頃。人口600。小店數家,集市貿易活躍。蟠龍公路經村東。

浜鎮,位於崇明中北部的第一大鎮,始建於康熙後期。據說當時有一個敖姓人家,首先在此興建市房,故原稱敖家鎮。老人都知道該樓在浜鎮東邊大街與靈龍街交匯處,有一座臨街的兩層磚木結構的樓,稱作“敖家樓”,由龔家居住,開設食品點心店。後來鎮西的李杜詩,鎮東的柏謙分別於康熙五十九年、雍正二年考中舉人,鎮改名為“敖階鎮”,寓意“腳踏敖階,步步高”。又因鎮中有兩條河浜交叉,故大家都叫“浜鎮”,約定俗成。

崇明四大古鎮之—浜鎮(回憶崇明往事,追憶塵封古鎮)(一)

▲浜鎮新貌

明未清初,北邊的灣港是通往海門、啟東等蘇北地區的重要港口,浜鎮就變成進出崇明北部的重要市鎮。據資料反映,二十世紀三十年代開設的莊、樓、館、園、坊、當、鋪,最多時有101家,1942-1945年啟東、海門的客商也來開店,浜鎮的經濟非常活躍昌盛。徽商也來此經商開店,浜鎮還有安徽籍客商的後裔。當時集市上有銀匠、瓦特蒸汽動力碾坊、油坊、蠟燭坊、酒坊、磨坊、染坊、布莊、醬園店、茶食店、中藥店、中醫、祖宗畫畫室、茶館店書場、無聲電影等等。

崇明四大古鎮之—浜鎮(回憶崇明往事,追憶塵封古鎮)(一)

浜鎮,解放後歷經多次變化,開始的浜鎮,隸屬浜東鄉,鎮上有派出所(設在西街“西萬興”大宅院內)、稅務所(設在東街“高涼棚”大宅院內)政權機制,後來隨著鄉鎮建制的變化,改屬大同鄉、大同鎮,2000年12月,經上海市政府批准:撤銷建設鎮、大同鎮,設立新的建設鎮。現在的浜鎮隸屬建設鎮。

有兩條河流交叉流經浜鎮,交叉點是鎮的中心。南北一條通江大河,由於較寬闊,都叫它“大河”,現稱“蟠龍河”,向北流入長江。一條東西方向的河浜,由於已很窄,難與歷史上稱謂“運糧河”聯繫起來,大多數浜鎮人都叫它為“河浜”。東街上的浜鎮河西頭流入蟠龍河,東頭流入沙溝南北向的通江大河。西街上的浜鎮河東頭通過蟠龍公路地下的涵洞流入蟠龍河,西頭與運糧河相連。兩條河流交叉後把浜鎮一分為四,使之成為“田子型市鎮”,在崇明沒有第二家。

浜鎮有“龔郭趙黃”四大望族,龔氏為望族之首。

據資料反映,龔家在浜鎮興起後,三個兒子成家時各開新宅,就是浜鎮的“西萬興”(西當)、沙溝鎮的“東萬興”(東當)和位於建設地區虹橋鎮的“虹橋萬興”。

以前浜鎮西街上的“西萬興”佔據了“一半江山”,上百間房屋連成一片。因當鋪關係,後來人們都稱它為“西當”,一般很少稱它為“西萬興”。上個世紀四十年代部分房間曾借給浜鎮小學使用,解放後也被派出所使用。西當大宅院裡的建築,在鎮上首屈一指,書房、天井等設計高雅,有盆景、花壇等。

"

開篇前要 

崇明歷史上有四大名鎮,並冠以“金銀銅鐵”之名,分別為“金油車橋銀堡鎮,銅新開河鐵浜鎮”,即油車橋鎮、堡鎮、新開河鎮和浜鎮。其中的油車橋鎮位於豎新鎮南部的明強村,以後衰落,被人遺忘,後來人們稱崇明的四大名鎮為:“橋、廟、堡、浜”。浜鎮直到新中國成立後,還很興盛,隨後,因北端的灣港消褪和相關建制的變化,浜鎮開始衰落,並被年輕人所淡忘,只留在老年人的腦海中。

浜鎮位於上海市崇明島,相傳昔鄉人李杜詩中舉人,柏謙中進士,初名鰲階鎮。清康熙五十九年(1725年)改今名。曾為崇明島通往江北海門、啟東等地的主要港口,20世紀40年代後因港口淤塞而衰落。聚落呈東西向矩形。面積約15公頃。人口600。小店數家,集市貿易活躍。蟠龍公路經村東。

浜鎮,位於崇明中北部的第一大鎮,始建於康熙後期。據說當時有一個敖姓人家,首先在此興建市房,故原稱敖家鎮。老人都知道該樓在浜鎮東邊大街與靈龍街交匯處,有一座臨街的兩層磚木結構的樓,稱作“敖家樓”,由龔家居住,開設食品點心店。後來鎮西的李杜詩,鎮東的柏謙分別於康熙五十九年、雍正二年考中舉人,鎮改名為“敖階鎮”,寓意“腳踏敖階,步步高”。又因鎮中有兩條河浜交叉,故大家都叫“浜鎮”,約定俗成。

崇明四大古鎮之—浜鎮(回憶崇明往事,追憶塵封古鎮)(一)

▲浜鎮新貌

明未清初,北邊的灣港是通往海門、啟東等蘇北地區的重要港口,浜鎮就變成進出崇明北部的重要市鎮。據資料反映,二十世紀三十年代開設的莊、樓、館、園、坊、當、鋪,最多時有101家,1942-1945年啟東、海門的客商也來開店,浜鎮的經濟非常活躍昌盛。徽商也來此經商開店,浜鎮還有安徽籍客商的後裔。當時集市上有銀匠、瓦特蒸汽動力碾坊、油坊、蠟燭坊、酒坊、磨坊、染坊、布莊、醬園店、茶食店、中藥店、中醫、祖宗畫畫室、茶館店書場、無聲電影等等。

崇明四大古鎮之—浜鎮(回憶崇明往事,追憶塵封古鎮)(一)

浜鎮,解放後歷經多次變化,開始的浜鎮,隸屬浜東鄉,鎮上有派出所(設在西街“西萬興”大宅院內)、稅務所(設在東街“高涼棚”大宅院內)政權機制,後來隨著鄉鎮建制的變化,改屬大同鄉、大同鎮,2000年12月,經上海市政府批准:撤銷建設鎮、大同鎮,設立新的建設鎮。現在的浜鎮隸屬建設鎮。

有兩條河流交叉流經浜鎮,交叉點是鎮的中心。南北一條通江大河,由於較寬闊,都叫它“大河”,現稱“蟠龍河”,向北流入長江。一條東西方向的河浜,由於已很窄,難與歷史上稱謂“運糧河”聯繫起來,大多數浜鎮人都叫它為“河浜”。東街上的浜鎮河西頭流入蟠龍河,東頭流入沙溝南北向的通江大河。西街上的浜鎮河東頭通過蟠龍公路地下的涵洞流入蟠龍河,西頭與運糧河相連。兩條河流交叉後把浜鎮一分為四,使之成為“田子型市鎮”,在崇明沒有第二家。

浜鎮有“龔郭趙黃”四大望族,龔氏為望族之首。

據資料反映,龔家在浜鎮興起後,三個兒子成家時各開新宅,就是浜鎮的“西萬興”(西當)、沙溝鎮的“東萬興”(東當)和位於建設地區虹橋鎮的“虹橋萬興”。

以前浜鎮西街上的“西萬興”佔據了“一半江山”,上百間房屋連成一片。因當鋪關係,後來人們都稱它為“西當”,一般很少稱它為“西萬興”。上個世紀四十年代部分房間曾借給浜鎮小學使用,解放後也被派出所使用。西當大宅院裡的建築,在鎮上首屈一指,書房、天井等設計高雅,有盆景、花壇等。

崇明四大古鎮之—浜鎮(回憶崇明往事,追憶塵封古鎮)(一)

▲浜鎮西街

講到“東當”,就是“東萬興”,只因有了西當,才對應稱呼它為“東當”,那裡沒有當鋪。東當的宅院,四周宅溝圍繞,院子裡有很少見的彩色玻璃的門窗,讓人過目不忘。東當宅前路旁的幾顆兩人合抱粗壯的高大榆樹,樹蔭如巨傘,夏天路人經過此地時常在樹下歇涼。土改後房屋被分給了貧苦農民。

"

開篇前要 

崇明歷史上有四大名鎮,並冠以“金銀銅鐵”之名,分別為“金油車橋銀堡鎮,銅新開河鐵浜鎮”,即油車橋鎮、堡鎮、新開河鎮和浜鎮。其中的油車橋鎮位於豎新鎮南部的明強村,以後衰落,被人遺忘,後來人們稱崇明的四大名鎮為:“橋、廟、堡、浜”。浜鎮直到新中國成立後,還很興盛,隨後,因北端的灣港消褪和相關建制的變化,浜鎮開始衰落,並被年輕人所淡忘,只留在老年人的腦海中。

浜鎮位於上海市崇明島,相傳昔鄉人李杜詩中舉人,柏謙中進士,初名鰲階鎮。清康熙五十九年(1725年)改今名。曾為崇明島通往江北海門、啟東等地的主要港口,20世紀40年代後因港口淤塞而衰落。聚落呈東西向矩形。面積約15公頃。人口600。小店數家,集市貿易活躍。蟠龍公路經村東。

浜鎮,位於崇明中北部的第一大鎮,始建於康熙後期。據說當時有一個敖姓人家,首先在此興建市房,故原稱敖家鎮。老人都知道該樓在浜鎮東邊大街與靈龍街交匯處,有一座臨街的兩層磚木結構的樓,稱作“敖家樓”,由龔家居住,開設食品點心店。後來鎮西的李杜詩,鎮東的柏謙分別於康熙五十九年、雍正二年考中舉人,鎮改名為“敖階鎮”,寓意“腳踏敖階,步步高”。又因鎮中有兩條河浜交叉,故大家都叫“浜鎮”,約定俗成。

崇明四大古鎮之—浜鎮(回憶崇明往事,追憶塵封古鎮)(一)

▲浜鎮新貌

明未清初,北邊的灣港是通往海門、啟東等蘇北地區的重要港口,浜鎮就變成進出崇明北部的重要市鎮。據資料反映,二十世紀三十年代開設的莊、樓、館、園、坊、當、鋪,最多時有101家,1942-1945年啟東、海門的客商也來開店,浜鎮的經濟非常活躍昌盛。徽商也來此經商開店,浜鎮還有安徽籍客商的後裔。當時集市上有銀匠、瓦特蒸汽動力碾坊、油坊、蠟燭坊、酒坊、磨坊、染坊、布莊、醬園店、茶食店、中藥店、中醫、祖宗畫畫室、茶館店書場、無聲電影等等。

崇明四大古鎮之—浜鎮(回憶崇明往事,追憶塵封古鎮)(一)

浜鎮,解放後歷經多次變化,開始的浜鎮,隸屬浜東鄉,鎮上有派出所(設在西街“西萬興”大宅院內)、稅務所(設在東街“高涼棚”大宅院內)政權機制,後來隨著鄉鎮建制的變化,改屬大同鄉、大同鎮,2000年12月,經上海市政府批准:撤銷建設鎮、大同鎮,設立新的建設鎮。現在的浜鎮隸屬建設鎮。

有兩條河流交叉流經浜鎮,交叉點是鎮的中心。南北一條通江大河,由於較寬闊,都叫它“大河”,現稱“蟠龍河”,向北流入長江。一條東西方向的河浜,由於已很窄,難與歷史上稱謂“運糧河”聯繫起來,大多數浜鎮人都叫它為“河浜”。東街上的浜鎮河西頭流入蟠龍河,東頭流入沙溝南北向的通江大河。西街上的浜鎮河東頭通過蟠龍公路地下的涵洞流入蟠龍河,西頭與運糧河相連。兩條河流交叉後把浜鎮一分為四,使之成為“田子型市鎮”,在崇明沒有第二家。

浜鎮有“龔郭趙黃”四大望族,龔氏為望族之首。

據資料反映,龔家在浜鎮興起後,三個兒子成家時各開新宅,就是浜鎮的“西萬興”(西當)、沙溝鎮的“東萬興”(東當)和位於建設地區虹橋鎮的“虹橋萬興”。

以前浜鎮西街上的“西萬興”佔據了“一半江山”,上百間房屋連成一片。因當鋪關係,後來人們都稱它為“西當”,一般很少稱它為“西萬興”。上個世紀四十年代部分房間曾借給浜鎮小學使用,解放後也被派出所使用。西當大宅院裡的建築,在鎮上首屈一指,書房、天井等設計高雅,有盆景、花壇等。

崇明四大古鎮之—浜鎮(回憶崇明往事,追憶塵封古鎮)(一)

▲浜鎮西街

講到“東當”,就是“東萬興”,只因有了西當,才對應稱呼它為“東當”,那裡沒有當鋪。東當的宅院,四周宅溝圍繞,院子裡有很少見的彩色玻璃的門窗,讓人過目不忘。東當宅前路旁的幾顆兩人合抱粗壯的高大榆樹,樹蔭如巨傘,夏天路人經過此地時常在樹下歇涼。土改後房屋被分給了貧苦農民。

崇明四大古鎮之—浜鎮(回憶崇明往事,追憶塵封古鎮)(一)

▲浜鎮東街

靈龍街的龔家院宅,也是一個“天靈地傑”寶地,人才輩出。出生在此的龔聘英(字莘甫),咸豐十年十月由刑部主事入直,復中同治壬戌進士,官至翰林院編修。著名書法家、崇明中學和電廠的創辦者曹炳麟先生的母親就是靈龍街的龔家閨女。二十世紀四十年代著名的歌星和電影演員龔秋霞,原名龔莎莎、龔秋香,於1916年12月4日出生在浜鎮靈龍街。龔氏醫生世家也在浜鎮靈龍街。

"

開篇前要 

崇明歷史上有四大名鎮,並冠以“金銀銅鐵”之名,分別為“金油車橋銀堡鎮,銅新開河鐵浜鎮”,即油車橋鎮、堡鎮、新開河鎮和浜鎮。其中的油車橋鎮位於豎新鎮南部的明強村,以後衰落,被人遺忘,後來人們稱崇明的四大名鎮為:“橋、廟、堡、浜”。浜鎮直到新中國成立後,還很興盛,隨後,因北端的灣港消褪和相關建制的變化,浜鎮開始衰落,並被年輕人所淡忘,只留在老年人的腦海中。

浜鎮位於上海市崇明島,相傳昔鄉人李杜詩中舉人,柏謙中進士,初名鰲階鎮。清康熙五十九年(1725年)改今名。曾為崇明島通往江北海門、啟東等地的主要港口,20世紀40年代後因港口淤塞而衰落。聚落呈東西向矩形。面積約15公頃。人口600。小店數家,集市貿易活躍。蟠龍公路經村東。

浜鎮,位於崇明中北部的第一大鎮,始建於康熙後期。據說當時有一個敖姓人家,首先在此興建市房,故原稱敖家鎮。老人都知道該樓在浜鎮東邊大街與靈龍街交匯處,有一座臨街的兩層磚木結構的樓,稱作“敖家樓”,由龔家居住,開設食品點心店。後來鎮西的李杜詩,鎮東的柏謙分別於康熙五十九年、雍正二年考中舉人,鎮改名為“敖階鎮”,寓意“腳踏敖階,步步高”。又因鎮中有兩條河浜交叉,故大家都叫“浜鎮”,約定俗成。

崇明四大古鎮之—浜鎮(回憶崇明往事,追憶塵封古鎮)(一)

▲浜鎮新貌

明未清初,北邊的灣港是通往海門、啟東等蘇北地區的重要港口,浜鎮就變成進出崇明北部的重要市鎮。據資料反映,二十世紀三十年代開設的莊、樓、館、園、坊、當、鋪,最多時有101家,1942-1945年啟東、海門的客商也來開店,浜鎮的經濟非常活躍昌盛。徽商也來此經商開店,浜鎮還有安徽籍客商的後裔。當時集市上有銀匠、瓦特蒸汽動力碾坊、油坊、蠟燭坊、酒坊、磨坊、染坊、布莊、醬園店、茶食店、中藥店、中醫、祖宗畫畫室、茶館店書場、無聲電影等等。

崇明四大古鎮之—浜鎮(回憶崇明往事,追憶塵封古鎮)(一)

浜鎮,解放後歷經多次變化,開始的浜鎮,隸屬浜東鄉,鎮上有派出所(設在西街“西萬興”大宅院內)、稅務所(設在東街“高涼棚”大宅院內)政權機制,後來隨著鄉鎮建制的變化,改屬大同鄉、大同鎮,2000年12月,經上海市政府批准:撤銷建設鎮、大同鎮,設立新的建設鎮。現在的浜鎮隸屬建設鎮。

有兩條河流交叉流經浜鎮,交叉點是鎮的中心。南北一條通江大河,由於較寬闊,都叫它“大河”,現稱“蟠龍河”,向北流入長江。一條東西方向的河浜,由於已很窄,難與歷史上稱謂“運糧河”聯繫起來,大多數浜鎮人都叫它為“河浜”。東街上的浜鎮河西頭流入蟠龍河,東頭流入沙溝南北向的通江大河。西街上的浜鎮河東頭通過蟠龍公路地下的涵洞流入蟠龍河,西頭與運糧河相連。兩條河流交叉後把浜鎮一分為四,使之成為“田子型市鎮”,在崇明沒有第二家。

浜鎮有“龔郭趙黃”四大望族,龔氏為望族之首。

據資料反映,龔家在浜鎮興起後,三個兒子成家時各開新宅,就是浜鎮的“西萬興”(西當)、沙溝鎮的“東萬興”(東當)和位於建設地區虹橋鎮的“虹橋萬興”。

以前浜鎮西街上的“西萬興”佔據了“一半江山”,上百間房屋連成一片。因當鋪關係,後來人們都稱它為“西當”,一般很少稱它為“西萬興”。上個世紀四十年代部分房間曾借給浜鎮小學使用,解放後也被派出所使用。西當大宅院裡的建築,在鎮上首屈一指,書房、天井等設計高雅,有盆景、花壇等。

崇明四大古鎮之—浜鎮(回憶崇明往事,追憶塵封古鎮)(一)

▲浜鎮西街

講到“東當”,就是“東萬興”,只因有了西當,才對應稱呼它為“東當”,那裡沒有當鋪。東當的宅院,四周宅溝圍繞,院子裡有很少見的彩色玻璃的門窗,讓人過目不忘。東當宅前路旁的幾顆兩人合抱粗壯的高大榆樹,樹蔭如巨傘,夏天路人經過此地時常在樹下歇涼。土改後房屋被分給了貧苦農民。

崇明四大古鎮之—浜鎮(回憶崇明往事,追憶塵封古鎮)(一)

▲浜鎮東街

靈龍街的龔家院宅,也是一個“天靈地傑”寶地,人才輩出。出生在此的龔聘英(字莘甫),咸豐十年十月由刑部主事入直,復中同治壬戌進士,官至翰林院編修。著名書法家、崇明中學和電廠的創辦者曹炳麟先生的母親就是靈龍街的龔家閨女。二十世紀四十年代著名的歌星和電影演員龔秋霞,原名龔莎莎、龔秋香,於1916年12月4日出生在浜鎮靈龍街。龔氏醫生世家也在浜鎮靈龍街。

崇明四大古鎮之—浜鎮(回憶崇明往事,追憶塵封古鎮)(一)

▲龔秋霞

黃家大院在浜鎮東街的中部,浜鎮河北面。那邊一大片房產姓黃的居多。面向大街有兩個大門,東邊的因是主錦宅,故只稱它為“黃錦成”,西邊的才稱它為“西黃成”,中間由街面房屋間隔。兩個黃錦成大院後面有通道相連,北邊的後門能看到城隍廟,向東與靈龍街上黃氏住家相連,靈龍街好似一條分界線:靈龍街西邊是黃氏宅院;靈龍街東邊是龔姓人家。

"

開篇前要 

崇明歷史上有四大名鎮,並冠以“金銀銅鐵”之名,分別為“金油車橋銀堡鎮,銅新開河鐵浜鎮”,即油車橋鎮、堡鎮、新開河鎮和浜鎮。其中的油車橋鎮位於豎新鎮南部的明強村,以後衰落,被人遺忘,後來人們稱崇明的四大名鎮為:“橋、廟、堡、浜”。浜鎮直到新中國成立後,還很興盛,隨後,因北端的灣港消褪和相關建制的變化,浜鎮開始衰落,並被年輕人所淡忘,只留在老年人的腦海中。

浜鎮位於上海市崇明島,相傳昔鄉人李杜詩中舉人,柏謙中進士,初名鰲階鎮。清康熙五十九年(1725年)改今名。曾為崇明島通往江北海門、啟東等地的主要港口,20世紀40年代後因港口淤塞而衰落。聚落呈東西向矩形。面積約15公頃。人口600。小店數家,集市貿易活躍。蟠龍公路經村東。

浜鎮,位於崇明中北部的第一大鎮,始建於康熙後期。據說當時有一個敖姓人家,首先在此興建市房,故原稱敖家鎮。老人都知道該樓在浜鎮東邊大街與靈龍街交匯處,有一座臨街的兩層磚木結構的樓,稱作“敖家樓”,由龔家居住,開設食品點心店。後來鎮西的李杜詩,鎮東的柏謙分別於康熙五十九年、雍正二年考中舉人,鎮改名為“敖階鎮”,寓意“腳踏敖階,步步高”。又因鎮中有兩條河浜交叉,故大家都叫“浜鎮”,約定俗成。

崇明四大古鎮之—浜鎮(回憶崇明往事,追憶塵封古鎮)(一)

▲浜鎮新貌

明未清初,北邊的灣港是通往海門、啟東等蘇北地區的重要港口,浜鎮就變成進出崇明北部的重要市鎮。據資料反映,二十世紀三十年代開設的莊、樓、館、園、坊、當、鋪,最多時有101家,1942-1945年啟東、海門的客商也來開店,浜鎮的經濟非常活躍昌盛。徽商也來此經商開店,浜鎮還有安徽籍客商的後裔。當時集市上有銀匠、瓦特蒸汽動力碾坊、油坊、蠟燭坊、酒坊、磨坊、染坊、布莊、醬園店、茶食店、中藥店、中醫、祖宗畫畫室、茶館店書場、無聲電影等等。

崇明四大古鎮之—浜鎮(回憶崇明往事,追憶塵封古鎮)(一)

浜鎮,解放後歷經多次變化,開始的浜鎮,隸屬浜東鄉,鎮上有派出所(設在西街“西萬興”大宅院內)、稅務所(設在東街“高涼棚”大宅院內)政權機制,後來隨著鄉鎮建制的變化,改屬大同鄉、大同鎮,2000年12月,經上海市政府批准:撤銷建設鎮、大同鎮,設立新的建設鎮。現在的浜鎮隸屬建設鎮。

有兩條河流交叉流經浜鎮,交叉點是鎮的中心。南北一條通江大河,由於較寬闊,都叫它“大河”,現稱“蟠龍河”,向北流入長江。一條東西方向的河浜,由於已很窄,難與歷史上稱謂“運糧河”聯繫起來,大多數浜鎮人都叫它為“河浜”。東街上的浜鎮河西頭流入蟠龍河,東頭流入沙溝南北向的通江大河。西街上的浜鎮河東頭通過蟠龍公路地下的涵洞流入蟠龍河,西頭與運糧河相連。兩條河流交叉後把浜鎮一分為四,使之成為“田子型市鎮”,在崇明沒有第二家。

浜鎮有“龔郭趙黃”四大望族,龔氏為望族之首。

據資料反映,龔家在浜鎮興起後,三個兒子成家時各開新宅,就是浜鎮的“西萬興”(西當)、沙溝鎮的“東萬興”(東當)和位於建設地區虹橋鎮的“虹橋萬興”。

以前浜鎮西街上的“西萬興”佔據了“一半江山”,上百間房屋連成一片。因當鋪關係,後來人們都稱它為“西當”,一般很少稱它為“西萬興”。上個世紀四十年代部分房間曾借給浜鎮小學使用,解放後也被派出所使用。西當大宅院裡的建築,在鎮上首屈一指,書房、天井等設計高雅,有盆景、花壇等。

崇明四大古鎮之—浜鎮(回憶崇明往事,追憶塵封古鎮)(一)

▲浜鎮西街

講到“東當”,就是“東萬興”,只因有了西當,才對應稱呼它為“東當”,那裡沒有當鋪。東當的宅院,四周宅溝圍繞,院子裡有很少見的彩色玻璃的門窗,讓人過目不忘。東當宅前路旁的幾顆兩人合抱粗壯的高大榆樹,樹蔭如巨傘,夏天路人經過此地時常在樹下歇涼。土改後房屋被分給了貧苦農民。

崇明四大古鎮之—浜鎮(回憶崇明往事,追憶塵封古鎮)(一)

▲浜鎮東街

靈龍街的龔家院宅,也是一個“天靈地傑”寶地,人才輩出。出生在此的龔聘英(字莘甫),咸豐十年十月由刑部主事入直,復中同治壬戌進士,官至翰林院編修。著名書法家、崇明中學和電廠的創辦者曹炳麟先生的母親就是靈龍街的龔家閨女。二十世紀四十年代著名的歌星和電影演員龔秋霞,原名龔莎莎、龔秋香,於1916年12月4日出生在浜鎮靈龍街。龔氏醫生世家也在浜鎮靈龍街。

崇明四大古鎮之—浜鎮(回憶崇明往事,追憶塵封古鎮)(一)

▲龔秋霞

黃家大院在浜鎮東街的中部,浜鎮河北面。那邊一大片房產姓黃的居多。面向大街有兩個大門,東邊的因是主錦宅,故只稱它為“黃錦成”,西邊的才稱它為“西黃成”,中間由街面房屋間隔。兩個黃錦成大院後面有通道相連,北邊的後門能看到城隍廟,向東與靈龍街上黃氏住家相連,靈龍街好似一條分界線:靈龍街西邊是黃氏宅院;靈龍街東邊是龔姓人家。

崇明四大古鎮之—浜鎮(回憶崇明往事,追憶塵封古鎮)(一)

郭家在浜鎮東市浜鎮河的南岸一大片聚集區。裡面的房屋佈署,由北向南,然後一個彎,向西彎到蟠龍河的石門套裡出來,猶如L型。解放前國民黨軍隊為了抗擊蘇北地區解放軍的進攻,保衛崇明,阻止解放軍渡江南下,浜鎮首次來了青年軍,一個連的百來人就駐紮在郭家大院裡。

浜鎮上趙家瞭解不多,只知其在東市開酒店,西市有院宅。

浜鎮歷史上解放前有四座老樓:一座在西當的龔家大宅院內;三棟在東街,一座在東大街郭家宅院內,一座在大街與靈龍街交匯處的龔家樓,稱作“敖家樓”,一座為靈龍街上的龔家宅院內的。在解放前,這些老樓都是十分稀罕的建築,故稱它為“古樓”。

"

開篇前要 

崇明歷史上有四大名鎮,並冠以“金銀銅鐵”之名,分別為“金油車橋銀堡鎮,銅新開河鐵浜鎮”,即油車橋鎮、堡鎮、新開河鎮和浜鎮。其中的油車橋鎮位於豎新鎮南部的明強村,以後衰落,被人遺忘,後來人們稱崇明的四大名鎮為:“橋、廟、堡、浜”。浜鎮直到新中國成立後,還很興盛,隨後,因北端的灣港消褪和相關建制的變化,浜鎮開始衰落,並被年輕人所淡忘,只留在老年人的腦海中。

浜鎮位於上海市崇明島,相傳昔鄉人李杜詩中舉人,柏謙中進士,初名鰲階鎮。清康熙五十九年(1725年)改今名。曾為崇明島通往江北海門、啟東等地的主要港口,20世紀40年代後因港口淤塞而衰落。聚落呈東西向矩形。面積約15公頃。人口600。小店數家,集市貿易活躍。蟠龍公路經村東。

浜鎮,位於崇明中北部的第一大鎮,始建於康熙後期。據說當時有一個敖姓人家,首先在此興建市房,故原稱敖家鎮。老人都知道該樓在浜鎮東邊大街與靈龍街交匯處,有一座臨街的兩層磚木結構的樓,稱作“敖家樓”,由龔家居住,開設食品點心店。後來鎮西的李杜詩,鎮東的柏謙分別於康熙五十九年、雍正二年考中舉人,鎮改名為“敖階鎮”,寓意“腳踏敖階,步步高”。又因鎮中有兩條河浜交叉,故大家都叫“浜鎮”,約定俗成。

崇明四大古鎮之—浜鎮(回憶崇明往事,追憶塵封古鎮)(一)

▲浜鎮新貌

明未清初,北邊的灣港是通往海門、啟東等蘇北地區的重要港口,浜鎮就變成進出崇明北部的重要市鎮。據資料反映,二十世紀三十年代開設的莊、樓、館、園、坊、當、鋪,最多時有101家,1942-1945年啟東、海門的客商也來開店,浜鎮的經濟非常活躍昌盛。徽商也來此經商開店,浜鎮還有安徽籍客商的後裔。當時集市上有銀匠、瓦特蒸汽動力碾坊、油坊、蠟燭坊、酒坊、磨坊、染坊、布莊、醬園店、茶食店、中藥店、中醫、祖宗畫畫室、茶館店書場、無聲電影等等。

崇明四大古鎮之—浜鎮(回憶崇明往事,追憶塵封古鎮)(一)

浜鎮,解放後歷經多次變化,開始的浜鎮,隸屬浜東鄉,鎮上有派出所(設在西街“西萬興”大宅院內)、稅務所(設在東街“高涼棚”大宅院內)政權機制,後來隨著鄉鎮建制的變化,改屬大同鄉、大同鎮,2000年12月,經上海市政府批准:撤銷建設鎮、大同鎮,設立新的建設鎮。現在的浜鎮隸屬建設鎮。

有兩條河流交叉流經浜鎮,交叉點是鎮的中心。南北一條通江大河,由於較寬闊,都叫它“大河”,現稱“蟠龍河”,向北流入長江。一條東西方向的河浜,由於已很窄,難與歷史上稱謂“運糧河”聯繫起來,大多數浜鎮人都叫它為“河浜”。東街上的浜鎮河西頭流入蟠龍河,東頭流入沙溝南北向的通江大河。西街上的浜鎮河東頭通過蟠龍公路地下的涵洞流入蟠龍河,西頭與運糧河相連。兩條河流交叉後把浜鎮一分為四,使之成為“田子型市鎮”,在崇明沒有第二家。

浜鎮有“龔郭趙黃”四大望族,龔氏為望族之首。

據資料反映,龔家在浜鎮興起後,三個兒子成家時各開新宅,就是浜鎮的“西萬興”(西當)、沙溝鎮的“東萬興”(東當)和位於建設地區虹橋鎮的“虹橋萬興”。

以前浜鎮西街上的“西萬興”佔據了“一半江山”,上百間房屋連成一片。因當鋪關係,後來人們都稱它為“西當”,一般很少稱它為“西萬興”。上個世紀四十年代部分房間曾借給浜鎮小學使用,解放後也被派出所使用。西當大宅院裡的建築,在鎮上首屈一指,書房、天井等設計高雅,有盆景、花壇等。

崇明四大古鎮之—浜鎮(回憶崇明往事,追憶塵封古鎮)(一)

▲浜鎮西街

講到“東當”,就是“東萬興”,只因有了西當,才對應稱呼它為“東當”,那裡沒有當鋪。東當的宅院,四周宅溝圍繞,院子裡有很少見的彩色玻璃的門窗,讓人過目不忘。東當宅前路旁的幾顆兩人合抱粗壯的高大榆樹,樹蔭如巨傘,夏天路人經過此地時常在樹下歇涼。土改後房屋被分給了貧苦農民。

崇明四大古鎮之—浜鎮(回憶崇明往事,追憶塵封古鎮)(一)

▲浜鎮東街

靈龍街的龔家院宅,也是一個“天靈地傑”寶地,人才輩出。出生在此的龔聘英(字莘甫),咸豐十年十月由刑部主事入直,復中同治壬戌進士,官至翰林院編修。著名書法家、崇明中學和電廠的創辦者曹炳麟先生的母親就是靈龍街的龔家閨女。二十世紀四十年代著名的歌星和電影演員龔秋霞,原名龔莎莎、龔秋香,於1916年12月4日出生在浜鎮靈龍街。龔氏醫生世家也在浜鎮靈龍街。

崇明四大古鎮之—浜鎮(回憶崇明往事,追憶塵封古鎮)(一)

▲龔秋霞

黃家大院在浜鎮東街的中部,浜鎮河北面。那邊一大片房產姓黃的居多。面向大街有兩個大門,東邊的因是主錦宅,故只稱它為“黃錦成”,西邊的才稱它為“西黃成”,中間由街面房屋間隔。兩個黃錦成大院後面有通道相連,北邊的後門能看到城隍廟,向東與靈龍街上黃氏住家相連,靈龍街好似一條分界線:靈龍街西邊是黃氏宅院;靈龍街東邊是龔姓人家。

崇明四大古鎮之—浜鎮(回憶崇明往事,追憶塵封古鎮)(一)

郭家在浜鎮東市浜鎮河的南岸一大片聚集區。裡面的房屋佈署,由北向南,然後一個彎,向西彎到蟠龍河的石門套裡出來,猶如L型。解放前國民黨軍隊為了抗擊蘇北地區解放軍的進攻,保衛崇明,阻止解放軍渡江南下,浜鎮首次來了青年軍,一個連的百來人就駐紮在郭家大院裡。

浜鎮上趙家瞭解不多,只知其在東市開酒店,西市有院宅。

浜鎮歷史上解放前有四座老樓:一座在西當的龔家大宅院內;三棟在東街,一座在東大街郭家宅院內,一座在大街與靈龍街交匯處的龔家樓,稱作“敖家樓”,一座為靈龍街上的龔家宅院內的。在解放前,這些老樓都是十分稀罕的建築,故稱它為“古樓”。

崇明四大古鎮之—浜鎮(回憶崇明往事,追憶塵封古鎮)(一)

▲靈龍街上的龔家院宅

浜鎮的東西大街的河浜上佈滿了木橋,十步一橋,或者說一店一橋,連接南北兩邊的店家。這些橋大概最初都是商家為了方便顧客,在自家的店前修築的,增加顧客的流通量,也就增加了生意。

浜鎮主橋,是橫跨在蟠龍河上的一座橋,解放前是一座木橋,粗壯的橋柱、橋樑、橋板和橋欄,讓人感覺粗狂和古樸,能通行載重的木製牛車、手推車,是鎮上最大的橋,故浜鎮人都稱它為“大橋”。大橋南端的蟠龍河上有座石橋,東街的浜鎮河南岸街道與西邊連接,大橋的東邊橫跨在浜鎮河上有座木橋,使河南河北連接。

"

開篇前要 

崇明歷史上有四大名鎮,並冠以“金銀銅鐵”之名,分別為“金油車橋銀堡鎮,銅新開河鐵浜鎮”,即油車橋鎮、堡鎮、新開河鎮和浜鎮。其中的油車橋鎮位於豎新鎮南部的明強村,以後衰落,被人遺忘,後來人們稱崇明的四大名鎮為:“橋、廟、堡、浜”。浜鎮直到新中國成立後,還很興盛,隨後,因北端的灣港消褪和相關建制的變化,浜鎮開始衰落,並被年輕人所淡忘,只留在老年人的腦海中。

浜鎮位於上海市崇明島,相傳昔鄉人李杜詩中舉人,柏謙中進士,初名鰲階鎮。清康熙五十九年(1725年)改今名。曾為崇明島通往江北海門、啟東等地的主要港口,20世紀40年代後因港口淤塞而衰落。聚落呈東西向矩形。面積約15公頃。人口600。小店數家,集市貿易活躍。蟠龍公路經村東。

浜鎮,位於崇明中北部的第一大鎮,始建於康熙後期。據說當時有一個敖姓人家,首先在此興建市房,故原稱敖家鎮。老人都知道該樓在浜鎮東邊大街與靈龍街交匯處,有一座臨街的兩層磚木結構的樓,稱作“敖家樓”,由龔家居住,開設食品點心店。後來鎮西的李杜詩,鎮東的柏謙分別於康熙五十九年、雍正二年考中舉人,鎮改名為“敖階鎮”,寓意“腳踏敖階,步步高”。又因鎮中有兩條河浜交叉,故大家都叫“浜鎮”,約定俗成。

崇明四大古鎮之—浜鎮(回憶崇明往事,追憶塵封古鎮)(一)

▲浜鎮新貌

明未清初,北邊的灣港是通往海門、啟東等蘇北地區的重要港口,浜鎮就變成進出崇明北部的重要市鎮。據資料反映,二十世紀三十年代開設的莊、樓、館、園、坊、當、鋪,最多時有101家,1942-1945年啟東、海門的客商也來開店,浜鎮的經濟非常活躍昌盛。徽商也來此經商開店,浜鎮還有安徽籍客商的後裔。當時集市上有銀匠、瓦特蒸汽動力碾坊、油坊、蠟燭坊、酒坊、磨坊、染坊、布莊、醬園店、茶食店、中藥店、中醫、祖宗畫畫室、茶館店書場、無聲電影等等。

崇明四大古鎮之—浜鎮(回憶崇明往事,追憶塵封古鎮)(一)

浜鎮,解放後歷經多次變化,開始的浜鎮,隸屬浜東鄉,鎮上有派出所(設在西街“西萬興”大宅院內)、稅務所(設在東街“高涼棚”大宅院內)政權機制,後來隨著鄉鎮建制的變化,改屬大同鄉、大同鎮,2000年12月,經上海市政府批准:撤銷建設鎮、大同鎮,設立新的建設鎮。現在的浜鎮隸屬建設鎮。

有兩條河流交叉流經浜鎮,交叉點是鎮的中心。南北一條通江大河,由於較寬闊,都叫它“大河”,現稱“蟠龍河”,向北流入長江。一條東西方向的河浜,由於已很窄,難與歷史上稱謂“運糧河”聯繫起來,大多數浜鎮人都叫它為“河浜”。東街上的浜鎮河西頭流入蟠龍河,東頭流入沙溝南北向的通江大河。西街上的浜鎮河東頭通過蟠龍公路地下的涵洞流入蟠龍河,西頭與運糧河相連。兩條河流交叉後把浜鎮一分為四,使之成為“田子型市鎮”,在崇明沒有第二家。

浜鎮有“龔郭趙黃”四大望族,龔氏為望族之首。

據資料反映,龔家在浜鎮興起後,三個兒子成家時各開新宅,就是浜鎮的“西萬興”(西當)、沙溝鎮的“東萬興”(東當)和位於建設地區虹橋鎮的“虹橋萬興”。

以前浜鎮西街上的“西萬興”佔據了“一半江山”,上百間房屋連成一片。因當鋪關係,後來人們都稱它為“西當”,一般很少稱它為“西萬興”。上個世紀四十年代部分房間曾借給浜鎮小學使用,解放後也被派出所使用。西當大宅院裡的建築,在鎮上首屈一指,書房、天井等設計高雅,有盆景、花壇等。

崇明四大古鎮之—浜鎮(回憶崇明往事,追憶塵封古鎮)(一)

▲浜鎮西街

講到“東當”,就是“東萬興”,只因有了西當,才對應稱呼它為“東當”,那裡沒有當鋪。東當的宅院,四周宅溝圍繞,院子裡有很少見的彩色玻璃的門窗,讓人過目不忘。東當宅前路旁的幾顆兩人合抱粗壯的高大榆樹,樹蔭如巨傘,夏天路人經過此地時常在樹下歇涼。土改後房屋被分給了貧苦農民。

崇明四大古鎮之—浜鎮(回憶崇明往事,追憶塵封古鎮)(一)

▲浜鎮東街

靈龍街的龔家院宅,也是一個“天靈地傑”寶地,人才輩出。出生在此的龔聘英(字莘甫),咸豐十年十月由刑部主事入直,復中同治壬戌進士,官至翰林院編修。著名書法家、崇明中學和電廠的創辦者曹炳麟先生的母親就是靈龍街的龔家閨女。二十世紀四十年代著名的歌星和電影演員龔秋霞,原名龔莎莎、龔秋香,於1916年12月4日出生在浜鎮靈龍街。龔氏醫生世家也在浜鎮靈龍街。

崇明四大古鎮之—浜鎮(回憶崇明往事,追憶塵封古鎮)(一)

▲龔秋霞

黃家大院在浜鎮東街的中部,浜鎮河北面。那邊一大片房產姓黃的居多。面向大街有兩個大門,東邊的因是主錦宅,故只稱它為“黃錦成”,西邊的才稱它為“西黃成”,中間由街面房屋間隔。兩個黃錦成大院後面有通道相連,北邊的後門能看到城隍廟,向東與靈龍街上黃氏住家相連,靈龍街好似一條分界線:靈龍街西邊是黃氏宅院;靈龍街東邊是龔姓人家。

崇明四大古鎮之—浜鎮(回憶崇明往事,追憶塵封古鎮)(一)

郭家在浜鎮東市浜鎮河的南岸一大片聚集區。裡面的房屋佈署,由北向南,然後一個彎,向西彎到蟠龍河的石門套裡出來,猶如L型。解放前國民黨軍隊為了抗擊蘇北地區解放軍的進攻,保衛崇明,阻止解放軍渡江南下,浜鎮首次來了青年軍,一個連的百來人就駐紮在郭家大院裡。

浜鎮上趙家瞭解不多,只知其在東市開酒店,西市有院宅。

浜鎮歷史上解放前有四座老樓:一座在西當的龔家大宅院內;三棟在東街,一座在東大街郭家宅院內,一座在大街與靈龍街交匯處的龔家樓,稱作“敖家樓”,一座為靈龍街上的龔家宅院內的。在解放前,這些老樓都是十分稀罕的建築,故稱它為“古樓”。

崇明四大古鎮之—浜鎮(回憶崇明往事,追憶塵封古鎮)(一)

▲靈龍街上的龔家院宅

浜鎮的東西大街的河浜上佈滿了木橋,十步一橋,或者說一店一橋,連接南北兩邊的店家。這些橋大概最初都是商家為了方便顧客,在自家的店前修築的,增加顧客的流通量,也就增加了生意。

浜鎮主橋,是橫跨在蟠龍河上的一座橋,解放前是一座木橋,粗壯的橋柱、橋樑、橋板和橋欄,讓人感覺粗狂和古樸,能通行載重的木製牛車、手推車,是鎮上最大的橋,故浜鎮人都稱它為“大橋”。大橋南端的蟠龍河上有座石橋,東街的浜鎮河南岸街道與西邊連接,大橋的東邊橫跨在浜鎮河上有座木橋,使河南河北連接。

崇明四大古鎮之—浜鎮(回憶崇明往事,追憶塵封古鎮)(一)

"

開篇前要 

崇明歷史上有四大名鎮,並冠以“金銀銅鐵”之名,分別為“金油車橋銀堡鎮,銅新開河鐵浜鎮”,即油車橋鎮、堡鎮、新開河鎮和浜鎮。其中的油車橋鎮位於豎新鎮南部的明強村,以後衰落,被人遺忘,後來人們稱崇明的四大名鎮為:“橋、廟、堡、浜”。浜鎮直到新中國成立後,還很興盛,隨後,因北端的灣港消褪和相關建制的變化,浜鎮開始衰落,並被年輕人所淡忘,只留在老年人的腦海中。

浜鎮位於上海市崇明島,相傳昔鄉人李杜詩中舉人,柏謙中進士,初名鰲階鎮。清康熙五十九年(1725年)改今名。曾為崇明島通往江北海門、啟東等地的主要港口,20世紀40年代後因港口淤塞而衰落。聚落呈東西向矩形。面積約15公頃。人口600。小店數家,集市貿易活躍。蟠龍公路經村東。

浜鎮,位於崇明中北部的第一大鎮,始建於康熙後期。據說當時有一個敖姓人家,首先在此興建市房,故原稱敖家鎮。老人都知道該樓在浜鎮東邊大街與靈龍街交匯處,有一座臨街的兩層磚木結構的樓,稱作“敖家樓”,由龔家居住,開設食品點心店。後來鎮西的李杜詩,鎮東的柏謙分別於康熙五十九年、雍正二年考中舉人,鎮改名為“敖階鎮”,寓意“腳踏敖階,步步高”。又因鎮中有兩條河浜交叉,故大家都叫“浜鎮”,約定俗成。

崇明四大古鎮之—浜鎮(回憶崇明往事,追憶塵封古鎮)(一)

▲浜鎮新貌

明未清初,北邊的灣港是通往海門、啟東等蘇北地區的重要港口,浜鎮就變成進出崇明北部的重要市鎮。據資料反映,二十世紀三十年代開設的莊、樓、館、園、坊、當、鋪,最多時有101家,1942-1945年啟東、海門的客商也來開店,浜鎮的經濟非常活躍昌盛。徽商也來此經商開店,浜鎮還有安徽籍客商的後裔。當時集市上有銀匠、瓦特蒸汽動力碾坊、油坊、蠟燭坊、酒坊、磨坊、染坊、布莊、醬園店、茶食店、中藥店、中醫、祖宗畫畫室、茶館店書場、無聲電影等等。

崇明四大古鎮之—浜鎮(回憶崇明往事,追憶塵封古鎮)(一)

浜鎮,解放後歷經多次變化,開始的浜鎮,隸屬浜東鄉,鎮上有派出所(設在西街“西萬興”大宅院內)、稅務所(設在東街“高涼棚”大宅院內)政權機制,後來隨著鄉鎮建制的變化,改屬大同鄉、大同鎮,2000年12月,經上海市政府批准:撤銷建設鎮、大同鎮,設立新的建設鎮。現在的浜鎮隸屬建設鎮。

有兩條河流交叉流經浜鎮,交叉點是鎮的中心。南北一條通江大河,由於較寬闊,都叫它“大河”,現稱“蟠龍河”,向北流入長江。一條東西方向的河浜,由於已很窄,難與歷史上稱謂“運糧河”聯繫起來,大多數浜鎮人都叫它為“河浜”。東街上的浜鎮河西頭流入蟠龍河,東頭流入沙溝南北向的通江大河。西街上的浜鎮河東頭通過蟠龍公路地下的涵洞流入蟠龍河,西頭與運糧河相連。兩條河流交叉後把浜鎮一分為四,使之成為“田子型市鎮”,在崇明沒有第二家。

浜鎮有“龔郭趙黃”四大望族,龔氏為望族之首。

據資料反映,龔家在浜鎮興起後,三個兒子成家時各開新宅,就是浜鎮的“西萬興”(西當)、沙溝鎮的“東萬興”(東當)和位於建設地區虹橋鎮的“虹橋萬興”。

以前浜鎮西街上的“西萬興”佔據了“一半江山”,上百間房屋連成一片。因當鋪關係,後來人們都稱它為“西當”,一般很少稱它為“西萬興”。上個世紀四十年代部分房間曾借給浜鎮小學使用,解放後也被派出所使用。西當大宅院裡的建築,在鎮上首屈一指,書房、天井等設計高雅,有盆景、花壇等。

崇明四大古鎮之—浜鎮(回憶崇明往事,追憶塵封古鎮)(一)

▲浜鎮西街

講到“東當”,就是“東萬興”,只因有了西當,才對應稱呼它為“東當”,那裡沒有當鋪。東當的宅院,四周宅溝圍繞,院子裡有很少見的彩色玻璃的門窗,讓人過目不忘。東當宅前路旁的幾顆兩人合抱粗壯的高大榆樹,樹蔭如巨傘,夏天路人經過此地時常在樹下歇涼。土改後房屋被分給了貧苦農民。

崇明四大古鎮之—浜鎮(回憶崇明往事,追憶塵封古鎮)(一)

▲浜鎮東街

靈龍街的龔家院宅,也是一個“天靈地傑”寶地,人才輩出。出生在此的龔聘英(字莘甫),咸豐十年十月由刑部主事入直,復中同治壬戌進士,官至翰林院編修。著名書法家、崇明中學和電廠的創辦者曹炳麟先生的母親就是靈龍街的龔家閨女。二十世紀四十年代著名的歌星和電影演員龔秋霞,原名龔莎莎、龔秋香,於1916年12月4日出生在浜鎮靈龍街。龔氏醫生世家也在浜鎮靈龍街。

崇明四大古鎮之—浜鎮(回憶崇明往事,追憶塵封古鎮)(一)

▲龔秋霞

黃家大院在浜鎮東街的中部,浜鎮河北面。那邊一大片房產姓黃的居多。面向大街有兩個大門,東邊的因是主錦宅,故只稱它為“黃錦成”,西邊的才稱它為“西黃成”,中間由街面房屋間隔。兩個黃錦成大院後面有通道相連,北邊的後門能看到城隍廟,向東與靈龍街上黃氏住家相連,靈龍街好似一條分界線:靈龍街西邊是黃氏宅院;靈龍街東邊是龔姓人家。

崇明四大古鎮之—浜鎮(回憶崇明往事,追憶塵封古鎮)(一)

郭家在浜鎮東市浜鎮河的南岸一大片聚集區。裡面的房屋佈署,由北向南,然後一個彎,向西彎到蟠龍河的石門套裡出來,猶如L型。解放前國民黨軍隊為了抗擊蘇北地區解放軍的進攻,保衛崇明,阻止解放軍渡江南下,浜鎮首次來了青年軍,一個連的百來人就駐紮在郭家大院裡。

浜鎮上趙家瞭解不多,只知其在東市開酒店,西市有院宅。

浜鎮歷史上解放前有四座老樓:一座在西當的龔家大宅院內;三棟在東街,一座在東大街郭家宅院內,一座在大街與靈龍街交匯處的龔家樓,稱作“敖家樓”,一座為靈龍街上的龔家宅院內的。在解放前,這些老樓都是十分稀罕的建築,故稱它為“古樓”。

崇明四大古鎮之—浜鎮(回憶崇明往事,追憶塵封古鎮)(一)

▲靈龍街上的龔家院宅

浜鎮的東西大街的河浜上佈滿了木橋,十步一橋,或者說一店一橋,連接南北兩邊的店家。這些橋大概最初都是商家為了方便顧客,在自家的店前修築的,增加顧客的流通量,也就增加了生意。

浜鎮主橋,是橫跨在蟠龍河上的一座橋,解放前是一座木橋,粗壯的橋柱、橋樑、橋板和橋欄,讓人感覺粗狂和古樸,能通行載重的木製牛車、手推車,是鎮上最大的橋,故浜鎮人都稱它為“大橋”。大橋南端的蟠龍河上有座石橋,東街的浜鎮河南岸街道與西邊連接,大橋的東邊橫跨在浜鎮河上有座木橋,使河南河北連接。

崇明四大古鎮之—浜鎮(回憶崇明往事,追憶塵封古鎮)(一)

崇明四大古鎮之—浜鎮(回憶崇明往事,追憶塵封古鎮)(一)

▲現在的蟠龍河橋

"

開篇前要 

崇明歷史上有四大名鎮,並冠以“金銀銅鐵”之名,分別為“金油車橋銀堡鎮,銅新開河鐵浜鎮”,即油車橋鎮、堡鎮、新開河鎮和浜鎮。其中的油車橋鎮位於豎新鎮南部的明強村,以後衰落,被人遺忘,後來人們稱崇明的四大名鎮為:“橋、廟、堡、浜”。浜鎮直到新中國成立後,還很興盛,隨後,因北端的灣港消褪和相關建制的變化,浜鎮開始衰落,並被年輕人所淡忘,只留在老年人的腦海中。

浜鎮位於上海市崇明島,相傳昔鄉人李杜詩中舉人,柏謙中進士,初名鰲階鎮。清康熙五十九年(1725年)改今名。曾為崇明島通往江北海門、啟東等地的主要港口,20世紀40年代後因港口淤塞而衰落。聚落呈東西向矩形。面積約15公頃。人口600。小店數家,集市貿易活躍。蟠龍公路經村東。

浜鎮,位於崇明中北部的第一大鎮,始建於康熙後期。據說當時有一個敖姓人家,首先在此興建市房,故原稱敖家鎮。老人都知道該樓在浜鎮東邊大街與靈龍街交匯處,有一座臨街的兩層磚木結構的樓,稱作“敖家樓”,由龔家居住,開設食品點心店。後來鎮西的李杜詩,鎮東的柏謙分別於康熙五十九年、雍正二年考中舉人,鎮改名為“敖階鎮”,寓意“腳踏敖階,步步高”。又因鎮中有兩條河浜交叉,故大家都叫“浜鎮”,約定俗成。

崇明四大古鎮之—浜鎮(回憶崇明往事,追憶塵封古鎮)(一)

▲浜鎮新貌

明未清初,北邊的灣港是通往海門、啟東等蘇北地區的重要港口,浜鎮就變成進出崇明北部的重要市鎮。據資料反映,二十世紀三十年代開設的莊、樓、館、園、坊、當、鋪,最多時有101家,1942-1945年啟東、海門的客商也來開店,浜鎮的經濟非常活躍昌盛。徽商也來此經商開店,浜鎮還有安徽籍客商的後裔。當時集市上有銀匠、瓦特蒸汽動力碾坊、油坊、蠟燭坊、酒坊、磨坊、染坊、布莊、醬園店、茶食店、中藥店、中醫、祖宗畫畫室、茶館店書場、無聲電影等等。

崇明四大古鎮之—浜鎮(回憶崇明往事,追憶塵封古鎮)(一)

浜鎮,解放後歷經多次變化,開始的浜鎮,隸屬浜東鄉,鎮上有派出所(設在西街“西萬興”大宅院內)、稅務所(設在東街“高涼棚”大宅院內)政權機制,後來隨著鄉鎮建制的變化,改屬大同鄉、大同鎮,2000年12月,經上海市政府批准:撤銷建設鎮、大同鎮,設立新的建設鎮。現在的浜鎮隸屬建設鎮。

有兩條河流交叉流經浜鎮,交叉點是鎮的中心。南北一條通江大河,由於較寬闊,都叫它“大河”,現稱“蟠龍河”,向北流入長江。一條東西方向的河浜,由於已很窄,難與歷史上稱謂“運糧河”聯繫起來,大多數浜鎮人都叫它為“河浜”。東街上的浜鎮河西頭流入蟠龍河,東頭流入沙溝南北向的通江大河。西街上的浜鎮河東頭通過蟠龍公路地下的涵洞流入蟠龍河,西頭與運糧河相連。兩條河流交叉後把浜鎮一分為四,使之成為“田子型市鎮”,在崇明沒有第二家。

浜鎮有“龔郭趙黃”四大望族,龔氏為望族之首。

據資料反映,龔家在浜鎮興起後,三個兒子成家時各開新宅,就是浜鎮的“西萬興”(西當)、沙溝鎮的“東萬興”(東當)和位於建設地區虹橋鎮的“虹橋萬興”。

以前浜鎮西街上的“西萬興”佔據了“一半江山”,上百間房屋連成一片。因當鋪關係,後來人們都稱它為“西當”,一般很少稱它為“西萬興”。上個世紀四十年代部分房間曾借給浜鎮小學使用,解放後也被派出所使用。西當大宅院裡的建築,在鎮上首屈一指,書房、天井等設計高雅,有盆景、花壇等。

崇明四大古鎮之—浜鎮(回憶崇明往事,追憶塵封古鎮)(一)

▲浜鎮西街

講到“東當”,就是“東萬興”,只因有了西當,才對應稱呼它為“東當”,那裡沒有當鋪。東當的宅院,四周宅溝圍繞,院子裡有很少見的彩色玻璃的門窗,讓人過目不忘。東當宅前路旁的幾顆兩人合抱粗壯的高大榆樹,樹蔭如巨傘,夏天路人經過此地時常在樹下歇涼。土改後房屋被分給了貧苦農民。

崇明四大古鎮之—浜鎮(回憶崇明往事,追憶塵封古鎮)(一)

▲浜鎮東街

靈龍街的龔家院宅,也是一個“天靈地傑”寶地,人才輩出。出生在此的龔聘英(字莘甫),咸豐十年十月由刑部主事入直,復中同治壬戌進士,官至翰林院編修。著名書法家、崇明中學和電廠的創辦者曹炳麟先生的母親就是靈龍街的龔家閨女。二十世紀四十年代著名的歌星和電影演員龔秋霞,原名龔莎莎、龔秋香,於1916年12月4日出生在浜鎮靈龍街。龔氏醫生世家也在浜鎮靈龍街。

崇明四大古鎮之—浜鎮(回憶崇明往事,追憶塵封古鎮)(一)

▲龔秋霞

黃家大院在浜鎮東街的中部,浜鎮河北面。那邊一大片房產姓黃的居多。面向大街有兩個大門,東邊的因是主錦宅,故只稱它為“黃錦成”,西邊的才稱它為“西黃成”,中間由街面房屋間隔。兩個黃錦成大院後面有通道相連,北邊的後門能看到城隍廟,向東與靈龍街上黃氏住家相連,靈龍街好似一條分界線:靈龍街西邊是黃氏宅院;靈龍街東邊是龔姓人家。

崇明四大古鎮之—浜鎮(回憶崇明往事,追憶塵封古鎮)(一)

郭家在浜鎮東市浜鎮河的南岸一大片聚集區。裡面的房屋佈署,由北向南,然後一個彎,向西彎到蟠龍河的石門套裡出來,猶如L型。解放前國民黨軍隊為了抗擊蘇北地區解放軍的進攻,保衛崇明,阻止解放軍渡江南下,浜鎮首次來了青年軍,一個連的百來人就駐紮在郭家大院裡。

浜鎮上趙家瞭解不多,只知其在東市開酒店,西市有院宅。

浜鎮歷史上解放前有四座老樓:一座在西當的龔家大宅院內;三棟在東街,一座在東大街郭家宅院內,一座在大街與靈龍街交匯處的龔家樓,稱作“敖家樓”,一座為靈龍街上的龔家宅院內的。在解放前,這些老樓都是十分稀罕的建築,故稱它為“古樓”。

崇明四大古鎮之—浜鎮(回憶崇明往事,追憶塵封古鎮)(一)

▲靈龍街上的龔家院宅

浜鎮的東西大街的河浜上佈滿了木橋,十步一橋,或者說一店一橋,連接南北兩邊的店家。這些橋大概最初都是商家為了方便顧客,在自家的店前修築的,增加顧客的流通量,也就增加了生意。

浜鎮主橋,是橫跨在蟠龍河上的一座橋,解放前是一座木橋,粗壯的橋柱、橋樑、橋板和橋欄,讓人感覺粗狂和古樸,能通行載重的木製牛車、手推車,是鎮上最大的橋,故浜鎮人都稱它為“大橋”。大橋南端的蟠龍河上有座石橋,東街的浜鎮河南岸街道與西邊連接,大橋的東邊橫跨在浜鎮河上有座木橋,使河南河北連接。

崇明四大古鎮之—浜鎮(回憶崇明往事,追憶塵封古鎮)(一)

崇明四大古鎮之—浜鎮(回憶崇明往事,追憶塵封古鎮)(一)

▲現在的蟠龍河橋

崇明四大古鎮之—浜鎮(回憶崇明往事,追憶塵封古鎮)(一)

▲上世紀末的蟠龍河橋

浜鎮小學,從浜鎮大木橋,沿著蟠龍公路往南走,走過碾米廠油坊、汽車站、黃家院宅、郭家院宅,不久就到了一座橫跨蟠龍河的石橋,往東過橋就到了浜鎮小學的操場。浜鎮小學西傍蟠龍河,座北朝南,小學的白色圍牆上幾個黑色的“禮義廉恥”大字十分醒目。出生在上個世紀三十年代的孩子,是歷史上浜鎮小學的發展期,小學教室不夠用,借用浜鎮西萬興(西當)的大宅院內的房子當做教室,解放初期,又拆了城隍廟的磚木來擴建浜鎮小學。現在浜鎮小學已經在歷史的輝煌中消聲了。

浜鎮靈龍街北頭有一座城隍廟,所以靈龍街又簡稱為“廟弄”,該廟何時興建,無資料可查,廟門朝東,門前有兩座青石鼓,進門就是兩層樓戲臺,廟內廚房設在東南邊廂房,大殿朝東,有大佛,南北兩邊的廂房裡也有菩薩。解放前還經常看到蘇北來的船,留著面臉胡茬的船老大在鎮上買了豬頭等貢品,到廟裡燒香拜佛,祈求海上太平無事,漁產豐收。

"

開篇前要 

崇明歷史上有四大名鎮,並冠以“金銀銅鐵”之名,分別為“金油車橋銀堡鎮,銅新開河鐵浜鎮”,即油車橋鎮、堡鎮、新開河鎮和浜鎮。其中的油車橋鎮位於豎新鎮南部的明強村,以後衰落,被人遺忘,後來人們稱崇明的四大名鎮為:“橋、廟、堡、浜”。浜鎮直到新中國成立後,還很興盛,隨後,因北端的灣港消褪和相關建制的變化,浜鎮開始衰落,並被年輕人所淡忘,只留在老年人的腦海中。

浜鎮位於上海市崇明島,相傳昔鄉人李杜詩中舉人,柏謙中進士,初名鰲階鎮。清康熙五十九年(1725年)改今名。曾為崇明島通往江北海門、啟東等地的主要港口,20世紀40年代後因港口淤塞而衰落。聚落呈東西向矩形。面積約15公頃。人口600。小店數家,集市貿易活躍。蟠龍公路經村東。

浜鎮,位於崇明中北部的第一大鎮,始建於康熙後期。據說當時有一個敖姓人家,首先在此興建市房,故原稱敖家鎮。老人都知道該樓在浜鎮東邊大街與靈龍街交匯處,有一座臨街的兩層磚木結構的樓,稱作“敖家樓”,由龔家居住,開設食品點心店。後來鎮西的李杜詩,鎮東的柏謙分別於康熙五十九年、雍正二年考中舉人,鎮改名為“敖階鎮”,寓意“腳踏敖階,步步高”。又因鎮中有兩條河浜交叉,故大家都叫“浜鎮”,約定俗成。

崇明四大古鎮之—浜鎮(回憶崇明往事,追憶塵封古鎮)(一)

▲浜鎮新貌

明未清初,北邊的灣港是通往海門、啟東等蘇北地區的重要港口,浜鎮就變成進出崇明北部的重要市鎮。據資料反映,二十世紀三十年代開設的莊、樓、館、園、坊、當、鋪,最多時有101家,1942-1945年啟東、海門的客商也來開店,浜鎮的經濟非常活躍昌盛。徽商也來此經商開店,浜鎮還有安徽籍客商的後裔。當時集市上有銀匠、瓦特蒸汽動力碾坊、油坊、蠟燭坊、酒坊、磨坊、染坊、布莊、醬園店、茶食店、中藥店、中醫、祖宗畫畫室、茶館店書場、無聲電影等等。

崇明四大古鎮之—浜鎮(回憶崇明往事,追憶塵封古鎮)(一)

浜鎮,解放後歷經多次變化,開始的浜鎮,隸屬浜東鄉,鎮上有派出所(設在西街“西萬興”大宅院內)、稅務所(設在東街“高涼棚”大宅院內)政權機制,後來隨著鄉鎮建制的變化,改屬大同鄉、大同鎮,2000年12月,經上海市政府批准:撤銷建設鎮、大同鎮,設立新的建設鎮。現在的浜鎮隸屬建設鎮。

有兩條河流交叉流經浜鎮,交叉點是鎮的中心。南北一條通江大河,由於較寬闊,都叫它“大河”,現稱“蟠龍河”,向北流入長江。一條東西方向的河浜,由於已很窄,難與歷史上稱謂“運糧河”聯繫起來,大多數浜鎮人都叫它為“河浜”。東街上的浜鎮河西頭流入蟠龍河,東頭流入沙溝南北向的通江大河。西街上的浜鎮河東頭通過蟠龍公路地下的涵洞流入蟠龍河,西頭與運糧河相連。兩條河流交叉後把浜鎮一分為四,使之成為“田子型市鎮”,在崇明沒有第二家。

浜鎮有“龔郭趙黃”四大望族,龔氏為望族之首。

據資料反映,龔家在浜鎮興起後,三個兒子成家時各開新宅,就是浜鎮的“西萬興”(西當)、沙溝鎮的“東萬興”(東當)和位於建設地區虹橋鎮的“虹橋萬興”。

以前浜鎮西街上的“西萬興”佔據了“一半江山”,上百間房屋連成一片。因當鋪關係,後來人們都稱它為“西當”,一般很少稱它為“西萬興”。上個世紀四十年代部分房間曾借給浜鎮小學使用,解放後也被派出所使用。西當大宅院裡的建築,在鎮上首屈一指,書房、天井等設計高雅,有盆景、花壇等。

崇明四大古鎮之—浜鎮(回憶崇明往事,追憶塵封古鎮)(一)

▲浜鎮西街

講到“東當”,就是“東萬興”,只因有了西當,才對應稱呼它為“東當”,那裡沒有當鋪。東當的宅院,四周宅溝圍繞,院子裡有很少見的彩色玻璃的門窗,讓人過目不忘。東當宅前路旁的幾顆兩人合抱粗壯的高大榆樹,樹蔭如巨傘,夏天路人經過此地時常在樹下歇涼。土改後房屋被分給了貧苦農民。

崇明四大古鎮之—浜鎮(回憶崇明往事,追憶塵封古鎮)(一)

▲浜鎮東街

靈龍街的龔家院宅,也是一個“天靈地傑”寶地,人才輩出。出生在此的龔聘英(字莘甫),咸豐十年十月由刑部主事入直,復中同治壬戌進士,官至翰林院編修。著名書法家、崇明中學和電廠的創辦者曹炳麟先生的母親就是靈龍街的龔家閨女。二十世紀四十年代著名的歌星和電影演員龔秋霞,原名龔莎莎、龔秋香,於1916年12月4日出生在浜鎮靈龍街。龔氏醫生世家也在浜鎮靈龍街。

崇明四大古鎮之—浜鎮(回憶崇明往事,追憶塵封古鎮)(一)

▲龔秋霞

黃家大院在浜鎮東街的中部,浜鎮河北面。那邊一大片房產姓黃的居多。面向大街有兩個大門,東邊的因是主錦宅,故只稱它為“黃錦成”,西邊的才稱它為“西黃成”,中間由街面房屋間隔。兩個黃錦成大院後面有通道相連,北邊的後門能看到城隍廟,向東與靈龍街上黃氏住家相連,靈龍街好似一條分界線:靈龍街西邊是黃氏宅院;靈龍街東邊是龔姓人家。

崇明四大古鎮之—浜鎮(回憶崇明往事,追憶塵封古鎮)(一)

郭家在浜鎮東市浜鎮河的南岸一大片聚集區。裡面的房屋佈署,由北向南,然後一個彎,向西彎到蟠龍河的石門套裡出來,猶如L型。解放前國民黨軍隊為了抗擊蘇北地區解放軍的進攻,保衛崇明,阻止解放軍渡江南下,浜鎮首次來了青年軍,一個連的百來人就駐紮在郭家大院裡。

浜鎮上趙家瞭解不多,只知其在東市開酒店,西市有院宅。

浜鎮歷史上解放前有四座老樓:一座在西當的龔家大宅院內;三棟在東街,一座在東大街郭家宅院內,一座在大街與靈龍街交匯處的龔家樓,稱作“敖家樓”,一座為靈龍街上的龔家宅院內的。在解放前,這些老樓都是十分稀罕的建築,故稱它為“古樓”。

崇明四大古鎮之—浜鎮(回憶崇明往事,追憶塵封古鎮)(一)

▲靈龍街上的龔家院宅

浜鎮的東西大街的河浜上佈滿了木橋,十步一橋,或者說一店一橋,連接南北兩邊的店家。這些橋大概最初都是商家為了方便顧客,在自家的店前修築的,增加顧客的流通量,也就增加了生意。

浜鎮主橋,是橫跨在蟠龍河上的一座橋,解放前是一座木橋,粗壯的橋柱、橋樑、橋板和橋欄,讓人感覺粗狂和古樸,能通行載重的木製牛車、手推車,是鎮上最大的橋,故浜鎮人都稱它為“大橋”。大橋南端的蟠龍河上有座石橋,東街的浜鎮河南岸街道與西邊連接,大橋的東邊橫跨在浜鎮河上有座木橋,使河南河北連接。

崇明四大古鎮之—浜鎮(回憶崇明往事,追憶塵封古鎮)(一)

崇明四大古鎮之—浜鎮(回憶崇明往事,追憶塵封古鎮)(一)

▲現在的蟠龍河橋

崇明四大古鎮之—浜鎮(回憶崇明往事,追憶塵封古鎮)(一)

▲上世紀末的蟠龍河橋

浜鎮小學,從浜鎮大木橋,沿著蟠龍公路往南走,走過碾米廠油坊、汽車站、黃家院宅、郭家院宅,不久就到了一座橫跨蟠龍河的石橋,往東過橋就到了浜鎮小學的操場。浜鎮小學西傍蟠龍河,座北朝南,小學的白色圍牆上幾個黑色的“禮義廉恥”大字十分醒目。出生在上個世紀三十年代的孩子,是歷史上浜鎮小學的發展期,小學教室不夠用,借用浜鎮西萬興(西當)的大宅院內的房子當做教室,解放初期,又拆了城隍廟的磚木來擴建浜鎮小學。現在浜鎮小學已經在歷史的輝煌中消聲了。

浜鎮靈龍街北頭有一座城隍廟,所以靈龍街又簡稱為“廟弄”,該廟何時興建,無資料可查,廟門朝東,門前有兩座青石鼓,進門就是兩層樓戲臺,廟內廚房設在東南邊廂房,大殿朝東,有大佛,南北兩邊的廂房裡也有菩薩。解放前還經常看到蘇北來的船,留著面臉胡茬的船老大在鎮上買了豬頭等貢品,到廟裡燒香拜佛,祈求海上太平無事,漁產豐收。

崇明四大古鎮之—浜鎮(回憶崇明往事,追憶塵封古鎮)(一)

"

開篇前要 

崇明歷史上有四大名鎮,並冠以“金銀銅鐵”之名,分別為“金油車橋銀堡鎮,銅新開河鐵浜鎮”,即油車橋鎮、堡鎮、新開河鎮和浜鎮。其中的油車橋鎮位於豎新鎮南部的明強村,以後衰落,被人遺忘,後來人們稱崇明的四大名鎮為:“橋、廟、堡、浜”。浜鎮直到新中國成立後,還很興盛,隨後,因北端的灣港消褪和相關建制的變化,浜鎮開始衰落,並被年輕人所淡忘,只留在老年人的腦海中。

浜鎮位於上海市崇明島,相傳昔鄉人李杜詩中舉人,柏謙中進士,初名鰲階鎮。清康熙五十九年(1725年)改今名。曾為崇明島通往江北海門、啟東等地的主要港口,20世紀40年代後因港口淤塞而衰落。聚落呈東西向矩形。面積約15公頃。人口600。小店數家,集市貿易活躍。蟠龍公路經村東。

浜鎮,位於崇明中北部的第一大鎮,始建於康熙後期。據說當時有一個敖姓人家,首先在此興建市房,故原稱敖家鎮。老人都知道該樓在浜鎮東邊大街與靈龍街交匯處,有一座臨街的兩層磚木結構的樓,稱作“敖家樓”,由龔家居住,開設食品點心店。後來鎮西的李杜詩,鎮東的柏謙分別於康熙五十九年、雍正二年考中舉人,鎮改名為“敖階鎮”,寓意“腳踏敖階,步步高”。又因鎮中有兩條河浜交叉,故大家都叫“浜鎮”,約定俗成。

崇明四大古鎮之—浜鎮(回憶崇明往事,追憶塵封古鎮)(一)

▲浜鎮新貌

明未清初,北邊的灣港是通往海門、啟東等蘇北地區的重要港口,浜鎮就變成進出崇明北部的重要市鎮。據資料反映,二十世紀三十年代開設的莊、樓、館、園、坊、當、鋪,最多時有101家,1942-1945年啟東、海門的客商也來開店,浜鎮的經濟非常活躍昌盛。徽商也來此經商開店,浜鎮還有安徽籍客商的後裔。當時集市上有銀匠、瓦特蒸汽動力碾坊、油坊、蠟燭坊、酒坊、磨坊、染坊、布莊、醬園店、茶食店、中藥店、中醫、祖宗畫畫室、茶館店書場、無聲電影等等。

崇明四大古鎮之—浜鎮(回憶崇明往事,追憶塵封古鎮)(一)

浜鎮,解放後歷經多次變化,開始的浜鎮,隸屬浜東鄉,鎮上有派出所(設在西街“西萬興”大宅院內)、稅務所(設在東街“高涼棚”大宅院內)政權機制,後來隨著鄉鎮建制的變化,改屬大同鄉、大同鎮,2000年12月,經上海市政府批准:撤銷建設鎮、大同鎮,設立新的建設鎮。現在的浜鎮隸屬建設鎮。

有兩條河流交叉流經浜鎮,交叉點是鎮的中心。南北一條通江大河,由於較寬闊,都叫它“大河”,現稱“蟠龍河”,向北流入長江。一條東西方向的河浜,由於已很窄,難與歷史上稱謂“運糧河”聯繫起來,大多數浜鎮人都叫它為“河浜”。東街上的浜鎮河西頭流入蟠龍河,東頭流入沙溝南北向的通江大河。西街上的浜鎮河東頭通過蟠龍公路地下的涵洞流入蟠龍河,西頭與運糧河相連。兩條河流交叉後把浜鎮一分為四,使之成為“田子型市鎮”,在崇明沒有第二家。

浜鎮有“龔郭趙黃”四大望族,龔氏為望族之首。

據資料反映,龔家在浜鎮興起後,三個兒子成家時各開新宅,就是浜鎮的“西萬興”(西當)、沙溝鎮的“東萬興”(東當)和位於建設地區虹橋鎮的“虹橋萬興”。

以前浜鎮西街上的“西萬興”佔據了“一半江山”,上百間房屋連成一片。因當鋪關係,後來人們都稱它為“西當”,一般很少稱它為“西萬興”。上個世紀四十年代部分房間曾借給浜鎮小學使用,解放後也被派出所使用。西當大宅院裡的建築,在鎮上首屈一指,書房、天井等設計高雅,有盆景、花壇等。

崇明四大古鎮之—浜鎮(回憶崇明往事,追憶塵封古鎮)(一)

▲浜鎮西街

講到“東當”,就是“東萬興”,只因有了西當,才對應稱呼它為“東當”,那裡沒有當鋪。東當的宅院,四周宅溝圍繞,院子裡有很少見的彩色玻璃的門窗,讓人過目不忘。東當宅前路旁的幾顆兩人合抱粗壯的高大榆樹,樹蔭如巨傘,夏天路人經過此地時常在樹下歇涼。土改後房屋被分給了貧苦農民。

崇明四大古鎮之—浜鎮(回憶崇明往事,追憶塵封古鎮)(一)

▲浜鎮東街

靈龍街的龔家院宅,也是一個“天靈地傑”寶地,人才輩出。出生在此的龔聘英(字莘甫),咸豐十年十月由刑部主事入直,復中同治壬戌進士,官至翰林院編修。著名書法家、崇明中學和電廠的創辦者曹炳麟先生的母親就是靈龍街的龔家閨女。二十世紀四十年代著名的歌星和電影演員龔秋霞,原名龔莎莎、龔秋香,於1916年12月4日出生在浜鎮靈龍街。龔氏醫生世家也在浜鎮靈龍街。

崇明四大古鎮之—浜鎮(回憶崇明往事,追憶塵封古鎮)(一)

▲龔秋霞

黃家大院在浜鎮東街的中部,浜鎮河北面。那邊一大片房產姓黃的居多。面向大街有兩個大門,東邊的因是主錦宅,故只稱它為“黃錦成”,西邊的才稱它為“西黃成”,中間由街面房屋間隔。兩個黃錦成大院後面有通道相連,北邊的後門能看到城隍廟,向東與靈龍街上黃氏住家相連,靈龍街好似一條分界線:靈龍街西邊是黃氏宅院;靈龍街東邊是龔姓人家。

崇明四大古鎮之—浜鎮(回憶崇明往事,追憶塵封古鎮)(一)

郭家在浜鎮東市浜鎮河的南岸一大片聚集區。裡面的房屋佈署,由北向南,然後一個彎,向西彎到蟠龍河的石門套裡出來,猶如L型。解放前國民黨軍隊為了抗擊蘇北地區解放軍的進攻,保衛崇明,阻止解放軍渡江南下,浜鎮首次來了青年軍,一個連的百來人就駐紮在郭家大院裡。

浜鎮上趙家瞭解不多,只知其在東市開酒店,西市有院宅。

浜鎮歷史上解放前有四座老樓:一座在西當的龔家大宅院內;三棟在東街,一座在東大街郭家宅院內,一座在大街與靈龍街交匯處的龔家樓,稱作“敖家樓”,一座為靈龍街上的龔家宅院內的。在解放前,這些老樓都是十分稀罕的建築,故稱它為“古樓”。

崇明四大古鎮之—浜鎮(回憶崇明往事,追憶塵封古鎮)(一)

▲靈龍街上的龔家院宅

浜鎮的東西大街的河浜上佈滿了木橋,十步一橋,或者說一店一橋,連接南北兩邊的店家。這些橋大概最初都是商家為了方便顧客,在自家的店前修築的,增加顧客的流通量,也就增加了生意。

浜鎮主橋,是橫跨在蟠龍河上的一座橋,解放前是一座木橋,粗壯的橋柱、橋樑、橋板和橋欄,讓人感覺粗狂和古樸,能通行載重的木製牛車、手推車,是鎮上最大的橋,故浜鎮人都稱它為“大橋”。大橋南端的蟠龍河上有座石橋,東街的浜鎮河南岸街道與西邊連接,大橋的東邊橫跨在浜鎮河上有座木橋,使河南河北連接。

崇明四大古鎮之—浜鎮(回憶崇明往事,追憶塵封古鎮)(一)

崇明四大古鎮之—浜鎮(回憶崇明往事,追憶塵封古鎮)(一)

▲現在的蟠龍河橋

崇明四大古鎮之—浜鎮(回憶崇明往事,追憶塵封古鎮)(一)

▲上世紀末的蟠龍河橋

浜鎮小學,從浜鎮大木橋,沿著蟠龍公路往南走,走過碾米廠油坊、汽車站、黃家院宅、郭家院宅,不久就到了一座橫跨蟠龍河的石橋,往東過橋就到了浜鎮小學的操場。浜鎮小學西傍蟠龍河,座北朝南,小學的白色圍牆上幾個黑色的“禮義廉恥”大字十分醒目。出生在上個世紀三十年代的孩子,是歷史上浜鎮小學的發展期,小學教室不夠用,借用浜鎮西萬興(西當)的大宅院內的房子當做教室,解放初期,又拆了城隍廟的磚木來擴建浜鎮小學。現在浜鎮小學已經在歷史的輝煌中消聲了。

浜鎮靈龍街北頭有一座城隍廟,所以靈龍街又簡稱為“廟弄”,該廟何時興建,無資料可查,廟門朝東,門前有兩座青石鼓,進門就是兩層樓戲臺,廟內廚房設在東南邊廂房,大殿朝東,有大佛,南北兩邊的廂房裡也有菩薩。解放前還經常看到蘇北來的船,留著面臉胡茬的船老大在鎮上買了豬頭等貢品,到廟裡燒香拜佛,祈求海上太平無事,漁產豐收。

崇明四大古鎮之—浜鎮(回憶崇明往事,追憶塵封古鎮)(一)

崇明四大古鎮之—浜鎮(回憶崇明往事,追憶塵封古鎮)(一)

▲靈龍街北頭歷史上的浜鎮城隍廟所在地

曾經,小小一個浜鎮,店鋪林立,手藝薈萃,百貨具備,茶館店裡日夜書場兼有,有時還有流動戲班子來浜鎮演出傳統戲曲和雜技,基本滿足了老百姓的物質和文化需求。資料反映,在二十世紀三十年代浜鎮的莊、樓、館、園、坊、當、鋪,最多時有101家。

浜鎮早市滿街都是趕集的人群,真可謂摩肩接踵,人聲鼎沸,聲傳十餘里!浜鎮老人說起這事,總露出難以形容的自豪,翹起大拇指說:這是我們浜鎮的鎮嚎,是我們浜鎮的興隆和驕傲!

1932年從崇明縣城至浜鎮建成土公路(現在稱作蟠龍公路),從此浜鎮大木橋以南的關家弄南邊,北面的碾米廠榨油坊相鄰,在公路旁建有私人車站,並建有一座能停放兩輛卡車的車庫。

浜鎮通往南門港建成土公路後,當時蘇北啟東等地區的公路交通網欠發達,汽車通達的地方有限,從而出現了蘇北至上海經過崇明浜鎮中轉前往上海的路線。這是一條最近最便捷的交通線:乘船到崇明的灣港上岸,步行一刻鐘到浜鎮;再乘車到南門港;再換乘輪船到上海。

"

開篇前要 

崇明歷史上有四大名鎮,並冠以“金銀銅鐵”之名,分別為“金油車橋銀堡鎮,銅新開河鐵浜鎮”,即油車橋鎮、堡鎮、新開河鎮和浜鎮。其中的油車橋鎮位於豎新鎮南部的明強村,以後衰落,被人遺忘,後來人們稱崇明的四大名鎮為:“橋、廟、堡、浜”。浜鎮直到新中國成立後,還很興盛,隨後,因北端的灣港消褪和相關建制的變化,浜鎮開始衰落,並被年輕人所淡忘,只留在老年人的腦海中。

浜鎮位於上海市崇明島,相傳昔鄉人李杜詩中舉人,柏謙中進士,初名鰲階鎮。清康熙五十九年(1725年)改今名。曾為崇明島通往江北海門、啟東等地的主要港口,20世紀40年代後因港口淤塞而衰落。聚落呈東西向矩形。面積約15公頃。人口600。小店數家,集市貿易活躍。蟠龍公路經村東。

浜鎮,位於崇明中北部的第一大鎮,始建於康熙後期。據說當時有一個敖姓人家,首先在此興建市房,故原稱敖家鎮。老人都知道該樓在浜鎮東邊大街與靈龍街交匯處,有一座臨街的兩層磚木結構的樓,稱作“敖家樓”,由龔家居住,開設食品點心店。後來鎮西的李杜詩,鎮東的柏謙分別於康熙五十九年、雍正二年考中舉人,鎮改名為“敖階鎮”,寓意“腳踏敖階,步步高”。又因鎮中有兩條河浜交叉,故大家都叫“浜鎮”,約定俗成。

崇明四大古鎮之—浜鎮(回憶崇明往事,追憶塵封古鎮)(一)

▲浜鎮新貌

明未清初,北邊的灣港是通往海門、啟東等蘇北地區的重要港口,浜鎮就變成進出崇明北部的重要市鎮。據資料反映,二十世紀三十年代開設的莊、樓、館、園、坊、當、鋪,最多時有101家,1942-1945年啟東、海門的客商也來開店,浜鎮的經濟非常活躍昌盛。徽商也來此經商開店,浜鎮還有安徽籍客商的後裔。當時集市上有銀匠、瓦特蒸汽動力碾坊、油坊、蠟燭坊、酒坊、磨坊、染坊、布莊、醬園店、茶食店、中藥店、中醫、祖宗畫畫室、茶館店書場、無聲電影等等。

崇明四大古鎮之—浜鎮(回憶崇明往事,追憶塵封古鎮)(一)

浜鎮,解放後歷經多次變化,開始的浜鎮,隸屬浜東鄉,鎮上有派出所(設在西街“西萬興”大宅院內)、稅務所(設在東街“高涼棚”大宅院內)政權機制,後來隨著鄉鎮建制的變化,改屬大同鄉、大同鎮,2000年12月,經上海市政府批准:撤銷建設鎮、大同鎮,設立新的建設鎮。現在的浜鎮隸屬建設鎮。

有兩條河流交叉流經浜鎮,交叉點是鎮的中心。南北一條通江大河,由於較寬闊,都叫它“大河”,現稱“蟠龍河”,向北流入長江。一條東西方向的河浜,由於已很窄,難與歷史上稱謂“運糧河”聯繫起來,大多數浜鎮人都叫它為“河浜”。東街上的浜鎮河西頭流入蟠龍河,東頭流入沙溝南北向的通江大河。西街上的浜鎮河東頭通過蟠龍公路地下的涵洞流入蟠龍河,西頭與運糧河相連。兩條河流交叉後把浜鎮一分為四,使之成為“田子型市鎮”,在崇明沒有第二家。

浜鎮有“龔郭趙黃”四大望族,龔氏為望族之首。

據資料反映,龔家在浜鎮興起後,三個兒子成家時各開新宅,就是浜鎮的“西萬興”(西當)、沙溝鎮的“東萬興”(東當)和位於建設地區虹橋鎮的“虹橋萬興”。

以前浜鎮西街上的“西萬興”佔據了“一半江山”,上百間房屋連成一片。因當鋪關係,後來人們都稱它為“西當”,一般很少稱它為“西萬興”。上個世紀四十年代部分房間曾借給浜鎮小學使用,解放後也被派出所使用。西當大宅院裡的建築,在鎮上首屈一指,書房、天井等設計高雅,有盆景、花壇等。

崇明四大古鎮之—浜鎮(回憶崇明往事,追憶塵封古鎮)(一)

▲浜鎮西街

講到“東當”,就是“東萬興”,只因有了西當,才對應稱呼它為“東當”,那裡沒有當鋪。東當的宅院,四周宅溝圍繞,院子裡有很少見的彩色玻璃的門窗,讓人過目不忘。東當宅前路旁的幾顆兩人合抱粗壯的高大榆樹,樹蔭如巨傘,夏天路人經過此地時常在樹下歇涼。土改後房屋被分給了貧苦農民。

崇明四大古鎮之—浜鎮(回憶崇明往事,追憶塵封古鎮)(一)

▲浜鎮東街

靈龍街的龔家院宅,也是一個“天靈地傑”寶地,人才輩出。出生在此的龔聘英(字莘甫),咸豐十年十月由刑部主事入直,復中同治壬戌進士,官至翰林院編修。著名書法家、崇明中學和電廠的創辦者曹炳麟先生的母親就是靈龍街的龔家閨女。二十世紀四十年代著名的歌星和電影演員龔秋霞,原名龔莎莎、龔秋香,於1916年12月4日出生在浜鎮靈龍街。龔氏醫生世家也在浜鎮靈龍街。

崇明四大古鎮之—浜鎮(回憶崇明往事,追憶塵封古鎮)(一)

▲龔秋霞

黃家大院在浜鎮東街的中部,浜鎮河北面。那邊一大片房產姓黃的居多。面向大街有兩個大門,東邊的因是主錦宅,故只稱它為“黃錦成”,西邊的才稱它為“西黃成”,中間由街面房屋間隔。兩個黃錦成大院後面有通道相連,北邊的後門能看到城隍廟,向東與靈龍街上黃氏住家相連,靈龍街好似一條分界線:靈龍街西邊是黃氏宅院;靈龍街東邊是龔姓人家。

崇明四大古鎮之—浜鎮(回憶崇明往事,追憶塵封古鎮)(一)

郭家在浜鎮東市浜鎮河的南岸一大片聚集區。裡面的房屋佈署,由北向南,然後一個彎,向西彎到蟠龍河的石門套裡出來,猶如L型。解放前國民黨軍隊為了抗擊蘇北地區解放軍的進攻,保衛崇明,阻止解放軍渡江南下,浜鎮首次來了青年軍,一個連的百來人就駐紮在郭家大院裡。

浜鎮上趙家瞭解不多,只知其在東市開酒店,西市有院宅。

浜鎮歷史上解放前有四座老樓:一座在西當的龔家大宅院內;三棟在東街,一座在東大街郭家宅院內,一座在大街與靈龍街交匯處的龔家樓,稱作“敖家樓”,一座為靈龍街上的龔家宅院內的。在解放前,這些老樓都是十分稀罕的建築,故稱它為“古樓”。

崇明四大古鎮之—浜鎮(回憶崇明往事,追憶塵封古鎮)(一)

▲靈龍街上的龔家院宅

浜鎮的東西大街的河浜上佈滿了木橋,十步一橋,或者說一店一橋,連接南北兩邊的店家。這些橋大概最初都是商家為了方便顧客,在自家的店前修築的,增加顧客的流通量,也就增加了生意。

浜鎮主橋,是橫跨在蟠龍河上的一座橋,解放前是一座木橋,粗壯的橋柱、橋樑、橋板和橋欄,讓人感覺粗狂和古樸,能通行載重的木製牛車、手推車,是鎮上最大的橋,故浜鎮人都稱它為“大橋”。大橋南端的蟠龍河上有座石橋,東街的浜鎮河南岸街道與西邊連接,大橋的東邊橫跨在浜鎮河上有座木橋,使河南河北連接。

崇明四大古鎮之—浜鎮(回憶崇明往事,追憶塵封古鎮)(一)

崇明四大古鎮之—浜鎮(回憶崇明往事,追憶塵封古鎮)(一)

▲現在的蟠龍河橋

崇明四大古鎮之—浜鎮(回憶崇明往事,追憶塵封古鎮)(一)

▲上世紀末的蟠龍河橋

浜鎮小學,從浜鎮大木橋,沿著蟠龍公路往南走,走過碾米廠油坊、汽車站、黃家院宅、郭家院宅,不久就到了一座橫跨蟠龍河的石橋,往東過橋就到了浜鎮小學的操場。浜鎮小學西傍蟠龍河,座北朝南,小學的白色圍牆上幾個黑色的“禮義廉恥”大字十分醒目。出生在上個世紀三十年代的孩子,是歷史上浜鎮小學的發展期,小學教室不夠用,借用浜鎮西萬興(西當)的大宅院內的房子當做教室,解放初期,又拆了城隍廟的磚木來擴建浜鎮小學。現在浜鎮小學已經在歷史的輝煌中消聲了。

浜鎮靈龍街北頭有一座城隍廟,所以靈龍街又簡稱為“廟弄”,該廟何時興建,無資料可查,廟門朝東,門前有兩座青石鼓,進門就是兩層樓戲臺,廟內廚房設在東南邊廂房,大殿朝東,有大佛,南北兩邊的廂房裡也有菩薩。解放前還經常看到蘇北來的船,留著面臉胡茬的船老大在鎮上買了豬頭等貢品,到廟裡燒香拜佛,祈求海上太平無事,漁產豐收。

崇明四大古鎮之—浜鎮(回憶崇明往事,追憶塵封古鎮)(一)

崇明四大古鎮之—浜鎮(回憶崇明往事,追憶塵封古鎮)(一)

▲靈龍街北頭歷史上的浜鎮城隍廟所在地

曾經,小小一個浜鎮,店鋪林立,手藝薈萃,百貨具備,茶館店裡日夜書場兼有,有時還有流動戲班子來浜鎮演出傳統戲曲和雜技,基本滿足了老百姓的物質和文化需求。資料反映,在二十世紀三十年代浜鎮的莊、樓、館、園、坊、當、鋪,最多時有101家。

浜鎮早市滿街都是趕集的人群,真可謂摩肩接踵,人聲鼎沸,聲傳十餘里!浜鎮老人說起這事,總露出難以形容的自豪,翹起大拇指說:這是我們浜鎮的鎮嚎,是我們浜鎮的興隆和驕傲!

1932年從崇明縣城至浜鎮建成土公路(現在稱作蟠龍公路),從此浜鎮大木橋以南的關家弄南邊,北面的碾米廠榨油坊相鄰,在公路旁建有私人車站,並建有一座能停放兩輛卡車的車庫。

浜鎮通往南門港建成土公路後,當時蘇北啟東等地區的公路交通網欠發達,汽車通達的地方有限,從而出現了蘇北至上海經過崇明浜鎮中轉前往上海的路線。這是一條最近最便捷的交通線:乘船到崇明的灣港上岸,步行一刻鐘到浜鎮;再乘車到南門港;再換乘輪船到上海。

崇明四大古鎮之—浜鎮(回憶崇明往事,追憶塵封古鎮)(一)

"

開篇前要 

崇明歷史上有四大名鎮,並冠以“金銀銅鐵”之名,分別為“金油車橋銀堡鎮,銅新開河鐵浜鎮”,即油車橋鎮、堡鎮、新開河鎮和浜鎮。其中的油車橋鎮位於豎新鎮南部的明強村,以後衰落,被人遺忘,後來人們稱崇明的四大名鎮為:“橋、廟、堡、浜”。浜鎮直到新中國成立後,還很興盛,隨後,因北端的灣港消褪和相關建制的變化,浜鎮開始衰落,並被年輕人所淡忘,只留在老年人的腦海中。

浜鎮位於上海市崇明島,相傳昔鄉人李杜詩中舉人,柏謙中進士,初名鰲階鎮。清康熙五十九年(1725年)改今名。曾為崇明島通往江北海門、啟東等地的主要港口,20世紀40年代後因港口淤塞而衰落。聚落呈東西向矩形。面積約15公頃。人口600。小店數家,集市貿易活躍。蟠龍公路經村東。

浜鎮,位於崇明中北部的第一大鎮,始建於康熙後期。據說當時有一個敖姓人家,首先在此興建市房,故原稱敖家鎮。老人都知道該樓在浜鎮東邊大街與靈龍街交匯處,有一座臨街的兩層磚木結構的樓,稱作“敖家樓”,由龔家居住,開設食品點心店。後來鎮西的李杜詩,鎮東的柏謙分別於康熙五十九年、雍正二年考中舉人,鎮改名為“敖階鎮”,寓意“腳踏敖階,步步高”。又因鎮中有兩條河浜交叉,故大家都叫“浜鎮”,約定俗成。

崇明四大古鎮之—浜鎮(回憶崇明往事,追憶塵封古鎮)(一)

▲浜鎮新貌

明未清初,北邊的灣港是通往海門、啟東等蘇北地區的重要港口,浜鎮就變成進出崇明北部的重要市鎮。據資料反映,二十世紀三十年代開設的莊、樓、館、園、坊、當、鋪,最多時有101家,1942-1945年啟東、海門的客商也來開店,浜鎮的經濟非常活躍昌盛。徽商也來此經商開店,浜鎮還有安徽籍客商的後裔。當時集市上有銀匠、瓦特蒸汽動力碾坊、油坊、蠟燭坊、酒坊、磨坊、染坊、布莊、醬園店、茶食店、中藥店、中醫、祖宗畫畫室、茶館店書場、無聲電影等等。

崇明四大古鎮之—浜鎮(回憶崇明往事,追憶塵封古鎮)(一)

浜鎮,解放後歷經多次變化,開始的浜鎮,隸屬浜東鄉,鎮上有派出所(設在西街“西萬興”大宅院內)、稅務所(設在東街“高涼棚”大宅院內)政權機制,後來隨著鄉鎮建制的變化,改屬大同鄉、大同鎮,2000年12月,經上海市政府批准:撤銷建設鎮、大同鎮,設立新的建設鎮。現在的浜鎮隸屬建設鎮。

有兩條河流交叉流經浜鎮,交叉點是鎮的中心。南北一條通江大河,由於較寬闊,都叫它“大河”,現稱“蟠龍河”,向北流入長江。一條東西方向的河浜,由於已很窄,難與歷史上稱謂“運糧河”聯繫起來,大多數浜鎮人都叫它為“河浜”。東街上的浜鎮河西頭流入蟠龍河,東頭流入沙溝南北向的通江大河。西街上的浜鎮河東頭通過蟠龍公路地下的涵洞流入蟠龍河,西頭與運糧河相連。兩條河流交叉後把浜鎮一分為四,使之成為“田子型市鎮”,在崇明沒有第二家。

浜鎮有“龔郭趙黃”四大望族,龔氏為望族之首。

據資料反映,龔家在浜鎮興起後,三個兒子成家時各開新宅,就是浜鎮的“西萬興”(西當)、沙溝鎮的“東萬興”(東當)和位於建設地區虹橋鎮的“虹橋萬興”。

以前浜鎮西街上的“西萬興”佔據了“一半江山”,上百間房屋連成一片。因當鋪關係,後來人們都稱它為“西當”,一般很少稱它為“西萬興”。上個世紀四十年代部分房間曾借給浜鎮小學使用,解放後也被派出所使用。西當大宅院裡的建築,在鎮上首屈一指,書房、天井等設計高雅,有盆景、花壇等。

崇明四大古鎮之—浜鎮(回憶崇明往事,追憶塵封古鎮)(一)

▲浜鎮西街

講到“東當”,就是“東萬興”,只因有了西當,才對應稱呼它為“東當”,那裡沒有當鋪。東當的宅院,四周宅溝圍繞,院子裡有很少見的彩色玻璃的門窗,讓人過目不忘。東當宅前路旁的幾顆兩人合抱粗壯的高大榆樹,樹蔭如巨傘,夏天路人經過此地時常在樹下歇涼。土改後房屋被分給了貧苦農民。

崇明四大古鎮之—浜鎮(回憶崇明往事,追憶塵封古鎮)(一)

▲浜鎮東街

靈龍街的龔家院宅,也是一個“天靈地傑”寶地,人才輩出。出生在此的龔聘英(字莘甫),咸豐十年十月由刑部主事入直,復中同治壬戌進士,官至翰林院編修。著名書法家、崇明中學和電廠的創辦者曹炳麟先生的母親就是靈龍街的龔家閨女。二十世紀四十年代著名的歌星和電影演員龔秋霞,原名龔莎莎、龔秋香,於1916年12月4日出生在浜鎮靈龍街。龔氏醫生世家也在浜鎮靈龍街。

崇明四大古鎮之—浜鎮(回憶崇明往事,追憶塵封古鎮)(一)

▲龔秋霞

黃家大院在浜鎮東街的中部,浜鎮河北面。那邊一大片房產姓黃的居多。面向大街有兩個大門,東邊的因是主錦宅,故只稱它為“黃錦成”,西邊的才稱它為“西黃成”,中間由街面房屋間隔。兩個黃錦成大院後面有通道相連,北邊的後門能看到城隍廟,向東與靈龍街上黃氏住家相連,靈龍街好似一條分界線:靈龍街西邊是黃氏宅院;靈龍街東邊是龔姓人家。

崇明四大古鎮之—浜鎮(回憶崇明往事,追憶塵封古鎮)(一)

郭家在浜鎮東市浜鎮河的南岸一大片聚集區。裡面的房屋佈署,由北向南,然後一個彎,向西彎到蟠龍河的石門套裡出來,猶如L型。解放前國民黨軍隊為了抗擊蘇北地區解放軍的進攻,保衛崇明,阻止解放軍渡江南下,浜鎮首次來了青年軍,一個連的百來人就駐紮在郭家大院裡。

浜鎮上趙家瞭解不多,只知其在東市開酒店,西市有院宅。

浜鎮歷史上解放前有四座老樓:一座在西當的龔家大宅院內;三棟在東街,一座在東大街郭家宅院內,一座在大街與靈龍街交匯處的龔家樓,稱作“敖家樓”,一座為靈龍街上的龔家宅院內的。在解放前,這些老樓都是十分稀罕的建築,故稱它為“古樓”。

崇明四大古鎮之—浜鎮(回憶崇明往事,追憶塵封古鎮)(一)

▲靈龍街上的龔家院宅

浜鎮的東西大街的河浜上佈滿了木橋,十步一橋,或者說一店一橋,連接南北兩邊的店家。這些橋大概最初都是商家為了方便顧客,在自家的店前修築的,增加顧客的流通量,也就增加了生意。

浜鎮主橋,是橫跨在蟠龍河上的一座橋,解放前是一座木橋,粗壯的橋柱、橋樑、橋板和橋欄,讓人感覺粗狂和古樸,能通行載重的木製牛車、手推車,是鎮上最大的橋,故浜鎮人都稱它為“大橋”。大橋南端的蟠龍河上有座石橋,東街的浜鎮河南岸街道與西邊連接,大橋的東邊橫跨在浜鎮河上有座木橋,使河南河北連接。

崇明四大古鎮之—浜鎮(回憶崇明往事,追憶塵封古鎮)(一)

崇明四大古鎮之—浜鎮(回憶崇明往事,追憶塵封古鎮)(一)

▲現在的蟠龍河橋

崇明四大古鎮之—浜鎮(回憶崇明往事,追憶塵封古鎮)(一)

▲上世紀末的蟠龍河橋

浜鎮小學,從浜鎮大木橋,沿著蟠龍公路往南走,走過碾米廠油坊、汽車站、黃家院宅、郭家院宅,不久就到了一座橫跨蟠龍河的石橋,往東過橋就到了浜鎮小學的操場。浜鎮小學西傍蟠龍河,座北朝南,小學的白色圍牆上幾個黑色的“禮義廉恥”大字十分醒目。出生在上個世紀三十年代的孩子,是歷史上浜鎮小學的發展期,小學教室不夠用,借用浜鎮西萬興(西當)的大宅院內的房子當做教室,解放初期,又拆了城隍廟的磚木來擴建浜鎮小學。現在浜鎮小學已經在歷史的輝煌中消聲了。

浜鎮靈龍街北頭有一座城隍廟,所以靈龍街又簡稱為“廟弄”,該廟何時興建,無資料可查,廟門朝東,門前有兩座青石鼓,進門就是兩層樓戲臺,廟內廚房設在東南邊廂房,大殿朝東,有大佛,南北兩邊的廂房裡也有菩薩。解放前還經常看到蘇北來的船,留著面臉胡茬的船老大在鎮上買了豬頭等貢品,到廟裡燒香拜佛,祈求海上太平無事,漁產豐收。

崇明四大古鎮之—浜鎮(回憶崇明往事,追憶塵封古鎮)(一)

崇明四大古鎮之—浜鎮(回憶崇明往事,追憶塵封古鎮)(一)

▲靈龍街北頭歷史上的浜鎮城隍廟所在地

曾經,小小一個浜鎮,店鋪林立,手藝薈萃,百貨具備,茶館店裡日夜書場兼有,有時還有流動戲班子來浜鎮演出傳統戲曲和雜技,基本滿足了老百姓的物質和文化需求。資料反映,在二十世紀三十年代浜鎮的莊、樓、館、園、坊、當、鋪,最多時有101家。

浜鎮早市滿街都是趕集的人群,真可謂摩肩接踵,人聲鼎沸,聲傳十餘里!浜鎮老人說起這事,總露出難以形容的自豪,翹起大拇指說:這是我們浜鎮的鎮嚎,是我們浜鎮的興隆和驕傲!

1932年從崇明縣城至浜鎮建成土公路(現在稱作蟠龍公路),從此浜鎮大木橋以南的關家弄南邊,北面的碾米廠榨油坊相鄰,在公路旁建有私人車站,並建有一座能停放兩輛卡車的車庫。

浜鎮通往南門港建成土公路後,當時蘇北啟東等地區的公路交通網欠發達,汽車通達的地方有限,從而出現了蘇北至上海經過崇明浜鎮中轉前往上海的路線。這是一條最近最便捷的交通線:乘船到崇明的灣港上岸,步行一刻鐘到浜鎮;再乘車到南門港;再換乘輪船到上海。

崇明四大古鎮之—浜鎮(回憶崇明往事,追憶塵封古鎮)(一)

崇明四大古鎮之—浜鎮(回憶崇明往事,追憶塵封古鎮)(一)

▲上世紀末拍攝的蟠龍公路上駛經浜鎮的公交車

清末民初,灣港是崇明通往海門、啟東等蘇北對岸的重要港口,浜鎮也為各地客商進出崇明北部地區的要道之一。現在的灣港,早已無蹤影,原灣港的江邊早已被泥沙漲成大片灘塗,後開墾成廣袤的農場,江邊已遠離浜鎮很遠很遠。浜鎮,以前位於崇明中北部,現在已變成了崇明的中心點了。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