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村安徽池州 | 石門高古村,群山之中徽派建築如同古畫

安徽,池州,石門高古村落。

千年時光穿梭,至今古韻依然無比美好。

探村安徽池州 | 石門高古村,群山之中徽派建築如同古畫

這是一座在記憶的頻道里從來沒有顯示的古村,更或者,它早已被人們遺忘。秀美的山水滋養著這方土地的人們,石磚石瓦成為他們禦寒的天然屏障。石門高就這樣一直被距池州市區東南56公里處的群山環抱著。在上千年的風霜侵染中,它卻依舊以淡然的姿態隱逸於群山之中。石門高位於池州市貴池區棠溪鎮石門高村,是擁有以石門村徽派古民居為特色的獨特旅遊資源地。

探村安徽池州 | 石門高古村,群山之中徽派建築如同古畫

石門高的村口真有一座石門,石為柱石為樑再蓋上黛瓦,就成了個徽派門樓。門樓跨路而建,走過門樓,路邊有座四方碉樓式的建築——文昌閣,這兩個建築都是仿著原來樣式重建的。走進古村落,呼吸著新鮮空氣。剛想要發出點聲響來,身前就飛跑著幾個放學回家的小孩,我於是也跟著向著村裡小跑了過去,心裡也沒想會不會把這些熊孩子給嚇著。

探村安徽池州 | 石門高古村,群山之中徽派建築如同古畫

走在石板鋪就的路面上,感受著歷史的迴響和悠久的文化。溪流的歌唱時隱時現,我心裡不禁嘀咕了起來:水在哪兒?水就在腳下,在石板的下面。路面行人,路下流水。高高低低曲曲折折長滿青苔的石板道連接著家家戶戶,清澈悠悠的山泉水,淙淙不歇,流向四面八方。難怪當年高家一位書生有“故園覓得幽居味,屋上青山屋下泉”之句,世代流傳,讀來令人萌生許多感慨。走在石板路上,聽著水流潺潺而過,一切的煩惱都煙消雲散。

探村安徽池州 | 石門高古村,群山之中徽派建築如同古畫

這裡的貓貓狗狗似乎都不怕人,就這樣淡定地望著你,安靜地配合著你一次次咔嚓的快門聲。

探村安徽池州 | 石門高古村,群山之中徽派建築如同古畫

這是一個延續自明清時代的建築風格的古村落,幢幢古宅,各具風姿依山而立,仿似一幅俊美的山中古畫。那用古磚門樓石門坊勾勒的線條,粗曠中夾雜著歷史的厚重。在上千年的風霜侵染中,依舊以淡然的姿態隱逸於群山之中。整個村莊前後都能望得到頭,從這頭到那頭,只需要喊一聲,都能聽到久久的迴音。夕陽西下,斜斜映在斑駁的城牆上,像是不經意間闖入了上個世紀的輪迴。石板黑瓦的是這裡的最大特色,彷彿是存留於畫卷中的江南水鄉。

探村安徽池州 | 石門高古村,群山之中徽派建築如同古畫

在石板路上行走的很愉快,於是這種愉快的時光總是很短暫,我還意猶未盡的時候就走到了石板路的盡頭。很幸運的是在石板路的盡頭我被村子裡面的月沼給吸引住了,我馬上給朋友發送了一張手機拍的照片過去,告訴她我在宏村。這裡可和宏村不一樣,這裡的美是質樸無華的美。月沼實際上是全村消防儲備用水。這方塘也是村民放生求福之處。塘中有紅蛟魚、長壽龜,從旁邊小店裡買來魚食,撒一把到塘中,條條紅影爭相簇擁過來,搶食發出的“嘖嘖”聲,惹得我們開心無比。一塘多用,科學周全,可見古人的設計充滿了智慧!方塘平靜的水面,如一面鏡子,映照著古祠、山峰和村莊,使得村莊有了靈氣,是石門高村的一道美麗景觀。如果非要問我跟喜歡那種美,我可能要給你一個貪心的回答,兩個我都喜歡。對啊,我就是這麼貪心的人。

探村安徽池州 | 石門高古村,群山之中徽派建築如同古畫

為了細讀石門高那一本又一本的立體古書,我們帶著虔誠的心走進了一幢幢古老的深宅大院——高氏宗祠——歸隱堂。建於明代景泰六年(1455年),坐北朝南,位於村中心的老牛形前。老牛形,傳說是一條神牛,是個風水寶地。

探村安徽池州 | 石門高古村,群山之中徽派建築如同古畫

高氏宗祠連同門樓牌坊在內,共有七進,除倒塌的最後一進享堂外,現尚存六進,面積有1000多平方米。從現存的規模來看,也能看出昔日是何等地氣派和輝煌!高氏宗祠現為安徽省文物保護單位。祠堂內,徽派建築藝術風格濃郁,每進上方均有不同道數的駝樑,駝樑兩端雕有麒麟和花草之類的圖案,色彩至今依舊鮮豔。

探村安徽池州 | 石門高古村,群山之中徽派建築如同古畫

第三進大廳是高氏宗祠最寬敞、最氣派的大廳,廳內頂上方有11根駝樑相連,共有22根木柱支撐。木柱下方各有一“石磉”作墊。每一個石磉上所雕刻的花紋圖案都不相同。在天井臺階和天井水池兩邊,共有六塊石頭雕出的“牛鼻石”。上有平臺,兩邊有走廊,整個大廳古樸宏大。這裡也是高氏族人集會之處,也是當年匾額集中之處。匾額有皇上御賜的,有達官顯貴贈送的,也有名家書寫的,顯示這座古建築的榮耀和輝煌,展示著它的文化品位。

探村安徽池州 | 石門高古村,群山之中徽派建築如同古畫

高氏宗祠歷時多個朝代、整修不斷,保存了不同時代的建築風格和藝術特點。從前到後依次為門廳、中下廳、中上廳、香火廳、祭祖祠,各進之間以天井相屬,前進到後進依山勢地形逐漸增高,祭祖祠高於孝恩堂0.80米。宗祠進深長63米、面闊15.28米。脊高6.5米,佔地面積945平方米。柱礎石為青石質,有圓形、覆盆式,方形、六面、八面形等。祠內136根木柱襯托樑枋,柱上架樑,自下而上,逐層升高,直至屋脊,構成一組排列有序的木質構架。駝樑、月樑、撐拱,捲棚、雀替等木結構雕刻較簡潔,留有明代遺風。同時祠堂裡還採用了傳統的徽派建築裡經典的“天井”結構,便於採光也寓意聚財。

探村安徽池州 | 石門高古村,群山之中徽派建築如同古畫

古宅內,那方正的天井,敞亮通明,一無遮蔽。若是晴空萬里,陽光撲地而來,給幽深的宅院送來光明和暖陽,使這個縱深宅院並無半點陰暗潮溼之感;倘遇雨天,高空飄落的雨水直落天井,注入“回”字形石池內,循旋通繞,流向室外。其精巧的設置既可採光,亦可賞景,更能調和陰陽,把天道與塵世,把自然與人類,糅合得相諧相融。

探村安徽池州 | 石門高古村,群山之中徽派建築如同古畫

古徽州盛行敦本敬祖之風,名門望族修祠擴宇、營建支祠,規模勝似瓊樓玉宇,以顯示家族的昌盛。因此,高氏宗祠從某種程度上來說,也表現了高氏先人忠孝勤勞之品德。

探村安徽池州 | 石門高古村,群山之中徽派建築如同古畫

石門高的建築風格是典型的徽派建築風格特色。依山就勢,構思精巧,造型豐富,講究韻律美,以馬頭牆、小青瓦最有特色。徽派建築集徽州山川風景之靈氣,融風俗文化之精華,風格獨特,結構嚴謹,雕鏤精湛,尤以民居、祠堂和牌坊最為典型,被譽為“徽州古建三絕”。

探村安徽池州 | 石門高古村,群山之中徽派建築如同古畫

現在的村子裡只剩下這些年邁的老人們看家望門,年輕人都紛紛進城工作去了。在與村裡人的攀談之中,我能深刻感受到他們對於村子的熱愛,正如當我請一位大伯拍照的時候,他手裡的點著的煙在我拍好之前一直拿在手裡一口沒抽。

探村安徽池州 | 石門高古村,群山之中徽派建築如同古畫

今日的石門高村,早已沒有了往昔的繁華。但從村裡人的容顏裡,從那一磚一瓦中,你仍能感覺到村子質樸。雖然石門高地理偏遠,但石門人絕對不是一群與世隔絕的部落,他們不僅承繼了祖先的榮耀,也承繼了祖先的堅韌、樸實、勤勞與進取。

古村記編輯於網絡,作者:胡文凱

歡迎關注古村記頭條號(更多全國縣市古村古鎮關注微信號,請搜微信號:gucunji)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