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念堯舜二帝求賢、躬耕勝蹟,命此山,安徽池州市歷山景區

大曆山簡稱歷山,位於安徽池州市東至縣堯渡鎮,後人為紀念堯舜二帝求賢、躬耕勝蹟,命此山為舜耕山,命堯帝渡河處為堯渡。

紀念堯舜二帝求賢、躬耕勝蹟,命此山,安徽池州市歷山景區


唐貞宗二年始建草規庵、隱龍庵、真人觀,明建堯舜詞,今存法藏寺、堯池、舜井、堯舜望江臺、堯憩石、舜耕地。山有伏虎洞、堆雲洞、八公洞、白龍洞、燕子洞,洞內鍾乳懸掛,造型奇異。主峰仙人掌海拔372米,鬆蒼柏翠,竹海深深。朝聖進香、觀光遊覽者絡繹不絕。 大曆山除了人文傳說,佛教文化之外,還有一勝,就是有待開發的溶洞景觀。對此,古藉中有很多記載,還有許多文人留下的讚美詩。

紀念堯舜二帝求賢、躬耕勝蹟,命此山,安徽池州市歷山景區


清嘉慶23年<東流縣誌>就曾記載“山之西有舜城,山之東有舜井,上有尋真觀、草規庵。有二池並列,在觀前為水天池,甚旱不涸,在庵前者曰旱天池,甚雨不積,謂之舜池。一石名仙掌,石上有痕如掌跡也,觀下又有獅子石,形如立獅,庵前之右有老虎洞、八公洞、白龍洞(亦名隱龍洞),庵之後有望江石(亦名望江臺)。旁有潛龍庵,皆遊覽之勝也。”古人有詩云:“山洞由來遠,神龍日隱眠;藤蘿常礙月,石柱自擎天;古篆苔痕蝕,新泉滴露涓;雲從應有會,鳴蟬最高巔”。

紀念堯舜二帝求賢、躬耕勝蹟,命此山,安徽池州市歷山景區


<池州府志>贊其曰:“南望匡廬,西瞰江渚,最為雄傑”其實,歷山並不高,海拔只有372米,它既沒有九華山的千峰峻秀,又沒有天柱山的擎天一柱。而歷山卻有一段不平凡的歷史。相傳古時的虞舜,從北方一路行來,見這座掌形山脈樹茂林豐,竹影婆娑,且前有田畈,旁有河湖,可耕可漁可陶,便在此定居下來。他不但教當地百姓學農學漁學陶,還每天跪在地上對著上天哭泣,替父母分擔罪行,自我引咎……舜的孝心感動了上天,舜的賢名遠播四方。遠在北方的堯帝聞知後,跋山涉水,南巡訪舜,几上歷山,請其下山輔政,後又毅然決然地將帝位傳給了時年50歲的舜。舜繼位後,不負眾望,披荊斬棘,治薰風,除水患,開闢了“堯天舜地”之盛。

法藏寺景區和溶洞分佈區主要有:堯憩石、堯亭、舜亭、弈亭、舜耕地、竹海、堯池、舜井、法藏寺、草規庵、旱天池和燕子洞、白龍洞、觀音洞、雙龍洞、堆雲洞、黃龍洞、伏虎洞及百米碑廊。望江臺景區位於歷山主峰,主要景點望江臺、無際禪師墓塔遺址、獅子望長江、佛桃園等,存有日軍修建的碉堡遺址和戰壕。

2000年成為國家首批AA風景旅遊區,2007年獲池州市文明風景區稱號,2007年12月被授予國家AAA級旅遊景區。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