瀘州千年先市古鎮 因名人“先汪”而得名——瀘州古鎮溯源追蹤

赤水河 全唐詩 筆架山 隋朝 醬油 江陽沽酒客 2018-12-21

先市鎮位於四川省合江的西南方,赤水河、佛甲路縱貫全境,交通便捷。距合江城區25公里、瀘州市城區55公里、貴州省赤水市城區20公里。有合江“四大古鎮”之稱。先市鎮原是區所在地,歷史悠久,最早始建於唐朝,因唐朝神童先氏建業於此而得名。境內有唐朝神童先旺墓,抗日戰爭紀念牌,明末張獻忠駐軍遺址等多處文化古蹟,現保持市級文化先進鎮稱號。由於獨特的區域優勢,淵遠流長的歷史文化,凸顯其經濟文化的優勢。

瀘州千年先市古鎮 因名人“先汪”而得名——瀘州古鎮溯源追蹤

赤水河從南而來,在先市古場東面與佛攏溪匯合流向密溪、實錄,在馬街、洞賓巖與長江牽手,奔向三峽。赤水河黃金水道托起沿岸的村落、古場、古鎮,於是先市場下就有集市、老街、店鋪,河邊上有了渡口、碼頭,先市成為合江四大古場之一。

瀘州千年先市古鎮 因名人“先汪”而得名——瀘州古鎮溯源追蹤

先市之名人

《合江縣志》記載,地因人名。合江先汪,為春秋時晉國三軍元帥先軫50世孫,出生於唐朝德宗貞元二年,即公元786年,三歲啟蒙,讀書觀音溪巖,苦讀不輟,七歲日誦萬言,時人稱奇。舉於朝,蒙詔試,授神童,泮讀宮中十四年。深通經史,21歲賜進士出身,授合江縣令,返鄉治邑,政聲卓著,受民擁戴。後辭官,居安樂山(筆架山),聘為白猿書院主講,教授鄉中弟子,注有《九經》,有《安樂山》詩入全唐詩集,其詩云:

碧峰橫倚白雲端,隋代真人化跡殘。

翠柏不雕龍質瘦,石泉猶在鏡光寒。

一身迥向天邊立,萬壑皆從腳底看。

莫道煙消無路上,但存仙骨到非難。

這首七律《遊安樂山》載於《全唐詩》14冊472卷中,講的是先汪居安樂山憑弔劉真人古蹟而有感而發。

瀘州千年先市古鎮 因名人“先汪”而得名——瀘州古鎮溯源追蹤

後又作《玉蟾探勝》七律,雲:

玉蟾安樂俱名山,兩地相鄰帶水間。

今日情酬同心結,臨江喜戴一重天。

青松不老長記取,翠竹常存未忘年。

佇立高峰晴空遠,夕陽含笑彩雲邊。

瀘州千年先市古鎮 因名人“先汪”而得名——瀘州古鎮溯源追蹤

公元876年,91歲的老汪已是子孫滿堂,桃李天下。他選中了赤水河邊上的古鎮,這兒有丁山,有之溪相伴,實乃人間桃源,又有漢武帝品味的杞醬。留下遺囑,死後葬於孝禪寺(廣福寺)一側,早聞晨鐘,暮伴魚鼓,一心向佛,為民祈福消災,佑一方四境安寧。百姓敬他為官清廉,勤政於民,以地祭先汪令,先市場因名人先汪而得名。先汪墓已存1100多年,為地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詩云:

一杯山下矗豐碑,屯壑將軍號虎貔。

遙時隔溪唐令尹,萬家廬墓系人思。

瀘州千年先市古鎮 因名人“先汪”而得名——瀘州古鎮溯源追蹤

先市古鎮最出名的還要說是醬油,與其說是最出名不如說是很多人對他的好不知道,先市醬油又名"先市豆油",以赤水河流域小麥大豆、赤水河水(井水)以及四川井鹽為原料,利用赤水河流域特有天然微生物發酵精釀而成,色澤棕紅,體態澄清,味道鮮美,餘味綿長,具有濃郁清香而醇和爽口、成甜適度而鍋煎不糊、掛碗不沾碗、久存而不生花之特點,乃古今至愛的灶上珍品。

瀘州千年先市古鎮 因名人“先汪”而得名——瀘州古鎮溯源追蹤

瀘州千年先市古鎮 因名人“先汪”而得名——瀘州古鎮溯源追蹤

瀘州千年先市古鎮 因名人“先汪”而得名——瀘州古鎮溯源追蹤

瀘州千年先市古鎮 因名人“先汪”而得名——瀘州古鎮溯源追蹤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