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演陳果:香港電影的歷史使命已經完成'

"

記者:餘雅琴

每一個在1990年代度過青春的人都會喜歡香港電影,那裡面有江湖,有豪情,有都市,有市井生活,滿足了物質和娛樂還相對匱乏的時代裡我們想要的一切幻想。

在眾多的香港導演裡,陳果則始終是一個異數,他的電影告訴我們,香港除了中環白領和幫派鬥爭,有著那麼多和我們一樣的小人物,除了江湖義氣,還有那麼多無可奈何的頹然與妥協。他的作品不像我們熟悉的香港電影,卻又似乎比那些更加“香港”,他準確捕捉到世紀末的情緒,讓他的電影始終有種惘惘的危機感,他鏡頭下的人物常常飛揚起又跌落,唱著一曲輓歌。

《香港製造》裡少年中秋成為很多人青春的代言人,而《榴蓮飄飄》裡的“港漂”阿燕更是與如今的“北漂”遙相呼應。二十幾年過去,這些年輕人不論老去還是死亡,歷史都已然成為過去。陳果的電影關注的是那些被侮辱和被損害而不自知的人,是那些時代飄搖中的畸零人。他說自己只是“偶然”拍了一部又一部“社會片”,而這些“偶然”中又有著一個創作者的必然堅守。

"

記者:餘雅琴

每一個在1990年代度過青春的人都會喜歡香港電影,那裡面有江湖,有豪情,有都市,有市井生活,滿足了物質和娛樂還相對匱乏的時代裡我們想要的一切幻想。

在眾多的香港導演裡,陳果則始終是一個異數,他的電影告訴我們,香港除了中環白領和幫派鬥爭,有著那麼多和我們一樣的小人物,除了江湖義氣,還有那麼多無可奈何的頹然與妥協。他的作品不像我們熟悉的香港電影,卻又似乎比那些更加“香港”,他準確捕捉到世紀末的情緒,讓他的電影始終有種惘惘的危機感,他鏡頭下的人物常常飛揚起又跌落,唱著一曲輓歌。

《香港製造》裡少年中秋成為很多人青春的代言人,而《榴蓮飄飄》裡的“港漂”阿燕更是與如今的“北漂”遙相呼應。二十幾年過去,這些年輕人不論老去還是死亡,歷史都已然成為過去。陳果的電影關注的是那些被侮辱和被損害而不自知的人,是那些時代飄搖中的畸零人。他說自己只是“偶然”拍了一部又一部“社會片”,而這些“偶然”中又有著一個創作者的必然堅守。

導演陳果:香港電影的歷史使命已經完成

《香港製造》劇照

與許多香港導演不同,陳果沒有選擇在中國電影最熱的時期“北上”拍片,他不多的幾部商業片也備受非議。這一次,他作為第八屆香港主題電影展開幕影片《淪落人》的監製來到北京,同時放映他的名作《細路祥》。或許是不謀而合,影展的主題是“師徒傳承,前輩後生”,而陳果就是被師徒傳承式的香港片場培養起來的,從事過幾乎所有電影工種,才有機會成為導演。

拋開那些獲得的獎項和提名,陳果到底是一個地地道道的香港導演,他是被香港電影的黃金時代教會的導演,成長在片場,卻終於還是成為片場的“叛逆者”。他總說自己想拍商業片,卻總是失敗去拍藝術片;自己想要生存,卻一定要表達自我。

或許,正是因為在商業和藝術的夾縫中,在現實和理想的鴻溝間求生存,陳果的電影追求電影的可看性,好看之餘才夾帶私貨,用隱喻書寫大時代。而這些將說未說的感受,到底是評論家的過度解讀,還是我們的集體潛意識呢?陳果只是留給我們一個似是而非的答案。

陳果的電影可以被看做研究香港這座城市文化心態的最佳影像文本,他描摹了一個世紀末的城市寓言,讓彼時的內地觀眾看到未來的自己。

"

記者:餘雅琴

每一個在1990年代度過青春的人都會喜歡香港電影,那裡面有江湖,有豪情,有都市,有市井生活,滿足了物質和娛樂還相對匱乏的時代裡我們想要的一切幻想。

在眾多的香港導演裡,陳果則始終是一個異數,他的電影告訴我們,香港除了中環白領和幫派鬥爭,有著那麼多和我們一樣的小人物,除了江湖義氣,還有那麼多無可奈何的頹然與妥協。他的作品不像我們熟悉的香港電影,卻又似乎比那些更加“香港”,他準確捕捉到世紀末的情緒,讓他的電影始終有種惘惘的危機感,他鏡頭下的人物常常飛揚起又跌落,唱著一曲輓歌。

《香港製造》裡少年中秋成為很多人青春的代言人,而《榴蓮飄飄》裡的“港漂”阿燕更是與如今的“北漂”遙相呼應。二十幾年過去,這些年輕人不論老去還是死亡,歷史都已然成為過去。陳果的電影關注的是那些被侮辱和被損害而不自知的人,是那些時代飄搖中的畸零人。他說自己只是“偶然”拍了一部又一部“社會片”,而這些“偶然”中又有著一個創作者的必然堅守。

導演陳果:香港電影的歷史使命已經完成

《香港製造》劇照

與許多香港導演不同,陳果沒有選擇在中國電影最熱的時期“北上”拍片,他不多的幾部商業片也備受非議。這一次,他作為第八屆香港主題電影展開幕影片《淪落人》的監製來到北京,同時放映他的名作《細路祥》。或許是不謀而合,影展的主題是“師徒傳承,前輩後生”,而陳果就是被師徒傳承式的香港片場培養起來的,從事過幾乎所有電影工種,才有機會成為導演。

拋開那些獲得的獎項和提名,陳果到底是一個地地道道的香港導演,他是被香港電影的黃金時代教會的導演,成長在片場,卻終於還是成為片場的“叛逆者”。他總說自己想拍商業片,卻總是失敗去拍藝術片;自己想要生存,卻一定要表達自我。

或許,正是因為在商業和藝術的夾縫中,在現實和理想的鴻溝間求生存,陳果的電影追求電影的可看性,好看之餘才夾帶私貨,用隱喻書寫大時代。而這些將說未說的感受,到底是評論家的過度解讀,還是我們的集體潛意識呢?陳果只是留給我們一個似是而非的答案。

陳果的電影可以被看做研究香港這座城市文化心態的最佳影像文本,他描摹了一個世紀末的城市寓言,讓彼時的內地觀眾看到未來的自己。

導演陳果:香港電影的歷史使命已經完成

陳果,香港導演、編劇、製片人,1959年出生於廣東,代表作有《香港製造》《去年煙花特別多》《榴蓮飄飄》《細路祥》等,曾獲第34屆臺灣電影金馬獎最佳導演獎、第22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導演獎。

“我的電影都是偶然成就的”

新京報:我第一次看《香港製造》的時候還是十幾年前,當時在上中學,那會兒內地青少年的處境雖然和電影裡面表現的香港很不一樣,但是依然感覺特別有共鳴。

陳果:對。年輕人的確會有那種共鳴感,無論什麼時代都會有青春的“勇者無敵”的感覺。

新京報:你當時拍這個片的時候,是在一種什麼樣的情況下?

陳果:我當時就有一種強烈的感受,當時香港的社會氛圍和現在很不一樣。我是1996年拍的《香港製造》,那時候只有成年人在擔心迴歸之後的各種制度的改變。年輕人是完全不管的,沒有成年人的浮躁和憂慮。

我當時的直接感覺是香港社會和家庭都產生了很大的變化。因為我在主流電影工業裡,那時候就覺得,為什麼沒人拍這種大時代之下的騷動?就算有人拍也只是想去借那個時代的一些氣氛,最終還是主流電影的東西。

於是我就有了《香港製造》那個故事,當時我想做一個跟社會有關係的題材。但是,“迴歸”這個議題是很奇怪的現象。按道理來說,“迴歸”在我們中國人這邊是很正能量的,但那個時候又不完全是。

但是,我當時也沒有太大野心,是完全把《香港製造》當成反映家庭的變化來拍。那時候,很多香港工廠已經開始轉移到內地城市,像東莞這樣的地方。也有很多跨地區的婚姻和男女關係,於是出現了很多家庭結構上的變化。當時香港的社會是挺複雜挺熱鬧的。

"

記者:餘雅琴

每一個在1990年代度過青春的人都會喜歡香港電影,那裡面有江湖,有豪情,有都市,有市井生活,滿足了物質和娛樂還相對匱乏的時代裡我們想要的一切幻想。

在眾多的香港導演裡,陳果則始終是一個異數,他的電影告訴我們,香港除了中環白領和幫派鬥爭,有著那麼多和我們一樣的小人物,除了江湖義氣,還有那麼多無可奈何的頹然與妥協。他的作品不像我們熟悉的香港電影,卻又似乎比那些更加“香港”,他準確捕捉到世紀末的情緒,讓他的電影始終有種惘惘的危機感,他鏡頭下的人物常常飛揚起又跌落,唱著一曲輓歌。

《香港製造》裡少年中秋成為很多人青春的代言人,而《榴蓮飄飄》裡的“港漂”阿燕更是與如今的“北漂”遙相呼應。二十幾年過去,這些年輕人不論老去還是死亡,歷史都已然成為過去。陳果的電影關注的是那些被侮辱和被損害而不自知的人,是那些時代飄搖中的畸零人。他說自己只是“偶然”拍了一部又一部“社會片”,而這些“偶然”中又有著一個創作者的必然堅守。

導演陳果:香港電影的歷史使命已經完成

《香港製造》劇照

與許多香港導演不同,陳果沒有選擇在中國電影最熱的時期“北上”拍片,他不多的幾部商業片也備受非議。這一次,他作為第八屆香港主題電影展開幕影片《淪落人》的監製來到北京,同時放映他的名作《細路祥》。或許是不謀而合,影展的主題是“師徒傳承,前輩後生”,而陳果就是被師徒傳承式的香港片場培養起來的,從事過幾乎所有電影工種,才有機會成為導演。

拋開那些獲得的獎項和提名,陳果到底是一個地地道道的香港導演,他是被香港電影的黃金時代教會的導演,成長在片場,卻終於還是成為片場的“叛逆者”。他總說自己想拍商業片,卻總是失敗去拍藝術片;自己想要生存,卻一定要表達自我。

或許,正是因為在商業和藝術的夾縫中,在現實和理想的鴻溝間求生存,陳果的電影追求電影的可看性,好看之餘才夾帶私貨,用隱喻書寫大時代。而這些將說未說的感受,到底是評論家的過度解讀,還是我們的集體潛意識呢?陳果只是留給我們一個似是而非的答案。

陳果的電影可以被看做研究香港這座城市文化心態的最佳影像文本,他描摹了一個世紀末的城市寓言,讓彼時的內地觀眾看到未來的自己。

導演陳果:香港電影的歷史使命已經完成

陳果,香港導演、編劇、製片人,1959年出生於廣東,代表作有《香港製造》《去年煙花特別多》《榴蓮飄飄》《細路祥》等,曾獲第34屆臺灣電影金馬獎最佳導演獎、第22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導演獎。

“我的電影都是偶然成就的”

新京報:我第一次看《香港製造》的時候還是十幾年前,當時在上中學,那會兒內地青少年的處境雖然和電影裡面表現的香港很不一樣,但是依然感覺特別有共鳴。

陳果:對。年輕人的確會有那種共鳴感,無論什麼時代都會有青春的“勇者無敵”的感覺。

新京報:你當時拍這個片的時候,是在一種什麼樣的情況下?

陳果:我當時就有一種強烈的感受,當時香港的社會氛圍和現在很不一樣。我是1996年拍的《香港製造》,那時候只有成年人在擔心迴歸之後的各種制度的改變。年輕人是完全不管的,沒有成年人的浮躁和憂慮。

我當時的直接感覺是香港社會和家庭都產生了很大的變化。因為我在主流電影工業裡,那時候就覺得,為什麼沒人拍這種大時代之下的騷動?就算有人拍也只是想去借那個時代的一些氣氛,最終還是主流電影的東西。

於是我就有了《香港製造》那個故事,當時我想做一個跟社會有關係的題材。但是,“迴歸”這個議題是很奇怪的現象。按道理來說,“迴歸”在我們中國人這邊是很正能量的,但那個時候又不完全是。

但是,我當時也沒有太大野心,是完全把《香港製造》當成反映家庭的變化來拍。那時候,很多香港工廠已經開始轉移到內地城市,像東莞這樣的地方。也有很多跨地區的婚姻和男女關係,於是出現了很多家庭結構上的變化。當時香港的社會是挺複雜挺熱鬧的。

導演陳果:香港電影的歷史使命已經完成

《香港製造》劇照。

新京報:我發現你的作品一直非常關注時代,關注香港這座城市在時代當中的變化,還有很多的隱喻。《香港製造》之後緊接著又拍了《去年煙花特別多》《細路祥》,後來又拍了像《榴蓮飄飄》這些作品。這些如果去分析的話,都有某些隱喻在,我不知道這是你的自覺性,還是說被評論家解讀出來的。

陳果:是偶然的。我在拍《香港製造》的時候,其實也是一個東西引發這麼一連串的效果。我那時候在主流電影界也開始做導演,但是,做了兩部以後覺得挺不舒服。我決定要拍一個完全由自己掌控的電影。

當然現在重看,我也不知道為什麼當時這麼冷靜。我們是在主流電影裡成長的,我沒有受過任何藝術電影的教育,甚至沒有人去提醒你怎麼拍,我們是真的亂拍。《香港製造》的成功啟發了我,原來用這手法去拍社會問題還是有一些人看的,不是完全沒有觀眾。

《香港製造》拿了很多獎,偶然的東西就變成了必然,本來真的只是我偶然想拍個關於迴歸的故事就算了。隨著影片的成功,我就繼續拍了《去年煙花特別多》《細路祥》這一系列電影。做出一些成績之後,香港也沒有別人拍這樣的電影,我就建立了自己的一個位置。而這個位置還是有意義的,事實上開創了另外一片天空,這樣我就慢慢把風格定型了。

《榴蓮飄飄》之後我就在想,如果這樣拍寫實片,也很難找到故事。雖然社會每天很多事情可以拍,但是我找不到自己需要的點,這個點是什麼呢?就是要拍社會問題片,一邊揭露社會的黑暗面,還要找到一個娛樂觀眾的層面。其實我是一直希望拍所謂沉重的題材,但也要有可看性,有娛樂的一面。

我這種類型的電影是很難的,因為香港沒有這種電影的市場。除了一撥文青喜歡,受眾很窄。

"

記者:餘雅琴

每一個在1990年代度過青春的人都會喜歡香港電影,那裡面有江湖,有豪情,有都市,有市井生活,滿足了物質和娛樂還相對匱乏的時代裡我們想要的一切幻想。

在眾多的香港導演裡,陳果則始終是一個異數,他的電影告訴我們,香港除了中環白領和幫派鬥爭,有著那麼多和我們一樣的小人物,除了江湖義氣,還有那麼多無可奈何的頹然與妥協。他的作品不像我們熟悉的香港電影,卻又似乎比那些更加“香港”,他準確捕捉到世紀末的情緒,讓他的電影始終有種惘惘的危機感,他鏡頭下的人物常常飛揚起又跌落,唱著一曲輓歌。

《香港製造》裡少年中秋成為很多人青春的代言人,而《榴蓮飄飄》裡的“港漂”阿燕更是與如今的“北漂”遙相呼應。二十幾年過去,這些年輕人不論老去還是死亡,歷史都已然成為過去。陳果的電影關注的是那些被侮辱和被損害而不自知的人,是那些時代飄搖中的畸零人。他說自己只是“偶然”拍了一部又一部“社會片”,而這些“偶然”中又有著一個創作者的必然堅守。

導演陳果:香港電影的歷史使命已經完成

《香港製造》劇照

與許多香港導演不同,陳果沒有選擇在中國電影最熱的時期“北上”拍片,他不多的幾部商業片也備受非議。這一次,他作為第八屆香港主題電影展開幕影片《淪落人》的監製來到北京,同時放映他的名作《細路祥》。或許是不謀而合,影展的主題是“師徒傳承,前輩後生”,而陳果就是被師徒傳承式的香港片場培養起來的,從事過幾乎所有電影工種,才有機會成為導演。

拋開那些獲得的獎項和提名,陳果到底是一個地地道道的香港導演,他是被香港電影的黃金時代教會的導演,成長在片場,卻終於還是成為片場的“叛逆者”。他總說自己想拍商業片,卻總是失敗去拍藝術片;自己想要生存,卻一定要表達自我。

或許,正是因為在商業和藝術的夾縫中,在現實和理想的鴻溝間求生存,陳果的電影追求電影的可看性,好看之餘才夾帶私貨,用隱喻書寫大時代。而這些將說未說的感受,到底是評論家的過度解讀,還是我們的集體潛意識呢?陳果只是留給我們一個似是而非的答案。

陳果的電影可以被看做研究香港這座城市文化心態的最佳影像文本,他描摹了一個世紀末的城市寓言,讓彼時的內地觀眾看到未來的自己。

導演陳果:香港電影的歷史使命已經完成

陳果,香港導演、編劇、製片人,1959年出生於廣東,代表作有《香港製造》《去年煙花特別多》《榴蓮飄飄》《細路祥》等,曾獲第34屆臺灣電影金馬獎最佳導演獎、第22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導演獎。

“我的電影都是偶然成就的”

新京報:我第一次看《香港製造》的時候還是十幾年前,當時在上中學,那會兒內地青少年的處境雖然和電影裡面表現的香港很不一樣,但是依然感覺特別有共鳴。

陳果:對。年輕人的確會有那種共鳴感,無論什麼時代都會有青春的“勇者無敵”的感覺。

新京報:你當時拍這個片的時候,是在一種什麼樣的情況下?

陳果:我當時就有一種強烈的感受,當時香港的社會氛圍和現在很不一樣。我是1996年拍的《香港製造》,那時候只有成年人在擔心迴歸之後的各種制度的改變。年輕人是完全不管的,沒有成年人的浮躁和憂慮。

我當時的直接感覺是香港社會和家庭都產生了很大的變化。因為我在主流電影工業裡,那時候就覺得,為什麼沒人拍這種大時代之下的騷動?就算有人拍也只是想去借那個時代的一些氣氛,最終還是主流電影的東西。

於是我就有了《香港製造》那個故事,當時我想做一個跟社會有關係的題材。但是,“迴歸”這個議題是很奇怪的現象。按道理來說,“迴歸”在我們中國人這邊是很正能量的,但那個時候又不完全是。

但是,我當時也沒有太大野心,是完全把《香港製造》當成反映家庭的變化來拍。那時候,很多香港工廠已經開始轉移到內地城市,像東莞這樣的地方。也有很多跨地區的婚姻和男女關係,於是出現了很多家庭結構上的變化。當時香港的社會是挺複雜挺熱鬧的。

導演陳果:香港電影的歷史使命已經完成

《香港製造》劇照。

新京報:我發現你的作品一直非常關注時代,關注香港這座城市在時代當中的變化,還有很多的隱喻。《香港製造》之後緊接著又拍了《去年煙花特別多》《細路祥》,後來又拍了像《榴蓮飄飄》這些作品。這些如果去分析的話,都有某些隱喻在,我不知道這是你的自覺性,還是說被評論家解讀出來的。

陳果:是偶然的。我在拍《香港製造》的時候,其實也是一個東西引發這麼一連串的效果。我那時候在主流電影界也開始做導演,但是,做了兩部以後覺得挺不舒服。我決定要拍一個完全由自己掌控的電影。

當然現在重看,我也不知道為什麼當時這麼冷靜。我們是在主流電影裡成長的,我沒有受過任何藝術電影的教育,甚至沒有人去提醒你怎麼拍,我們是真的亂拍。《香港製造》的成功啟發了我,原來用這手法去拍社會問題還是有一些人看的,不是完全沒有觀眾。

《香港製造》拿了很多獎,偶然的東西就變成了必然,本來真的只是我偶然想拍個關於迴歸的故事就算了。隨著影片的成功,我就繼續拍了《去年煙花特別多》《細路祥》這一系列電影。做出一些成績之後,香港也沒有別人拍這樣的電影,我就建立了自己的一個位置。而這個位置還是有意義的,事實上開創了另外一片天空,這樣我就慢慢把風格定型了。

《榴蓮飄飄》之後我就在想,如果這樣拍寫實片,也很難找到故事。雖然社會每天很多事情可以拍,但是我找不到自己需要的點,這個點是什麼呢?就是要拍社會問題片,一邊揭露社會的黑暗面,還要找到一個娛樂觀眾的層面。其實我是一直希望拍所謂沉重的題材,但也要有可看性,有娛樂的一面。

我這種類型的電影是很難的,因為香港沒有這種電影的市場。除了一撥文青喜歡,受眾很窄。

導演陳果:香港電影的歷史使命已經完成

《榴蓮飄飄》劇照。

新京報:我知道你是在內地出生,然後在香港成長的,不知道這個經歷對於你的創作有什麼影響嗎?

陳果:當然是有的,這種“根”的東西是存在的。但是如果你說成長,《榴蓮飄飄》中我成長的部分比較多一點。我去香港的時候還很小,很多東西記不清楚。香港其實是一個沒有根的城市,是一個移民城市。我們當時想通過香港去南洋,但到香港後沒有走,像我們這種家庭特別多。

當我在香港住下來,無緣無故又住了幾十年之後,我發現在這裡蠻適應的,而且它有一種洋氣,跟我們小時候的環境完全不一樣。香港人拍出來的東西就沒有內地拍的那麼沉重。雖然我的電影還是有一些陰暗面,可我想在裡面放一些幽默進去,這或許就是香港海派的地方。

很多人問我到底有沒有受什麼導演影響,我小時候看了很多“法國新浪潮”、“日本新浪潮”的電影。剛入行的時候,我又很幸運地就見證了“香港新浪潮”那個階段,但是,那個階段又和“臺灣新電影”不一樣。

因為“臺灣新電影”關注比較人文的東西,“香港新浪潮”其實已經商業化。當年我們沒覺得香港拍的是藝術片,這些電影裡都有明星,還是挺主流的。但是如果你用現在角度去分析,“香港新浪潮”這些電影還是一個藝術品。我們那時候沒人教的,都是慢慢跟著工業的發展或者社會的進程去學習。

新京報:你不認為你的這些作品是藝術電影?

陳果:現在談“藝術電影”這個詞比較言重了,以前沒有這個說法,以前只能說自己拍的是“獨立電影”。但是,“獨立電影”在外國既可以是商業主流的“獨立電影”,也可以是彰顯個人藝術的“獨立電影”。

我現在當然不能不說我做的是“藝術電影”了,但是我的“藝術電影”跟別的“藝術電影”又有點不一樣,因為我一直很在意我電影的可看性。可看性是什麼?如果說得不好聽一點,就是娛樂性,就是沒那麼苦悶。就像剛才所說,一個很悲觀或者嚴肅的題材,一樣也可以拍得有觀賞性。因為我知道其實做藝術電影是很殘酷的。如果去電影節,片子又得不到獎,很可能就賣不出去。

我們在香港做電影生存很難,因此我們都是現實主義者。如果片子賣不出去,就很難繼續下去,作為導演,只能在電影裡面找它的觀賞性。做得大眾(universal)一點,誰看都懂,都說好看。我的電影跟很多藝術片完全不一樣,不像有些藝術片比較自我一點。當然不是說我的電影就沒有自我,只是大家走的路有點不一樣。

新京報:但是,我還是感覺你的電影和主流電影很不一樣。

陳果:那當然不一樣。在香港,我的電影基本上都是獨立做出來的,但是我又是反“獨立”的,獨立的東西會把題材限制得非常小,拍法也都差不多。這種拍法也慢慢也形成了一種主流。我是完全不理這些規則。其實,商業片有商業片的套路,藝術片也有藝術片的套路,看多了我就煩。

如果你問我是什麼樣的導演,我會告訴你,我真的就不是(你說的那樣的導演)。我是非常坐不穩的人,比如說《三夫》,20年前拍完《香港有個好萊塢》之後,我就可以繼續拍,但是我那時候找不到演員。隔了這麼多年再去拍,電影會非常不一樣。

其實,我拍《三夫》是因為《九龍不敗》受到很大的挫敗,於是開始問自己為什麼拍主流電影那麼困難,遇到那麼多問題?我想還是算了,繼續拍“三部曲”吧。

拍《三夫》就花了一個月籌備,見過小美(演員曾美慧孜),回去就開始寫劇本,寫了兩三個星期後就開始拍了。我沒有花很多時間去計算,很簡單就去拍了,我也沒想過拍一個多麼偉大的作品。

有時候記者也問我,覺得自己的電影如何?成績怎麼樣?我說這樣問是想我達到一個什麼程度嗎?你怎麼可能要求我的作品到(你希望的)那樣一個水準。其實我沒有目標,我真的隨意就拍了。因為我知道限制在哪,困難在哪,極限在哪,資本在哪,預算在哪。所有東西都在一個很小的環境裡。

我們拍電影最難的部分是每次拍完一部你就要重新來過,這次“三部曲”拍完,我就開始想接下來是繼續拍主流,還是拍所謂的“藝術片”,我掙扎得很厲害。大部分朋友都覺得我不應該再拍主流電影。但我自己拍主流片雖然還沒成功,還是期盼可以拍到成功為止。如果有人繼續投資,我還是一定拍,做導演應該每次都挑戰一些不一樣的東西。

"

記者:餘雅琴

每一個在1990年代度過青春的人都會喜歡香港電影,那裡面有江湖,有豪情,有都市,有市井生活,滿足了物質和娛樂還相對匱乏的時代裡我們想要的一切幻想。

在眾多的香港導演裡,陳果則始終是一個異數,他的電影告訴我們,香港除了中環白領和幫派鬥爭,有著那麼多和我們一樣的小人物,除了江湖義氣,還有那麼多無可奈何的頹然與妥協。他的作品不像我們熟悉的香港電影,卻又似乎比那些更加“香港”,他準確捕捉到世紀末的情緒,讓他的電影始終有種惘惘的危機感,他鏡頭下的人物常常飛揚起又跌落,唱著一曲輓歌。

《香港製造》裡少年中秋成為很多人青春的代言人,而《榴蓮飄飄》裡的“港漂”阿燕更是與如今的“北漂”遙相呼應。二十幾年過去,這些年輕人不論老去還是死亡,歷史都已然成為過去。陳果的電影關注的是那些被侮辱和被損害而不自知的人,是那些時代飄搖中的畸零人。他說自己只是“偶然”拍了一部又一部“社會片”,而這些“偶然”中又有著一個創作者的必然堅守。

導演陳果:香港電影的歷史使命已經完成

《香港製造》劇照

與許多香港導演不同,陳果沒有選擇在中國電影最熱的時期“北上”拍片,他不多的幾部商業片也備受非議。這一次,他作為第八屆香港主題電影展開幕影片《淪落人》的監製來到北京,同時放映他的名作《細路祥》。或許是不謀而合,影展的主題是“師徒傳承,前輩後生”,而陳果就是被師徒傳承式的香港片場培養起來的,從事過幾乎所有電影工種,才有機會成為導演。

拋開那些獲得的獎項和提名,陳果到底是一個地地道道的香港導演,他是被香港電影的黃金時代教會的導演,成長在片場,卻終於還是成為片場的“叛逆者”。他總說自己想拍商業片,卻總是失敗去拍藝術片;自己想要生存,卻一定要表達自我。

或許,正是因為在商業和藝術的夾縫中,在現實和理想的鴻溝間求生存,陳果的電影追求電影的可看性,好看之餘才夾帶私貨,用隱喻書寫大時代。而這些將說未說的感受,到底是評論家的過度解讀,還是我們的集體潛意識呢?陳果只是留給我們一個似是而非的答案。

陳果的電影可以被看做研究香港這座城市文化心態的最佳影像文本,他描摹了一個世紀末的城市寓言,讓彼時的內地觀眾看到未來的自己。

導演陳果:香港電影的歷史使命已經完成

陳果,香港導演、編劇、製片人,1959年出生於廣東,代表作有《香港製造》《去年煙花特別多》《榴蓮飄飄》《細路祥》等,曾獲第34屆臺灣電影金馬獎最佳導演獎、第22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導演獎。

“我的電影都是偶然成就的”

新京報:我第一次看《香港製造》的時候還是十幾年前,當時在上中學,那會兒內地青少年的處境雖然和電影裡面表現的香港很不一樣,但是依然感覺特別有共鳴。

陳果:對。年輕人的確會有那種共鳴感,無論什麼時代都會有青春的“勇者無敵”的感覺。

新京報:你當時拍這個片的時候,是在一種什麼樣的情況下?

陳果:我當時就有一種強烈的感受,當時香港的社會氛圍和現在很不一樣。我是1996年拍的《香港製造》,那時候只有成年人在擔心迴歸之後的各種制度的改變。年輕人是完全不管的,沒有成年人的浮躁和憂慮。

我當時的直接感覺是香港社會和家庭都產生了很大的變化。因為我在主流電影工業裡,那時候就覺得,為什麼沒人拍這種大時代之下的騷動?就算有人拍也只是想去借那個時代的一些氣氛,最終還是主流電影的東西。

於是我就有了《香港製造》那個故事,當時我想做一個跟社會有關係的題材。但是,“迴歸”這個議題是很奇怪的現象。按道理來說,“迴歸”在我們中國人這邊是很正能量的,但那個時候又不完全是。

但是,我當時也沒有太大野心,是完全把《香港製造》當成反映家庭的變化來拍。那時候,很多香港工廠已經開始轉移到內地城市,像東莞這樣的地方。也有很多跨地區的婚姻和男女關係,於是出現了很多家庭結構上的變化。當時香港的社會是挺複雜挺熱鬧的。

導演陳果:香港電影的歷史使命已經完成

《香港製造》劇照。

新京報:我發現你的作品一直非常關注時代,關注香港這座城市在時代當中的變化,還有很多的隱喻。《香港製造》之後緊接著又拍了《去年煙花特別多》《細路祥》,後來又拍了像《榴蓮飄飄》這些作品。這些如果去分析的話,都有某些隱喻在,我不知道這是你的自覺性,還是說被評論家解讀出來的。

陳果:是偶然的。我在拍《香港製造》的時候,其實也是一個東西引發這麼一連串的效果。我那時候在主流電影界也開始做導演,但是,做了兩部以後覺得挺不舒服。我決定要拍一個完全由自己掌控的電影。

當然現在重看,我也不知道為什麼當時這麼冷靜。我們是在主流電影裡成長的,我沒有受過任何藝術電影的教育,甚至沒有人去提醒你怎麼拍,我們是真的亂拍。《香港製造》的成功啟發了我,原來用這手法去拍社會問題還是有一些人看的,不是完全沒有觀眾。

《香港製造》拿了很多獎,偶然的東西就變成了必然,本來真的只是我偶然想拍個關於迴歸的故事就算了。隨著影片的成功,我就繼續拍了《去年煙花特別多》《細路祥》這一系列電影。做出一些成績之後,香港也沒有別人拍這樣的電影,我就建立了自己的一個位置。而這個位置還是有意義的,事實上開創了另外一片天空,這樣我就慢慢把風格定型了。

《榴蓮飄飄》之後我就在想,如果這樣拍寫實片,也很難找到故事。雖然社會每天很多事情可以拍,但是我找不到自己需要的點,這個點是什麼呢?就是要拍社會問題片,一邊揭露社會的黑暗面,還要找到一個娛樂觀眾的層面。其實我是一直希望拍所謂沉重的題材,但也要有可看性,有娛樂的一面。

我這種類型的電影是很難的,因為香港沒有這種電影的市場。除了一撥文青喜歡,受眾很窄。

導演陳果:香港電影的歷史使命已經完成

《榴蓮飄飄》劇照。

新京報:我知道你是在內地出生,然後在香港成長的,不知道這個經歷對於你的創作有什麼影響嗎?

陳果:當然是有的,這種“根”的東西是存在的。但是如果你說成長,《榴蓮飄飄》中我成長的部分比較多一點。我去香港的時候還很小,很多東西記不清楚。香港其實是一個沒有根的城市,是一個移民城市。我們當時想通過香港去南洋,但到香港後沒有走,像我們這種家庭特別多。

當我在香港住下來,無緣無故又住了幾十年之後,我發現在這裡蠻適應的,而且它有一種洋氣,跟我們小時候的環境完全不一樣。香港人拍出來的東西就沒有內地拍的那麼沉重。雖然我的電影還是有一些陰暗面,可我想在裡面放一些幽默進去,這或許就是香港海派的地方。

很多人問我到底有沒有受什麼導演影響,我小時候看了很多“法國新浪潮”、“日本新浪潮”的電影。剛入行的時候,我又很幸運地就見證了“香港新浪潮”那個階段,但是,那個階段又和“臺灣新電影”不一樣。

因為“臺灣新電影”關注比較人文的東西,“香港新浪潮”其實已經商業化。當年我們沒覺得香港拍的是藝術片,這些電影裡都有明星,還是挺主流的。但是如果你用現在角度去分析,“香港新浪潮”這些電影還是一個藝術品。我們那時候沒人教的,都是慢慢跟著工業的發展或者社會的進程去學習。

新京報:你不認為你的這些作品是藝術電影?

陳果:現在談“藝術電影”這個詞比較言重了,以前沒有這個說法,以前只能說自己拍的是“獨立電影”。但是,“獨立電影”在外國既可以是商業主流的“獨立電影”,也可以是彰顯個人藝術的“獨立電影”。

我現在當然不能不說我做的是“藝術電影”了,但是我的“藝術電影”跟別的“藝術電影”又有點不一樣,因為我一直很在意我電影的可看性。可看性是什麼?如果說得不好聽一點,就是娛樂性,就是沒那麼苦悶。就像剛才所說,一個很悲觀或者嚴肅的題材,一樣也可以拍得有觀賞性。因為我知道其實做藝術電影是很殘酷的。如果去電影節,片子又得不到獎,很可能就賣不出去。

我們在香港做電影生存很難,因此我們都是現實主義者。如果片子賣不出去,就很難繼續下去,作為導演,只能在電影裡面找它的觀賞性。做得大眾(universal)一點,誰看都懂,都說好看。我的電影跟很多藝術片完全不一樣,不像有些藝術片比較自我一點。當然不是說我的電影就沒有自我,只是大家走的路有點不一樣。

新京報:但是,我還是感覺你的電影和主流電影很不一樣。

陳果:那當然不一樣。在香港,我的電影基本上都是獨立做出來的,但是我又是反“獨立”的,獨立的東西會把題材限制得非常小,拍法也都差不多。這種拍法也慢慢也形成了一種主流。我是完全不理這些規則。其實,商業片有商業片的套路,藝術片也有藝術片的套路,看多了我就煩。

如果你問我是什麼樣的導演,我會告訴你,我真的就不是(你說的那樣的導演)。我是非常坐不穩的人,比如說《三夫》,20年前拍完《香港有個好萊塢》之後,我就可以繼續拍,但是我那時候找不到演員。隔了這麼多年再去拍,電影會非常不一樣。

其實,我拍《三夫》是因為《九龍不敗》受到很大的挫敗,於是開始問自己為什麼拍主流電影那麼困難,遇到那麼多問題?我想還是算了,繼續拍“三部曲”吧。

拍《三夫》就花了一個月籌備,見過小美(演員曾美慧孜),回去就開始寫劇本,寫了兩三個星期後就開始拍了。我沒有花很多時間去計算,很簡單就去拍了,我也沒想過拍一個多麼偉大的作品。

有時候記者也問我,覺得自己的電影如何?成績怎麼樣?我說這樣問是想我達到一個什麼程度嗎?你怎麼可能要求我的作品到(你希望的)那樣一個水準。其實我沒有目標,我真的隨意就拍了。因為我知道限制在哪,困難在哪,極限在哪,資本在哪,預算在哪。所有東西都在一個很小的環境裡。

我們拍電影最難的部分是每次拍完一部你就要重新來過,這次“三部曲”拍完,我就開始想接下來是繼續拍主流,還是拍所謂的“藝術片”,我掙扎得很厲害。大部分朋友都覺得我不應該再拍主流電影。但我自己拍主流片雖然還沒成功,還是期盼可以拍到成功為止。如果有人繼續投資,我還是一定拍,做導演應該每次都挑戰一些不一樣的東西。

導演陳果:香港電影的歷史使命已經完成

陳果導演和編劇的新片《九龍不敗》評分極低。

命運好像每次都在捉弄我,非要逼我去拍藝術片不可。其實《九龍不敗》本來是不錯的項目,可惜後來被老闆剪得一塌糊塗,已經不是我想要的東西。

我是做主流出身的,為何拍主流電影這麼難呢?也許真的有宿命論在裡面,非得逼我繼續做比較自我的電影,其實我不知道現在到底該怎麼樣走。

香港電影的衰落不必覺得遺憾

新京報:我們知道你在最初進入電影工業的時候,實際上一開始不是做導演,而是做過很多不同種類的工作,這些經歷對你有什麼幫助嗎?

陳果:幫助很大。我一開始沒有決定要做導演,不像現在年輕人一上來就要做導演。現在一百個人裡九十個人都說想做導演,我當時完全沒有想做導演,我只是想說能進入電影工業就好,因為我喜歡電影,我進入這個體系就已經很有成就感,我做每一個部門都非常勤快,非常投入。

那時候太年輕,只有20歲,很熱情,做什麼都非常投入。當時也是香港電影最輝煌的時候,往往上一部還沒結束已經有人拉你去拍下一部了,當時真覺得拍電影太好了。這樣過了兩三年後,我開始慢慢地成長,當時看見一起入行的年輕人開始做導演,我就覺得原來做導演這麼容易啊,奇奇怪怪的心態才出來。

當然,我也在很多不同崗位裡熬過了十年,也不容易。做副導演是最久的。場記做了一年多,然後做製片也跟過攝影組,接著做第二副導,做了五六年,又做了一兩年策劃。頭尾有十年了。這十年對我影響非常大,掌握了非常多的工業經驗,當然,經驗跟拍電影是兩回事,當真正做起導演後,可能又有點不一樣。

我那時候都是自由電影工作者(freelance),做完一部就失業,再接著找第二部。我跟過很多導演,每個導演都有很不一樣的個性,我從中學習了不少。

我非常珍惜這十年,完全沒有後悔。其實,年輕的時候十年不是什麼問題,人往往過了三十歲,才發覺十年是那麼珍貴的時間,當人的年紀上來後,才領會人生短暫這個道理。後來拍的時候我也會慢慢回想,以前學過的東西都是有用的。

你問小美(曾美慧孜)就知道現場我怎麼拍,因為她合作過的導演比我多,而且她都是拍藝術片。她說我拍太快了,他們都受不了,因為一般藝術片導演都是磨洋工,大家不知道磨什麼,拍了一條又一條。我是完全沒有,這就是工業經驗,這不是一定好,對老闆有利,對導演來說未必。只是起碼我非常穩定,或者說我知道我要什麼。

這是經驗使然了,經驗使我成熟。但我又會覺得有時候太成熟是一個毛病,就是很快就知道電影怎麼做的時候,沒有了中間摸索期那個感覺。這種感覺按道理不是現場來決定的,應該是前期已經想好,我不知道自己有時候是不是該放緩腳步慢慢地去拍。

我的經驗跟現在年輕人完全不一樣,當然現在的社會也很不同了,沒人會聽完我的話就熬十年,畢竟青春有限。我按照當時的社會節奏才熬,如果現在還要熬十年,沒人願意去拍電影,這個時代完全不一樣了。

新京報:你這次跟年輕導演合作,監製了《淪落人》這部電影,你覺得兩代導演之間有什麼不一樣嗎?

陳果:《淪落人》的導演陳小娟,她也是慢慢才喜歡電影的,畢業進入社會後,她才去找機會學編劇什麼的。她本來好像是在銀行工作,然後自己找機會去認識電影是什麼,再考進大學學電影。這種導演我們叫“社會派”,但她後來已經不是“社會派”了,變成“學院派”。

現在很多社會派沒有受過正統電影教育,也沒有進入過工業,到了二十六七歲才知道自己喜歡電影,花三四年進入工業,掌握了拍電影的技巧之後,其實已經三十出頭,感覺上會比較急。

但如果一個人18歲,高中剛畢業,在考慮大學的時候就知道自己喜歡電影,直接進入電影學院,早點進入工業,就會比較清楚想要什麼。有些人一開始只是覺得電影很好玩,進入工業後發現自己不適應這種工作,年輕的時候還可以轉行,但有些人就轉不了。

最近就有很多進入社會後半路做電影的現象。但是電影這個東西每個人都喜歡,卻不是每個人都能成功,它非常殘酷,殘酷得一塌糊塗,做導演跟做演員有點像。特別是那些想做大導演的人,真的不是那麼容易就能成功。

"

記者:餘雅琴

每一個在1990年代度過青春的人都會喜歡香港電影,那裡面有江湖,有豪情,有都市,有市井生活,滿足了物質和娛樂還相對匱乏的時代裡我們想要的一切幻想。

在眾多的香港導演裡,陳果則始終是一個異數,他的電影告訴我們,香港除了中環白領和幫派鬥爭,有著那麼多和我們一樣的小人物,除了江湖義氣,還有那麼多無可奈何的頹然與妥協。他的作品不像我們熟悉的香港電影,卻又似乎比那些更加“香港”,他準確捕捉到世紀末的情緒,讓他的電影始終有種惘惘的危機感,他鏡頭下的人物常常飛揚起又跌落,唱著一曲輓歌。

《香港製造》裡少年中秋成為很多人青春的代言人,而《榴蓮飄飄》裡的“港漂”阿燕更是與如今的“北漂”遙相呼應。二十幾年過去,這些年輕人不論老去還是死亡,歷史都已然成為過去。陳果的電影關注的是那些被侮辱和被損害而不自知的人,是那些時代飄搖中的畸零人。他說自己只是“偶然”拍了一部又一部“社會片”,而這些“偶然”中又有著一個創作者的必然堅守。

導演陳果:香港電影的歷史使命已經完成

《香港製造》劇照

與許多香港導演不同,陳果沒有選擇在中國電影最熱的時期“北上”拍片,他不多的幾部商業片也備受非議。這一次,他作為第八屆香港主題電影展開幕影片《淪落人》的監製來到北京,同時放映他的名作《細路祥》。或許是不謀而合,影展的主題是“師徒傳承,前輩後生”,而陳果就是被師徒傳承式的香港片場培養起來的,從事過幾乎所有電影工種,才有機會成為導演。

拋開那些獲得的獎項和提名,陳果到底是一個地地道道的香港導演,他是被香港電影的黃金時代教會的導演,成長在片場,卻終於還是成為片場的“叛逆者”。他總說自己想拍商業片,卻總是失敗去拍藝術片;自己想要生存,卻一定要表達自我。

或許,正是因為在商業和藝術的夾縫中,在現實和理想的鴻溝間求生存,陳果的電影追求電影的可看性,好看之餘才夾帶私貨,用隱喻書寫大時代。而這些將說未說的感受,到底是評論家的過度解讀,還是我們的集體潛意識呢?陳果只是留給我們一個似是而非的答案。

陳果的電影可以被看做研究香港這座城市文化心態的最佳影像文本,他描摹了一個世紀末的城市寓言,讓彼時的內地觀眾看到未來的自己。

導演陳果:香港電影的歷史使命已經完成

陳果,香港導演、編劇、製片人,1959年出生於廣東,代表作有《香港製造》《去年煙花特別多》《榴蓮飄飄》《細路祥》等,曾獲第34屆臺灣電影金馬獎最佳導演獎、第22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導演獎。

“我的電影都是偶然成就的”

新京報:我第一次看《香港製造》的時候還是十幾年前,當時在上中學,那會兒內地青少年的處境雖然和電影裡面表現的香港很不一樣,但是依然感覺特別有共鳴。

陳果:對。年輕人的確會有那種共鳴感,無論什麼時代都會有青春的“勇者無敵”的感覺。

新京報:你當時拍這個片的時候,是在一種什麼樣的情況下?

陳果:我當時就有一種強烈的感受,當時香港的社會氛圍和現在很不一樣。我是1996年拍的《香港製造》,那時候只有成年人在擔心迴歸之後的各種制度的改變。年輕人是完全不管的,沒有成年人的浮躁和憂慮。

我當時的直接感覺是香港社會和家庭都產生了很大的變化。因為我在主流電影工業裡,那時候就覺得,為什麼沒人拍這種大時代之下的騷動?就算有人拍也只是想去借那個時代的一些氣氛,最終還是主流電影的東西。

於是我就有了《香港製造》那個故事,當時我想做一個跟社會有關係的題材。但是,“迴歸”這個議題是很奇怪的現象。按道理來說,“迴歸”在我們中國人這邊是很正能量的,但那個時候又不完全是。

但是,我當時也沒有太大野心,是完全把《香港製造》當成反映家庭的變化來拍。那時候,很多香港工廠已經開始轉移到內地城市,像東莞這樣的地方。也有很多跨地區的婚姻和男女關係,於是出現了很多家庭結構上的變化。當時香港的社會是挺複雜挺熱鬧的。

導演陳果:香港電影的歷史使命已經完成

《香港製造》劇照。

新京報:我發現你的作品一直非常關注時代,關注香港這座城市在時代當中的變化,還有很多的隱喻。《香港製造》之後緊接著又拍了《去年煙花特別多》《細路祥》,後來又拍了像《榴蓮飄飄》這些作品。這些如果去分析的話,都有某些隱喻在,我不知道這是你的自覺性,還是說被評論家解讀出來的。

陳果:是偶然的。我在拍《香港製造》的時候,其實也是一個東西引發這麼一連串的效果。我那時候在主流電影界也開始做導演,但是,做了兩部以後覺得挺不舒服。我決定要拍一個完全由自己掌控的電影。

當然現在重看,我也不知道為什麼當時這麼冷靜。我們是在主流電影裡成長的,我沒有受過任何藝術電影的教育,甚至沒有人去提醒你怎麼拍,我們是真的亂拍。《香港製造》的成功啟發了我,原來用這手法去拍社會問題還是有一些人看的,不是完全沒有觀眾。

《香港製造》拿了很多獎,偶然的東西就變成了必然,本來真的只是我偶然想拍個關於迴歸的故事就算了。隨著影片的成功,我就繼續拍了《去年煙花特別多》《細路祥》這一系列電影。做出一些成績之後,香港也沒有別人拍這樣的電影,我就建立了自己的一個位置。而這個位置還是有意義的,事實上開創了另外一片天空,這樣我就慢慢把風格定型了。

《榴蓮飄飄》之後我就在想,如果這樣拍寫實片,也很難找到故事。雖然社會每天很多事情可以拍,但是我找不到自己需要的點,這個點是什麼呢?就是要拍社會問題片,一邊揭露社會的黑暗面,還要找到一個娛樂觀眾的層面。其實我是一直希望拍所謂沉重的題材,但也要有可看性,有娛樂的一面。

我這種類型的電影是很難的,因為香港沒有這種電影的市場。除了一撥文青喜歡,受眾很窄。

導演陳果:香港電影的歷史使命已經完成

《榴蓮飄飄》劇照。

新京報:我知道你是在內地出生,然後在香港成長的,不知道這個經歷對於你的創作有什麼影響嗎?

陳果:當然是有的,這種“根”的東西是存在的。但是如果你說成長,《榴蓮飄飄》中我成長的部分比較多一點。我去香港的時候還很小,很多東西記不清楚。香港其實是一個沒有根的城市,是一個移民城市。我們當時想通過香港去南洋,但到香港後沒有走,像我們這種家庭特別多。

當我在香港住下來,無緣無故又住了幾十年之後,我發現在這裡蠻適應的,而且它有一種洋氣,跟我們小時候的環境完全不一樣。香港人拍出來的東西就沒有內地拍的那麼沉重。雖然我的電影還是有一些陰暗面,可我想在裡面放一些幽默進去,這或許就是香港海派的地方。

很多人問我到底有沒有受什麼導演影響,我小時候看了很多“法國新浪潮”、“日本新浪潮”的電影。剛入行的時候,我又很幸運地就見證了“香港新浪潮”那個階段,但是,那個階段又和“臺灣新電影”不一樣。

因為“臺灣新電影”關注比較人文的東西,“香港新浪潮”其實已經商業化。當年我們沒覺得香港拍的是藝術片,這些電影裡都有明星,還是挺主流的。但是如果你用現在角度去分析,“香港新浪潮”這些電影還是一個藝術品。我們那時候沒人教的,都是慢慢跟著工業的發展或者社會的進程去學習。

新京報:你不認為你的這些作品是藝術電影?

陳果:現在談“藝術電影”這個詞比較言重了,以前沒有這個說法,以前只能說自己拍的是“獨立電影”。但是,“獨立電影”在外國既可以是商業主流的“獨立電影”,也可以是彰顯個人藝術的“獨立電影”。

我現在當然不能不說我做的是“藝術電影”了,但是我的“藝術電影”跟別的“藝術電影”又有點不一樣,因為我一直很在意我電影的可看性。可看性是什麼?如果說得不好聽一點,就是娛樂性,就是沒那麼苦悶。就像剛才所說,一個很悲觀或者嚴肅的題材,一樣也可以拍得有觀賞性。因為我知道其實做藝術電影是很殘酷的。如果去電影節,片子又得不到獎,很可能就賣不出去。

我們在香港做電影生存很難,因此我們都是現實主義者。如果片子賣不出去,就很難繼續下去,作為導演,只能在電影裡面找它的觀賞性。做得大眾(universal)一點,誰看都懂,都說好看。我的電影跟很多藝術片完全不一樣,不像有些藝術片比較自我一點。當然不是說我的電影就沒有自我,只是大家走的路有點不一樣。

新京報:但是,我還是感覺你的電影和主流電影很不一樣。

陳果:那當然不一樣。在香港,我的電影基本上都是獨立做出來的,但是我又是反“獨立”的,獨立的東西會把題材限制得非常小,拍法也都差不多。這種拍法也慢慢也形成了一種主流。我是完全不理這些規則。其實,商業片有商業片的套路,藝術片也有藝術片的套路,看多了我就煩。

如果你問我是什麼樣的導演,我會告訴你,我真的就不是(你說的那樣的導演)。我是非常坐不穩的人,比如說《三夫》,20年前拍完《香港有個好萊塢》之後,我就可以繼續拍,但是我那時候找不到演員。隔了這麼多年再去拍,電影會非常不一樣。

其實,我拍《三夫》是因為《九龍不敗》受到很大的挫敗,於是開始問自己為什麼拍主流電影那麼困難,遇到那麼多問題?我想還是算了,繼續拍“三部曲”吧。

拍《三夫》就花了一個月籌備,見過小美(演員曾美慧孜),回去就開始寫劇本,寫了兩三個星期後就開始拍了。我沒有花很多時間去計算,很簡單就去拍了,我也沒想過拍一個多麼偉大的作品。

有時候記者也問我,覺得自己的電影如何?成績怎麼樣?我說這樣問是想我達到一個什麼程度嗎?你怎麼可能要求我的作品到(你希望的)那樣一個水準。其實我沒有目標,我真的隨意就拍了。因為我知道限制在哪,困難在哪,極限在哪,資本在哪,預算在哪。所有東西都在一個很小的環境裡。

我們拍電影最難的部分是每次拍完一部你就要重新來過,這次“三部曲”拍完,我就開始想接下來是繼續拍主流,還是拍所謂的“藝術片”,我掙扎得很厲害。大部分朋友都覺得我不應該再拍主流電影。但我自己拍主流片雖然還沒成功,還是期盼可以拍到成功為止。如果有人繼續投資,我還是一定拍,做導演應該每次都挑戰一些不一樣的東西。

導演陳果:香港電影的歷史使命已經完成

陳果導演和編劇的新片《九龍不敗》評分極低。

命運好像每次都在捉弄我,非要逼我去拍藝術片不可。其實《九龍不敗》本來是不錯的項目,可惜後來被老闆剪得一塌糊塗,已經不是我想要的東西。

我是做主流出身的,為何拍主流電影這麼難呢?也許真的有宿命論在裡面,非得逼我繼續做比較自我的電影,其實我不知道現在到底該怎麼樣走。

香港電影的衰落不必覺得遺憾

新京報:我們知道你在最初進入電影工業的時候,實際上一開始不是做導演,而是做過很多不同種類的工作,這些經歷對你有什麼幫助嗎?

陳果:幫助很大。我一開始沒有決定要做導演,不像現在年輕人一上來就要做導演。現在一百個人裡九十個人都說想做導演,我當時完全沒有想做導演,我只是想說能進入電影工業就好,因為我喜歡電影,我進入這個體系就已經很有成就感,我做每一個部門都非常勤快,非常投入。

那時候太年輕,只有20歲,很熱情,做什麼都非常投入。當時也是香港電影最輝煌的時候,往往上一部還沒結束已經有人拉你去拍下一部了,當時真覺得拍電影太好了。這樣過了兩三年後,我開始慢慢地成長,當時看見一起入行的年輕人開始做導演,我就覺得原來做導演這麼容易啊,奇奇怪怪的心態才出來。

當然,我也在很多不同崗位裡熬過了十年,也不容易。做副導演是最久的。場記做了一年多,然後做製片也跟過攝影組,接著做第二副導,做了五六年,又做了一兩年策劃。頭尾有十年了。這十年對我影響非常大,掌握了非常多的工業經驗,當然,經驗跟拍電影是兩回事,當真正做起導演後,可能又有點不一樣。

我那時候都是自由電影工作者(freelance),做完一部就失業,再接著找第二部。我跟過很多導演,每個導演都有很不一樣的個性,我從中學習了不少。

我非常珍惜這十年,完全沒有後悔。其實,年輕的時候十年不是什麼問題,人往往過了三十歲,才發覺十年是那麼珍貴的時間,當人的年紀上來後,才領會人生短暫這個道理。後來拍的時候我也會慢慢回想,以前學過的東西都是有用的。

你問小美(曾美慧孜)就知道現場我怎麼拍,因為她合作過的導演比我多,而且她都是拍藝術片。她說我拍太快了,他們都受不了,因為一般藝術片導演都是磨洋工,大家不知道磨什麼,拍了一條又一條。我是完全沒有,這就是工業經驗,這不是一定好,對老闆有利,對導演來說未必。只是起碼我非常穩定,或者說我知道我要什麼。

這是經驗使然了,經驗使我成熟。但我又會覺得有時候太成熟是一個毛病,就是很快就知道電影怎麼做的時候,沒有了中間摸索期那個感覺。這種感覺按道理不是現場來決定的,應該是前期已經想好,我不知道自己有時候是不是該放緩腳步慢慢地去拍。

我的經驗跟現在年輕人完全不一樣,當然現在的社會也很不同了,沒人會聽完我的話就熬十年,畢竟青春有限。我按照當時的社會節奏才熬,如果現在還要熬十年,沒人願意去拍電影,這個時代完全不一樣了。

新京報:你這次跟年輕導演合作,監製了《淪落人》這部電影,你覺得兩代導演之間有什麼不一樣嗎?

陳果:《淪落人》的導演陳小娟,她也是慢慢才喜歡電影的,畢業進入社會後,她才去找機會學編劇什麼的。她本來好像是在銀行工作,然後自己找機會去認識電影是什麼,再考進大學學電影。這種導演我們叫“社會派”,但她後來已經不是“社會派”了,變成“學院派”。

現在很多社會派沒有受過正統電影教育,也沒有進入過工業,到了二十六七歲才知道自己喜歡電影,花三四年進入工業,掌握了拍電影的技巧之後,其實已經三十出頭,感覺上會比較急。

但如果一個人18歲,高中剛畢業,在考慮大學的時候就知道自己喜歡電影,直接進入電影學院,早點進入工業,就會比較清楚想要什麼。有些人一開始只是覺得電影很好玩,進入工業後發現自己不適應這種工作,年輕的時候還可以轉行,但有些人就轉不了。

最近就有很多進入社會後半路做電影的現象。但是電影這個東西每個人都喜歡,卻不是每個人都能成功,它非常殘酷,殘酷得一塌糊塗,做導演跟做演員有點像。特別是那些想做大導演的人,真的不是那麼容易就能成功。

導演陳果:香港電影的歷史使命已經完成

電影《淪落人》劇照。

新京報:你怎麼看現在香港電影的情況?因為你經歷了最輝煌的時候。

陳果:老實說,其實全世界都在進步。現在如果沒有韓國電影,沒有新加坡電影,沒有泰國電影,可能香港電影還好一點,但是這個世界不會給你獨食(粵語裡意指獨自稱霸,通吃)那麼多年,人家還是會起飛的。衰落也是人之常情。香港主要是因為地方太小,在歷史中創造的輝煌已經很厲害了,就算要退下去也不用有什麼遺憾。意大利電影以前也很厲害,有很多大師,但現在完全沒人提意大利電影了。香港電影完成了這個歷史任務就可以退休了,真的無所謂。

我們很多主流導演都離開了香港,跑來內地拍電影。但是因為制度的關係,很多電影不能在內地拍,比如恐怖電影就不能拍。這類電影只能留在香港拍,在香港拍的話,就只能在香港上映。但是如果拍得不好,這樣的電影也很難賣出去,香港電影萎縮是正常的。

當然,還可以依靠政府的支持,像《淪落人》這種電影,政府給了幾百萬港幣的支持。香港這幾年出現了像《一念無明》這樣的電影,也是因為政府的輔導金。這種藝術片裡,也就《桃姐》算是一個奇蹟,可是如果沒有劉德華的加入也拍不了。就算你拍成了,但沒有劉德華這樣的明星,可能也不會有很大的迴響。你問許鞍華就知道,這種文藝片她拍了很多,但是很難成功。但是隻要有人繼續投資,她一定會做下去,我也一樣。

好在香港有個“首部電影”項目,如果你是電影學院的畢業生想拍第一部電影,可以申請一個比賽,得到冠亞軍,政府就完全資助你拍。另外還有一個公開組,就是給“社會派”的導演——那種出來工作很多年,突然想做導演的人。這樣一些具有人文關懷的題材才有機會拍。

我們社會的架構本身就偏向商業製作的。一些內地導演到香港後,就發現在香港生存太難了,像賈樟柯那樣每年慢慢拍一部電影的幾乎不可能。我們真的很難,所謂的香港電影真的要衰亡的話,也不必後悔,它完成了歷史使命。在這麼小的一個地方,能做成這樣,已經非常厲害了。

新京報:就你個人而言,你會考慮“北上”拍片嗎?因為很多導演後來把重心都放在了內地,但你參與的合拍片好像還是不太多。

陳果:你知道在內地拍片真的不容易,一些題材不能碰,這對創作者來說是非常大的干擾。內地不可能沒有人才,如果環境更寬鬆,那時候才是百花齊放。

當然,社會的發展走到某個節點就會開始往回收,這個很自然。我不覺得香港電影會永遠站在高地上。對我們這一代人來說,我們看到過一個高峰,或者說看到過輝煌的一面,又再目睹香港電影慢慢地往末路走,那當然是有點可惜的,但沒法改變。

新京報:今天再看《去年煙花特別多》,你會有特別的感受嗎?

陳果:《去年煙花特別多》這部片子老實說當年我是用商業片的手法去拍,沒有考慮那麼多。因為那片子是劉德華的公司投的,雖然錢也不多,但是我希望它沒有那麼藝術。電影裡環境氛圍還是比較真實的,把握住了一點真實的東西吧。對我個人來講,雖然也不是很討厭它,但覺得還是可以做得更好一點。我很少再去看《去年煙花特別多》,基本上我都很少回看我的電影,因為放完就算了。

新京報:很多人喜歡那部電影,因為有一種很詩意的傷感在裡面。

陳果:那時候是有的,我當時接觸到這些被英國人辭退的士兵,就覺得應該拍他們。

"

記者:餘雅琴

每一個在1990年代度過青春的人都會喜歡香港電影,那裡面有江湖,有豪情,有都市,有市井生活,滿足了物質和娛樂還相對匱乏的時代裡我們想要的一切幻想。

在眾多的香港導演裡,陳果則始終是一個異數,他的電影告訴我們,香港除了中環白領和幫派鬥爭,有著那麼多和我們一樣的小人物,除了江湖義氣,還有那麼多無可奈何的頹然與妥協。他的作品不像我們熟悉的香港電影,卻又似乎比那些更加“香港”,他準確捕捉到世紀末的情緒,讓他的電影始終有種惘惘的危機感,他鏡頭下的人物常常飛揚起又跌落,唱著一曲輓歌。

《香港製造》裡少年中秋成為很多人青春的代言人,而《榴蓮飄飄》裡的“港漂”阿燕更是與如今的“北漂”遙相呼應。二十幾年過去,這些年輕人不論老去還是死亡,歷史都已然成為過去。陳果的電影關注的是那些被侮辱和被損害而不自知的人,是那些時代飄搖中的畸零人。他說自己只是“偶然”拍了一部又一部“社會片”,而這些“偶然”中又有著一個創作者的必然堅守。

導演陳果:香港電影的歷史使命已經完成

《香港製造》劇照

與許多香港導演不同,陳果沒有選擇在中國電影最熱的時期“北上”拍片,他不多的幾部商業片也備受非議。這一次,他作為第八屆香港主題電影展開幕影片《淪落人》的監製來到北京,同時放映他的名作《細路祥》。或許是不謀而合,影展的主題是“師徒傳承,前輩後生”,而陳果就是被師徒傳承式的香港片場培養起來的,從事過幾乎所有電影工種,才有機會成為導演。

拋開那些獲得的獎項和提名,陳果到底是一個地地道道的香港導演,他是被香港電影的黃金時代教會的導演,成長在片場,卻終於還是成為片場的“叛逆者”。他總說自己想拍商業片,卻總是失敗去拍藝術片;自己想要生存,卻一定要表達自我。

或許,正是因為在商業和藝術的夾縫中,在現實和理想的鴻溝間求生存,陳果的電影追求電影的可看性,好看之餘才夾帶私貨,用隱喻書寫大時代。而這些將說未說的感受,到底是評論家的過度解讀,還是我們的集體潛意識呢?陳果只是留給我們一個似是而非的答案。

陳果的電影可以被看做研究香港這座城市文化心態的最佳影像文本,他描摹了一個世紀末的城市寓言,讓彼時的內地觀眾看到未來的自己。

導演陳果:香港電影的歷史使命已經完成

陳果,香港導演、編劇、製片人,1959年出生於廣東,代表作有《香港製造》《去年煙花特別多》《榴蓮飄飄》《細路祥》等,曾獲第34屆臺灣電影金馬獎最佳導演獎、第22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導演獎。

“我的電影都是偶然成就的”

新京報:我第一次看《香港製造》的時候還是十幾年前,當時在上中學,那會兒內地青少年的處境雖然和電影裡面表現的香港很不一樣,但是依然感覺特別有共鳴。

陳果:對。年輕人的確會有那種共鳴感,無論什麼時代都會有青春的“勇者無敵”的感覺。

新京報:你當時拍這個片的時候,是在一種什麼樣的情況下?

陳果:我當時就有一種強烈的感受,當時香港的社會氛圍和現在很不一樣。我是1996年拍的《香港製造》,那時候只有成年人在擔心迴歸之後的各種制度的改變。年輕人是完全不管的,沒有成年人的浮躁和憂慮。

我當時的直接感覺是香港社會和家庭都產生了很大的變化。因為我在主流電影工業裡,那時候就覺得,為什麼沒人拍這種大時代之下的騷動?就算有人拍也只是想去借那個時代的一些氣氛,最終還是主流電影的東西。

於是我就有了《香港製造》那個故事,當時我想做一個跟社會有關係的題材。但是,“迴歸”這個議題是很奇怪的現象。按道理來說,“迴歸”在我們中國人這邊是很正能量的,但那個時候又不完全是。

但是,我當時也沒有太大野心,是完全把《香港製造》當成反映家庭的變化來拍。那時候,很多香港工廠已經開始轉移到內地城市,像東莞這樣的地方。也有很多跨地區的婚姻和男女關係,於是出現了很多家庭結構上的變化。當時香港的社會是挺複雜挺熱鬧的。

導演陳果:香港電影的歷史使命已經完成

《香港製造》劇照。

新京報:我發現你的作品一直非常關注時代,關注香港這座城市在時代當中的變化,還有很多的隱喻。《香港製造》之後緊接著又拍了《去年煙花特別多》《細路祥》,後來又拍了像《榴蓮飄飄》這些作品。這些如果去分析的話,都有某些隱喻在,我不知道這是你的自覺性,還是說被評論家解讀出來的。

陳果:是偶然的。我在拍《香港製造》的時候,其實也是一個東西引發這麼一連串的效果。我那時候在主流電影界也開始做導演,但是,做了兩部以後覺得挺不舒服。我決定要拍一個完全由自己掌控的電影。

當然現在重看,我也不知道為什麼當時這麼冷靜。我們是在主流電影裡成長的,我沒有受過任何藝術電影的教育,甚至沒有人去提醒你怎麼拍,我們是真的亂拍。《香港製造》的成功啟發了我,原來用這手法去拍社會問題還是有一些人看的,不是完全沒有觀眾。

《香港製造》拿了很多獎,偶然的東西就變成了必然,本來真的只是我偶然想拍個關於迴歸的故事就算了。隨著影片的成功,我就繼續拍了《去年煙花特別多》《細路祥》這一系列電影。做出一些成績之後,香港也沒有別人拍這樣的電影,我就建立了自己的一個位置。而這個位置還是有意義的,事實上開創了另外一片天空,這樣我就慢慢把風格定型了。

《榴蓮飄飄》之後我就在想,如果這樣拍寫實片,也很難找到故事。雖然社會每天很多事情可以拍,但是我找不到自己需要的點,這個點是什麼呢?就是要拍社會問題片,一邊揭露社會的黑暗面,還要找到一個娛樂觀眾的層面。其實我是一直希望拍所謂沉重的題材,但也要有可看性,有娛樂的一面。

我這種類型的電影是很難的,因為香港沒有這種電影的市場。除了一撥文青喜歡,受眾很窄。

導演陳果:香港電影的歷史使命已經完成

《榴蓮飄飄》劇照。

新京報:我知道你是在內地出生,然後在香港成長的,不知道這個經歷對於你的創作有什麼影響嗎?

陳果:當然是有的,這種“根”的東西是存在的。但是如果你說成長,《榴蓮飄飄》中我成長的部分比較多一點。我去香港的時候還很小,很多東西記不清楚。香港其實是一個沒有根的城市,是一個移民城市。我們當時想通過香港去南洋,但到香港後沒有走,像我們這種家庭特別多。

當我在香港住下來,無緣無故又住了幾十年之後,我發現在這裡蠻適應的,而且它有一種洋氣,跟我們小時候的環境完全不一樣。香港人拍出來的東西就沒有內地拍的那麼沉重。雖然我的電影還是有一些陰暗面,可我想在裡面放一些幽默進去,這或許就是香港海派的地方。

很多人問我到底有沒有受什麼導演影響,我小時候看了很多“法國新浪潮”、“日本新浪潮”的電影。剛入行的時候,我又很幸運地就見證了“香港新浪潮”那個階段,但是,那個階段又和“臺灣新電影”不一樣。

因為“臺灣新電影”關注比較人文的東西,“香港新浪潮”其實已經商業化。當年我們沒覺得香港拍的是藝術片,這些電影裡都有明星,還是挺主流的。但是如果你用現在角度去分析,“香港新浪潮”這些電影還是一個藝術品。我們那時候沒人教的,都是慢慢跟著工業的發展或者社會的進程去學習。

新京報:你不認為你的這些作品是藝術電影?

陳果:現在談“藝術電影”這個詞比較言重了,以前沒有這個說法,以前只能說自己拍的是“獨立電影”。但是,“獨立電影”在外國既可以是商業主流的“獨立電影”,也可以是彰顯個人藝術的“獨立電影”。

我現在當然不能不說我做的是“藝術電影”了,但是我的“藝術電影”跟別的“藝術電影”又有點不一樣,因為我一直很在意我電影的可看性。可看性是什麼?如果說得不好聽一點,就是娛樂性,就是沒那麼苦悶。就像剛才所說,一個很悲觀或者嚴肅的題材,一樣也可以拍得有觀賞性。因為我知道其實做藝術電影是很殘酷的。如果去電影節,片子又得不到獎,很可能就賣不出去。

我們在香港做電影生存很難,因此我們都是現實主義者。如果片子賣不出去,就很難繼續下去,作為導演,只能在電影裡面找它的觀賞性。做得大眾(universal)一點,誰看都懂,都說好看。我的電影跟很多藝術片完全不一樣,不像有些藝術片比較自我一點。當然不是說我的電影就沒有自我,只是大家走的路有點不一樣。

新京報:但是,我還是感覺你的電影和主流電影很不一樣。

陳果:那當然不一樣。在香港,我的電影基本上都是獨立做出來的,但是我又是反“獨立”的,獨立的東西會把題材限制得非常小,拍法也都差不多。這種拍法也慢慢也形成了一種主流。我是完全不理這些規則。其實,商業片有商業片的套路,藝術片也有藝術片的套路,看多了我就煩。

如果你問我是什麼樣的導演,我會告訴你,我真的就不是(你說的那樣的導演)。我是非常坐不穩的人,比如說《三夫》,20年前拍完《香港有個好萊塢》之後,我就可以繼續拍,但是我那時候找不到演員。隔了這麼多年再去拍,電影會非常不一樣。

其實,我拍《三夫》是因為《九龍不敗》受到很大的挫敗,於是開始問自己為什麼拍主流電影那麼困難,遇到那麼多問題?我想還是算了,繼續拍“三部曲”吧。

拍《三夫》就花了一個月籌備,見過小美(演員曾美慧孜),回去就開始寫劇本,寫了兩三個星期後就開始拍了。我沒有花很多時間去計算,很簡單就去拍了,我也沒想過拍一個多麼偉大的作品。

有時候記者也問我,覺得自己的電影如何?成績怎麼樣?我說這樣問是想我達到一個什麼程度嗎?你怎麼可能要求我的作品到(你希望的)那樣一個水準。其實我沒有目標,我真的隨意就拍了。因為我知道限制在哪,困難在哪,極限在哪,資本在哪,預算在哪。所有東西都在一個很小的環境裡。

我們拍電影最難的部分是每次拍完一部你就要重新來過,這次“三部曲”拍完,我就開始想接下來是繼續拍主流,還是拍所謂的“藝術片”,我掙扎得很厲害。大部分朋友都覺得我不應該再拍主流電影。但我自己拍主流片雖然還沒成功,還是期盼可以拍到成功為止。如果有人繼續投資,我還是一定拍,做導演應該每次都挑戰一些不一樣的東西。

導演陳果:香港電影的歷史使命已經完成

陳果導演和編劇的新片《九龍不敗》評分極低。

命運好像每次都在捉弄我,非要逼我去拍藝術片不可。其實《九龍不敗》本來是不錯的項目,可惜後來被老闆剪得一塌糊塗,已經不是我想要的東西。

我是做主流出身的,為何拍主流電影這麼難呢?也許真的有宿命論在裡面,非得逼我繼續做比較自我的電影,其實我不知道現在到底該怎麼樣走。

香港電影的衰落不必覺得遺憾

新京報:我們知道你在最初進入電影工業的時候,實際上一開始不是做導演,而是做過很多不同種類的工作,這些經歷對你有什麼幫助嗎?

陳果:幫助很大。我一開始沒有決定要做導演,不像現在年輕人一上來就要做導演。現在一百個人裡九十個人都說想做導演,我當時完全沒有想做導演,我只是想說能進入電影工業就好,因為我喜歡電影,我進入這個體系就已經很有成就感,我做每一個部門都非常勤快,非常投入。

那時候太年輕,只有20歲,很熱情,做什麼都非常投入。當時也是香港電影最輝煌的時候,往往上一部還沒結束已經有人拉你去拍下一部了,當時真覺得拍電影太好了。這樣過了兩三年後,我開始慢慢地成長,當時看見一起入行的年輕人開始做導演,我就覺得原來做導演這麼容易啊,奇奇怪怪的心態才出來。

當然,我也在很多不同崗位裡熬過了十年,也不容易。做副導演是最久的。場記做了一年多,然後做製片也跟過攝影組,接著做第二副導,做了五六年,又做了一兩年策劃。頭尾有十年了。這十年對我影響非常大,掌握了非常多的工業經驗,當然,經驗跟拍電影是兩回事,當真正做起導演後,可能又有點不一樣。

我那時候都是自由電影工作者(freelance),做完一部就失業,再接著找第二部。我跟過很多導演,每個導演都有很不一樣的個性,我從中學習了不少。

我非常珍惜這十年,完全沒有後悔。其實,年輕的時候十年不是什麼問題,人往往過了三十歲,才發覺十年是那麼珍貴的時間,當人的年紀上來後,才領會人生短暫這個道理。後來拍的時候我也會慢慢回想,以前學過的東西都是有用的。

你問小美(曾美慧孜)就知道現場我怎麼拍,因為她合作過的導演比我多,而且她都是拍藝術片。她說我拍太快了,他們都受不了,因為一般藝術片導演都是磨洋工,大家不知道磨什麼,拍了一條又一條。我是完全沒有,這就是工業經驗,這不是一定好,對老闆有利,對導演來說未必。只是起碼我非常穩定,或者說我知道我要什麼。

這是經驗使然了,經驗使我成熟。但我又會覺得有時候太成熟是一個毛病,就是很快就知道電影怎麼做的時候,沒有了中間摸索期那個感覺。這種感覺按道理不是現場來決定的,應該是前期已經想好,我不知道自己有時候是不是該放緩腳步慢慢地去拍。

我的經驗跟現在年輕人完全不一樣,當然現在的社會也很不同了,沒人會聽完我的話就熬十年,畢竟青春有限。我按照當時的社會節奏才熬,如果現在還要熬十年,沒人願意去拍電影,這個時代完全不一樣了。

新京報:你這次跟年輕導演合作,監製了《淪落人》這部電影,你覺得兩代導演之間有什麼不一樣嗎?

陳果:《淪落人》的導演陳小娟,她也是慢慢才喜歡電影的,畢業進入社會後,她才去找機會學編劇什麼的。她本來好像是在銀行工作,然後自己找機會去認識電影是什麼,再考進大學學電影。這種導演我們叫“社會派”,但她後來已經不是“社會派”了,變成“學院派”。

現在很多社會派沒有受過正統電影教育,也沒有進入過工業,到了二十六七歲才知道自己喜歡電影,花三四年進入工業,掌握了拍電影的技巧之後,其實已經三十出頭,感覺上會比較急。

但如果一個人18歲,高中剛畢業,在考慮大學的時候就知道自己喜歡電影,直接進入電影學院,早點進入工業,就會比較清楚想要什麼。有些人一開始只是覺得電影很好玩,進入工業後發現自己不適應這種工作,年輕的時候還可以轉行,但有些人就轉不了。

最近就有很多進入社會後半路做電影的現象。但是電影這個東西每個人都喜歡,卻不是每個人都能成功,它非常殘酷,殘酷得一塌糊塗,做導演跟做演員有點像。特別是那些想做大導演的人,真的不是那麼容易就能成功。

導演陳果:香港電影的歷史使命已經完成

電影《淪落人》劇照。

新京報:你怎麼看現在香港電影的情況?因為你經歷了最輝煌的時候。

陳果:老實說,其實全世界都在進步。現在如果沒有韓國電影,沒有新加坡電影,沒有泰國電影,可能香港電影還好一點,但是這個世界不會給你獨食(粵語裡意指獨自稱霸,通吃)那麼多年,人家還是會起飛的。衰落也是人之常情。香港主要是因為地方太小,在歷史中創造的輝煌已經很厲害了,就算要退下去也不用有什麼遺憾。意大利電影以前也很厲害,有很多大師,但現在完全沒人提意大利電影了。香港電影完成了這個歷史任務就可以退休了,真的無所謂。

我們很多主流導演都離開了香港,跑來內地拍電影。但是因為制度的關係,很多電影不能在內地拍,比如恐怖電影就不能拍。這類電影只能留在香港拍,在香港拍的話,就只能在香港上映。但是如果拍得不好,這樣的電影也很難賣出去,香港電影萎縮是正常的。

當然,還可以依靠政府的支持,像《淪落人》這種電影,政府給了幾百萬港幣的支持。香港這幾年出現了像《一念無明》這樣的電影,也是因為政府的輔導金。這種藝術片裡,也就《桃姐》算是一個奇蹟,可是如果沒有劉德華的加入也拍不了。就算你拍成了,但沒有劉德華這樣的明星,可能也不會有很大的迴響。你問許鞍華就知道,這種文藝片她拍了很多,但是很難成功。但是隻要有人繼續投資,她一定會做下去,我也一樣。

好在香港有個“首部電影”項目,如果你是電影學院的畢業生想拍第一部電影,可以申請一個比賽,得到冠亞軍,政府就完全資助你拍。另外還有一個公開組,就是給“社會派”的導演——那種出來工作很多年,突然想做導演的人。這樣一些具有人文關懷的題材才有機會拍。

我們社會的架構本身就偏向商業製作的。一些內地導演到香港後,就發現在香港生存太難了,像賈樟柯那樣每年慢慢拍一部電影的幾乎不可能。我們真的很難,所謂的香港電影真的要衰亡的話,也不必後悔,它完成了歷史使命。在這麼小的一個地方,能做成這樣,已經非常厲害了。

新京報:就你個人而言,你會考慮“北上”拍片嗎?因為很多導演後來把重心都放在了內地,但你參與的合拍片好像還是不太多。

陳果:你知道在內地拍片真的不容易,一些題材不能碰,這對創作者來說是非常大的干擾。內地不可能沒有人才,如果環境更寬鬆,那時候才是百花齊放。

當然,社會的發展走到某個節點就會開始往回收,這個很自然。我不覺得香港電影會永遠站在高地上。對我們這一代人來說,我們看到過一個高峰,或者說看到過輝煌的一面,又再目睹香港電影慢慢地往末路走,那當然是有點可惜的,但沒法改變。

新京報:今天再看《去年煙花特別多》,你會有特別的感受嗎?

陳果:《去年煙花特別多》這部片子老實說當年我是用商業片的手法去拍,沒有考慮那麼多。因為那片子是劉德華的公司投的,雖然錢也不多,但是我希望它沒有那麼藝術。電影裡環境氛圍還是比較真實的,把握住了一點真實的東西吧。對我個人來講,雖然也不是很討厭它,但覺得還是可以做得更好一點。我很少再去看《去年煙花特別多》,基本上我都很少回看我的電影,因為放完就算了。

新京報:很多人喜歡那部電影,因為有一種很詩意的傷感在裡面。

陳果:那時候是有的,我當時接觸到這些被英國人辭退的士兵,就覺得應該拍他們。

導演陳果:香港電影的歷史使命已經完成

《去年煙花特別多》劇照。

新京報:這裡面肯定也有你對於社會的態度吧?

陳果:社會態度當然也是有的,沒有就拍不出。但是,我當時是想把它綜合一點,拍得商業化一點。其實,現在看來,它真的是一個商業片的結構,我當時拍的時候用了比較主流的拍攝手法,現在想想,還是覺得有一點不大舒服。

做電影,就會面臨批判

新京報:《香港製造》獲得那麼大的反響,之後幾年,你的創作是怎麼樣的?

陳果:《香港製造》成功後我去了很多電影節,我才感覺到原來電影還可以這樣做,因為香港以前都是封閉在一個非常傳統的主流電影工業裡面,完全沒有這種空間給你認知另外一個世界,我才決定拍三部曲。因為“迴歸”那年我碰到很多事情,比如很多退伍華人英軍投訴,我就決定拍退伍軍人的故事。然後我就回想起“小人蛇”(香港永久居民中的中國居民,將在內地出生的子女未經許可偷渡赴港)那個事件。“小人蛇”是發生在1996年,於是我就拍《細路祥》,就變成了“三部曲”。其實《細路祥》是我又回到非常寫實的路子上,用很穩定很淡然的拍法,就沒有那麼商業性,但還是有可觀看性的。其實,我也將我童年的一些部分放在《細路祥》,拍的時候就比較舒服。

每一部電影都有難度,你知道《三夫》怎麼拍的嗎?我都不知道怎麼拍。去年突然想做這個項目,在一個月裡,看演員,看完取景,然後決定拍,我就會問我自己怎麼拍?如果我20年前剛拍完《香港有個荷里活》直接去拍可能就不會問太多,就直接拍。

我十年沒有拍電影,我拍完《餃子》後,基本上就沒拍電影了,我完全不知道為什麼。

新京報:但是,這十年正好是香港導演北上來內地拍片的好機會。

陳果:我就在香港和內地兩邊做了一些監製,比如說《全球熱戀》等電影。其實,拍了《餃子》這種商業片後,我可以繼續拍類似的片子,但我不知道為什麼那時候就沒有拍。

我拍《餃子》拍得非常愉快,包括和陳可辛的整個合作過程,他也叫我繼續拍,但是,現在想不起來為什麼我又沒有那麼做。然後,我去拍了很多廣告,拍了幾年覺得沒意思。我小時候是喜歡廣告的,誰知道後來我實現了這個理想,突然覺得不好玩就沒有拍了,才繼續拍電影。

這個過程可能是浪費了一點時間,但我也沒什麼後悔的,因為每個階段都有它的原因。

新京報:當時剛好是內地電影騰飛的時候,一部電影票房從上億元慢慢跳到十幾億,甚至幾十億。其實,在最開始的時候,像是《英雄》這樣的電影,還是需要香港這邊的工作人員和經驗的。

陳果:對啊,有時候我也會問自己為什麼沒有來?其實,也有拍過像《成都,我愛你》這種藝術片。我個人覺得那個片子是我拍得最好的,成都人都覺得我拍得好。那個片子是汶川地震後第二年拍的,三個導演每人拍30到45分鐘。但是電影拍完後也沒上映,因為不夠商業。

在這一點跟韓國電影沒法比。因為韓國電影的進步是藝術片跟商業片一起來。之前是國內的藝術院線沒有成長起來,它的配套來不了。現在藝術片的配套來了,可是有很多東西不能拍。這個局面下導演真的太難了。那麼,我只能說每個人都是順著走吧,也沒有想那麼多。

新京報:其實,你在香港的導演裡面還是很特殊的一位。

陳果:我這種導演是特殊,現在最慘的就是我這種特殊的,讓我很迷茫。很多人覺得我不要拍商業片了,但我真的無所謂,因為我們做導演是喜歡挑戰自己。我們香港導演沒有像內地導演那樣強調藝術性,也可以說我們都是有“分裂症”的人。可能我們需要考慮的東西太多,要拍一些為生存而做的東西。但是我想盡量為自己做出一些好玩的東西。

每次拍完,我的想法是這個電影能帶給你或者說帶給觀眾什麼。如果你讓我老老實實拍一個電影,我其實很快就可以拍一部,但如果拍出來沒有影響力,我寧願不拍。 特別是小成本電影,已經沒人討論你的價值,你就更要做出這種價值。

新京報:但你不怕它被批評嗎?因為有很多爭議。

陳果:無所謂,你做導演,無論是怎樣的大師,一出來就面臨著批判。被罵了就罵了,現在這個網絡世界這麼離譜,我已經習慣了,經常被罵得半死。有些人給我看網上的留言,我說你不要給我看,那些罵我的人不瞭解我什麼狀態,我知道自己是什麼狀態就行。

觀眾是很現實的。你只希望我拍藝術片,那我藝術片如果拍得不好,你會看嗎?觀眾早晚會遺棄我們,那我為什麼要看你臉色做人?我的想法是,能做多少是多少,自己喜歡做什麼就做什麼。這是最初的想法是最美好的,什麼都不要管。

記者:餘雅琴 編輯:徐偉

校對:薛京寧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