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吉思汗為何能以少量蒙古大軍橫掃歐亞?竟是得益此猛獸的啟發

成吉思汗 蒙古 金朝 德國牧羊犬 唐朝迷 2017-03-26

朝迷按:鐵木真領導下的蒙古族雖然高度團結,但畢竟人數稀少,要想征服像中國、波斯、印度這樣人口眾多的國家,恍若痴人說夢。然而事實卻是這個夢竟然成真了。蒙古大軍鐵騎橫掃歐亞大陸強國,給整個世界留下了難以磨滅的一瞥。這番豐功偉績,顯然不是僥倖就能取得。那麼,是什麼讓這個人口極其有限的民族有了征服世界的可能呢?答案竟是在這種野獸身上。

成吉思汗為何能以少量蒙古大軍橫掃歐亞?竟是得益此猛獸的啟發

蒙古人在幾百年前就明白了一個道理:如果想以一個人的力量控制好幾百頭羊群,只需要馴養幾隻狼犬協助即可完成。於是他們在戰場上也用到了這一招。

1205年,成吉思汗踏上了征服世界的道路,他挑選了最弱的西夏開戰。蒙古先滅掉克烈部,使西夏北部失去屏障,切斷聯繫後逐個擊破。在這樣的戰爭中苦撐不到5年,西夏君主便獻女投降,並且承諾“附蒙伐金”。就這樣,這樣,成吉思汗找到了第一隻忠誠的“狼犬”。

成吉思汗為何能以少量蒙古大軍橫掃歐亞?竟是得益此猛獸的啟發

1211年,成吉思汗對南方的金朝開戰。此時的蒙古僅70萬人,軍隊15萬;而金朝5000多萬人,軍隊100萬。雙方力量懸殊得可怕。在鐵木真眼裡,這些金朝女真人就是他們的第一批“羊”。即將被馴化的下一批狼犬就在其中。

在這次征戰中,所有試圖抵抗的金朝城市都被屠城。成吉思汗這是向金朝其他地方散播“恐怖”的種子:要馴服他們,必須先要恐嚇他們。而此前蒙古馴養的狼犬--西夏,也忠心耿耿地跟著主子,從金朝的西部不斷入侵滋擾。

成吉思汗為何能以少量蒙古大軍橫掃歐亞?竟是得益此猛獸的啟發

僅僅在3年之後,金朝就不得不放棄中都北京,南渡黃河,試圖以河水來抵禦如狼似虎的蒙古人。如此的敗退,顯然不是區區15萬蒙古軍隊的能耐,即便加上西夏援軍,恐怕也遠遠不能為之。那麼,究竟是什麼“嚇退”了擁有百萬大軍的金朝?這裡出現了一個熟悉的詞彙:偽軍。沒錯,就是先前被蒙古人“恐嚇”馴服的新“狼犬”。

偽軍的來源,是一些在蒙古“屠城”威脅下,苟且偷生繳械投降的金軍。他們在投降後被收編為“偽軍”,其實是半奴隸化的軍隊。蒙古人不需要戰俘,因為他們不打算開始農耕的莊園生活。所以任何戰爭俘虜對於他們來說都是負擔,要麼當時處死,要麼讓他們晚點兒死。

於是蒙古與他國的戰爭,模式往往是這樣的:先用屠城來震懾敵軍,獲得降軍後,將他們用繩索捆綁在一起,讓他們衝在進攻的前線,用這些肉盾來攻下一座座城...蒙古的騎士們不用衝鋒陷陣,他們只要等城門一開,進城掠奪滿載而歸。

成吉思汗為何能以少量蒙古大軍橫掃歐亞?竟是得益此猛獸的啟發

這種模式屢試不爽,蒙古人用這種方法先是馴服了金朝(儘管沒滅掉金朝),然後帶著從金朝擄來的工程師回到草原,開始為接下來的西征做準備。

窺一斑而知全豹,成吉思汗領導下的蒙古大軍,就是一此種方式,不斷推進著其征服世界的過程。這種從野獸身上得來的簡單粗暴,但卻行之有效的啟發,支撐著他一步一步,闖下了征服半個地球的傳說。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