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報點贊巢湖整治公廁:市委書記任“總所長”

巢湖 三農 民生 社會 巢湖發佈 2017-03-25

小廁所關聯著大民生。近年來,安徽省巢湖市“公廁革命”風生水起,讓公廁成為城市文明的註腳。

人民日報點贊巢湖整治公廁:市委書記任“總所長”

公廁髒亂差,讓群眾方便成遭罪

數量少、衛生差,巢湖的公廁曾一度成為市民詬病的對象。而這些問題所導致的市民如廁難以及環境衛生汙染等問題不僅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市民的生活、助長了市民的陋習,更讓依湖而建的巢湖市留下了負面印象。

人民日報點贊巢湖整治公廁:市委書記任“總所長”

迴應群眾關切,補齊城市“短板”

“街頭的廁所,是市委書記親自抓的。”54歲的李師傅在巢湖街頭跑了二十多年的出租車,“我們這是座旅遊城市,有溫泉、有溶洞,就是街上公廁少,遇到‘急事’還真是件麻煩事。這一年變化真是太大了,街上公廁數量變多了,而且環境變好了,臭味再也聞不到了。”

這一切改變從何而來?原來,為了改變城區公廁現狀,解決好百姓抱怨的如廁難題,巢湖市委書記帶頭當起了廁所“總所長”, 推行廁所“所長制” ,掀起了“公廁革命”,讓群眾從小廁所的“革命”中,增強了大民生的獲得感。

“廁所看是小事,但卻是關係到人民群眾生活的一件難事、實事”,合肥市委常委、巢湖市委書記胡啟生在巢湖抓的第一件事就是廁所,“一個旅遊城市,街面上竟然找不到廁所,當地百姓和外地遊客想方便怎麼辦?”胡啟生和有關職能部門一起研究廁所地點、樣式,並先後幾次察看廁所建造情況。

針對“城區現有公廁少、設施老舊、衛生質量差,廁所分佈不均,管理不到位”等問題,巢湖市堅持問題導向,從廁所布點,到廁所的建造設計,再到日常維護管理都進行量化標準化,嚴把細節關。2016年,投資1800萬對城區91座公廁全面改造,增設第三衛生間,男女廁位比例達3:2。同時,為進一步解決公廁數量不足問題,巢湖市實施單位廁所免費開放,將市區主次幹道兩側具備條件的21家機關事業單位內部廁所實行免費對外開放,並在路邊統一設置引導標識,方便市民就近如廁,極大地緩解了市民如廁難的問題。

在追求“數”上優勢的同時,在巢湖市,公廁建設更追求“質”上的進步。外部硬件設施逐步得到完善,可要保持公廁的長期清潔,後續的管護依然不能鬆懈。巢湖市堅持“廁所管理作業標準化、管理市場化”原則,所有的公廁都把公廁衛生保潔標準等制度上牆,並落實專人管理,實行定期檢查考評,全面提高公廁管理水平。

“建後的管理十分重要,連讓老百姓快樂舒心的如廁都做不到,還談什麼城市發展競爭力?”胡啟生說,“工作閒暇,我就走到街上公廁裡,看看衛生保潔是否到位。”為加強後期管理維護和保潔監督,胡啟生自己包聯起街頭公廁,帶頭當起“廁所所長”。隨著公廁包聯制度推行,全市共有35名黨員幹部當起了“所長”,肩負起公廁後續管理監管責任,推動街頭公廁管理向“管護並重、均衡發展”方式轉變,確保“管即有護、護即到位”,營造“優雅、乾爽、潔淨、舒暢”的如廁環境。

“廁所要做到‘兩有一無’,要有水、有紙、無異味,要特別注意嗅覺的感受和視覺的感受。”對於這些細節問題,胡啟生一直留意關心。為營造“優雅、乾爽、潔淨、舒暢”的如廁環境,城區試點的4座樣板廁所,均加裝了電子除臭設施,徹底消除廁所異味,併為入廁市民免費提供廁紙、擦手紙等,增設便民設施,對有條件的廁所,增設擦鞋機、飲水機,提供報紙、雜誌,讓便民服務的理念植入細節。

人民日報點贊巢湖整治公廁:市委書記任“總所長”

全域推進惠民生,改出群眾健康新生活

在巢湖市槐林鎮龍王村,記者看到每隔兩三百米就有一個垃圾箱。“以前垃圾就往房外、塘邊一倒,時間一長,到處都是垃圾堆,夏天臭味難聞。”村民夏敏作為志願者主動承擔保潔員工作,“現在村民們也開始逐漸習慣向垃圾箱倒垃圾了。”

隨著“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創建工作深入推進,巢湖市在全市12個鄉鎮(街道)全面推進廁所改造工作,解決農村“入廁難”問題,提升群眾的幸福感。記者在巢湖部分農村採訪看到,改變的不光是廁所,各地的衛生狀況和秩序也發生了明顯變化。各村都配備村級保潔員打掃衛生,配備垃圾箱等設施,並實行垃圾集中清運,大大改善了村容村貌。

改廁在改善居民環境的同時,也增強了村民的衛生環保意識,亂扔垃圾等不文明行為“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人人主動打掃衛生、清運垃圾、文明用語。在巢湖,廁所革命成為為老百姓辦的一件大實事,一件民心工程,“廁所革命”贏得了廣大市民的紛紛點贊。“路旁的公廁多了,這裡環境明確比以前乾淨了,人們的衛生環境也隨之改變。”這也成為越來越多巢湖市民的心裡話。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