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世界防治荒漠化與乾旱日,旨在進一步提高世界各國人民對防治荒漠化重要性的認識,喚起人們防治荒漠化的責任心和緊迫感。北京近年將守護好“綠水青山”作為頭等大事,在多方的努力下,這些自然生態美景正成為北京又一個亮麗“名片”。

綠水

世界防治荒漠化與乾旱日:青山綠水正成北京新名片

永定河。新華社記者 李欣 攝

北京市第一大河永定河,縱貫門頭溝全區,蜿蜒百餘里,流域面積1390餘平方公里。永定河作為北京的母親河,已有300萬歲的年紀。官廳水庫主要水流為永定河,在位於河北省張家口市和北京市延慶縣界內,於1951年10月動工,1954年5月竣工,是新中國成立後建設的第一座大型水庫。

世界防治荒漠化與乾旱日:青山綠水正成北京新名片

藍天白雲下,海坨山與官廳水庫水天一色,溼地青山相互映襯,景色清幽。潘之望 攝

官廳水庫曾經是北京主要供水水源地之一。20世紀80年代後期,庫區水受到嚴重汙染,90年代水質繼續惡化,1997年水庫被迫退出城市生活飲用水體系。之後在2007年8月被重新啟用作為北京飲用水水源地。今天春天,黃河水首次匯入永定河。3月19日上午,來自山西冊田水庫的上游來水抵達官廳水庫,永定河正式開啟生態補水。

世界防治荒漠化與乾旱日:青山綠水正成北京新名片

潮白河畔的晚霞。潘之望 攝

潮白河為流經北京市北部、東部的重要河流,屬海河水系。潮白河上游山區谷深河窄,蘇莊以下進入平原,河床比降小,河谷開闊,易氾濫成災。

世界防治荒漠化與乾旱日:青山綠水正成北京新名片

密雲水庫。安旭東 攝

1950年開挖潮白新河,後又興建密雲和懷柔水庫,控制山區洪水。密雲水庫的洩水分兩股進入潮白河系。一股經天津入海,供天津生活用水或匯入海河而注渤海;一股經京密引水渠、懷柔水庫流入北京市區,是北京重要水源之一。

世界防治荒漠化與乾旱日:青山綠水正成北京新名片

2019年初春時節,懷柔水庫內冰面尚未完全融化,景色迷人。潘之望 攝

水庫屬潮白河支流懷河水系,在懷河上游懷九河與懷沙河交匯處。水庫建成後除正常的防洪、蓄水等功能外,成為北京市重要的水源地和調蓄地,通過京密引水渠輸水入京,也是南水北調的節點工程。

世界防治荒漠化與乾旱日:青山綠水正成北京新名片

連接通州與河北水路的北運河甘棠閘。白繼開 攝

北運河是流經北京市東郊和天津市的一條河流,為海河的支流。其上游為溫榆河,源於軍都山南麓,自西北而東南,至通州與通惠河相匯合後始稱北運河。發源於北京市昌平區及海淀區一帶。向南流入通州區,在通州區北關上游稱做溫榆河。

世界防治荒漠化與乾旱日:青山綠水正成北京新名片

近日,石子鋪成的道路已環繞起整個園區,土方和綠化種植工程正在有序進行中。白繼開 攝

在北京城市副中心,一片規模近萬畝的城市森林即將出現在北運河南岸,位於城市副中心的城市綠心,以“千年惠林”為規劃願景,被命名為“東方綠星”。

青山

說起北京的山,最著名的就要數西山和燕山了。

世界防治荒漠化與乾旱日:青山綠水正成北京新名片

北京延慶的“海坨戴雪”壯麗景觀。劉平 攝

燕山是中國北部著名山脈之一。燕山山脈,山勢陡峭。地勢西北高,東南低。北緩南陡,溝谷狹窄,地表破碎,雨裂沖溝眾多。其主峰東猴頂,海拔2292.6米;北京第二高峰,海坨山,2241米;山脈東側,有霧靈山,海拔2118米。

世界防治荒漠化與乾旱日:青山綠水正成北京新名片

密雲縣新城子鎮霧靈山腳下、遙橋峪水庫湖畔。程功 攝

世界防治荒漠化與乾旱日:青山綠水正成北京新名片

兩名遊客站在昆明湖南湖島涵虛堂臺階上,觀望西山風景。王海欣 攝

北京西山,是太行山的一條支阜,古稱“太行山之首”,又稱小清涼山。西山為太行山北端餘脈,峰嶺連延,歷今房山、門頭溝、石景山、昌平等幾個區縣。西山宛如騰蛟起蟒,從西方遙遙拱衛著北京城。因此,古人稱之為“神京右臂”。

提起北京,多數人第一反應就是“首都”、“國際化大都市”、“現代化程度高”,但隨著北京對生態環境的保護越來越重視,相信這座城市所擁有的自然風光也能一步步走進更多人心裡,給他們留下深刻印象。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北京一直在行動!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