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現鵜鶘,享受醍醐

產品經理 設計師 鵜鶘 人工智能 學習工程師 2017-04-11

發現鵜鶘,享受醍醐

發現鵜鶘,享受醍醐

你好。我是江煥勇,學習設計師,也是學習產品經理。在過去20年的工作經歷中,大多時候,我擔任培訓經理相關職位,有時候,我也是全職或兼職的高校老師和培訓講師。

從2017年開始,我立志聚集學習設計師,創建中國最有價值的學習產品專業社群。

之所以有這樣的願景,是因為我認為有組織的學習產業將會是一個遠超互聯網的巨大領域。當前,中國教育和培訓行業一年的市場容量超過了3萬億,美國的這個數據超過了7萬億。

一個巨大的機會是,在這個行業裡,學習的系統還停留在農業和工業時代,學習產品亟待更新升級,大部分人的有效學習在學校教育之後幾乎停滯,一旦啟動,就充滿想象空間。

隨著互聯網和人工智能的發展,人和人的差別,人和人工智能的差別將主要體現在學習上,人類的學習需求變得剛需。目前的知識付費浪潮,見微知著,大體就已經能感受到這個風向。

之所以有這樣的信心,既因為我過往的學習產品工作經驗和閱歷,更因為我相信專業社群的協作和知識碰撞的乘數力量。

1 脫離學習設計師的匠人模式

一個人如果專注於一個領域,鑽研的時間長了,積累的專業知識、專業工具、項目經驗,多半會讓他成為專業人士,行業的長期浸潤,各種應用場景的閱歷,也會讓他首先成為一個知道份子。如果他再多一點自省和系統性的學習,他就有可能變得專精。

15年前,我開始從事CBE(基於能力的教育)的職業教育產品設計,14年前,我開始在企業從事ISD(系統化教學設計)的實踐,此後一直從事培訓課程教學設計、組織學習架構和學習項目設計與開發。至今,已有上百個項目的設計、開發和交付經歷。

20年的學習產品設計經歷,2年的+互聯網的實踐,我深深地體會到,學習產品的設計開發已經需要脫離單個專家、老師的匠人模式,需要以一種學習工程的模式進行構建。

現在,經過一段時間的籌備,我打算聚攏志趣相投的夥伴,以社群的方式進行協作和共創,建立一個充滿不確定、但給人希望的協作系統。

2 知識豐裕,學習匱乏

大家都說,這是一個知識信息氾濫的時代,學習似乎應該自然發生

在這個學習資源豐裕的年代,雖然每個人訂閱了眾多的專欄、公眾號、app,但大家似乎變得更加焦慮了,這顯然是學習的焦慮,過多的內容選擇反而沒有選擇。我們看到羅輯思維的得到app出現了,它來幫我們選擇,通過選擇付費專欄專家來獲取經篩選的知識信息。

人們有個誤解,買了書,心理上認為自己儲藏了知識,每天聽一個專欄,以為得到了知識,就擁有了知識。其實,這只是一種大腦給自己的心理安慰。儘管每天接受了眾多的知識,但大部分人其實並沒有發生學習。

我想,評價學習是否發生,有兩個基本的維度,一是認知的變化,二是行為的變化。

認知變化有很多,最低程度是知識識別,就是有個心理印象,下次見到時能喚起模式記憶,次之是記憶,就是能重現知識當中的信息(recall),在這之上還有5個層次的認知變化。行為變化帶有應用場景,簡單地說,就是在自己的具體生活場景或工作場景中應用認知的知識,在這樣的過程中,知識需要變成自己的技能。

實際上,學習的發生比大多數人認為的要難得多。大部分信息瀏覽的模式,最多能達到認知變化的第一級,做做思維導圖,記記筆記劃重點大概能達到認知變化的第二級。行為變化就要比認知變化難得多,可以這麼講,上面提到的認知變化的第一、第二級都不可能帶來行為變化。

發現鵜鶘,享受醍醐

3 學習工程模式

學習工程解決學習匱乏的工程模式。其根本目的是讓學習者產生學習的結果。而學習的結果是很難只提供知識信息就能發生的,它只能基於認知科學設計出來路徑,通過學習服務的交付實現結果的管理。

我分析,學習發生的關鍵障礙有兩個:時間稀缺和自發性的學習建構困難。

“師傅領進門,修行在個人”,這種學習結果管理的人海戰術,不符合我們當下,因為我們沒有很多時間領悟和琢磨,也沒有足夠的學習支架和學習建構手段幫助我們內化外部的知識,並促成技能的形成。

所以,我將在這個欄目中引進:

1、高效率的學習方法。這個學習方法要經過實踐的驗證,還要經得起認知科學和學習科學的審視。

2、教學設計(ID)方法和實踐。包括兩個部分,一是遴選或萃取精益不浪費的學習內容,二是對學習內容傳遞進行良好的教學設計。

3、學習產品設計。這個主要是面向學習產品的,而不是單一的學習資源。所謂的學習產品一定是面向最終學習人群學習需求的,能夠做到面向學習需求進行學習交付的完整產品。它可能是一個課程產品、也可能是一個學習項目產品、當然也可能是其他的產品形式,比如app。

4、符合20H學會技能的學習產品。這些產品可能包含面很廣,既有我們自己設計的,也有第三方設計的。

4 鵜鶘社群

醍醐最早是一種從西域傳入中原的胡食,是一種酥酪上的油脂。相關,佛教中有一種儀式,德高望重的大師將這層酥酪油塗抹在人的腦門上,賦予受戒者智慧。所以,醍醐是一種將智慧賦予他人的象徵。

我們社群將醍醐形象化為一種我很喜歡的大鳥 - 鵜鶘,將社群取名為鵜鶘社群。

如果你是學習產品經理、培訓經理、學習項目經理、企業講師、教學設計師、教師,那麼請加入我們,如果你認識這樣的朋友,請將這個專欄作為禮物,送給你的朋友。

與我同行的人,比我想要到達的地方更重要。渴望和你相伴同行。

(微信公眾號:學習工程師)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