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最快今年底,長株潭城鐵連通益陽常德!基本實現“公交化”'

"

今天,湘伴君從湖南城際鐵路有限公司獲得了一條最新消息:連通長株潭城際鐵路和石長鐵路的烏山聯絡線,目前施工進展順利,有望年底建成。也就是說,最快到今年底,大家乘坐長株潭城鐵,也能直達益陽、常德了!

當然,好消息還不止這些。年底前,城鐵公司還要購置10列“小編組”動車組投入運營,增加運行密度、縮小發車間隔,基本實現“公交化”運營……

湘伴君梳理了這些年城鐵的運行變化,和大家一起來看看,長株潭城鐵是怎樣朝著“小編組、高密度、公交化”的目標不斷提高運行效率,改善市民出行體驗的。

"

今天,湘伴君從湖南城際鐵路有限公司獲得了一條最新消息:連通長株潭城際鐵路和石長鐵路的烏山聯絡線,目前施工進展順利,有望年底建成。也就是說,最快到今年底,大家乘坐長株潭城鐵,也能直達益陽、常德了!

當然,好消息還不止這些。年底前,城鐵公司還要購置10列“小編組”動車組投入運營,增加運行密度、縮小發車間隔,基本實現“公交化”運營……

湘伴君梳理了這些年城鐵的運行變化,和大家一起來看看,長株潭城鐵是怎樣朝著“小編組、高密度、公交化”的目標不斷提高運行效率,改善市民出行體驗的。

重磅|最快今年底,長株潭城鐵連通益陽常德!基本實現“公交化”

1

兩年前就已開始研究“公交化”

為了讓大家更直觀感受城鐵的運行變化,我們首先回到兩年多前。

2016年12月26日,長株潭城際鐵路長沙站以南線率先開通運營。可運營了一段時間後,就遭遇市民吐槽。原來,城鐵開通初期,從長沙往返株洲、湘潭的列車平均每天開行約12對,發車間隔時間在60至90分鐘不等。車次少、等候長,讓市民感受不到城鐵的優勢。

一年後的2017年12月26日,長株潭城際鐵路長沙站以西(西沿線)開通。這意味著長株潭城鐵全線開通運營。當時,城鐵運營列車數平均每天增加到了39對,長沙到暮雲區間的平均發車間隔縮短到了半小時以內。

可整體來看,當時城鐵的作用仍舊發揮不夠,市民乘坐意願不太強,城鐵“公交化”的呼聲越來越高。

“公交化”,其實省裡一直在積極謀劃、逐步推進。

在2017年12月26日城鐵全線通車運營當天,省委書記杜家毫就在現場召開了推進城鐵公交化運營調研會。

2018年“五一”假期,杜家毫在調研軌道交通時指出,關鍵是要做到“四完善”“兩加快”(“四完善”就是要完善長株潭城際鐵路的股權結構,完善管理體制,完善運營機制,完善與之相配套的基礎設施;“兩加快”就是要加快推進城際列車“小編組、高密度、公交化”開行,加快推進票務系統兼容和“一卡通”,吸引更多客流量,更好地服務市民出行),進一步發揮出城際鐵路的功能作用。在此後的多次實地調研和相關會議中,杜家毫都著力強調了“四完善”“兩加快”“小編組、高密度、公交化”的城鐵發展目標。

今年4月23日,杜家毫召開會議,要求以只爭朝夕的精神,堅定不移地推進“三幹兩軌”(其中“一軌”為長株潭城際鐵路)項目建設,加速打造長株潭半小時交通圈,進而形成半小時經濟圈。

就在前天(8月8日),杜家毫在長株潭實地調研“三幹兩軌”時再次鼓勵大家:要保持定力、再接再厲,以釘釘子精神推動長株潭“三幹兩軌”項目建設,加速釋放融城效應!

2

今年首次上線“小編組”,客流漲了54.2%

高位推動之下,長株潭城鐵在這一年間發生了明顯變化。

2018年4月,長株潭城鐵進行了全線開通以來的第一次調圖。每天開行列車數增加至51對,長沙至株潭的最長車程都縮至了1小時以內。其中較大的變化是,根據客流實際情況,儘量將運力向重點區間、車站和高峰時段傾斜。

比如,長沙、先鋒、板塘、湘潭、大豐、田心東等6個主要客流大站的停靠趟次加密了,而九郎山、昭山、洞井等客流量少的車站則減少了停靠趟次。

而最大的變化是,長沙到株潭轉乘站——暮雲站區間的開行密度達到了平均19.2分鐘一趟。這意味著,城鐵向公交化開行目標邁近了一大步。

同時,市民反映的“服務不優”,也在逐步改善。

"

今天,湘伴君從湖南城際鐵路有限公司獲得了一條最新消息:連通長株潭城際鐵路和石長鐵路的烏山聯絡線,目前施工進展順利,有望年底建成。也就是說,最快到今年底,大家乘坐長株潭城鐵,也能直達益陽、常德了!

當然,好消息還不止這些。年底前,城鐵公司還要購置10列“小編組”動車組投入運營,增加運行密度、縮小發車間隔,基本實現“公交化”運營……

湘伴君梳理了這些年城鐵的運行變化,和大家一起來看看,長株潭城鐵是怎樣朝著“小編組、高密度、公交化”的目標不斷提高運行效率,改善市民出行體驗的。

重磅|最快今年底,長株潭城鐵連通益陽常德!基本實現“公交化”

1

兩年前就已開始研究“公交化”

為了讓大家更直觀感受城鐵的運行變化,我們首先回到兩年多前。

2016年12月26日,長株潭城際鐵路長沙站以南線率先開通運營。可運營了一段時間後,就遭遇市民吐槽。原來,城鐵開通初期,從長沙往返株洲、湘潭的列車平均每天開行約12對,發車間隔時間在60至90分鐘不等。車次少、等候長,讓市民感受不到城鐵的優勢。

一年後的2017年12月26日,長株潭城際鐵路長沙站以西(西沿線)開通。這意味著長株潭城鐵全線開通運營。當時,城鐵運營列車數平均每天增加到了39對,長沙到暮雲區間的平均發車間隔縮短到了半小時以內。

可整體來看,當時城鐵的作用仍舊發揮不夠,市民乘坐意願不太強,城鐵“公交化”的呼聲越來越高。

“公交化”,其實省裡一直在積極謀劃、逐步推進。

在2017年12月26日城鐵全線通車運營當天,省委書記杜家毫就在現場召開了推進城鐵公交化運營調研會。

2018年“五一”假期,杜家毫在調研軌道交通時指出,關鍵是要做到“四完善”“兩加快”(“四完善”就是要完善長株潭城際鐵路的股權結構,完善管理體制,完善運營機制,完善與之相配套的基礎設施;“兩加快”就是要加快推進城際列車“小編組、高密度、公交化”開行,加快推進票務系統兼容和“一卡通”,吸引更多客流量,更好地服務市民出行),進一步發揮出城際鐵路的功能作用。在此後的多次實地調研和相關會議中,杜家毫都著力強調了“四完善”“兩加快”“小編組、高密度、公交化”的城鐵發展目標。

今年4月23日,杜家毫召開會議,要求以只爭朝夕的精神,堅定不移地推進“三幹兩軌”(其中“一軌”為長株潭城際鐵路)項目建設,加速打造長株潭半小時交通圈,進而形成半小時經濟圈。

就在前天(8月8日),杜家毫在長株潭實地調研“三幹兩軌”時再次鼓勵大家:要保持定力、再接再厲,以釘釘子精神推動長株潭“三幹兩軌”項目建設,加速釋放融城效應!

2

今年首次上線“小編組”,客流漲了54.2%

高位推動之下,長株潭城鐵在這一年間發生了明顯變化。

2018年4月,長株潭城鐵進行了全線開通以來的第一次調圖。每天開行列車數增加至51對,長沙至株潭的最長車程都縮至了1小時以內。其中較大的變化是,根據客流實際情況,儘量將運力向重點區間、車站和高峰時段傾斜。

比如,長沙、先鋒、板塘、湘潭、大豐、田心東等6個主要客流大站的停靠趟次加密了,而九郎山、昭山、洞井等客流量少的車站則減少了停靠趟次。

而最大的變化是,長沙到株潭轉乘站——暮雲站區間的開行密度達到了平均19.2分鐘一趟。這意味著,城鐵向公交化開行目標邁近了一大步。

同時,市民反映的“服務不優”,也在逐步改善。

重磅|最快今年底,長株潭城鐵連通益陽常德!基本實現“公交化”

旅客使用“鐵路e卡通”掃碼入站。

2018年10月30日,“鐵路e卡通”在長株潭城鐵正式上線投入使用。市民在12306手機客戶端完成“鐵路e卡通”開戶,在城鐵進站乘車就不需要提前購票了。首先,在進站閘機處通過手機掃碼和人臉識別進站乘車。到站後,再手機掃碼即可出站,並同步通過手機自動扣款。是不是很酷?沒錯,長株潭城鐵也由此成為全國第一條可通過手機掃碼進站乘車的鐵路。

到了今年,長株潭城鐵的調圖優化力度空前。

今年4月底,省委書記幾度關心的“小編組”列車終於在長株潭城鐵上線了。

所謂“小編組”,也就是四編組動車組,只有4節車廂,比八編組動車組的車身更短小精悍,能夠靈活適應城際鐵路客流的變化。

湖南城際鐵路公司在已有8列八編組動車組運營基礎上,首次新增6列“小編組”動車組,這為城鐵增加運行車次、縮短髮車間隔提供了條件。於是,4月底,城鐵實施了今年的第一次運行圖調整。

這次調圖,將城鐵日常開行對數增至69對,長株潭三地的車程明顯縮短了。長潭間的車程大多在37分鐘左右,長株間的車程大多在43分鐘左右。平均發車間隔也壓縮了約30%。如,從長沙站往株潭方向的列車,發車間隔為5分鐘左右的車次達13趟,“公交化”程度明顯提升。

7月1日進入暑運後,城鐵再次調整運行圖。針對夏季作息時間變化,有針對性地調整了長株潭3市通勤時段的列車開行,重點優化了上下班高峰時期開行的列車時間及停靠站點。如,長沙地鐵四號線的樹木嶺、觀沙嶺這兩個城鐵換乘站,增加了城鐵列車停靠次數。長沙往株洲、湘潭方向末班車的運行時間也延長了。 今年的這兩次調圖,效果明顯,客流快速提升。前7月,長株潭城鐵共發送旅客470萬人次,日均2.22萬人次,同比增長了54.2%。

"

今天,湘伴君從湖南城際鐵路有限公司獲得了一條最新消息:連通長株潭城際鐵路和石長鐵路的烏山聯絡線,目前施工進展順利,有望年底建成。也就是說,最快到今年底,大家乘坐長株潭城鐵,也能直達益陽、常德了!

當然,好消息還不止這些。年底前,城鐵公司還要購置10列“小編組”動車組投入運營,增加運行密度、縮小發車間隔,基本實現“公交化”運營……

湘伴君梳理了這些年城鐵的運行變化,和大家一起來看看,長株潭城鐵是怎樣朝著“小編組、高密度、公交化”的目標不斷提高運行效率,改善市民出行體驗的。

重磅|最快今年底,長株潭城鐵連通益陽常德!基本實現“公交化”

1

兩年前就已開始研究“公交化”

為了讓大家更直觀感受城鐵的運行變化,我們首先回到兩年多前。

2016年12月26日,長株潭城際鐵路長沙站以南線率先開通運營。可運營了一段時間後,就遭遇市民吐槽。原來,城鐵開通初期,從長沙往返株洲、湘潭的列車平均每天開行約12對,發車間隔時間在60至90分鐘不等。車次少、等候長,讓市民感受不到城鐵的優勢。

一年後的2017年12月26日,長株潭城際鐵路長沙站以西(西沿線)開通。這意味著長株潭城鐵全線開通運營。當時,城鐵運營列車數平均每天增加到了39對,長沙到暮雲區間的平均發車間隔縮短到了半小時以內。

可整體來看,當時城鐵的作用仍舊發揮不夠,市民乘坐意願不太強,城鐵“公交化”的呼聲越來越高。

“公交化”,其實省裡一直在積極謀劃、逐步推進。

在2017年12月26日城鐵全線通車運營當天,省委書記杜家毫就在現場召開了推進城鐵公交化運營調研會。

2018年“五一”假期,杜家毫在調研軌道交通時指出,關鍵是要做到“四完善”“兩加快”(“四完善”就是要完善長株潭城際鐵路的股權結構,完善管理體制,完善運營機制,完善與之相配套的基礎設施;“兩加快”就是要加快推進城際列車“小編組、高密度、公交化”開行,加快推進票務系統兼容和“一卡通”,吸引更多客流量,更好地服務市民出行),進一步發揮出城際鐵路的功能作用。在此後的多次實地調研和相關會議中,杜家毫都著力強調了“四完善”“兩加快”“小編組、高密度、公交化”的城鐵發展目標。

今年4月23日,杜家毫召開會議,要求以只爭朝夕的精神,堅定不移地推進“三幹兩軌”(其中“一軌”為長株潭城際鐵路)項目建設,加速打造長株潭半小時交通圈,進而形成半小時經濟圈。

就在前天(8月8日),杜家毫在長株潭實地調研“三幹兩軌”時再次鼓勵大家:要保持定力、再接再厲,以釘釘子精神推動長株潭“三幹兩軌”項目建設,加速釋放融城效應!

2

今年首次上線“小編組”,客流漲了54.2%

高位推動之下,長株潭城鐵在這一年間發生了明顯變化。

2018年4月,長株潭城鐵進行了全線開通以來的第一次調圖。每天開行列車數增加至51對,長沙至株潭的最長車程都縮至了1小時以內。其中較大的變化是,根據客流實際情況,儘量將運力向重點區間、車站和高峰時段傾斜。

比如,長沙、先鋒、板塘、湘潭、大豐、田心東等6個主要客流大站的停靠趟次加密了,而九郎山、昭山、洞井等客流量少的車站則減少了停靠趟次。

而最大的變化是,長沙到株潭轉乘站——暮雲站區間的開行密度達到了平均19.2分鐘一趟。這意味著,城鐵向公交化開行目標邁近了一大步。

同時,市民反映的“服務不優”,也在逐步改善。

重磅|最快今年底,長株潭城鐵連通益陽常德!基本實現“公交化”

旅客使用“鐵路e卡通”掃碼入站。

2018年10月30日,“鐵路e卡通”在長株潭城鐵正式上線投入使用。市民在12306手機客戶端完成“鐵路e卡通”開戶,在城鐵進站乘車就不需要提前購票了。首先,在進站閘機處通過手機掃碼和人臉識別進站乘車。到站後,再手機掃碼即可出站,並同步通過手機自動扣款。是不是很酷?沒錯,長株潭城鐵也由此成為全國第一條可通過手機掃碼進站乘車的鐵路。

到了今年,長株潭城鐵的調圖優化力度空前。

今年4月底,省委書記幾度關心的“小編組”列車終於在長株潭城鐵上線了。

所謂“小編組”,也就是四編組動車組,只有4節車廂,比八編組動車組的車身更短小精悍,能夠靈活適應城際鐵路客流的變化。

湖南城際鐵路公司在已有8列八編組動車組運營基礎上,首次新增6列“小編組”動車組,這為城鐵增加運行車次、縮短髮車間隔提供了條件。於是,4月底,城鐵實施了今年的第一次運行圖調整。

這次調圖,將城鐵日常開行對數增至69對,長株潭三地的車程明顯縮短了。長潭間的車程大多在37分鐘左右,長株間的車程大多在43分鐘左右。平均發車間隔也壓縮了約30%。如,從長沙站往株潭方向的列車,發車間隔為5分鐘左右的車次達13趟,“公交化”程度明顯提升。

7月1日進入暑運後,城鐵再次調整運行圖。針對夏季作息時間變化,有針對性地調整了長株潭3市通勤時段的列車開行,重點優化了上下班高峰時期開行的列車時間及停靠站點。如,長沙地鐵四號線的樹木嶺、觀沙嶺這兩個城鐵換乘站,增加了城鐵列車停靠次數。長沙往株洲、湘潭方向末班車的運行時間也延長了。 今年的這兩次調圖,效果明顯,客流快速提升。前7月,長株潭城鐵共發送旅客470萬人次,日均2.22萬人次,同比增長了54.2%。

重磅|最快今年底,長株潭城鐵連通益陽常德!基本實現“公交化”"

今天,湘伴君從湖南城際鐵路有限公司獲得了一條最新消息:連通長株潭城際鐵路和石長鐵路的烏山聯絡線,目前施工進展順利,有望年底建成。也就是說,最快到今年底,大家乘坐長株潭城鐵,也能直達益陽、常德了!

當然,好消息還不止這些。年底前,城鐵公司還要購置10列“小編組”動車組投入運營,增加運行密度、縮小發車間隔,基本實現“公交化”運營……

湘伴君梳理了這些年城鐵的運行變化,和大家一起來看看,長株潭城鐵是怎樣朝著“小編組、高密度、公交化”的目標不斷提高運行效率,改善市民出行體驗的。

重磅|最快今年底,長株潭城鐵連通益陽常德!基本實現“公交化”

1

兩年前就已開始研究“公交化”

為了讓大家更直觀感受城鐵的運行變化,我們首先回到兩年多前。

2016年12月26日,長株潭城際鐵路長沙站以南線率先開通運營。可運營了一段時間後,就遭遇市民吐槽。原來,城鐵開通初期,從長沙往返株洲、湘潭的列車平均每天開行約12對,發車間隔時間在60至90分鐘不等。車次少、等候長,讓市民感受不到城鐵的優勢。

一年後的2017年12月26日,長株潭城際鐵路長沙站以西(西沿線)開通。這意味著長株潭城鐵全線開通運營。當時,城鐵運營列車數平均每天增加到了39對,長沙到暮雲區間的平均發車間隔縮短到了半小時以內。

可整體來看,當時城鐵的作用仍舊發揮不夠,市民乘坐意願不太強,城鐵“公交化”的呼聲越來越高。

“公交化”,其實省裡一直在積極謀劃、逐步推進。

在2017年12月26日城鐵全線通車運營當天,省委書記杜家毫就在現場召開了推進城鐵公交化運營調研會。

2018年“五一”假期,杜家毫在調研軌道交通時指出,關鍵是要做到“四完善”“兩加快”(“四完善”就是要完善長株潭城際鐵路的股權結構,完善管理體制,完善運營機制,完善與之相配套的基礎設施;“兩加快”就是要加快推進城際列車“小編組、高密度、公交化”開行,加快推進票務系統兼容和“一卡通”,吸引更多客流量,更好地服務市民出行),進一步發揮出城際鐵路的功能作用。在此後的多次實地調研和相關會議中,杜家毫都著力強調了“四完善”“兩加快”“小編組、高密度、公交化”的城鐵發展目標。

今年4月23日,杜家毫召開會議,要求以只爭朝夕的精神,堅定不移地推進“三幹兩軌”(其中“一軌”為長株潭城際鐵路)項目建設,加速打造長株潭半小時交通圈,進而形成半小時經濟圈。

就在前天(8月8日),杜家毫在長株潭實地調研“三幹兩軌”時再次鼓勵大家:要保持定力、再接再厲,以釘釘子精神推動長株潭“三幹兩軌”項目建設,加速釋放融城效應!

2

今年首次上線“小編組”,客流漲了54.2%

高位推動之下,長株潭城鐵在這一年間發生了明顯變化。

2018年4月,長株潭城鐵進行了全線開通以來的第一次調圖。每天開行列車數增加至51對,長沙至株潭的最長車程都縮至了1小時以內。其中較大的變化是,根據客流實際情況,儘量將運力向重點區間、車站和高峰時段傾斜。

比如,長沙、先鋒、板塘、湘潭、大豐、田心東等6個主要客流大站的停靠趟次加密了,而九郎山、昭山、洞井等客流量少的車站則減少了停靠趟次。

而最大的變化是,長沙到株潭轉乘站——暮雲站區間的開行密度達到了平均19.2分鐘一趟。這意味著,城鐵向公交化開行目標邁近了一大步。

同時,市民反映的“服務不優”,也在逐步改善。

重磅|最快今年底,長株潭城鐵連通益陽常德!基本實現“公交化”

旅客使用“鐵路e卡通”掃碼入站。

2018年10月30日,“鐵路e卡通”在長株潭城鐵正式上線投入使用。市民在12306手機客戶端完成“鐵路e卡通”開戶,在城鐵進站乘車就不需要提前購票了。首先,在進站閘機處通過手機掃碼和人臉識別進站乘車。到站後,再手機掃碼即可出站,並同步通過手機自動扣款。是不是很酷?沒錯,長株潭城鐵也由此成為全國第一條可通過手機掃碼進站乘車的鐵路。

到了今年,長株潭城鐵的調圖優化力度空前。

今年4月底,省委書記幾度關心的“小編組”列車終於在長株潭城鐵上線了。

所謂“小編組”,也就是四編組動車組,只有4節車廂,比八編組動車組的車身更短小精悍,能夠靈活適應城際鐵路客流的變化。

湖南城際鐵路公司在已有8列八編組動車組運營基礎上,首次新增6列“小編組”動車組,這為城鐵增加運行車次、縮短髮車間隔提供了條件。於是,4月底,城鐵實施了今年的第一次運行圖調整。

這次調圖,將城鐵日常開行對數增至69對,長株潭三地的車程明顯縮短了。長潭間的車程大多在37分鐘左右,長株間的車程大多在43分鐘左右。平均發車間隔也壓縮了約30%。如,從長沙站往株潭方向的列車,發車間隔為5分鐘左右的車次達13趟,“公交化”程度明顯提升。

7月1日進入暑運後,城鐵再次調整運行圖。針對夏季作息時間變化,有針對性地調整了長株潭3市通勤時段的列車開行,重點優化了上下班高峰時期開行的列車時間及停靠站點。如,長沙地鐵四號線的樹木嶺、觀沙嶺這兩個城鐵換乘站,增加了城鐵列車停靠次數。長沙往株洲、湘潭方向末班車的運行時間也延長了。 今年的這兩次調圖,效果明顯,客流快速提升。前7月,長株潭城鐵共發送旅客470萬人次,日均2.22萬人次,同比增長了54.2%。

重磅|最快今年底,長株潭城鐵連通益陽常德!基本實現“公交化”重磅|最快今年底,長株潭城鐵連通益陽常德!基本實現“公交化”

今年“五一”小黃金週期間,長株潭城際鐵路客流迎來大幅增長。

3

年底基本實現城鐵“公交化”運營

這3個多月的“小編組”運行實踐,為實現“公交化”打下了堅實的基礎。湖南城際鐵路公司也加快了增購的步伐。

今年9月和12月,城鐵公司還將分兩次購置6列和4列,共10列“小編組”動車組,投入長株潭城鐵運營。長株潭城鐵也將於9月和12月分別再次調整運行圖。

調圖後的變化值得期待:

目前,長沙至暮雲的發車平均間隔為14分鐘,長沙至株潭發車平均間隔為30分鐘。

預計到年底,10列“小編組”就位後,列車數量將由現在的14列增至最大24列。可開行的城鐵對數將新增50對以上,開行總數達120對以上。

車次多了,發車間隔時間也將跟著縮短。預計長沙到暮雲區間的發車平均間隔可縮至10分鐘之內;長沙至株洲、湘潭發車平均間隔可縮至20分鐘之內,基本實現城鐵“公交化”運營。預計到年底,長株潭城鐵全年客流將突破800萬人次。

再回到開頭時,湘伴君提到的那個最新消息。

大家知道,長株潭城鐵西沿線新建了幾個站點,最西邊的站點是長沙西站。現在,長沙西站往北10公里處,正新建石長鐵路(動車)的烏山站。同時,兩站之間正在建設一條烏山聯絡線,把長株潭城鐵與石長鐵路連接起來。

湘伴君獲得的最新消息就是,這條聯絡線施工正酣,有望在年底建成。正式投入運營後,市民乘坐長株潭城鐵,就可以直達石長鐵路沿線的益陽、常德了。

交通只有成網,才能發揮最大優勢。按計劃,今年年底,黔張常鐵路也將建成通車。由於黔張常鐵路與石長鐵路在常德站相連,屆時,長株潭城際鐵路網將與國家鐵路網打通,不僅連通長株潭和益常,還將延伸串聯起張家界、湘西州地區,百姓出行選擇將更加多元、便捷。讓我們一起期待吧!

【湘伴原創,歡迎轉發分享至朋友圈】

"

今天,湘伴君從湖南城際鐵路有限公司獲得了一條最新消息:連通長株潭城際鐵路和石長鐵路的烏山聯絡線,目前施工進展順利,有望年底建成。也就是說,最快到今年底,大家乘坐長株潭城鐵,也能直達益陽、常德了!

當然,好消息還不止這些。年底前,城鐵公司還要購置10列“小編組”動車組投入運營,增加運行密度、縮小發車間隔,基本實現“公交化”運營……

湘伴君梳理了這些年城鐵的運行變化,和大家一起來看看,長株潭城鐵是怎樣朝著“小編組、高密度、公交化”的目標不斷提高運行效率,改善市民出行體驗的。

重磅|最快今年底,長株潭城鐵連通益陽常德!基本實現“公交化”

1

兩年前就已開始研究“公交化”

為了讓大家更直觀感受城鐵的運行變化,我們首先回到兩年多前。

2016年12月26日,長株潭城際鐵路長沙站以南線率先開通運營。可運營了一段時間後,就遭遇市民吐槽。原來,城鐵開通初期,從長沙往返株洲、湘潭的列車平均每天開行約12對,發車間隔時間在60至90分鐘不等。車次少、等候長,讓市民感受不到城鐵的優勢。

一年後的2017年12月26日,長株潭城際鐵路長沙站以西(西沿線)開通。這意味著長株潭城鐵全線開通運營。當時,城鐵運營列車數平均每天增加到了39對,長沙到暮雲區間的平均發車間隔縮短到了半小時以內。

可整體來看,當時城鐵的作用仍舊發揮不夠,市民乘坐意願不太強,城鐵“公交化”的呼聲越來越高。

“公交化”,其實省裡一直在積極謀劃、逐步推進。

在2017年12月26日城鐵全線通車運營當天,省委書記杜家毫就在現場召開了推進城鐵公交化運營調研會。

2018年“五一”假期,杜家毫在調研軌道交通時指出,關鍵是要做到“四完善”“兩加快”(“四完善”就是要完善長株潭城際鐵路的股權結構,完善管理體制,完善運營機制,完善與之相配套的基礎設施;“兩加快”就是要加快推進城際列車“小編組、高密度、公交化”開行,加快推進票務系統兼容和“一卡通”,吸引更多客流量,更好地服務市民出行),進一步發揮出城際鐵路的功能作用。在此後的多次實地調研和相關會議中,杜家毫都著力強調了“四完善”“兩加快”“小編組、高密度、公交化”的城鐵發展目標。

今年4月23日,杜家毫召開會議,要求以只爭朝夕的精神,堅定不移地推進“三幹兩軌”(其中“一軌”為長株潭城際鐵路)項目建設,加速打造長株潭半小時交通圈,進而形成半小時經濟圈。

就在前天(8月8日),杜家毫在長株潭實地調研“三幹兩軌”時再次鼓勵大家:要保持定力、再接再厲,以釘釘子精神推動長株潭“三幹兩軌”項目建設,加速釋放融城效應!

2

今年首次上線“小編組”,客流漲了54.2%

高位推動之下,長株潭城鐵在這一年間發生了明顯變化。

2018年4月,長株潭城鐵進行了全線開通以來的第一次調圖。每天開行列車數增加至51對,長沙至株潭的最長車程都縮至了1小時以內。其中較大的變化是,根據客流實際情況,儘量將運力向重點區間、車站和高峰時段傾斜。

比如,長沙、先鋒、板塘、湘潭、大豐、田心東等6個主要客流大站的停靠趟次加密了,而九郎山、昭山、洞井等客流量少的車站則減少了停靠趟次。

而最大的變化是,長沙到株潭轉乘站——暮雲站區間的開行密度達到了平均19.2分鐘一趟。這意味著,城鐵向公交化開行目標邁近了一大步。

同時,市民反映的“服務不優”,也在逐步改善。

重磅|最快今年底,長株潭城鐵連通益陽常德!基本實現“公交化”

旅客使用“鐵路e卡通”掃碼入站。

2018年10月30日,“鐵路e卡通”在長株潭城鐵正式上線投入使用。市民在12306手機客戶端完成“鐵路e卡通”開戶,在城鐵進站乘車就不需要提前購票了。首先,在進站閘機處通過手機掃碼和人臉識別進站乘車。到站後,再手機掃碼即可出站,並同步通過手機自動扣款。是不是很酷?沒錯,長株潭城鐵也由此成為全國第一條可通過手機掃碼進站乘車的鐵路。

到了今年,長株潭城鐵的調圖優化力度空前。

今年4月底,省委書記幾度關心的“小編組”列車終於在長株潭城鐵上線了。

所謂“小編組”,也就是四編組動車組,只有4節車廂,比八編組動車組的車身更短小精悍,能夠靈活適應城際鐵路客流的變化。

湖南城際鐵路公司在已有8列八編組動車組運營基礎上,首次新增6列“小編組”動車組,這為城鐵增加運行車次、縮短髮車間隔提供了條件。於是,4月底,城鐵實施了今年的第一次運行圖調整。

這次調圖,將城鐵日常開行對數增至69對,長株潭三地的車程明顯縮短了。長潭間的車程大多在37分鐘左右,長株間的車程大多在43分鐘左右。平均發車間隔也壓縮了約30%。如,從長沙站往株潭方向的列車,發車間隔為5分鐘左右的車次達13趟,“公交化”程度明顯提升。

7月1日進入暑運後,城鐵再次調整運行圖。針對夏季作息時間變化,有針對性地調整了長株潭3市通勤時段的列車開行,重點優化了上下班高峰時期開行的列車時間及停靠站點。如,長沙地鐵四號線的樹木嶺、觀沙嶺這兩個城鐵換乘站,增加了城鐵列車停靠次數。長沙往株洲、湘潭方向末班車的運行時間也延長了。 今年的這兩次調圖,效果明顯,客流快速提升。前7月,長株潭城鐵共發送旅客470萬人次,日均2.22萬人次,同比增長了54.2%。

重磅|最快今年底,長株潭城鐵連通益陽常德!基本實現“公交化”重磅|最快今年底,長株潭城鐵連通益陽常德!基本實現“公交化”

今年“五一”小黃金週期間,長株潭城際鐵路客流迎來大幅增長。

3

年底基本實現城鐵“公交化”運營

這3個多月的“小編組”運行實踐,為實現“公交化”打下了堅實的基礎。湖南城際鐵路公司也加快了增購的步伐。

今年9月和12月,城鐵公司還將分兩次購置6列和4列,共10列“小編組”動車組,投入長株潭城鐵運營。長株潭城鐵也將於9月和12月分別再次調整運行圖。

調圖後的變化值得期待:

目前,長沙至暮雲的發車平均間隔為14分鐘,長沙至株潭發車平均間隔為30分鐘。

預計到年底,10列“小編組”就位後,列車數量將由現在的14列增至最大24列。可開行的城鐵對數將新增50對以上,開行總數達120對以上。

車次多了,發車間隔時間也將跟著縮短。預計長沙到暮雲區間的發車平均間隔可縮至10分鐘之內;長沙至株洲、湘潭發車平均間隔可縮至20分鐘之內,基本實現城鐵“公交化”運營。預計到年底,長株潭城鐵全年客流將突破800萬人次。

再回到開頭時,湘伴君提到的那個最新消息。

大家知道,長株潭城鐵西沿線新建了幾個站點,最西邊的站點是長沙西站。現在,長沙西站往北10公里處,正新建石長鐵路(動車)的烏山站。同時,兩站之間正在建設一條烏山聯絡線,把長株潭城鐵與石長鐵路連接起來。

湘伴君獲得的最新消息就是,這條聯絡線施工正酣,有望在年底建成。正式投入運營後,市民乘坐長株潭城鐵,就可以直達石長鐵路沿線的益陽、常德了。

交通只有成網,才能發揮最大優勢。按計劃,今年年底,黔張常鐵路也將建成通車。由於黔張常鐵路與石長鐵路在常德站相連,屆時,長株潭城際鐵路網將與國家鐵路網打通,不僅連通長株潭和益常,還將延伸串聯起張家界、湘西州地區,百姓出行選擇將更加多元、便捷。讓我們一起期待吧!

【湘伴原創,歡迎轉發分享至朋友圈】

重磅|最快今年底,長株潭城鐵連通益陽常德!基本實現“公交化”

[責編:譚思敏]

[來源:湘伴微信公眾號]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