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檔案日 市民走進檔案館感受“宜賓歷史”

曾江 建築 劉牧 社會 宜賓手機報 2017-06-13
國際檔案日 市民走進檔案館感受“宜賓歷史”

國際檔案日,宜賓市民在檔案館爭相體驗查閱電子檔案。(宜賓新聞網 曾江 攝)

宜賓新聞網6月9日訊(記者 曾江)一直以來,大家都感覺檔案和檔案工作很神祕,6月9日是國際檔案日,宜賓市檔案館向市民進行公眾開放日活動。市民不僅可以體驗現場電子查閱檔案,更感受到了檔案“神祕”之處。據悉,宜賓市檔案館於2016年年底試運行,全年無休免費向市民開放。

6月9日,來自宜賓的教師、學生、企業職工和社區居民約50名代表走進宜賓檔案館,近距離認識檔案、瞭解檔案、瞭解檔案工作,領略檔案文化的獨特魅力與作用。

當市民走到宜賓市檔案館一樓查閱大廳,通過電子查閱檔案,不僅能夠查到宜賓歷史,而且能夠找到父輩甚至自己的信息。來自宜賓二醫院的劉牧作為恢復高考後首批大學生,一直想找點關於自己畢業前的東西。當她出示身份證輸入自己信息後,發現一張1982年的“工作分配”證明展現在眼前。“這些東西我家裡也找不到了,沒想到這裡能看見,而且查閱很簡單。”劉牧激動地說。

國際檔案日 市民走進檔案館感受“宜賓歷史”

裱糊修復檔案。(宜賓新聞網 曾江 攝)

市民還在檔案館四樓檔案裱糊室、整理室,觀看到了檔案的搶救裱糊和整理流程。9日上午,當一張張破舊的民國時期檔案被修復人員一一“換新”,現場的參觀者都很驚奇地讚歎檔案人員的技術高超。

來自宜賓學院大一的學生黃靜說:“自己第一次走進檔案館,沒想到整個檔案保存、修復、歸檔不僅細緻而且需要技術。”

國際檔案日 市民走進檔案館感受“宜賓歷史”

市民參觀“宜賓記憶”展示廳,感受宜賓千年滄桑鉅變。(宜賓新聞網 曾江 攝)

當日,市民還參觀了“宜賓記憶”展陳廳,市民在感受宜賓歷史文化的同時也感受到了宜賓城市文明。展廳通過聲、光、電及其珍貴的影像圖文資料,展現出宜賓悠久歷史文化及千年滄桑鉅變。“以歷史為脈胳,以重大歷史事件為重點,展示宜賓的悠久歷史文化及千年滄桑鉅變,檔案館城市展廳於今年1月12日正式投入試運行,節假日不休息,免費對公眾開放。”市檔案局黨組書記、局(館)長李德勇介紹。

宜賓市檔案館是本地區永久性檔案的保管基地,也是全市開發利用文件檔案信息資源的中心。館藏檔案形成於1851年(清咸豐元年)至1998年,現有各門類和多種載體形式的檔案共計170015卷、15524件,內容涉及清代、民國、革命戰爭年代和新中國成立以來宜賓的政治、軍事、經濟、科技、文化、教育等各個方面。

國際檔案日 市民走進檔案館感受“宜賓歷史”

市民在檔案館中第一次瞭解到古代中“火”“雷”等加急送信息情況類型。(宜賓新聞網 曾江 攝)

宜賓市檔案館新館為市級一類檔案館,總建築面積13130平方米。建築共四層,高度19.2米。新館規劃用地面積為32畝,建設用地16畝,另外16畝為公共綠地,除向市民免費開放外,也接受市民團體的參觀。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