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國藩家書》:那些才華橫溢的人,身上往往都存在一個致命缺點

大家好,這裡是小播讀書,今天和大家一起分享的這本書是:《曾國藩家書》。通過這本書你可以全面瞭解一個資質平庸、出身農門的曾國藩,如何一步步成為“千古第一完人”,我們可以從曾國藩身上學到什麼?

《曾國藩家書》:那些才華橫溢的人,身上往往都存在一個致命缺點

01

提到曾國藩,你可能聽過這樣的一個故事,我們來一起重溫一下。曾國藩小時候讀書非常勤奮,但天資並不聰穎,學東西很慢。有天小偷去他家偷東西,正好曾國藩在背一篇文章。於是小偷躲在房樑上,想著等曾國藩背完書睡覺後再去偷。不料曾國藩背了好幾個時辰,到了深更半夜還是沒背下來。躲在房樑上的小偷實在等不下去了,乾脆跳下來,衝曾國藩大怒道:“像你這種笨人還讀什麼書!”然後將那篇文章一字不落地背誦了一遍,揚長而去!

當然,這個故事是否真實,有待於考證。但曾國藩與同齡人,比如他的同僚張之洞、胡林翼,甚至他的學生李鴻章相比,資質確實平庸。他先後考了七次,到了21歲才以倒數第二的成績考中秀才,23歲中舉,27歲殿試,位列三甲42名。而張之洞13歲就中了秀才,15歲就中了舉人。

曾國藩也沒什麼顯赫的家世,他出生於湖南雙峰一個小地主家,他的父親曾麟書43歲時才考取一個秀才。有兄弟5人,他排行老大,另有一個姐姐和三個妹妹。對曾國藩影響最大的可能是他的祖父曾玉屏,不過也只是一個規規矩矩的農民。

02

那麼曾國藩究竟是一個什麼樣的人,為何他能被稱為“千古第一完人”呢?瞭解一個人,尤其是一位古人,最主要的方式就是讀他的文字。但曾國藩留下來的文稿多大千餘萬,全部讀完難度很大。最好的方式就是讀其中的精華,其精華正是《曾國藩家書》。

中國研究曾國藩第一人、著名作家唐浩明認為這本家書是一個思想者對世道人心的觀察體驗,是一個學者對讀者治學的經驗之談,更是一個胸中有著萬千溝壑的大人物心靈世界的袒露。讀懂這本家書,勝過讀千百冊平庸之作。

既然這本書的名字叫《曾國藩家書》,自然而然他的作者就是曾國藩。我再給你簡單的介紹一下曾國藩,他是中國近代政治家、戰略家、理學家、文學家,湘軍的創立者和統帥。

好,介紹完這本書和作者的基本情況後,下面我就為你來詳細講述書中內容。

本書主要講述了三個重要部分的內容:

第一個重點:一個人如何修身?

第二個重點:一個人如何齊家?

第三個重點:一個人如何為人處事

03 第一個重點內容:一個人如何修身?

自天子以至庶人,壹是皆以修身為本”,出自儒家經典《大學》第一章經文,內容說的是上至天子下到平民百姓一切都是以修身為做人的根本,曾國藩在這一點上絕對是你我的榜樣。他曾有句最經典的名言“不為聖賢,即為禽獸”。那麼一個人究竟如何修身呢?

《曾國藩家書》:那些才華橫溢的人,身上往往都存在一個致命缺點

從曾國藩在寫給弟弟妹妹的家書裡,你可以看到大致的方法。總結起來主要有三條。

第一條:做人要恆而專

曾國藩有一個弟弟曾國荃,比他小十四歲。性格與曾國藩剛好相反,非常急躁,缺乏耐心。一次,曾國荃寫信給哥哥,提到“意趣不在此,則興會索然”。什麼意思呢?就是說如果對一件事不感興趣,則持續不了多久。曾國藩讀了這份信之後立馬就回了一封信,在這封信裡明確表明了反對態度,並且談到修身的一個重要方法:做人要恪守一個“恆”字。

曾國藩認為但凡做一件事,就必須把全部的精力都放在這件事情上,而且必須持之以恆,不能半途而廢。並且以他個人為例,反省自己曾有的缺點。比如在翰林院的時候,一下子做詩寫文,一下子又去讀其他雜書,導致浪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

曾國藩認為一個人除了有恆,還需要專。是什麼是專呢?你可能聽過這樣的一句話“一輩子只做一件事”,這可以看成專。還有所謂的“工匠精神”,也是一種專。曾國藩在讀書上一個方法,讀書不二。什麼意思呢?就是不讀完一本書,絕不看第二本書。這也就是一種專。只有專,才能精通一門學問,練就一套本領。

再舉個例子,在曾國藩寫給家人的書信裡,會看到指導子女練字的文字。曾國藩在書法的練習上就非常恆而專。他曾給自己制定了十二條規定,其中有一條關於書法的。具體為“作字,飯後作字半小時,凡筆墨應酬,當做自己功課。凡事不留待明日,愈積愈南清”。意思是說吃完飯後必須練習書法一小時,而且所有的寫字的機會,比如給他人寫信,都可以當做練習書法的機會。凡是今天的事情,就不留在明天去做,因為事情越積越多,就越難處理。

第二條:做人要戒懶戒傲

在曾國藩的家書裡,還提到一個很重要的觀點,也是修身的方法。即做人要做人要戒傲戒懶。曾國藩認為庸人以惰字致敗,才人以傲字致敗。

《曾國藩家書》:那些才華橫溢的人,身上往往都存在一個致命缺點

俗話說的話,勤能補拙。對於你我普通人來說,如果想要笨鳥先飛,就必須要依靠自己的勤奮,才能追上那些聰明的人,甚至超越他們。曾國藩就是典型的例子,在開頭我們曾提到他的資質很平凡,先後考了七次才成為秀才。但曾國藩讀書學習非常勤奮,挑燈夜讀是經常的事。尤其是入了清朝的高等學府翰林院後,發現自己與同學的差距非常大,於是更加發奮讀書。

在前面,提到了十二條規定,其中有三條就是為了克服懶惰的。具體是這樣的:

第一條:“早起,黎明即起,醒後勿沾戀”。意思很簡單,天一亮就要起床,不睡懶覺。

第二條,讀史。嗣後每日圈點十葉,間斷不孝。這個也很好理解,每天讀上十頁史書。

第三條,日知所亡。每日讀書記錄心得語,有求深意是徇人。這一條其實與上面一條想承接,意思是說每天讀書,都要寫讀書筆記。

不過,對於那些才華橫溢的人,身上往往存在一個致命的缺點,那就是驕傲。當然,普通人身上也存在。曾國藩的弟弟曾國荃就是一個典型,經常在打了幾場勝戰過後,變得自大聽不進他人的意見。在攻打南京時,曾國荃因為急功近利,再加上安慶之戰大勝天平軍,變得非常驕傲。儘管曾國藩多次提醒他與其他軍隊協同作戰,但曾國荃不聽勸,差點被李秀成帶回來的援軍幹掉。

總而言之,做人既要戒懶,也要戒傲。不夠真正能做到這一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需要很長一段時間的磨鍊。

第三條:做人要不忮不求

所謂忮,指得是嫉妒的意思,所謂求,指得是過度的追求,也就是貪心。這是曾國藩在寫給他的兒子的一封信裡提到的觀點,也是他修身的自我要求。做人要不不忮不求,不能有嫉妒之心,也不能太貪心。

《曾國藩家書》:那些才華橫溢的人,身上往往都存在一個致命缺點

有一些人自己沒有多大本領,也不努力。但看到身邊的人有所成就,或者比自己優秀,便到處說別人的壞話,甚至希望別人出事。這就是一種嫉妒。在金庸的《天龍八部》中有一個非人物嫉妒心極強,這個人就是馬伕人。她曾因為得不到自己夢想的新衣,便在除夕之夜偷偷將鄰家姑娘的新衣撕剪成碎片。另外,有一些人不。原因很簡單,沒有得到想得到,得到了還想得到更多的。

做人不能有嫉妒之心,也不能有貪念之慾。如果一個人心中有貪念,那麼他什麼事情都可能不順利。因為他總是滿足自己所得到的東西,拼命追逐名利,結果是患得患失。其實曾國藩在進入翰林院之前,貪念之心是非常強的。也比較好理解,在他那個年代,社會上絕大多數人都認為讀書就是為了升官發財,對於生於偏僻山村的曾國藩而言,自然不能免俗。但後來曾國藩在三十歲那年,意識到這個觀念的狹隘。寫下了“不為聖賢,即為禽獸”的誓詞。正是這個改變,幫助他成就了一番事業。

從後來的史料來看,曾國藩一生確實對於錢財不是非常看重。死後也僅僅留有一萬多兩銀子,剛夠後人為他辦葬禮,並且在遺言裡明確表示拒收親朋好友的禮金。他的兒子曾紀鴻在曾國藩離世後也是沒有佔到曾國藩的一點便宜,就連家裡人病了都拿不出什麼錢來。最終還是靠左宗棠幫忙才渡過難關。

做人要不忮不求,不要有嫉妒心,也不能有貪念之心,這是修身的最後一條。

好了,今天的內容就是這些,如果喜歡我的文章,請關注“小播讀書”或分享給您的朋友。

最後,讓我們來分享一些曾國藩的至理名言:

  • 凡事留餘地,雅量能容人。
  • 不貪財,不失信,不自是,有此三省,自然人皆敬重。
  • 富貴氣太重,亦非佳象耳。
  • 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識,第三要有恆。
  • 端莊厚重是貴相,謙卑含容是貴相;事有歸著是富相,心存濟物是富相。
  • 勤於邦,儉於家,言忠信,行篤敬。
  • 處事貴熟思緩處,熟思則得其情,緩處則得其當。
  • 知足天地寬。
  • 百種弊病,皆從懶生。
  • 廣其識則天下大。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