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國藩:教育子孫只要牢記這三條家訓,人生大有可為'

"
"
曾國藩:教育子孫只要牢記這三條家訓,人生大有可為

教育子孫只要牢記這三條家訓,人生大有可為

文/ 國文

《易傳》上說:“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惡之家必有餘殃。”

這句話的意思是,我們要經常去積德行善,因為修善的人家,必然有多的福報,作惡的人家,必多禍殃。

積善之人,修的是善心,但善惡總在一念間,惡念一旦萌生,必會造成惡果。在惡念產生之前,就要消滅惡念。所以,修心之法尤為重要。

古人是如何修心的呢?

這就要說到晚清時期的曾國藩了,曾國藩對修心之法有獨到的見解,他在寫給家人的書信中,告誡家人有三種做法最易折福報,務必戒除。

"
曾國藩:教育子孫只要牢記這三條家訓,人生大有可為

教育子孫只要牢記這三條家訓,人生大有可為

文/ 國文

《易傳》上說:“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惡之家必有餘殃。”

這句話的意思是,我們要經常去積德行善,因為修善的人家,必然有多的福報,作惡的人家,必多禍殃。

積善之人,修的是善心,但善惡總在一念間,惡念一旦萌生,必會造成惡果。在惡念產生之前,就要消滅惡念。所以,修心之法尤為重要。

古人是如何修心的呢?

這就要說到晚清時期的曾國藩了,曾國藩對修心之法有獨到的見解,他在寫給家人的書信中,告誡家人有三種做法最易折福報,務必戒除。

曾國藩:教育子孫只要牢記這三條家訓,人生大有可為

1

為人刻薄

《菜根譚》上說“口乃心之門。” 從說話中最能看出一個人的德行。

與人交往,刻薄之人,總喜歡過分苛求,處處挑揀別人的毛病,讓別人覺得很不舒服。

以前有個老秀才,帶著家人寄居在北京,此人說話尖酸刻薄,凡是好人好事,他都要刻意從中挑剔。故而人們給他起了個外號叫“賽商鞅”。

翰林院編修錢敦堂先生與世長辭後,他的門生感激老師教誨之恩,於是主動為他籌集善款,料理喪事,事事辦得周全妥帖。

但是,這位賽商鞅卻說:“這人世間怎麼會有如此好心腸的人,他們一定是為了名利,藉此事在鄉里獲得好口碑,然後吸引顯要人物的注意,好博得一官半職罷了。“

又有一次,賽商鞅途經一家新掛“貞節牌坊”的人家門口。他用帶嘲笑的口吻向眾人說道:這位夫人生前很富貴,家裡僕人眾多。難道就沒有像秦宮、馮子那樣的貞婦嗎?這事得加以複查,這夫人哪裡配得上節婦的名號。”

賽商鞅有事沒事就發表他的議論,時間一長,他“尖酸刻薄”出了名了,人們故意避開他,也沒人敢請他教書。

因此,賽商鞅一輩子不得志,把日子過得越來越差,最終貧困潦倒而死,他死後,他的妻子兒女流落街頭,極為悲慘。

後來,有人在宴席上見到一個陪酒的妓女,該女子舉止言談間,很有書香門第的風度,讓人們驚訝,認為此女子不該淪為娼妓,仔細盤問,才知道她是賽商鞅的小女兒。

刻薄之心要不得,賽商鞅的悲慘下場,便是例證。如若我們待人大氣,有風度,那麼別人也願意和你交往,久而久之,朋友圈子就會越來越大。

希望日後,見賢思齊,見不賢內省,少指責挖苦,多寬容理解,不要讓自己成為一個刻薄之人。

"
曾國藩:教育子孫只要牢記這三條家訓,人生大有可為

教育子孫只要牢記這三條家訓,人生大有可為

文/ 國文

《易傳》上說:“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惡之家必有餘殃。”

這句話的意思是,我們要經常去積德行善,因為修善的人家,必然有多的福報,作惡的人家,必多禍殃。

積善之人,修的是善心,但善惡總在一念間,惡念一旦萌生,必會造成惡果。在惡念產生之前,就要消滅惡念。所以,修心之法尤為重要。

古人是如何修心的呢?

這就要說到晚清時期的曾國藩了,曾國藩對修心之法有獨到的見解,他在寫給家人的書信中,告誡家人有三種做法最易折福報,務必戒除。

曾國藩:教育子孫只要牢記這三條家訓,人生大有可為

1

為人刻薄

《菜根譚》上說“口乃心之門。” 從說話中最能看出一個人的德行。

與人交往,刻薄之人,總喜歡過分苛求,處處挑揀別人的毛病,讓別人覺得很不舒服。

以前有個老秀才,帶著家人寄居在北京,此人說話尖酸刻薄,凡是好人好事,他都要刻意從中挑剔。故而人們給他起了個外號叫“賽商鞅”。

翰林院編修錢敦堂先生與世長辭後,他的門生感激老師教誨之恩,於是主動為他籌集善款,料理喪事,事事辦得周全妥帖。

但是,這位賽商鞅卻說:“這人世間怎麼會有如此好心腸的人,他們一定是為了名利,藉此事在鄉里獲得好口碑,然後吸引顯要人物的注意,好博得一官半職罷了。“

又有一次,賽商鞅途經一家新掛“貞節牌坊”的人家門口。他用帶嘲笑的口吻向眾人說道:這位夫人生前很富貴,家裡僕人眾多。難道就沒有像秦宮、馮子那樣的貞婦嗎?這事得加以複查,這夫人哪裡配得上節婦的名號。”

賽商鞅有事沒事就發表他的議論,時間一長,他“尖酸刻薄”出了名了,人們故意避開他,也沒人敢請他教書。

因此,賽商鞅一輩子不得志,把日子過得越來越差,最終貧困潦倒而死,他死後,他的妻子兒女流落街頭,極為悲慘。

後來,有人在宴席上見到一個陪酒的妓女,該女子舉止言談間,很有書香門第的風度,讓人們驚訝,認為此女子不該淪為娼妓,仔細盤問,才知道她是賽商鞅的小女兒。

刻薄之心要不得,賽商鞅的悲慘下場,便是例證。如若我們待人大氣,有風度,那麼別人也願意和你交往,久而久之,朋友圈子就會越來越大。

希望日後,見賢思齊,見不賢內省,少指責挖苦,多寬容理解,不要讓自己成為一個刻薄之人。

曾國藩:教育子孫只要牢記這三條家訓,人生大有可為

2

獨享名利

俗話說:“利字頭上一把刀。”在巨大利益的誘惑面前,往往最能考驗一個人的品德。

在利益面前,只顧自己,不顧他人,是不受人們歡迎的,長久下去,福報也會離他遠去。

古人云:“獨樂樂不如眾樂樂”。

想要成大事,得到眾人的幫助,必須要為大家著想,這樣才能聚攏人心,成就一番大事業。反之,獨樂之人,猶如行舟,不進則退。

成大事者應該懂得,如果一個人獨享名利,就會讓人覺得你背信棄義,吃一塹長一智,人們自然不願與你共事。

俗話說:“貪小便宜吃大虧”。有心的長輩們都會諄諄教誨兒孫,做人不要貪圖一時的小便宜,否則長期下去容易吃大虧。

在生活中,我們很喜歡有禮貌的人,比如說,“麻煩您了!”,“謝謝您!”,“對不起!”等等,我們且不說這話是否出自真心,但卻是讓人心情愉快的,我們聽了很樂意去幫助別人,原諒別人。

正所謂得人心者得天下,一個懂得犧牲自己安撫別人的人,別人才會心甘情願替你做事。

有功勞卻不獨自佔有,利益面前卻不據為己有,一個肯將自己的利益分享給別人的人,一定是有真正智慧的人。

反之,在功勞和利益面前,生了貪戀獨享之心,那些為你出過力的人,下次自然不會為你上刀山下火海般全力以赴了。

當你事業蒸蒸日上,業績輝煌的時候,切記獨享名利,銘記“人心齊,泰山移”,發揚團隊精神,摒棄好大喜功的作風。

"
曾國藩:教育子孫只要牢記這三條家訓,人生大有可為

教育子孫只要牢記這三條家訓,人生大有可為

文/ 國文

《易傳》上說:“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惡之家必有餘殃。”

這句話的意思是,我們要經常去積德行善,因為修善的人家,必然有多的福報,作惡的人家,必多禍殃。

積善之人,修的是善心,但善惡總在一念間,惡念一旦萌生,必會造成惡果。在惡念產生之前,就要消滅惡念。所以,修心之法尤為重要。

古人是如何修心的呢?

這就要說到晚清時期的曾國藩了,曾國藩對修心之法有獨到的見解,他在寫給家人的書信中,告誡家人有三種做法最易折福報,務必戒除。

曾國藩:教育子孫只要牢記這三條家訓,人生大有可為

1

為人刻薄

《菜根譚》上說“口乃心之門。” 從說話中最能看出一個人的德行。

與人交往,刻薄之人,總喜歡過分苛求,處處挑揀別人的毛病,讓別人覺得很不舒服。

以前有個老秀才,帶著家人寄居在北京,此人說話尖酸刻薄,凡是好人好事,他都要刻意從中挑剔。故而人們給他起了個外號叫“賽商鞅”。

翰林院編修錢敦堂先生與世長辭後,他的門生感激老師教誨之恩,於是主動為他籌集善款,料理喪事,事事辦得周全妥帖。

但是,這位賽商鞅卻說:“這人世間怎麼會有如此好心腸的人,他們一定是為了名利,藉此事在鄉里獲得好口碑,然後吸引顯要人物的注意,好博得一官半職罷了。“

又有一次,賽商鞅途經一家新掛“貞節牌坊”的人家門口。他用帶嘲笑的口吻向眾人說道:這位夫人生前很富貴,家裡僕人眾多。難道就沒有像秦宮、馮子那樣的貞婦嗎?這事得加以複查,這夫人哪裡配得上節婦的名號。”

賽商鞅有事沒事就發表他的議論,時間一長,他“尖酸刻薄”出了名了,人們故意避開他,也沒人敢請他教書。

因此,賽商鞅一輩子不得志,把日子過得越來越差,最終貧困潦倒而死,他死後,他的妻子兒女流落街頭,極為悲慘。

後來,有人在宴席上見到一個陪酒的妓女,該女子舉止言談間,很有書香門第的風度,讓人們驚訝,認為此女子不該淪為娼妓,仔細盤問,才知道她是賽商鞅的小女兒。

刻薄之心要不得,賽商鞅的悲慘下場,便是例證。如若我們待人大氣,有風度,那麼別人也願意和你交往,久而久之,朋友圈子就會越來越大。

希望日後,見賢思齊,見不賢內省,少指責挖苦,多寬容理解,不要讓自己成為一個刻薄之人。

曾國藩:教育子孫只要牢記這三條家訓,人生大有可為

2

獨享名利

俗話說:“利字頭上一把刀。”在巨大利益的誘惑面前,往往最能考驗一個人的品德。

在利益面前,只顧自己,不顧他人,是不受人們歡迎的,長久下去,福報也會離他遠去。

古人云:“獨樂樂不如眾樂樂”。

想要成大事,得到眾人的幫助,必須要為大家著想,這樣才能聚攏人心,成就一番大事業。反之,獨樂之人,猶如行舟,不進則退。

成大事者應該懂得,如果一個人獨享名利,就會讓人覺得你背信棄義,吃一塹長一智,人們自然不願與你共事。

俗話說:“貪小便宜吃大虧”。有心的長輩們都會諄諄教誨兒孫,做人不要貪圖一時的小便宜,否則長期下去容易吃大虧。

在生活中,我們很喜歡有禮貌的人,比如說,“麻煩您了!”,“謝謝您!”,“對不起!”等等,我們且不說這話是否出自真心,但卻是讓人心情愉快的,我們聽了很樂意去幫助別人,原諒別人。

正所謂得人心者得天下,一個懂得犧牲自己安撫別人的人,別人才會心甘情願替你做事。

有功勞卻不獨自佔有,利益面前卻不據為己有,一個肯將自己的利益分享給別人的人,一定是有真正智慧的人。

反之,在功勞和利益面前,生了貪戀獨享之心,那些為你出過力的人,下次自然不會為你上刀山下火海般全力以赴了。

當你事業蒸蒸日上,業績輝煌的時候,切記獨享名利,銘記“人心齊,泰山移”,發揚團隊精神,摒棄好大喜功的作風。

曾國藩:教育子孫只要牢記這三條家訓,人生大有可為

3

耍小聰明

古人說:“大勇若怯,大智若愚。”

在古人眼中,太聰明反而是壞事,因為聰明過了頭容易招來橫禍。

一個喜歡耍小聰明的人,往往德行陋薄,令人好生厭惡,這樣的人遠遠沒辦法讓人信任和放心。

三國時期的楊修就是這樣一個人。他的才華橫溢是舉世公認的,機智聰明流傳至今,比如我們耳熟能詳的“一盒酥”、“相府門闊”、“雞肋”,從這些典故中,我們可以看到楊修的聰明絕頂。

然而,楊修“成也聰明,亡也聰明”,他的這種處處擺顯小聰明的個性,後來給自己招來了殺身之禍。

小聰明的人看重的是眼前的小名小利,辦事不按規律來,到處鑽空子,精於算計,在他們的一生中,或許能夠風光一時,令人羨慕不已。但是愛耍小聰明的人,多半沒有歡樂的結局。

再比如戰國著名大將吳起,他著有的《吳子兵法》是歷代的兵學經典,他幫助各國抵禦外敵,戰無不勝。也曾為了功名利祿,殺妻求將。

吳起輔助哪一國,哪一國就強大起來,然而因人太聰明,辦事極盡手段,人品極其卑劣,各國儘管需要他,但又怕他篡奪王位,所以都不怎麼待見他。

吳起一生才華,最後卻死於非命,這不得不讓我們深思。

《韓非子》上說:“巧詐不如拙誠,惟誠可得人心。”

意思是,耍小聰明還不如踏實誠懇的對待,只有誠心才能得到別人的認可!

古往今來,古聖先賢以品德為先,所推崇的最高境界是大智若愚,大巧若拙,難得糊塗。

誠懇做人,不圓滑,不誆人,把自己淳樸、憨厚的一面展示出來。

這一點,曾國藩先生做到了。曾國藩為人老實、可靠、憨厚,他從來不貪圖小利,不專權謀私,乾乾淨淨做官。他打仗也是如此,從不打冒險之仗,而是穩紮穩打。

待人處事“不耍小聰明”、誠誠懇懇,是曾國藩為人處世的法寶。

曾國藩待人接物,總是熱情一片,寧肯自己吃虧,也不讓別人受委屈,他認為“敬人者,人恆敬之”,你看得起別人,別人才能看得起你。

"
曾國藩:教育子孫只要牢記這三條家訓,人生大有可為

教育子孫只要牢記這三條家訓,人生大有可為

文/ 國文

《易傳》上說:“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惡之家必有餘殃。”

這句話的意思是,我們要經常去積德行善,因為修善的人家,必然有多的福報,作惡的人家,必多禍殃。

積善之人,修的是善心,但善惡總在一念間,惡念一旦萌生,必會造成惡果。在惡念產生之前,就要消滅惡念。所以,修心之法尤為重要。

古人是如何修心的呢?

這就要說到晚清時期的曾國藩了,曾國藩對修心之法有獨到的見解,他在寫給家人的書信中,告誡家人有三種做法最易折福報,務必戒除。

曾國藩:教育子孫只要牢記這三條家訓,人生大有可為

1

為人刻薄

《菜根譚》上說“口乃心之門。” 從說話中最能看出一個人的德行。

與人交往,刻薄之人,總喜歡過分苛求,處處挑揀別人的毛病,讓別人覺得很不舒服。

以前有個老秀才,帶著家人寄居在北京,此人說話尖酸刻薄,凡是好人好事,他都要刻意從中挑剔。故而人們給他起了個外號叫“賽商鞅”。

翰林院編修錢敦堂先生與世長辭後,他的門生感激老師教誨之恩,於是主動為他籌集善款,料理喪事,事事辦得周全妥帖。

但是,這位賽商鞅卻說:“這人世間怎麼會有如此好心腸的人,他們一定是為了名利,藉此事在鄉里獲得好口碑,然後吸引顯要人物的注意,好博得一官半職罷了。“

又有一次,賽商鞅途經一家新掛“貞節牌坊”的人家門口。他用帶嘲笑的口吻向眾人說道:這位夫人生前很富貴,家裡僕人眾多。難道就沒有像秦宮、馮子那樣的貞婦嗎?這事得加以複查,這夫人哪裡配得上節婦的名號。”

賽商鞅有事沒事就發表他的議論,時間一長,他“尖酸刻薄”出了名了,人們故意避開他,也沒人敢請他教書。

因此,賽商鞅一輩子不得志,把日子過得越來越差,最終貧困潦倒而死,他死後,他的妻子兒女流落街頭,極為悲慘。

後來,有人在宴席上見到一個陪酒的妓女,該女子舉止言談間,很有書香門第的風度,讓人們驚訝,認為此女子不該淪為娼妓,仔細盤問,才知道她是賽商鞅的小女兒。

刻薄之心要不得,賽商鞅的悲慘下場,便是例證。如若我們待人大氣,有風度,那麼別人也願意和你交往,久而久之,朋友圈子就會越來越大。

希望日後,見賢思齊,見不賢內省,少指責挖苦,多寬容理解,不要讓自己成為一個刻薄之人。

曾國藩:教育子孫只要牢記這三條家訓,人生大有可為

2

獨享名利

俗話說:“利字頭上一把刀。”在巨大利益的誘惑面前,往往最能考驗一個人的品德。

在利益面前,只顧自己,不顧他人,是不受人們歡迎的,長久下去,福報也會離他遠去。

古人云:“獨樂樂不如眾樂樂”。

想要成大事,得到眾人的幫助,必須要為大家著想,這樣才能聚攏人心,成就一番大事業。反之,獨樂之人,猶如行舟,不進則退。

成大事者應該懂得,如果一個人獨享名利,就會讓人覺得你背信棄義,吃一塹長一智,人們自然不願與你共事。

俗話說:“貪小便宜吃大虧”。有心的長輩們都會諄諄教誨兒孫,做人不要貪圖一時的小便宜,否則長期下去容易吃大虧。

在生活中,我們很喜歡有禮貌的人,比如說,“麻煩您了!”,“謝謝您!”,“對不起!”等等,我們且不說這話是否出自真心,但卻是讓人心情愉快的,我們聽了很樂意去幫助別人,原諒別人。

正所謂得人心者得天下,一個懂得犧牲自己安撫別人的人,別人才會心甘情願替你做事。

有功勞卻不獨自佔有,利益面前卻不據為己有,一個肯將自己的利益分享給別人的人,一定是有真正智慧的人。

反之,在功勞和利益面前,生了貪戀獨享之心,那些為你出過力的人,下次自然不會為你上刀山下火海般全力以赴了。

當你事業蒸蒸日上,業績輝煌的時候,切記獨享名利,銘記“人心齊,泰山移”,發揚團隊精神,摒棄好大喜功的作風。

曾國藩:教育子孫只要牢記這三條家訓,人生大有可為

3

耍小聰明

古人說:“大勇若怯,大智若愚。”

在古人眼中,太聰明反而是壞事,因為聰明過了頭容易招來橫禍。

一個喜歡耍小聰明的人,往往德行陋薄,令人好生厭惡,這樣的人遠遠沒辦法讓人信任和放心。

三國時期的楊修就是這樣一個人。他的才華橫溢是舉世公認的,機智聰明流傳至今,比如我們耳熟能詳的“一盒酥”、“相府門闊”、“雞肋”,從這些典故中,我們可以看到楊修的聰明絕頂。

然而,楊修“成也聰明,亡也聰明”,他的這種處處擺顯小聰明的個性,後來給自己招來了殺身之禍。

小聰明的人看重的是眼前的小名小利,辦事不按規律來,到處鑽空子,精於算計,在他們的一生中,或許能夠風光一時,令人羨慕不已。但是愛耍小聰明的人,多半沒有歡樂的結局。

再比如戰國著名大將吳起,他著有的《吳子兵法》是歷代的兵學經典,他幫助各國抵禦外敵,戰無不勝。也曾為了功名利祿,殺妻求將。

吳起輔助哪一國,哪一國就強大起來,然而因人太聰明,辦事極盡手段,人品極其卑劣,各國儘管需要他,但又怕他篡奪王位,所以都不怎麼待見他。

吳起一生才華,最後卻死於非命,這不得不讓我們深思。

《韓非子》上說:“巧詐不如拙誠,惟誠可得人心。”

意思是,耍小聰明還不如踏實誠懇的對待,只有誠心才能得到別人的認可!

古往今來,古聖先賢以品德為先,所推崇的最高境界是大智若愚,大巧若拙,難得糊塗。

誠懇做人,不圓滑,不誆人,把自己淳樸、憨厚的一面展示出來。

這一點,曾國藩先生做到了。曾國藩為人老實、可靠、憨厚,他從來不貪圖小利,不專權謀私,乾乾淨淨做官。他打仗也是如此,從不打冒險之仗,而是穩紮穩打。

待人處事“不耍小聰明”、誠誠懇懇,是曾國藩為人處世的法寶。

曾國藩待人接物,總是熱情一片,寧肯自己吃虧,也不讓別人受委屈,他認為“敬人者,人恆敬之”,你看得起別人,別人才能看得起你。

曾國藩:教育子孫只要牢記這三條家訓,人生大有可為

生活中,我們要時刻警醒自己,不要耍小聰明,愛耍小聰明的人,看似得到了一絲絲甜頭,實則是在消耗自己的福報,一點點扣除了自己做人的信用額度。

小聰明之人,註定如同井底之蛙,眼裡只有方寸天地,只有抱朴守拙的大境界,才能做到俯瞰人間煙火,泰然處世,寧靜致遠。

有福之人必是有德之人。

你的福氣,就是你積攢的德行,德行高的人得到的福報也多。

希望你做到曾國藩這三條家訓:不刻薄他人、不獨享名利、不耍小聰明。

任何福報都必然有其因果,當你有了足夠的福報,人生的道路就會越來越順遂。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