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國藩為何要把中國第一支艦隊白送給他國,誰耽誤中國海軍二十年

曾國藩 中國近代史 海軍 中國歷史 史料不輯 2017-04-14

1840年,帝國主義以艦炮敲開中國的大門,晚清當權派們驚呼:“中國之不如人者為船堅炮利”,洋務也因此轟轟烈烈地開展起來。

然而中國好不容易有了第一支現代化海軍,曾國藩為何非要遣散,到底是誰讓中國海軍失去了寶貴的20年呢?

曾國藩為何要把中國第一支艦隊白送給他國,誰耽誤中國海軍二十年

第二次鴉片戰爭結束後,英國取得了長江沿線的多個通商口岸。可此時,太平軍卻第二次粉碎清軍江南大營,控制了長江中下游地區。英國人不願公開與之為敵,選擇了一種狡猾的對抗方式。

1861年,英國派赫德勸說清政府出錢購買英國軍艦、火炮。早在幾年前,清軍就吃盡了太平軍洋槍洋炮的苦頭。雙方一拍即合,清政府決定購買3艘中型艦和4艘小型艦。赫德隨後委託海關總稅務司李泰國在英國代為購買。

李泰國這個人10歲就隨父親來廣東闖世界,中文說得恨不得比英文還好。年輕時替港英政府工作,後來被聘為海關總稅務司,成為中國海關的最高官員。

曾國藩為何要把中國第一支艦隊白送給他國,誰耽誤中國海軍二十年

李泰國

李泰國吃中國飯,賺中國錢,但熱愛的仍然是英國。《天津條約》時,李泰國就使了不少壞,這一次軍購,李泰國又狠狠地坑了清政府一把。

協議要買7艘,李泰國卻買了8艘,多了一艘運輸船。其實多一艘無非就是多花點錢,清政府到不太在乎,可李泰國後來做得事情卻讓清政府忍無可忍。

李泰國為清軍招募水手和教習時,擅自任命英國海軍上校阿斯本為艦隊司令,與其制定的章程上寫到:阿斯本擁有完全指揮權,只接受中國皇帝的命令,而且命令必須由李泰國本人轉達。如果李泰國認為命令不合理,可以拒絕轉達。

這樣一來,艦隊與私人武裝還有什麼區別,清政府堅決不同意。李泰國背後有英國公使的支持,態度非常強硬,最後勉強同意中國人出任總司令,艦隊接受地方督撫的節制。

曾國藩為何要把中國第一支艦隊白送給他國,誰耽誤中國海軍二十年

然而代價卻是,如果艦隊與清軍共同攻破天京,35%的戰利品歸英籍軍人所有;如果艦隊單獨攻破天京,他們的抽走七成。這結果一出,曾國藩第一個跳出來反對,他原以為能借機擴充的實力,卻沒料到竟買來一個瘟神。

1863年,阿斯本率領軍艦達到上海時,天京已陷入湘軍的包圍之中,江浙重鎮,如寧波、嘉定、青浦等地都相繼陷落。局面盡在曾國藩的掌控之中,攻下天京只是時間問題,艦隊之於清軍就沒有那麼必要了。

曾國藩堅持水兵也要從清軍中挑選,每艦隻留二三教習。這個想法在政治上是正確的,但在技術上卻一點都不現實。在那個年代,駕駛蒸汽輪船的難度,不亞於現在的航母。

曾國藩為何要把中國第一支艦隊白送給他國,誰耽誤中國海軍二十年

所以英國人才敢以最後通牒的方式威脅清政府:如果在48小時之內得不到滿意的答覆,就將艦隊賣給叛軍。曾國藩此時憤怒地表示,與其讓洋人作威作福,不如將軍艦分賞各國,不索分文,以折李泰國之嬌氣。

這畢竟是氣話,最後在美國公使蒲安臣的調解下,雙方達成一致,軍艦退回英方拍賣,所得錢款歸清國所有,同時清國需支付英籍軍人的遣散費用。

歷時三年,中國第一支現代化海軍艦隊就這樣胎死腹中。清政府丟掉了不僅僅是幾十萬兩白銀,正如赫德說得那樣:新式海軍是帶動機械、鋼鐵、礦山等等產業發展的最大動力,李泰國至少耽誤中國海軍20年。

歷史有意思,開心漲姿勢,歡迎訂閱微信公眾號“史料不輯”(slbj001)長按可加複製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