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位中外院士、200多名國家“千人計劃”專家在無錫暢言——為“中國智造”裝上“超級大腦”

物聯世界共創未來

8月26日,2017高層次人才創新創業無錫交流大會舉行,12位中外院士、200多名國家“千人計劃”專家匯聚太湖之濱,探討人才對產業轉型和科技創新的重要支撐作用。

面對低成本優勢消失、發達國家製造業迴流的雙重壓力,我國傳統制造業的轉型升級顯得尤為迫切。專家學者們表示,中國製造向“中國智造”跨越,亟須裝上“超級大腦”。

“大國重器”展現中國榮耀

在“創贏無錫”——國家“千人計劃”專家技術成果交易會上,C919飛機、“墨子號”科學實驗衛星等“大國重器”展現中國製造的雄厚實力。

走進展廳,我國發射的世界首顆量子科學實驗衛星“墨子號”模型成為全場焦點。今年初,“墨子號”圓滿完成4個月的在軌測試任務,正式交付用戶單位使用。“‘墨子號’的主要應用目標是通過衛星和地面站之間的量子密鑰分發,實現星地量子保密通信,並通過衛星中轉實現可覆蓋全球的量子保密通信。”工作人員介紹,大量科研人員經過長達十多年的協同攻關,創新突破包括星地量子信道、空間單光子探測等多項國際領先的關鍵技術,確保衛星的成功研製。

在旁邊的展位,一位工作人員正在不停地摩擦、擠壓一隻手掌大小的護腕。不一會兒,護腕旁邊的電子手錶亮了起來,且時間顯示越來越清晰。

為電子手錶“充電”的是藏在護腕中的納米材料。“納米材料對電信號非常敏感,通過摩擦、運動產生的靜電可以儲藏起來,能應用於綠色能源的方向。”現場研究人員告訴記者,這一項目“出生”於中科院北京納米能源與系統研究所的“千人計劃”專家王中林。為促進納米材料領域實現更多突破,研究所近年來吸引了納米電池、納米薄膜、納米能源存儲、納米無限傳輸等各種專項人才,他們的交流和切磋加快了納米產業落地速度。

聚集人才支撐“中國智造”

智能製造是上下游全覆蓋、全流程定製化的先進生產方式,把製造業的生產鏈條“重裝升級”,這就樹立了未來製造業發展的新標杆,也對人才和技術提出更高要求。

下月,京滬高鐵“復興號”動車組將按350公里/小時的速度運行。“國產高鐵靠創新領跑世界!”中國工程院院士、中車株洲電力機車研究所有限公司董事長丁榮軍說,每一輛國產高鐵上都布有1000多個傳感器,掌握完整數據,運行中的任何問題都會被檢測到。“復興號”是純中國血統,它首次實現動車組牽引、制動、網絡控制系統的全面自主化,標誌中國全面掌握了高鐵的核心技術。同時,“復興號”的建造成本只有歐洲和日本公司的2/3,建造速度比他們快1/3,國際競爭力大為加強。

從製造到智造,從原來的低附加值到高附加值,人才起到關鍵性作用。去年我國首架C919大飛機總裝下線,今年5月實行首飛。中國商飛公司聚全球之智,建立研發民用大飛機的人才隊伍。公司成立以來選聘優秀高校畢業生5800餘名,累計引進海外高層次人才152人,40人入選“千人計劃”。國家“千人計劃”專家聯誼會副會長、中國航發商用航空發動機公司總經理馮錦璋介紹,“公司與8所大學建立聯合創新中心,從關鍵技術,應用技術、產品等方面全面地牽引航空發動機不斷進步。”

中科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副院長、香港中文大學教授湯曉鷗介紹,在當前最熱的人工智能領域,中國已進行20多年的基礎研究,贏得與歐美國家“同步起跑”的機會。然而,離產業真正落地還有一段路要走,需要科研人員在大數據、算法、圖形識別等領域突破多項技術,“提高智造水平,需要人才繼續踏踏實實潛心研究。”

引才育才呼喚新理念

創新驅動,從中央到地方到企業對高層次人才可謂空前重視,不惜重金挖人。對此,國家“千人計劃”專家聯誼會祕書長、中科院物理所研究員丁洪表示,“推動中國製造業轉型升級,引進高層次專家人才,也要重視一大批工匠型的一線產業工人。”機器人與智能生產離不開專業技術人員,其催生新產業生態更是需要大量合適勞動力,特別是能夠獨立操作各種智能機器人的工人和維修機器的高級技術人員。

“激發人才創新力,需調整人才評價體系。”國家“千人計劃”專家聯誼會副會長、同濟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院長戴曉虎認為,目前各地找人才普遍存在“唯帽子論”,諾獎得主、院士往往能分配到更多資源,但“帽子”只代表他們過去的成就,建議“伯樂”們從地方發展長遠考量,看重人才的創造力和未來潛力,拿出更務實的選才機制,形成“不求所有、但求所用”引才觀念。

會場內外,高層次人才與無錫的創新創業項目交流洽談,無錫上下重才、引才的良好氛圍引得廣泛稱讚。“我們欣喜地看到無錫的多個企業正在變成行業標杆,在質量、進度、效益等方面成為典範。”馮錦璋說,無錫有十多家從事航空發動機生產的民營企業,他們從國外挖人才甚至整個團隊,站在世界的高度攻克製造業技術難題,為“無錫製造”增添力量和底氣。 本報記者 浦敏琦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