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速報 | 去年年報會計監管結果:“非標”審計大增,商譽最受關注'

""要聞速報 | 去年年報會計監管結果:“非標”審計大增,商譽最受關注

7月26日,證監會發布了2018年上市公司年報會計監管報告。報告顯示,截至2019年4月30日,滬深兩市共有3622家公司披露了經審計的2018年年度財務報告。其中,38家被出具無法表示意見,82家被出具保留意見,99家被出具帶解釋性說明段的無保留意見。

報告顯示,證監會組織專門力量共抽樣審閱了805家上市公司年度財務報告,部分上市公司存在大額預付賬款,“存貸雙高”等異常情況,可能存在資金被佔用或資產被質押的風險;部分上市公司大額計提商譽、股權投資等資產損失,反映其前期併購擴張過程中未充分識別有關風險;部分上市公司商譽等資產減值準備計提隨意,利用會計估計或會計政策變更跨期調節利潤,選擇性確認與披露以及構造交易等,財務信息未能真實反映上市公司的財務狀況及經營成果。

"要聞速報 | 去年年報會計監管結果:“非標”審計大增,商譽最受關注

7月26日,證監會發布了2018年上市公司年報會計監管報告。報告顯示,截至2019年4月30日,滬深兩市共有3622家公司披露了經審計的2018年年度財務報告。其中,38家被出具無法表示意見,82家被出具保留意見,99家被出具帶解釋性說明段的無保留意見。

報告顯示,證監會組織專門力量共抽樣審閱了805家上市公司年度財務報告,部分上市公司存在大額預付賬款,“存貸雙高”等異常情況,可能存在資金被佔用或資產被質押的風險;部分上市公司大額計提商譽、股權投資等資產損失,反映其前期併購擴張過程中未充分識別有關風險;部分上市公司商譽等資產減值準備計提隨意,利用會計估計或會計政策變更跨期調節利潤,選擇性確認與披露以及構造交易等,財務信息未能真實反映上市公司的財務狀況及經營成果。

要聞速報 | 去年年報會計監管結果:“非標”審計大增,商譽最受關注

被出具非標意見報告公司數量同比增加近百

2018年上市公司年報會計監管報告顯示,截至2019年4月30日,除*ST華澤、*ST長生、*ST新億、*ST毅達、*ST東南5家公司外,滬深兩市共有3622家公司披露了經審計的2018年年度財務報告。按期披露年度財務報告的公司中,219家公司年度財務報告被出具非標準審計意見的審計報告,其中,38家被出具無法表示意見,82家被出具保留意見,99家被出具帶解釋性說明段的無保留意見。

"要聞速報 | 去年年報會計監管結果:“非標”審計大增,商譽最受關注

7月26日,證監會發布了2018年上市公司年報會計監管報告。報告顯示,截至2019年4月30日,滬深兩市共有3622家公司披露了經審計的2018年年度財務報告。其中,38家被出具無法表示意見,82家被出具保留意見,99家被出具帶解釋性說明段的無保留意見。

報告顯示,證監會組織專門力量共抽樣審閱了805家上市公司年度財務報告,部分上市公司存在大額預付賬款,“存貸雙高”等異常情況,可能存在資金被佔用或資產被質押的風險;部分上市公司大額計提商譽、股權投資等資產損失,反映其前期併購擴張過程中未充分識別有關風險;部分上市公司商譽等資產減值準備計提隨意,利用會計估計或會計政策變更跨期調節利潤,選擇性確認與披露以及構造交易等,財務信息未能真實反映上市公司的財務狀況及經營成果。

要聞速報 | 去年年報會計監管結果:“非標”審計大增,商譽最受關注

被出具非標意見報告公司數量同比增加近百

2018年上市公司年報會計監管報告顯示,截至2019年4月30日,除*ST華澤、*ST長生、*ST新億、*ST毅達、*ST東南5家公司外,滬深兩市共有3622家公司披露了經審計的2018年年度財務報告。按期披露年度財務報告的公司中,219家公司年度財務報告被出具非標準審計意見的審計報告,其中,38家被出具無法表示意見,82家被出具保留意見,99家被出具帶解釋性說明段的無保留意見。

要聞速報 | 去年年報會計監管結果:“非標”審計大增,商譽最受關注

圖片來源:攝圖網

據《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統計,相比2017年,未能及時披露2018年審計財務報告的公司數量減少4家,但是被出具非標準審核意見審計報告的公司數量卻大幅增加,相比2017年增加了95家。其中,被出具保留意見和被出具無法表示意見的審計報告數量均同比翻倍。

證監會表示,證監會組織專門力量共抽樣審閱了805家上市公司年度財務報告,在此基礎上形成了《2018年上市公司年報會計監管報告》。2018年年度財務報告反映上市公司存在的問題包括:

一、部分上市公司存在大額預付賬款,“存貸雙高”等異常情況,可能存在資金被佔用或資產被質押的風險;

二、部分上市公司大額計提商譽、股權投資等資產損失,反映其前期併購擴張過程中未充分識別有關風險;

三、部分上市公司商譽等資產減值準備計提隨意,利用會計估計或會計政策變更跨期調節利潤,選擇性確認與披露以及構造交易等,財務信息未能真實反映上市公司的財務狀況及經營成果。

“證監會每年發佈上市公司年報會計監管報告的作用就是及時發現年報中上市公司出現的問題,向市場傳遞關於執行會計準則、內部控制規範和財務信息披露規則等方面的監管標準,引導上市公司切實提高財務信息披露質量”,有業內人士向記者表示:“比如監管層可以發現一些問題和存在爭議的財務信息,從而形成監管口徑,以案例的形式指導市場實踐。而且對於上市公司自身而言,也能更為清楚地瞭解自家的問題所在。”

商譽減值受重點關注

不難發現,商譽減值問題是此次報告關注的重點之一。2018年末和2019年初,上市公司集中爆發借用商譽進行“財務大洗澡”的情況,如部分上市公司商譽減值損失的確認隨意性強,個別上市公司在子公司業績明顯下滑、未實現業績承諾時,少確認甚至不確認商譽減值損失;收購的子公司在承諾期內業績不達標或踩線達標時,不計提商譽減值,承諾期滿後大幅計提商譽減值。

證監會表示,上市公司執行企業會計準則、財務信息披露規則及內部控制規範情況總體較好,但仍存在一些問題,包括:

商譽初始確認虛高、商譽減值不規範以及披露不充分;收入確認時未考慮銷售商品價款收回的可能性、未正確區分應收賬款減值和收入調整;

未正確區分金融負債和權益工具、錯誤地抵銷金融資產和金融負債;

合併報表範圍的確定不適當、未正確確認並計量或有合併對價公允價值及其變動;

內部控制評價報告內容不完整、內部控制評價報告內容前後矛盾或與年報內容不一致、未正確區分財務報告內部控制缺陷和非財務報告內部控制缺陷。

招商證券曾撰文稱:“2014年至2015年牛市推動資本活躍度,上市公司積極擴張,併購重組業務提速。這一過程中積累了大量商譽資產,隨著業務增速下滑,商譽減值風險逐漸暴露。2018年年報或成為上市公司“丟包袱”的最佳時點,商譽減值高發期來臨。在諸多上市公司主動在2018年年報階段計提商譽減值的大背景下,我們預期會有更多擁有較高商譽的企業競相效仿,一次性出清虛高的商譽資產,為未來幾年圍繞主營業務發展的業績成長營造良好的基礎。”

Wind統計數據顯示,截至2018年底,共有2042家A股上市公司存在商譽,商譽合計數值約1.31萬億元。而2018年共有884家上市公司出現商譽減值損失,減值金額合計1668.05億元,同比增長354.46%。

每經記者 陳晨 每經編輯 何劍嶺

本文封面圖片來源:攝圖網

投資有風險,獨立判斷很重要

本文僅供參考,不構成買賣依據,入市風險自擔。

"要聞速報 | 去年年報會計監管結果:“非標”審計大增,商譽最受關注

7月26日,證監會發布了2018年上市公司年報會計監管報告。報告顯示,截至2019年4月30日,滬深兩市共有3622家公司披露了經審計的2018年年度財務報告。其中,38家被出具無法表示意見,82家被出具保留意見,99家被出具帶解釋性說明段的無保留意見。

報告顯示,證監會組織專門力量共抽樣審閱了805家上市公司年度財務報告,部分上市公司存在大額預付賬款,“存貸雙高”等異常情況,可能存在資金被佔用或資產被質押的風險;部分上市公司大額計提商譽、股權投資等資產損失,反映其前期併購擴張過程中未充分識別有關風險;部分上市公司商譽等資產減值準備計提隨意,利用會計估計或會計政策變更跨期調節利潤,選擇性確認與披露以及構造交易等,財務信息未能真實反映上市公司的財務狀況及經營成果。

要聞速報 | 去年年報會計監管結果:“非標”審計大增,商譽最受關注

被出具非標意見報告公司數量同比增加近百

2018年上市公司年報會計監管報告顯示,截至2019年4月30日,除*ST華澤、*ST長生、*ST新億、*ST毅達、*ST東南5家公司外,滬深兩市共有3622家公司披露了經審計的2018年年度財務報告。按期披露年度財務報告的公司中,219家公司年度財務報告被出具非標準審計意見的審計報告,其中,38家被出具無法表示意見,82家被出具保留意見,99家被出具帶解釋性說明段的無保留意見。

要聞速報 | 去年年報會計監管結果:“非標”審計大增,商譽最受關注

圖片來源:攝圖網

據《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統計,相比2017年,未能及時披露2018年審計財務報告的公司數量減少4家,但是被出具非標準審核意見審計報告的公司數量卻大幅增加,相比2017年增加了95家。其中,被出具保留意見和被出具無法表示意見的審計報告數量均同比翻倍。

證監會表示,證監會組織專門力量共抽樣審閱了805家上市公司年度財務報告,在此基礎上形成了《2018年上市公司年報會計監管報告》。2018年年度財務報告反映上市公司存在的問題包括:

一、部分上市公司存在大額預付賬款,“存貸雙高”等異常情況,可能存在資金被佔用或資產被質押的風險;

二、部分上市公司大額計提商譽、股權投資等資產損失,反映其前期併購擴張過程中未充分識別有關風險;

三、部分上市公司商譽等資產減值準備計提隨意,利用會計估計或會計政策變更跨期調節利潤,選擇性確認與披露以及構造交易等,財務信息未能真實反映上市公司的財務狀況及經營成果。

“證監會每年發佈上市公司年報會計監管報告的作用就是及時發現年報中上市公司出現的問題,向市場傳遞關於執行會計準則、內部控制規範和財務信息披露規則等方面的監管標準,引導上市公司切實提高財務信息披露質量”,有業內人士向記者表示:“比如監管層可以發現一些問題和存在爭議的財務信息,從而形成監管口徑,以案例的形式指導市場實踐。而且對於上市公司自身而言,也能更為清楚地瞭解自家的問題所在。”

商譽減值受重點關注

不難發現,商譽減值問題是此次報告關注的重點之一。2018年末和2019年初,上市公司集中爆發借用商譽進行“財務大洗澡”的情況,如部分上市公司商譽減值損失的確認隨意性強,個別上市公司在子公司業績明顯下滑、未實現業績承諾時,少確認甚至不確認商譽減值損失;收購的子公司在承諾期內業績不達標或踩線達標時,不計提商譽減值,承諾期滿後大幅計提商譽減值。

證監會表示,上市公司執行企業會計準則、財務信息披露規則及內部控制規範情況總體較好,但仍存在一些問題,包括:

商譽初始確認虛高、商譽減值不規範以及披露不充分;收入確認時未考慮銷售商品價款收回的可能性、未正確區分應收賬款減值和收入調整;

未正確區分金融負債和權益工具、錯誤地抵銷金融資產和金融負債;

合併報表範圍的確定不適當、未正確確認並計量或有合併對價公允價值及其變動;

內部控制評價報告內容不完整、內部控制評價報告內容前後矛盾或與年報內容不一致、未正確區分財務報告內部控制缺陷和非財務報告內部控制缺陷。

招商證券曾撰文稱:“2014年至2015年牛市推動資本活躍度,上市公司積極擴張,併購重組業務提速。這一過程中積累了大量商譽資產,隨著業務增速下滑,商譽減值風險逐漸暴露。2018年年報或成為上市公司“丟包袱”的最佳時點,商譽減值高發期來臨。在諸多上市公司主動在2018年年報階段計提商譽減值的大背景下,我們預期會有更多擁有較高商譽的企業競相效仿,一次性出清虛高的商譽資產,為未來幾年圍繞主營業務發展的業績成長營造良好的基礎。”

Wind統計數據顯示,截至2018年底,共有2042家A股上市公司存在商譽,商譽合計數值約1.31萬億元。而2018年共有884家上市公司出現商譽減值損失,減值金額合計1668.05億元,同比增長354.46%。

每經記者 陳晨 每經編輯 何劍嶺

本文封面圖片來源:攝圖網

投資有風險,獨立判斷很重要

本文僅供參考,不構成買賣依據,入市風險自擔。

要聞速報 | 去年年報會計監管結果:“非標”審計大增,商譽最受關注

歡迎轉發、分享、點贊支持

"要聞速報 | 去年年報會計監管結果:“非標”審計大增,商譽最受關注

7月26日,證監會發布了2018年上市公司年報會計監管報告。報告顯示,截至2019年4月30日,滬深兩市共有3622家公司披露了經審計的2018年年度財務報告。其中,38家被出具無法表示意見,82家被出具保留意見,99家被出具帶解釋性說明段的無保留意見。

報告顯示,證監會組織專門力量共抽樣審閱了805家上市公司年度財務報告,部分上市公司存在大額預付賬款,“存貸雙高”等異常情況,可能存在資金被佔用或資產被質押的風險;部分上市公司大額計提商譽、股權投資等資產損失,反映其前期併購擴張過程中未充分識別有關風險;部分上市公司商譽等資產減值準備計提隨意,利用會計估計或會計政策變更跨期調節利潤,選擇性確認與披露以及構造交易等,財務信息未能真實反映上市公司的財務狀況及經營成果。

要聞速報 | 去年年報會計監管結果:“非標”審計大增,商譽最受關注

被出具非標意見報告公司數量同比增加近百

2018年上市公司年報會計監管報告顯示,截至2019年4月30日,除*ST華澤、*ST長生、*ST新億、*ST毅達、*ST東南5家公司外,滬深兩市共有3622家公司披露了經審計的2018年年度財務報告。按期披露年度財務報告的公司中,219家公司年度財務報告被出具非標準審計意見的審計報告,其中,38家被出具無法表示意見,82家被出具保留意見,99家被出具帶解釋性說明段的無保留意見。

要聞速報 | 去年年報會計監管結果:“非標”審計大增,商譽最受關注

圖片來源:攝圖網

據《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統計,相比2017年,未能及時披露2018年審計財務報告的公司數量減少4家,但是被出具非標準審核意見審計報告的公司數量卻大幅增加,相比2017年增加了95家。其中,被出具保留意見和被出具無法表示意見的審計報告數量均同比翻倍。

證監會表示,證監會組織專門力量共抽樣審閱了805家上市公司年度財務報告,在此基礎上形成了《2018年上市公司年報會計監管報告》。2018年年度財務報告反映上市公司存在的問題包括:

一、部分上市公司存在大額預付賬款,“存貸雙高”等異常情況,可能存在資金被佔用或資產被質押的風險;

二、部分上市公司大額計提商譽、股權投資等資產損失,反映其前期併購擴張過程中未充分識別有關風險;

三、部分上市公司商譽等資產減值準備計提隨意,利用會計估計或會計政策變更跨期調節利潤,選擇性確認與披露以及構造交易等,財務信息未能真實反映上市公司的財務狀況及經營成果。

“證監會每年發佈上市公司年報會計監管報告的作用就是及時發現年報中上市公司出現的問題,向市場傳遞關於執行會計準則、內部控制規範和財務信息披露規則等方面的監管標準,引導上市公司切實提高財務信息披露質量”,有業內人士向記者表示:“比如監管層可以發現一些問題和存在爭議的財務信息,從而形成監管口徑,以案例的形式指導市場實踐。而且對於上市公司自身而言,也能更為清楚地瞭解自家的問題所在。”

商譽減值受重點關注

不難發現,商譽減值問題是此次報告關注的重點之一。2018年末和2019年初,上市公司集中爆發借用商譽進行“財務大洗澡”的情況,如部分上市公司商譽減值損失的確認隨意性強,個別上市公司在子公司業績明顯下滑、未實現業績承諾時,少確認甚至不確認商譽減值損失;收購的子公司在承諾期內業績不達標或踩線達標時,不計提商譽減值,承諾期滿後大幅計提商譽減值。

證監會表示,上市公司執行企業會計準則、財務信息披露規則及內部控制規範情況總體較好,但仍存在一些問題,包括:

商譽初始確認虛高、商譽減值不規範以及披露不充分;收入確認時未考慮銷售商品價款收回的可能性、未正確區分應收賬款減值和收入調整;

未正確區分金融負債和權益工具、錯誤地抵銷金融資產和金融負債;

合併報表範圍的確定不適當、未正確確認並計量或有合併對價公允價值及其變動;

內部控制評價報告內容不完整、內部控制評價報告內容前後矛盾或與年報內容不一致、未正確區分財務報告內部控制缺陷和非財務報告內部控制缺陷。

招商證券曾撰文稱:“2014年至2015年牛市推動資本活躍度,上市公司積極擴張,併購重組業務提速。這一過程中積累了大量商譽資產,隨著業務增速下滑,商譽減值風險逐漸暴露。2018年年報或成為上市公司“丟包袱”的最佳時點,商譽減值高發期來臨。在諸多上市公司主動在2018年年報階段計提商譽減值的大背景下,我們預期會有更多擁有較高商譽的企業競相效仿,一次性出清虛高的商譽資產,為未來幾年圍繞主營業務發展的業績成長營造良好的基礎。”

Wind統計數據顯示,截至2018年底,共有2042家A股上市公司存在商譽,商譽合計數值約1.31萬億元。而2018年共有884家上市公司出現商譽減值損失,減值金額合計1668.05億元,同比增長354.46%。

每經記者 陳晨 每經編輯 何劍嶺

本文封面圖片來源:攝圖網

投資有風險,獨立判斷很重要

本文僅供參考,不構成買賣依據,入市風險自擔。

要聞速報 | 去年年報會計監管結果:“非標”審計大增,商譽最受關注

歡迎轉發、分享、點贊支持

要聞速報 | 去年年報會計監管結果:“非標”審計大增,商譽最受關注"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