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孩子渴望獨立時,請主動退出他的世界,重塑自己,靜待花開

儒勒·凡爾納的《神祕島》中,當哈伯特在自己的口袋裡發現一粒麥子,賽勒斯·斯密斯欣喜的告訴同伴們,我們將用這一粒麥子做麵包。

他說,一顆麥粒能接十個麥穗,一個麥穗上有八十粒麥子。

所以,第一次便可收穫八百粒,而這八百粒第二次能產六十四萬粒,第三次能產五億零一千二百粒,第四次能產四百億粒以上……。

這些數字令同伴們吃驚的發呆,然而它們卻是正確的。

這段文字給幾代讀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教育成果的裂變又何嘗不是如此的意想不到,使得播撒種子的父母都感到吃驚呢?

每天一幅速寫描摹小畫,磨礪繪畫技巧

兒子邀我去他的房間,看他近期畫的畫。

因6月底小升初五下統考的壓力,兒子近兩個月都沒有練習素描了,每天畫一幅速寫描摹以維持繪畫練習,聊以自慰。

兒子拿給我看的是他畫在草稿紙上的傢俱速寫,以及幾何石膏素描小畫。

眼前一亮——構圖、透視、調子等畫的都還不錯啊!

沒想到,只是每天堅持一幅速寫描摹,還能收穫質的飛躍。

我沉默端詳著畫面:不會是他班學畫的女生小C或小Z畫的吧?

兒子看出了我的疑慮,強調這是他自己畫的,沒有同學幫忙;只是他和班裡幾個學畫的同學,課間時會做繪畫技巧的交流,偶爾對各自近期的畫做相互點評或相互改畫。

兒子對畫畫的興趣不大,沒有成就感時更是不會主動練習繪畫。

近期,因為描摹速寫後能默寫出成形的小畫,帶給了他一點成就感;加之同學間的相互學習,促進了他課餘時間裡有了主動練習速寫的意願;就連寫成長日記也開始配插畫了。

那麼,我們就默默關注吧,當個愛好畫著。

當孩子渴望獨立時,請主動退出他的世界,重塑自己,靜待花開

必須有的“背誦”

我是“背誦”的鐵粉。

像大多數孩子一樣,從小就被媽媽要求背唐詩三百首。

大量的背誦讓我的文科學習從不費力;常年的背誦習慣,也練出了超強的記憶力。

是不是每所大學裡,都有一位厲害的“哲學老太”,平日上課她不睬下面心猿意馬混出勤的學生,直到期末考試才放大招:要是哲學考試掛科,就別想拿到畢業證。

大家臨時抱佛腳背書,我用了一個晚上背下整整兩本哲學書,第二天考試時第二個交卷,89分。

大學同學,在高中畢業前都練就了超強的速記能力,班裡同學會經常組織速記比賽;比如,一堂課背下一本《世界美術史》或《中國美術史》,輸了的請大家吃拉麵。

不得不感嘆,中國學生超強的記憶力。

我支持孩子5歲至14歲間進行大量的背誦。

這時,學理科的先生會強調“多讀”——讀多了就能複述,能背下來了。

兒子低年級時,去接孩子的路上我自己先背一首古詩文,回來的路上帶孩子背,就這樣五年級前,我帶孩子背完了從小學到高中的必背古詩文。

我們是倒著背的:先背高中的,然後是初中、再背小學的。

所以,孩子低年級就會背《氓》、《出師表》、《琵琶行》等大篇幅的古詩文。

《木蘭辭》是帶孩子出去玩的高鐵上背會的;零碎的時間,可以背像馬致遠《天淨沙·秋思》這樣短小的詩。

背誦上的成就感增加了孩子不少自信,也得到了老師的關注,孩子有機會參加了由學校推薦的一些比賽活動,在參與的過程中也增長了見識,結交了新朋友。

家長會發現,孩子小時候,給他讀故事,一般一個他喜歡的故事,最多會要求家長給他讀上十幾遍,同時他也能一字不錯的複述下來。

小孩的記憶力是驚人的。

大部分孩子在音頻裡聽一遍的故事,就能帶有感情,一字不差的複述下來。

這時,父母一定要有意識的培養孩子的記憶力,語言的表達能力,不要錯過記憶力及語言表達的發展期。

低年級時孩子背了幾篇《新概念》第一冊的課文,後來兒子的英語由先生負責,每天早晚路上兒子做15分鐘的“百詞斬”;朗讀15分鐘的英語分級讀物,反覆朗讀已達到能複述的程度;聽15分鐘的英語音頻;再視作業量安排每週做幾篇英語閱讀理解。

兒子在小區籃球場裡,邊打球邊大聲秀英語。

外出時遇見外籍友人,兒子總是要上前打個招呼;好在外籍友人都很Open,不然真是很尷尬。

正是因為背誦、複述,孩子腦子裡有大量的知識儲備,他才敢於表達。

當孩子渴望獨立時,請主動退出他的世界,重塑自己,靜待花開

成為受歡迎的“大心臟”

兒子說:“今天,班主任老師跟全班同學發脾氣了,因為我們公開課不守紀律。

最後一堂自習課時,同學們都在寫作業,我就邊寫邊小聲唱《大頭兒子小頭爸爸》,後來同學們都跟著唱了起來,當唱到‘轉眼兒子就長大’時,班主任被逗笑了,然後她就跑去洗手間偷著笑去了……”。

先生偷偷跟我說:“怎麼可能是去洗手間偷笑!想必是年輕的老師內心也是五味雜陳——剛從院校畢業帶的第一個班,就趕上這麼一群‘小猴子’,頓足內疚不該跟孩子們發脾氣,感動於孩子們的天真爛漫……”。

兒子就是“普娃”一枚,外加男孩立事晚,精力旺盛,絕不是當下教育體系內被喜歡的孩子類型。

所以,孩子準備幼升小時,我也開始考慮如何能讓孩子不被學校厭棄的同時,從自己某方面的優異表現中建立自信。

體育為基礎:辦入學手續時,瞭解到學校低年級體育以跳繩為特色。

我們就此開始了每天的跳繩訓練;開學後,每天放學先在樓下跳繩500個,再上樓寫作業。

孩子在校運動會跳繩比賽中拿了一等獎,給學習還沒開竅的兒子增加了一些自信。

德育為核心:父母給孩子做足榜樣,家裡的所有關係——婆媳、夫妻、親子等均以“相敬如賓”為相處之道。

夫妻之間也要用禮貌用語,以日常生活中的言行為榜樣,培養孩子禮貌意識。

孩子只有在父母面前有禮貌了,到學校才會講文明懂禮貌。

孩子雖然淘氣紀律不好,但因為孩子有禮貌還是贏得了老師們的喜愛。

形象加分項;一年四季,衣服每天換洗,培養孩子系“風領釦”的習慣——顯得利落,整潔。

孩子的衣服基本都不是穿壞的而是洗糟的。

鞋、帽、書包、飯兜等每週必洗、勤更換。

人們出於本能都喜歡清爽、乾淨、整潔的形象。

當孩子渴望獨立時,請主動退出他的世界,重塑自己,靜待花開

孩子12歲前,要“狠管”——高密度的陪伴,認真觀察分析孩子的言行,有針對性運用教育方法做高頻的微調。

孩子6歲前,父母的影響力是超強的,隨後逐漸的老師、同學小夥伴、社會環境等因素加入影響。

前幾天,先生接到兒子同學家長“加微信的請求”。

先生本能的反應是——兒子又闖禍了?

對方是女生的家長;原來前天的體育課上,兩名女生去撿球,沒及時歸隊,體育老師批評了她們幾句,兩個孩子哭了。

回家告訴了家長,因聽自家孩子說,以前這位體育老師曾把兒子的襯衫扯壞過,所以想向我們求證一下。

其實,被老師批評這種事兒,對於兒子來說,那都不是事,是事兒也就煩一會兒,一會兒就完事兒,哈哈……。

室內體育課,兒子坐到桌子上,體育老師去拽他,結果兒子衣服被拽壞了。

兒子的衣服每天必洗,那天他穿的又是自己最喜歡的衣服,出鏡率高,早就洗糟了。

而這件事對兒子也沒有什麼影響,事後兒子在成長日記裡自覺的寫了檢查。

但是,被老師批評對女生來講可能就比較敏感了。

兒子跟爸爸說:“今天數學老師又批評我‘沒帶眼睛上學’了”。

然後,轉臉就說自己長大了要當數學老師。

我問他:“老師這樣說你,你傷心嗎?”,兒子說:“有點不好意思,畢竟邊上還有同學,有時我會滿臉通紅,可老師生氣是有道理的,我確實沒認真檢查”。

公立學校的老師最少的帶兩個班,兒子的英語老師帶五個班,有的老師還是跨年級帶班。

兒子說,最近數學老師家裡有事,她得天天跑醫院。

兒子在某些時刻表現出對自己老師的體諒,讓我很欣慰。

兒子三年級時,約他班同學一家去爬山。

同學的媽媽是小學老師,她說,自己的心眼兒小,遇事出不來,怕自己敏感的小心臟影響了兒子。

我馬上自審,她說的這不是我嗎!

因性別特性,大多數媽媽都會神經末梢發達、超敏感,沒有爸爸們的“大心臟”。

所以,我當即決定要培養男人帶娃,我可不能影響兒子隨了我的小心臟。

聽到兒子同學的爸爸叫孩子“大陳”,陳爸爸在用稱呼暗示孩子“你很強大”。

自此,我們也在兒子的名字前加了個“大”字;感覺那次爬山收穫滿滿,父母要用心在每一個場景中學習做家長。

孩子小時候,他會拽住準備出門上班的你,嘶聲力竭的哭問:“媽媽,你為什麼要上班?”。

孩子長大了,即將進入渴望獨立的青春期,他們希望自己有個精英媽媽叱吒職場。

不是孩子變了,是自然的規律如此,孩子對媽媽依戀需要與媽媽的職場上升期衝突了;當孩子自認為不再需要媽媽時,即使媽媽已溺在孩子的世界裡,也不能像孩子當初拽住你一樣,拖住孩子的後腿。

媽媽為孩子播種、施肥、澆水,待孩子準備怒放青春時,媽媽也要默默的退回自己的世界裡,重塑自己,靜待花開。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