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南縣古城鎮李廟村張水蓮的幸福生活

不完美媽媽 洛南 文化 文章 跳槽那些事兒 大叔眼裡的陝南 2019-05-23

在古城鎮李廟村五組有一位名叫張水蓮的老人,她今年71歲。提起張水蓮,李廟村幾乎人人都知道,大家都會情不自禁地說:“她家怕是全村過得最滋潤的人家啦!”

孝敬老人 細緻入微

走進張水蓮家迎面而來的是一種靜謐舒適的感覺。她家的院子乾淨整潔有花有草,她家的屋內一塵不染井井有條。她家是少有的五世同堂之家,張水蓮上有慈祥可親的老母親,下有咿呀學語的小重孫。她的兒女們畢業後都在大城市工作,家裡目前只有她自己和老母親一起生活。她的母親熱情好客,見我們去了又是忙著搬椅子,又是讓她的女兒張水蓮為我們倒水,她手腳靈活說話有力,當我得知老人今年已經92歲高齡的時候我驚詫不已。張水蓮告訴我,她有兩女一兒,孩子們很孝順,都在外面過得不錯。她的兒子要接她們兩位老人一起去市裡生活被她拒絕了,因為她怕92歲高齡的母親住在家屬樓裡不習慣,所以就留在老家專心伺候母親了。

張水蓮是家裡的獨生女,在她42歲時父親因病去世,因怕母親一人孤寂,她就和丈夫把母親接回家裡一起生活至今。如今母親年事已高,張水蓮說母親雖頭腦清醒但心性卻變了,如今越來越像小孩子,自己每天在院裡或臺階上給母親梳頭髮的時候就總想起來小時候母親給自己梳頭的場景,她的話裡話外滿是濃濃的暖意。

洛南縣古城鎮李廟村張水蓮的幸福生活


教子有方 大愛傳承

張水蓮和丈夫育有兩女一兒,自己年輕時在村上幹過十幾年村醫,丈夫則是一名人民教師。“文化人”的明理令他們非常重視對子女的教育。但張水蓮卻說:“三個娃從小就懂事也知道學習,有啥不對說一句娃都會不好意思的,小時候孩子們的獎狀多的很,屋裡太小沒地方,從來都沒給貼過,有些遺憾。”

2010年張水蓮的丈夫因病去世。張水蓮執意要和母親生活在老家,當時家裡只有三間土房子。她的三個孩子雖已成家立業,但因各自生活剛起步,也顯得拮据,可是為了讓她們兩位老人生活得舒適,三個孩子東拼西借在老家為兩位老人修起了一座新房。隨後的幾年又為她們添置了沙發、大床、全自動洗衣機等各種傢俱家電。張水蓮說:“孩子們不容易,起初我還說不用這麼費錢,現在看我媽不知不覺也住了十多年享受了十多年也值了。他們工作忙平時都沒辦法回來,但只要一放假,兒子兒媳、女兒女婿們就會帶著他們的孩子回來看我們”。

她講得貌似雲淡風輕,我卻被此深深地感動。每一份感動都是小幸福的匯聚,張水蓮兒女們的看似“天生懂事”或許只是因為從一落地的那刻開始便受到了來自父母的極好的教育吧。他們必是給了孩子極大的溫柔與耐心才能得到這份“輕而易舉”的溫暖和幸福!而她兒媳婦、女婿、孫子們的好也定有一部分是來源於他們各自丈夫、妻子、父母的身上,也定是因為有了前輩們良好的榜樣才能讓文明之花在這個家庭裡落地生根、常開不敗!


洛南縣古城鎮李廟村張水蓮的幸福生活


不求索取 感恩前行

張水蓮高興地拿出智能手機熟練地打開微信讓我看她小重孫的視頻,說她們經常和兒孫們視頻說話,她沒事了還會在微信上看看文章,網上的那些道理講得真是好啊。現在,她的母親也能自己用微信,母親比自己視力還好呢。她的孩子都發微信朋友圈說“92歲外婆會玩微信”,多少人都羨慕呢!

老人的言語間充滿喜悅,高興的事情幾天也說不完,但是說的最多的一句話就是“現在這社會真好啊”。張水蓮的母親如今耳朵不好使,村上要為母親申報殘疾辦理殘疾證,被她拒絕了。她說自己和母親每月養老保險和高齡補貼就要拿國家五六百呢,孩子們又有工作,現在吃的、住的、用的都這麼好,啥都不缺了,能讓她的母親看一眼如今這好社會就知足了,更別說都享受了這麼多年了。

大愛傳承,沒有終點;感恩前行,不曾停歇。張水蓮老人令人羨慕的“滋潤”生活來源於她為人處世的良好品行,滲透在她睦鄰和善的一點一滴,烙印在她孝順老人的一分一秒,傳承在她教育子女的一言一行。其實在我們身邊總會有一種傳承讓人感動,那麼在這漫漫的人生路上讓我們更多的人繼承、傳承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發揚光大中華民族傳統文化,讓愛延續,讓美傳遞,讓德流傳。(陶夢琳)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