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確診7000名“星星的孩子”,兩歲內寶寶有這些表現要警惕

不完美媽媽 自閉症 南京 幼兒園 玩具 江蘇網事 2019-04-07

每年4月2日是“世界自閉症關注日”。南京腦科醫院兒童心理衛生研究中心柯曉燕所長表示,及時發現、干預,會最大可能地縮小自閉症孩子跟普通孩子的差距。

一年確診7000名“星星的孩子”

“小鴨子,來,我們把一樣的放一起,一樣的,好棒!做對了,拍拍手!”一張小桌子,兩張小板凳,康復部老師和孩子面對面坐著,距離很近,對話時,老師總是注意捕捉孩子的視線,如果孩子表現的好,老師會立即獎勵小零食。

康復培訓不止針對孩子,家長也是重要一環。康復部老師陳秀娟從業30多年,她現在的工作主要側重於對家長的培訓。“一週有20個不同的家長來,每天有4個,一次50分鐘到1個小時,有的家長困惑的多,他會在這裡不走,一直問問題。他們也很無助,才會在這裡的。”

去年,超過7000名自閉症患兒在南京腦科醫院兒童心理衛生研究中心確診,60%以上來自外省。根據病情輕重,孩子們的治療治療週期有長有短。柯曉燕所長介紹,有的孩子康復訓練以年為單位,甚至長達數年,有的孩子,經過幾個月訓練後,可融合社會,邊上幼兒園邊干預。

超早期干預可以糾正行為偏離

柯曉燕表示,近年來,自閉症發病趨勢逐年增加,就診人群年齡段也提前了,2到3歲最多,“也有2歲以內的,我們會針對2歲以內的高危人群,這時候就開展超早期干預,他可能有一些指徵,但是還沒有診斷的確定性,還有待觀察的時候,國際上就會認為,這些篩查陽性的實際上是有臨床意義的,應該開始超早期干預。”

柯曉燕所長介紹,對自閉症患兒的干預,在5歲之前稱為早期干預,強調密集型干預,2歲之前稱為超早期干預,強調的是對家長的培訓指導。在南京腦科醫院兒童心理衛生研究中心有一個專門的小組,針對8-24個月就有行為偏離的孩子,進行超早期干預。

“2歲以內的孩子,最重要的階段還是跟主要撫養人在一起,所以我們可以通過培訓家長掌握跟孩子溝通的技能、和孩子的遊戲的技能,以及處理孩子問題行為的技能,這樣提高家長和孩子在一起互動的有效時間,通過培訓家長就使得孩子得到有效的干預。”柯曉燕所長表示,經過有效的早期干預,3%-25%的自閉症孩子的症狀可以消失或者不再符合孤獨症的診斷標準,“可以擦去這樣的一個偏離。”

2歲以內出現這些症狀家長要警惕

孤獨症剛出現一點苗頭時,及時有效干預,成功“逆轉”是有希望的。那麼,家長該如何辨別?孩子出現何種狀況就該到醫院診斷呢?

柯曉燕所長表示,當孩子6個月的時候,如果沒有互動、愉快的情緒;在9個月左右沒有互動的牙牙學語;在12個月的時候對自己的名字沒有反應,不能夠指認五官等等,這些指徵都能夠幫助家長更早期去發現孩子的問題。

此外,如果一個家庭已經有一個譜系障礙的孩子,那麼第二個孩子的患病機率有15%-20%。

還有家長困惑,有的兩三歲的孩子,自己玩玩具能玩上一兩個小時,這應該理解為孩子專注力特別強還是有自閉傾向呢?對此,柯曉燕表示,首先自閉症是一個社會交往的障礙,其次才會有刻板、侷限的興趣行為,所以憑單一的症狀是不能診斷的。她建議家長如果有疑惑,最好到專業機構,讓專業人員看一下。

針對患兒就診過程中家長們存在的常見誤區,陳秀娟作出提醒,當知道到孩子有問題時,一定要選擇恰當的干預方式,“在社會上五花八門的干預方式很多,有的真的是有害的,所以一定要選擇正規的康復機構、正確的方式進行干預。”

來源:紫金山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