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有這些恐懼的表現,可能是“特殊恐懼症”,看看你家娃有嗎?'

青蛙 不完美媽媽 動物 蜘蛛 可可樹 泥鰍 鯰魚 昆蟲 涵妮媽媽育兒經 2019-09-16
"

什麼是特殊恐懼症?

特殊恐懼症是恐懼症中比較特殊的一類,在兒童中具有一定的普遍性,這樣的孩子只對某種特定的對象產生恐懼,而且心中總是充滿無力感。

特殊恐懼症是對某種特定事物或情景感到恐懼的症狀,如對飛機、電梯、蜜蜂、狗等感到恐懼。在兒童的潛意識中,他們會認為這些事物或情景充滿了不安全的因素(電梯可能會壞,蜜蜂可能會蜇人等)。

所以他們只要看到,甚至聽到讓他們感覺恐懼的事物或情景,自然而然地就會感覺恐懼,情緒會隨之出現波動,行為也會變得異常。

比如下面的這個小故事:

可可是一個十分開朗的男孩子,平時很喜歡跟人說說笑笑,見到長輩的時候也會非常有禮貌地和人打招呼。可是隻要一走到電梯門口,他就會變得十分嚴肅和緊張。一旦進入電梯,他的樣子更加讓人擔心:面無血色、雙手顫抖,整個人靠在電梯上,好像要散架一樣。如果不是因為住在28層,可可肯定會選擇走樓梯上下樓,對於可可來說,每次坐電梯都是一段痛苦無比的旅程。

其實,可可並不是一個膽小的孩子,對飛機、汽車之類的交通工具,他並不會畏懼;對蛇、老虎之類的凶猛動物,他也不會產生像坐電梯那樣的痛苦感受。可可的父母知道他有這種症狀,也一直想辦法幫他解決問題,可是可可始終沒能擺脫這個困境。其實可可也知道自己的恐懼毫無必要,可是他就是無法控制自己,無論給自己怎樣的心理暗示,都無法消除自己內心的恐懼感。

可可之所以出現這種情況,就是因為他患上了特殊恐懼症。

"

什麼是特殊恐懼症?

特殊恐懼症是恐懼症中比較特殊的一類,在兒童中具有一定的普遍性,這樣的孩子只對某種特定的對象產生恐懼,而且心中總是充滿無力感。

特殊恐懼症是對某種特定事物或情景感到恐懼的症狀,如對飛機、電梯、蜜蜂、狗等感到恐懼。在兒童的潛意識中,他們會認為這些事物或情景充滿了不安全的因素(電梯可能會壞,蜜蜂可能會蜇人等)。

所以他們只要看到,甚至聽到讓他們感覺恐懼的事物或情景,自然而然地就會感覺恐懼,情緒會隨之出現波動,行為也會變得異常。

比如下面的這個小故事:

可可是一個十分開朗的男孩子,平時很喜歡跟人說說笑笑,見到長輩的時候也會非常有禮貌地和人打招呼。可是隻要一走到電梯門口,他就會變得十分嚴肅和緊張。一旦進入電梯,他的樣子更加讓人擔心:面無血色、雙手顫抖,整個人靠在電梯上,好像要散架一樣。如果不是因為住在28層,可可肯定會選擇走樓梯上下樓,對於可可來說,每次坐電梯都是一段痛苦無比的旅程。

其實,可可並不是一個膽小的孩子,對飛機、汽車之類的交通工具,他並不會畏懼;對蛇、老虎之類的凶猛動物,他也不會產生像坐電梯那樣的痛苦感受。可可的父母知道他有這種症狀,也一直想辦法幫他解決問題,可是可可始終沒能擺脫這個困境。其實可可也知道自己的恐懼毫無必要,可是他就是無法控制自己,無論給自己怎樣的心理暗示,都無法消除自己內心的恐懼感。

可可之所以出現這種情況,就是因為他患上了特殊恐懼症。

孩子有這些恐懼的表現,可能是“特殊恐懼症”,看看你家娃有嗎?

對於沒有類似經歷的人來說,可可的這種恐懼似乎有點匪夷所思,可是在現實生活中,像可可一樣患有特殊恐懼症的人並不是非常少見。

相關的數據表明,大概60%的成年人都或多或少地有這種類型的恐懼心理,而真正被確診為患有特殊恐懼症的人大約佔這一群體的11%。而且,特殊恐懼症的女性患者會比男性患者多一些,患者恐懼的事物則是五花八門的,難以詳述。

特殊恐懼症具有某些普遍的共性。比如,特殊恐懼症只針對某一特定對象;特殊恐懼症的嚴重程度遠超一般恐懼,其破壞力也更大等等。特殊恐懼症是恐懼症中比較特殊的一類,但從其本質上說依然是恐懼,是一種十分常見的情緒變化。

特殊恐懼症本身一點也不特殊,而是說遭遇了特殊恐懼症的人們害怕的是某種特殊的客體或者情境。具體來說可以分為四類:

(1)動物和昆蟲恐懼症:比如害怕蜘蛛,甚至看見“蜘蛛”兩個字就頭皮發麻、全身僵硬;

(2)自然環境型恐懼症:比如害怕打雷閃電,每到雷雨天氣就瑟瑟發抖、寢食難安;

(3)情境型恐懼症:比如害怕封閉的環境,或者是自己獨自一個人待在某個地方;

(4)血液-注射-外傷型恐懼症:比如害怕看見小孩子擦傷的膝蓋,以及害怕打針等等。

除此上面的例子之外,常見的恐懼症還包括恐高症、黑暗恐懼症、擁擠恐懼症、火焰恐懼症、疼痛恐懼症、立交橋恐懼症、飛機恐懼症,以及牙醫恐懼症等等。

"

什麼是特殊恐懼症?

特殊恐懼症是恐懼症中比較特殊的一類,在兒童中具有一定的普遍性,這樣的孩子只對某種特定的對象產生恐懼,而且心中總是充滿無力感。

特殊恐懼症是對某種特定事物或情景感到恐懼的症狀,如對飛機、電梯、蜜蜂、狗等感到恐懼。在兒童的潛意識中,他們會認為這些事物或情景充滿了不安全的因素(電梯可能會壞,蜜蜂可能會蜇人等)。

所以他們只要看到,甚至聽到讓他們感覺恐懼的事物或情景,自然而然地就會感覺恐懼,情緒會隨之出現波動,行為也會變得異常。

比如下面的這個小故事:

可可是一個十分開朗的男孩子,平時很喜歡跟人說說笑笑,見到長輩的時候也會非常有禮貌地和人打招呼。可是隻要一走到電梯門口,他就會變得十分嚴肅和緊張。一旦進入電梯,他的樣子更加讓人擔心:面無血色、雙手顫抖,整個人靠在電梯上,好像要散架一樣。如果不是因為住在28層,可可肯定會選擇走樓梯上下樓,對於可可來說,每次坐電梯都是一段痛苦無比的旅程。

其實,可可並不是一個膽小的孩子,對飛機、汽車之類的交通工具,他並不會畏懼;對蛇、老虎之類的凶猛動物,他也不會產生像坐電梯那樣的痛苦感受。可可的父母知道他有這種症狀,也一直想辦法幫他解決問題,可是可可始終沒能擺脫這個困境。其實可可也知道自己的恐懼毫無必要,可是他就是無法控制自己,無論給自己怎樣的心理暗示,都無法消除自己內心的恐懼感。

可可之所以出現這種情況,就是因為他患上了特殊恐懼症。

孩子有這些恐懼的表現,可能是“特殊恐懼症”,看看你家娃有嗎?

對於沒有類似經歷的人來說,可可的這種恐懼似乎有點匪夷所思,可是在現實生活中,像可可一樣患有特殊恐懼症的人並不是非常少見。

相關的數據表明,大概60%的成年人都或多或少地有這種類型的恐懼心理,而真正被確診為患有特殊恐懼症的人大約佔這一群體的11%。而且,特殊恐懼症的女性患者會比男性患者多一些,患者恐懼的事物則是五花八門的,難以詳述。

特殊恐懼症具有某些普遍的共性。比如,特殊恐懼症只針對某一特定對象;特殊恐懼症的嚴重程度遠超一般恐懼,其破壞力也更大等等。特殊恐懼症是恐懼症中比較特殊的一類,但從其本質上說依然是恐懼,是一種十分常見的情緒變化。

特殊恐懼症本身一點也不特殊,而是說遭遇了特殊恐懼症的人們害怕的是某種特殊的客體或者情境。具體來說可以分為四類:

(1)動物和昆蟲恐懼症:比如害怕蜘蛛,甚至看見“蜘蛛”兩個字就頭皮發麻、全身僵硬;

(2)自然環境型恐懼症:比如害怕打雷閃電,每到雷雨天氣就瑟瑟發抖、寢食難安;

(3)情境型恐懼症:比如害怕封閉的環境,或者是自己獨自一個人待在某個地方;

(4)血液-注射-外傷型恐懼症:比如害怕看見小孩子擦傷的膝蓋,以及害怕打針等等。

除此上面的例子之外,常見的恐懼症還包括恐高症、黑暗恐懼症、擁擠恐懼症、火焰恐懼症、疼痛恐懼症、立交橋恐懼症、飛機恐懼症,以及牙醫恐懼症等等。

孩子有這些恐懼的表現,可能是“特殊恐懼症”,看看你家娃有嗎?

特殊恐懼症形成的原因是什麼?

關於特殊恐懼的形成原因,有兩種不同的說法,一種認為是先天性的,另一種則認為是後天習得的,兩種說法各有千秋。

對於特殊恐懼,有些孩子深有體會,但是要說出恐懼的原因,恐怕沒有幾個人能夠準確地給出答案。這種未知感,會在無形中加劇孩子的恐懼心理,讓孩子承受更大的痛苦和折磨。

關於特殊恐懼的起源問題,有兩種主要的觀點:

  • 第一,特殊恐懼是先天性的,有些人從出生開始就對某些特定對象感覺恐懼;
  • 第二,特殊恐懼是後天形成的,是從自己或他人的經歷中產生的。

這兩種觀點各有千秋,而且有著十分緊密的聯繫——孩子在出生之後會有害怕某些事物或情況的傾向,某種刺激在後天的經歷中對兒童心理產生極大的影響的時候,害怕的傾向就會轉變成對這種刺激的特殊恐懼。

在這兩個觀點之中,第二種觀點受到更多人的認可和支持。

因為很多事實已經證明,在某些情況下,恐懼是後天產生的。比如,被狗咬過的人,看到多小的狗都會覺得恐懼;曾經落水的人,只是站在岸邊都會覺得心驚肉跳等等。

孩子初次見到特殊恐懼的對象時,因為某種原因導致他們內心的恐懼感被激發出來,在這之後,只要遇到與恐懼對象相關的事物,特殊恐懼就會自然而然地產生。

"

什麼是特殊恐懼症?

特殊恐懼症是恐懼症中比較特殊的一類,在兒童中具有一定的普遍性,這樣的孩子只對某種特定的對象產生恐懼,而且心中總是充滿無力感。

特殊恐懼症是對某種特定事物或情景感到恐懼的症狀,如對飛機、電梯、蜜蜂、狗等感到恐懼。在兒童的潛意識中,他們會認為這些事物或情景充滿了不安全的因素(電梯可能會壞,蜜蜂可能會蜇人等)。

所以他們只要看到,甚至聽到讓他們感覺恐懼的事物或情景,自然而然地就會感覺恐懼,情緒會隨之出現波動,行為也會變得異常。

比如下面的這個小故事:

可可是一個十分開朗的男孩子,平時很喜歡跟人說說笑笑,見到長輩的時候也會非常有禮貌地和人打招呼。可是隻要一走到電梯門口,他就會變得十分嚴肅和緊張。一旦進入電梯,他的樣子更加讓人擔心:面無血色、雙手顫抖,整個人靠在電梯上,好像要散架一樣。如果不是因為住在28層,可可肯定會選擇走樓梯上下樓,對於可可來說,每次坐電梯都是一段痛苦無比的旅程。

其實,可可並不是一個膽小的孩子,對飛機、汽車之類的交通工具,他並不會畏懼;對蛇、老虎之類的凶猛動物,他也不會產生像坐電梯那樣的痛苦感受。可可的父母知道他有這種症狀,也一直想辦法幫他解決問題,可是可可始終沒能擺脫這個困境。其實可可也知道自己的恐懼毫無必要,可是他就是無法控制自己,無論給自己怎樣的心理暗示,都無法消除自己內心的恐懼感。

可可之所以出現這種情況,就是因為他患上了特殊恐懼症。

孩子有這些恐懼的表現,可能是“特殊恐懼症”,看看你家娃有嗎?

對於沒有類似經歷的人來說,可可的這種恐懼似乎有點匪夷所思,可是在現實生活中,像可可一樣患有特殊恐懼症的人並不是非常少見。

相關的數據表明,大概60%的成年人都或多或少地有這種類型的恐懼心理,而真正被確診為患有特殊恐懼症的人大約佔這一群體的11%。而且,特殊恐懼症的女性患者會比男性患者多一些,患者恐懼的事物則是五花八門的,難以詳述。

特殊恐懼症具有某些普遍的共性。比如,特殊恐懼症只針對某一特定對象;特殊恐懼症的嚴重程度遠超一般恐懼,其破壞力也更大等等。特殊恐懼症是恐懼症中比較特殊的一類,但從其本質上說依然是恐懼,是一種十分常見的情緒變化。

特殊恐懼症本身一點也不特殊,而是說遭遇了特殊恐懼症的人們害怕的是某種特殊的客體或者情境。具體來說可以分為四類:

(1)動物和昆蟲恐懼症:比如害怕蜘蛛,甚至看見“蜘蛛”兩個字就頭皮發麻、全身僵硬;

(2)自然環境型恐懼症:比如害怕打雷閃電,每到雷雨天氣就瑟瑟發抖、寢食難安;

(3)情境型恐懼症:比如害怕封閉的環境,或者是自己獨自一個人待在某個地方;

(4)血液-注射-外傷型恐懼症:比如害怕看見小孩子擦傷的膝蓋,以及害怕打針等等。

除此上面的例子之外,常見的恐懼症還包括恐高症、黑暗恐懼症、擁擠恐懼症、火焰恐懼症、疼痛恐懼症、立交橋恐懼症、飛機恐懼症,以及牙醫恐懼症等等。

孩子有這些恐懼的表現,可能是“特殊恐懼症”,看看你家娃有嗎?

特殊恐懼症形成的原因是什麼?

關於特殊恐懼的形成原因,有兩種不同的說法,一種認為是先天性的,另一種則認為是後天習得的,兩種說法各有千秋。

對於特殊恐懼,有些孩子深有體會,但是要說出恐懼的原因,恐怕沒有幾個人能夠準確地給出答案。這種未知感,會在無形中加劇孩子的恐懼心理,讓孩子承受更大的痛苦和折磨。

關於特殊恐懼的起源問題,有兩種主要的觀點:

  • 第一,特殊恐懼是先天性的,有些人從出生開始就對某些特定對象感覺恐懼;
  • 第二,特殊恐懼是後天形成的,是從自己或他人的經歷中產生的。

這兩種觀點各有千秋,而且有著十分緊密的聯繫——孩子在出生之後會有害怕某些事物或情況的傾向,某種刺激在後天的經歷中對兒童心理產生極大的影響的時候,害怕的傾向就會轉變成對這種刺激的特殊恐懼。

在這兩個觀點之中,第二種觀點受到更多人的認可和支持。

因為很多事實已經證明,在某些情況下,恐懼是後天產生的。比如,被狗咬過的人,看到多小的狗都會覺得恐懼;曾經落水的人,只是站在岸邊都會覺得心驚肉跳等等。

孩子初次見到特殊恐懼的對象時,因為某種原因導致他們內心的恐懼感被激發出來,在這之後,只要遇到與恐懼對象相關的事物,特殊恐懼就會自然而然地產生。

孩子有這些恐懼的表現,可能是“特殊恐懼症”,看看你家娃有嗎?

比如下面的這個小事例:

小雯對黏滑的動物十分反感,一看到黏糊糊的動物,小雯就覺得渾身難受。

這其實沒什麼,畢竟很多人對青蛙、泥鰍、鯰魚之類的動物都會心生厭惡。可是,小雯對青蛙的恐懼有些超乎想象。

只要是青蛙可能出沒的地方,無論是池塘,還是樹林,小雯絕對不會涉足。更糟糕的情況是,她只要聽到“青蛙”這兩個字,就會變得焦慮,整個臉都會扭曲起來。萬一哪天她不小心與一隻青蛙“邂逅”,她必然會發出驚天動地、撕心裂肺的尖叫聲,令同行的人以為發生了什麼嚴重的事情。

對於小雯來說,這種恐懼是一個無法跨越的障礙,不僅讓她自己痛苦異常,也讓身邊的人飽受驚嚇之苦。

小雯也不知道自己對青蛙的恐懼源於何處,倒是母親的一番話給出了答案:“小雯兩歲多的時候,我們有一次帶她去遊玩,正在野餐的時候,一隻青蛙突然跳到了她的身上,從那之後,她就對青蛙產生了極端的恐懼。”

小雯的經歷帶有普遍性,很多孩子都是因為受到特殊恐懼對象的刺激才會對其產生極度恐懼,並長期遭受其折磨。

有時候,一個小小的意外、一個突發的狀況,都可能引發兒童強烈的、非理性的恐懼,而引發這種恐懼的意外、狀況,往往會成為兒童長期恐懼的對象。

"

什麼是特殊恐懼症?

特殊恐懼症是恐懼症中比較特殊的一類,在兒童中具有一定的普遍性,這樣的孩子只對某種特定的對象產生恐懼,而且心中總是充滿無力感。

特殊恐懼症是對某種特定事物或情景感到恐懼的症狀,如對飛機、電梯、蜜蜂、狗等感到恐懼。在兒童的潛意識中,他們會認為這些事物或情景充滿了不安全的因素(電梯可能會壞,蜜蜂可能會蜇人等)。

所以他們只要看到,甚至聽到讓他們感覺恐懼的事物或情景,自然而然地就會感覺恐懼,情緒會隨之出現波動,行為也會變得異常。

比如下面的這個小故事:

可可是一個十分開朗的男孩子,平時很喜歡跟人說說笑笑,見到長輩的時候也會非常有禮貌地和人打招呼。可是隻要一走到電梯門口,他就會變得十分嚴肅和緊張。一旦進入電梯,他的樣子更加讓人擔心:面無血色、雙手顫抖,整個人靠在電梯上,好像要散架一樣。如果不是因為住在28層,可可肯定會選擇走樓梯上下樓,對於可可來說,每次坐電梯都是一段痛苦無比的旅程。

其實,可可並不是一個膽小的孩子,對飛機、汽車之類的交通工具,他並不會畏懼;對蛇、老虎之類的凶猛動物,他也不會產生像坐電梯那樣的痛苦感受。可可的父母知道他有這種症狀,也一直想辦法幫他解決問題,可是可可始終沒能擺脫這個困境。其實可可也知道自己的恐懼毫無必要,可是他就是無法控制自己,無論給自己怎樣的心理暗示,都無法消除自己內心的恐懼感。

可可之所以出現這種情況,就是因為他患上了特殊恐懼症。

孩子有這些恐懼的表現,可能是“特殊恐懼症”,看看你家娃有嗎?

對於沒有類似經歷的人來說,可可的這種恐懼似乎有點匪夷所思,可是在現實生活中,像可可一樣患有特殊恐懼症的人並不是非常少見。

相關的數據表明,大概60%的成年人都或多或少地有這種類型的恐懼心理,而真正被確診為患有特殊恐懼症的人大約佔這一群體的11%。而且,特殊恐懼症的女性患者會比男性患者多一些,患者恐懼的事物則是五花八門的,難以詳述。

特殊恐懼症具有某些普遍的共性。比如,特殊恐懼症只針對某一特定對象;特殊恐懼症的嚴重程度遠超一般恐懼,其破壞力也更大等等。特殊恐懼症是恐懼症中比較特殊的一類,但從其本質上說依然是恐懼,是一種十分常見的情緒變化。

特殊恐懼症本身一點也不特殊,而是說遭遇了特殊恐懼症的人們害怕的是某種特殊的客體或者情境。具體來說可以分為四類:

(1)動物和昆蟲恐懼症:比如害怕蜘蛛,甚至看見“蜘蛛”兩個字就頭皮發麻、全身僵硬;

(2)自然環境型恐懼症:比如害怕打雷閃電,每到雷雨天氣就瑟瑟發抖、寢食難安;

(3)情境型恐懼症:比如害怕封閉的環境,或者是自己獨自一個人待在某個地方;

(4)血液-注射-外傷型恐懼症:比如害怕看見小孩子擦傷的膝蓋,以及害怕打針等等。

除此上面的例子之外,常見的恐懼症還包括恐高症、黑暗恐懼症、擁擠恐懼症、火焰恐懼症、疼痛恐懼症、立交橋恐懼症、飛機恐懼症,以及牙醫恐懼症等等。

孩子有這些恐懼的表現,可能是“特殊恐懼症”,看看你家娃有嗎?

特殊恐懼症形成的原因是什麼?

關於特殊恐懼的形成原因,有兩種不同的說法,一種認為是先天性的,另一種則認為是後天習得的,兩種說法各有千秋。

對於特殊恐懼,有些孩子深有體會,但是要說出恐懼的原因,恐怕沒有幾個人能夠準確地給出答案。這種未知感,會在無形中加劇孩子的恐懼心理,讓孩子承受更大的痛苦和折磨。

關於特殊恐懼的起源問題,有兩種主要的觀點:

  • 第一,特殊恐懼是先天性的,有些人從出生開始就對某些特定對象感覺恐懼;
  • 第二,特殊恐懼是後天形成的,是從自己或他人的經歷中產生的。

這兩種觀點各有千秋,而且有著十分緊密的聯繫——孩子在出生之後會有害怕某些事物或情況的傾向,某種刺激在後天的經歷中對兒童心理產生極大的影響的時候,害怕的傾向就會轉變成對這種刺激的特殊恐懼。

在這兩個觀點之中,第二種觀點受到更多人的認可和支持。

因為很多事實已經證明,在某些情況下,恐懼是後天產生的。比如,被狗咬過的人,看到多小的狗都會覺得恐懼;曾經落水的人,只是站在岸邊都會覺得心驚肉跳等等。

孩子初次見到特殊恐懼的對象時,因為某種原因導致他們內心的恐懼感被激發出來,在這之後,只要遇到與恐懼對象相關的事物,特殊恐懼就會自然而然地產生。

孩子有這些恐懼的表現,可能是“特殊恐懼症”,看看你家娃有嗎?

比如下面的這個小事例:

小雯對黏滑的動物十分反感,一看到黏糊糊的動物,小雯就覺得渾身難受。

這其實沒什麼,畢竟很多人對青蛙、泥鰍、鯰魚之類的動物都會心生厭惡。可是,小雯對青蛙的恐懼有些超乎想象。

只要是青蛙可能出沒的地方,無論是池塘,還是樹林,小雯絕對不會涉足。更糟糕的情況是,她只要聽到“青蛙”這兩個字,就會變得焦慮,整個臉都會扭曲起來。萬一哪天她不小心與一隻青蛙“邂逅”,她必然會發出驚天動地、撕心裂肺的尖叫聲,令同行的人以為發生了什麼嚴重的事情。

對於小雯來說,這種恐懼是一個無法跨越的障礙,不僅讓她自己痛苦異常,也讓身邊的人飽受驚嚇之苦。

小雯也不知道自己對青蛙的恐懼源於何處,倒是母親的一番話給出了答案:“小雯兩歲多的時候,我們有一次帶她去遊玩,正在野餐的時候,一隻青蛙突然跳到了她的身上,從那之後,她就對青蛙產生了極端的恐懼。”

小雯的經歷帶有普遍性,很多孩子都是因為受到特殊恐懼對象的刺激才會對其產生極度恐懼,並長期遭受其折磨。

有時候,一個小小的意外、一個突發的狀況,都可能引發兒童強烈的、非理性的恐懼,而引發這種恐懼的意外、狀況,往往會成為兒童長期恐懼的對象。

孩子有這些恐懼的表現,可能是“特殊恐懼症”,看看你家娃有嗎?

後天產生特殊恐懼的案例比比皆是,但是也有一些特殊恐懼只能用先天而來的觀點進行解釋。比如:

  • 有些孩子怕蛇,即便沒有接觸過,對蛇也有一種特殊的恐懼心理;
  • 有些孩子恐高,雖然父母並沒有帶他們去過高處等等。

可見,對於孩子的每一種特殊恐懼,都不能簡單地從某種單一的機制去理解和研究,只有將各方面的情況綜合起來,才能更加準確地找到孩子特殊恐懼的誘因,為幫助孩子戰勝這種恐懼打下堅實的基礎。

如何幫助孩子戰勝特殊恐懼症?

特殊恐懼的形成或許只需要短短几秒鐘的時間,可是要將其從孩子心中驅走,卻是一個長期的過程。父母要堅定地與孩子站在一起,共同面對特殊恐懼,正視並最終戰勝它。

特殊恐懼一旦形成,就會立刻變成一個威懾力十足的“現實存在”。

即便有些特殊恐懼只是孩子想象的產物,現實中根本沒有存在的可能,它們也仍然會在孩子的頭腦中產生極大的威懾力。

實際上,讓孩子飽受折磨的特殊恐懼並非那麼頑固不化、難以克服。只要採取正確的方式和手段,循序漸進地讓孩子正確認識恐懼、接受恐懼、直面恐懼,那麼孩子就能在逐漸學習的過程中,會慢慢擺脫恐懼的困擾。

"

什麼是特殊恐懼症?

特殊恐懼症是恐懼症中比較特殊的一類,在兒童中具有一定的普遍性,這樣的孩子只對某種特定的對象產生恐懼,而且心中總是充滿無力感。

特殊恐懼症是對某種特定事物或情景感到恐懼的症狀,如對飛機、電梯、蜜蜂、狗等感到恐懼。在兒童的潛意識中,他們會認為這些事物或情景充滿了不安全的因素(電梯可能會壞,蜜蜂可能會蜇人等)。

所以他們只要看到,甚至聽到讓他們感覺恐懼的事物或情景,自然而然地就會感覺恐懼,情緒會隨之出現波動,行為也會變得異常。

比如下面的這個小故事:

可可是一個十分開朗的男孩子,平時很喜歡跟人說說笑笑,見到長輩的時候也會非常有禮貌地和人打招呼。可是隻要一走到電梯門口,他就會變得十分嚴肅和緊張。一旦進入電梯,他的樣子更加讓人擔心:面無血色、雙手顫抖,整個人靠在電梯上,好像要散架一樣。如果不是因為住在28層,可可肯定會選擇走樓梯上下樓,對於可可來說,每次坐電梯都是一段痛苦無比的旅程。

其實,可可並不是一個膽小的孩子,對飛機、汽車之類的交通工具,他並不會畏懼;對蛇、老虎之類的凶猛動物,他也不會產生像坐電梯那樣的痛苦感受。可可的父母知道他有這種症狀,也一直想辦法幫他解決問題,可是可可始終沒能擺脫這個困境。其實可可也知道自己的恐懼毫無必要,可是他就是無法控制自己,無論給自己怎樣的心理暗示,都無法消除自己內心的恐懼感。

可可之所以出現這種情況,就是因為他患上了特殊恐懼症。

孩子有這些恐懼的表現,可能是“特殊恐懼症”,看看你家娃有嗎?

對於沒有類似經歷的人來說,可可的這種恐懼似乎有點匪夷所思,可是在現實生活中,像可可一樣患有特殊恐懼症的人並不是非常少見。

相關的數據表明,大概60%的成年人都或多或少地有這種類型的恐懼心理,而真正被確診為患有特殊恐懼症的人大約佔這一群體的11%。而且,特殊恐懼症的女性患者會比男性患者多一些,患者恐懼的事物則是五花八門的,難以詳述。

特殊恐懼症具有某些普遍的共性。比如,特殊恐懼症只針對某一特定對象;特殊恐懼症的嚴重程度遠超一般恐懼,其破壞力也更大等等。特殊恐懼症是恐懼症中比較特殊的一類,但從其本質上說依然是恐懼,是一種十分常見的情緒變化。

特殊恐懼症本身一點也不特殊,而是說遭遇了特殊恐懼症的人們害怕的是某種特殊的客體或者情境。具體來說可以分為四類:

(1)動物和昆蟲恐懼症:比如害怕蜘蛛,甚至看見“蜘蛛”兩個字就頭皮發麻、全身僵硬;

(2)自然環境型恐懼症:比如害怕打雷閃電,每到雷雨天氣就瑟瑟發抖、寢食難安;

(3)情境型恐懼症:比如害怕封閉的環境,或者是自己獨自一個人待在某個地方;

(4)血液-注射-外傷型恐懼症:比如害怕看見小孩子擦傷的膝蓋,以及害怕打針等等。

除此上面的例子之外,常見的恐懼症還包括恐高症、黑暗恐懼症、擁擠恐懼症、火焰恐懼症、疼痛恐懼症、立交橋恐懼症、飛機恐懼症,以及牙醫恐懼症等等。

孩子有這些恐懼的表現,可能是“特殊恐懼症”,看看你家娃有嗎?

特殊恐懼症形成的原因是什麼?

關於特殊恐懼的形成原因,有兩種不同的說法,一種認為是先天性的,另一種則認為是後天習得的,兩種說法各有千秋。

對於特殊恐懼,有些孩子深有體會,但是要說出恐懼的原因,恐怕沒有幾個人能夠準確地給出答案。這種未知感,會在無形中加劇孩子的恐懼心理,讓孩子承受更大的痛苦和折磨。

關於特殊恐懼的起源問題,有兩種主要的觀點:

  • 第一,特殊恐懼是先天性的,有些人從出生開始就對某些特定對象感覺恐懼;
  • 第二,特殊恐懼是後天形成的,是從自己或他人的經歷中產生的。

這兩種觀點各有千秋,而且有著十分緊密的聯繫——孩子在出生之後會有害怕某些事物或情況的傾向,某種刺激在後天的經歷中對兒童心理產生極大的影響的時候,害怕的傾向就會轉變成對這種刺激的特殊恐懼。

在這兩個觀點之中,第二種觀點受到更多人的認可和支持。

因為很多事實已經證明,在某些情況下,恐懼是後天產生的。比如,被狗咬過的人,看到多小的狗都會覺得恐懼;曾經落水的人,只是站在岸邊都會覺得心驚肉跳等等。

孩子初次見到特殊恐懼的對象時,因為某種原因導致他們內心的恐懼感被激發出來,在這之後,只要遇到與恐懼對象相關的事物,特殊恐懼就會自然而然地產生。

孩子有這些恐懼的表現,可能是“特殊恐懼症”,看看你家娃有嗎?

比如下面的這個小事例:

小雯對黏滑的動物十分反感,一看到黏糊糊的動物,小雯就覺得渾身難受。

這其實沒什麼,畢竟很多人對青蛙、泥鰍、鯰魚之類的動物都會心生厭惡。可是,小雯對青蛙的恐懼有些超乎想象。

只要是青蛙可能出沒的地方,無論是池塘,還是樹林,小雯絕對不會涉足。更糟糕的情況是,她只要聽到“青蛙”這兩個字,就會變得焦慮,整個臉都會扭曲起來。萬一哪天她不小心與一隻青蛙“邂逅”,她必然會發出驚天動地、撕心裂肺的尖叫聲,令同行的人以為發生了什麼嚴重的事情。

對於小雯來說,這種恐懼是一個無法跨越的障礙,不僅讓她自己痛苦異常,也讓身邊的人飽受驚嚇之苦。

小雯也不知道自己對青蛙的恐懼源於何處,倒是母親的一番話給出了答案:“小雯兩歲多的時候,我們有一次帶她去遊玩,正在野餐的時候,一隻青蛙突然跳到了她的身上,從那之後,她就對青蛙產生了極端的恐懼。”

小雯的經歷帶有普遍性,很多孩子都是因為受到特殊恐懼對象的刺激才會對其產生極度恐懼,並長期遭受其折磨。

有時候,一個小小的意外、一個突發的狀況,都可能引發兒童強烈的、非理性的恐懼,而引發這種恐懼的意外、狀況,往往會成為兒童長期恐懼的對象。

孩子有這些恐懼的表現,可能是“特殊恐懼症”,看看你家娃有嗎?

後天產生特殊恐懼的案例比比皆是,但是也有一些特殊恐懼只能用先天而來的觀點進行解釋。比如:

  • 有些孩子怕蛇,即便沒有接觸過,對蛇也有一種特殊的恐懼心理;
  • 有些孩子恐高,雖然父母並沒有帶他們去過高處等等。

可見,對於孩子的每一種特殊恐懼,都不能簡單地從某種單一的機制去理解和研究,只有將各方面的情況綜合起來,才能更加準確地找到孩子特殊恐懼的誘因,為幫助孩子戰勝這種恐懼打下堅實的基礎。

如何幫助孩子戰勝特殊恐懼症?

特殊恐懼的形成或許只需要短短几秒鐘的時間,可是要將其從孩子心中驅走,卻是一個長期的過程。父母要堅定地與孩子站在一起,共同面對特殊恐懼,正視並最終戰勝它。

特殊恐懼一旦形成,就會立刻變成一個威懾力十足的“現實存在”。

即便有些特殊恐懼只是孩子想象的產物,現實中根本沒有存在的可能,它們也仍然會在孩子的頭腦中產生極大的威懾力。

實際上,讓孩子飽受折磨的特殊恐懼並非那麼頑固不化、難以克服。只要採取正確的方式和手段,循序漸進地讓孩子正確認識恐懼、接受恐懼、直面恐懼,那麼孩子就能在逐漸學習的過程中,會慢慢擺脫恐懼的困擾。

孩子有這些恐懼的表現,可能是“特殊恐懼症”,看看你家娃有嗎?

曾經看到這麼一個關於恐懼症的小故事,故事中的媽媽是這樣幫助孩子擺脫恐懼症的:

艾倫對小丑有一種十分恐懼的感覺,這已經成了他和爸爸媽媽的一塊心病。

小丑那滑稽的裝束和扮相,以及引人發笑的動作,往往能夠讓人感受到輕鬆和愜意。可是對於艾倫而言,小丑臉上的油彩、奇怪的髮型,總是給人一種十分恐怖的感覺。

他不知道小丑裝束的背後究竟是怎樣一個人,也不知道接下來究竟會發生什麼。這種猜疑和無助感讓他感到深深的焦慮,看到小丑就會感覺萬分痛苦。發現艾倫的痛苦之後,媽媽開始採取措施,幫助艾倫接受恐懼,接受小丑。

媽媽帶著艾倫到馬戲團看錶演,當小丑出場的時候,艾倫表現得十分恐懼,媽媽並沒有因此而帶著艾倫離開。她緊緊地抱著艾倫,用行動告訴艾倫自己會保護他。然後,媽媽指著小丑說:“他叫埃布爾,你看他的衣服多漂亮啊,像鮮花一樣豔麗;他的眼睛那麼大,像布娃娃一樣;他臉上畫的油彩是一種顏料,就像你畫畫用的顏料一樣。”

這時,埃布爾來到了艾倫面前,向艾倫招手致意。艾倫仍然感覺恐懼,情不自禁地往媽媽身上靠去。媽媽對埃布爾說:“埃布爾,我知道你很善良,可是你的身材太高大了,我有點害怕你。”媽媽對小丑的恐懼,讓艾倫有了一些認同感,減輕了他的心理壓力。

在這之後,媽媽會不時地帶艾倫去看馬戲表演,而且會在家中自己扮演小丑,讓艾倫和自己進行一些互動。經過一段時間的練習之後,艾倫對小丑終於不再那麼恐懼了,和媽媽去看馬戲表演的時候常常會被小丑逗得哈哈大笑。

想要幫助孩子克服特殊恐懼,首先要將他們的恐懼激發出來,讓孩子從正面接觸恐懼,並認識恐懼。

"

什麼是特殊恐懼症?

特殊恐懼症是恐懼症中比較特殊的一類,在兒童中具有一定的普遍性,這樣的孩子只對某種特定的對象產生恐懼,而且心中總是充滿無力感。

特殊恐懼症是對某種特定事物或情景感到恐懼的症狀,如對飛機、電梯、蜜蜂、狗等感到恐懼。在兒童的潛意識中,他們會認為這些事物或情景充滿了不安全的因素(電梯可能會壞,蜜蜂可能會蜇人等)。

所以他們只要看到,甚至聽到讓他們感覺恐懼的事物或情景,自然而然地就會感覺恐懼,情緒會隨之出現波動,行為也會變得異常。

比如下面的這個小故事:

可可是一個十分開朗的男孩子,平時很喜歡跟人說說笑笑,見到長輩的時候也會非常有禮貌地和人打招呼。可是隻要一走到電梯門口,他就會變得十分嚴肅和緊張。一旦進入電梯,他的樣子更加讓人擔心:面無血色、雙手顫抖,整個人靠在電梯上,好像要散架一樣。如果不是因為住在28層,可可肯定會選擇走樓梯上下樓,對於可可來說,每次坐電梯都是一段痛苦無比的旅程。

其實,可可並不是一個膽小的孩子,對飛機、汽車之類的交通工具,他並不會畏懼;對蛇、老虎之類的凶猛動物,他也不會產生像坐電梯那樣的痛苦感受。可可的父母知道他有這種症狀,也一直想辦法幫他解決問題,可是可可始終沒能擺脫這個困境。其實可可也知道自己的恐懼毫無必要,可是他就是無法控制自己,無論給自己怎樣的心理暗示,都無法消除自己內心的恐懼感。

可可之所以出現這種情況,就是因為他患上了特殊恐懼症。

孩子有這些恐懼的表現,可能是“特殊恐懼症”,看看你家娃有嗎?

對於沒有類似經歷的人來說,可可的這種恐懼似乎有點匪夷所思,可是在現實生活中,像可可一樣患有特殊恐懼症的人並不是非常少見。

相關的數據表明,大概60%的成年人都或多或少地有這種類型的恐懼心理,而真正被確診為患有特殊恐懼症的人大約佔這一群體的11%。而且,特殊恐懼症的女性患者會比男性患者多一些,患者恐懼的事物則是五花八門的,難以詳述。

特殊恐懼症具有某些普遍的共性。比如,特殊恐懼症只針對某一特定對象;特殊恐懼症的嚴重程度遠超一般恐懼,其破壞力也更大等等。特殊恐懼症是恐懼症中比較特殊的一類,但從其本質上說依然是恐懼,是一種十分常見的情緒變化。

特殊恐懼症本身一點也不特殊,而是說遭遇了特殊恐懼症的人們害怕的是某種特殊的客體或者情境。具體來說可以分為四類:

(1)動物和昆蟲恐懼症:比如害怕蜘蛛,甚至看見“蜘蛛”兩個字就頭皮發麻、全身僵硬;

(2)自然環境型恐懼症:比如害怕打雷閃電,每到雷雨天氣就瑟瑟發抖、寢食難安;

(3)情境型恐懼症:比如害怕封閉的環境,或者是自己獨自一個人待在某個地方;

(4)血液-注射-外傷型恐懼症:比如害怕看見小孩子擦傷的膝蓋,以及害怕打針等等。

除此上面的例子之外,常見的恐懼症還包括恐高症、黑暗恐懼症、擁擠恐懼症、火焰恐懼症、疼痛恐懼症、立交橋恐懼症、飛機恐懼症,以及牙醫恐懼症等等。

孩子有這些恐懼的表現,可能是“特殊恐懼症”,看看你家娃有嗎?

特殊恐懼症形成的原因是什麼?

關於特殊恐懼的形成原因,有兩種不同的說法,一種認為是先天性的,另一種則認為是後天習得的,兩種說法各有千秋。

對於特殊恐懼,有些孩子深有體會,但是要說出恐懼的原因,恐怕沒有幾個人能夠準確地給出答案。這種未知感,會在無形中加劇孩子的恐懼心理,讓孩子承受更大的痛苦和折磨。

關於特殊恐懼的起源問題,有兩種主要的觀點:

  • 第一,特殊恐懼是先天性的,有些人從出生開始就對某些特定對象感覺恐懼;
  • 第二,特殊恐懼是後天形成的,是從自己或他人的經歷中產生的。

這兩種觀點各有千秋,而且有著十分緊密的聯繫——孩子在出生之後會有害怕某些事物或情況的傾向,某種刺激在後天的經歷中對兒童心理產生極大的影響的時候,害怕的傾向就會轉變成對這種刺激的特殊恐懼。

在這兩個觀點之中,第二種觀點受到更多人的認可和支持。

因為很多事實已經證明,在某些情況下,恐懼是後天產生的。比如,被狗咬過的人,看到多小的狗都會覺得恐懼;曾經落水的人,只是站在岸邊都會覺得心驚肉跳等等。

孩子初次見到特殊恐懼的對象時,因為某種原因導致他們內心的恐懼感被激發出來,在這之後,只要遇到與恐懼對象相關的事物,特殊恐懼就會自然而然地產生。

孩子有這些恐懼的表現,可能是“特殊恐懼症”,看看你家娃有嗎?

比如下面的這個小事例:

小雯對黏滑的動物十分反感,一看到黏糊糊的動物,小雯就覺得渾身難受。

這其實沒什麼,畢竟很多人對青蛙、泥鰍、鯰魚之類的動物都會心生厭惡。可是,小雯對青蛙的恐懼有些超乎想象。

只要是青蛙可能出沒的地方,無論是池塘,還是樹林,小雯絕對不會涉足。更糟糕的情況是,她只要聽到“青蛙”這兩個字,就會變得焦慮,整個臉都會扭曲起來。萬一哪天她不小心與一隻青蛙“邂逅”,她必然會發出驚天動地、撕心裂肺的尖叫聲,令同行的人以為發生了什麼嚴重的事情。

對於小雯來說,這種恐懼是一個無法跨越的障礙,不僅讓她自己痛苦異常,也讓身邊的人飽受驚嚇之苦。

小雯也不知道自己對青蛙的恐懼源於何處,倒是母親的一番話給出了答案:“小雯兩歲多的時候,我們有一次帶她去遊玩,正在野餐的時候,一隻青蛙突然跳到了她的身上,從那之後,她就對青蛙產生了極端的恐懼。”

小雯的經歷帶有普遍性,很多孩子都是因為受到特殊恐懼對象的刺激才會對其產生極度恐懼,並長期遭受其折磨。

有時候,一個小小的意外、一個突發的狀況,都可能引發兒童強烈的、非理性的恐懼,而引發這種恐懼的意外、狀況,往往會成為兒童長期恐懼的對象。

孩子有這些恐懼的表現,可能是“特殊恐懼症”,看看你家娃有嗎?

後天產生特殊恐懼的案例比比皆是,但是也有一些特殊恐懼只能用先天而來的觀點進行解釋。比如:

  • 有些孩子怕蛇,即便沒有接觸過,對蛇也有一種特殊的恐懼心理;
  • 有些孩子恐高,雖然父母並沒有帶他們去過高處等等。

可見,對於孩子的每一種特殊恐懼,都不能簡單地從某種單一的機制去理解和研究,只有將各方面的情況綜合起來,才能更加準確地找到孩子特殊恐懼的誘因,為幫助孩子戰勝這種恐懼打下堅實的基礎。

如何幫助孩子戰勝特殊恐懼症?

特殊恐懼的形成或許只需要短短几秒鐘的時間,可是要將其從孩子心中驅走,卻是一個長期的過程。父母要堅定地與孩子站在一起,共同面對特殊恐懼,正視並最終戰勝它。

特殊恐懼一旦形成,就會立刻變成一個威懾力十足的“現實存在”。

即便有些特殊恐懼只是孩子想象的產物,現實中根本沒有存在的可能,它們也仍然會在孩子的頭腦中產生極大的威懾力。

實際上,讓孩子飽受折磨的特殊恐懼並非那麼頑固不化、難以克服。只要採取正確的方式和手段,循序漸進地讓孩子正確認識恐懼、接受恐懼、直面恐懼,那麼孩子就能在逐漸學習的過程中,會慢慢擺脫恐懼的困擾。

孩子有這些恐懼的表現,可能是“特殊恐懼症”,看看你家娃有嗎?

曾經看到這麼一個關於恐懼症的小故事,故事中的媽媽是這樣幫助孩子擺脫恐懼症的:

艾倫對小丑有一種十分恐懼的感覺,這已經成了他和爸爸媽媽的一塊心病。

小丑那滑稽的裝束和扮相,以及引人發笑的動作,往往能夠讓人感受到輕鬆和愜意。可是對於艾倫而言,小丑臉上的油彩、奇怪的髮型,總是給人一種十分恐怖的感覺。

他不知道小丑裝束的背後究竟是怎樣一個人,也不知道接下來究竟會發生什麼。這種猜疑和無助感讓他感到深深的焦慮,看到小丑就會感覺萬分痛苦。發現艾倫的痛苦之後,媽媽開始採取措施,幫助艾倫接受恐懼,接受小丑。

媽媽帶著艾倫到馬戲團看錶演,當小丑出場的時候,艾倫表現得十分恐懼,媽媽並沒有因此而帶著艾倫離開。她緊緊地抱著艾倫,用行動告訴艾倫自己會保護他。然後,媽媽指著小丑說:“他叫埃布爾,你看他的衣服多漂亮啊,像鮮花一樣豔麗;他的眼睛那麼大,像布娃娃一樣;他臉上畫的油彩是一種顏料,就像你畫畫用的顏料一樣。”

這時,埃布爾來到了艾倫面前,向艾倫招手致意。艾倫仍然感覺恐懼,情不自禁地往媽媽身上靠去。媽媽對埃布爾說:“埃布爾,我知道你很善良,可是你的身材太高大了,我有點害怕你。”媽媽對小丑的恐懼,讓艾倫有了一些認同感,減輕了他的心理壓力。

在這之後,媽媽會不時地帶艾倫去看馬戲表演,而且會在家中自己扮演小丑,讓艾倫和自己進行一些互動。經過一段時間的練習之後,艾倫對小丑終於不再那麼恐懼了,和媽媽去看馬戲表演的時候常常會被小丑逗得哈哈大笑。

想要幫助孩子克服特殊恐懼,首先要將他們的恐懼激發出來,讓孩子從正面接觸恐懼,並認識恐懼。

孩子有這些恐懼的表現,可能是“特殊恐懼症”,看看你家娃有嗎?

當然,這並不容易,因為對於很多孩子來說,他們在恐懼時總會不由自主地產生逃避的念頭。雖然逃避無益於孩子永遠擺脫恐懼的魔爪,可是與直接面對恐懼對象相比,這種短暫的解脫感顯然更加具有吸引力。

然而,很多人都不知道,孩子的這種習慣性的逃避,只會不斷加劇他們的恐懼。對於父母來說,陪伴孩子一起直面恐懼,是一門必修的課程,只有與孩子一起驅散心中的恐懼“惡魔”,才能讓孩子過上正常的生活,重獲健康的心理。

小結:

作為父母要理解孩子們的恐懼心理,不要加以斥責,在理解的基礎上,還要支持和鼓勵孩子去接受各種的考驗,讓其克服不必要的恐懼心理,培養頑強、沉著,勇於面對困難的性格,這樣對恐懼症有很大的好處。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