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以為家:願每個孩子都被溫柔以待!

不完美媽媽 服裝 黎巴嫩 懷孕 貝魯特 童星暢想 2019-05-19
何以為家:願每個孩子都被溫柔以待!

最怕電影出現:根據真實故事改編。

導演在尋訪難民的過程中發現了贊恩,他的親身經歷成為了影片原型。除了飾演男孩辯護律師是導演本人外,其餘影片角色的演繹者都是現實中的貧民窟難民,充斥著窒息氣氛的影片場景也不過是他們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所以,這並不是“角色”的故事,而是“自己”的故事。

這部沒有大咖明星參演 ,沒有漫天炒作營銷,卻憑藉真實到殘酷的現實,刺傷了無數人的心,11萬人含淚在豆瓣打出8.9的超高評分。

一、我要控告我的父母,

因為他們生了我

何以為家:願每個孩子都被溫柔以待!

出生於首都貝魯特的貧民窟,這個12歲的黎巴嫩小男孩贊恩,與父母和兄弟姐妹七口人一起擠在一個破舊的閣樓裡。

當其他同齡的孩子們都坐著校車去上學,贊恩卻只能在雜貨店打工,瘦弱的身材拖著比他還重的煤氣罐上門送貨,沒有人在乎他只是一個孩子,也從不關心他能否提得動。

何以為家:願每個孩子都被溫柔以待!

拿著假處方,去藥店一遍又一遍地撒謊,幫父母買製作“毒品”的原料,泡在衣服上,晒乾後送給監獄的哥哥賣掉。

何以為家:願每個孩子都被溫柔以待!

父母從沒有給過他應有的寵愛、呵護、教導,反而是指責、辱罵、暴力。

當他對這個世界還保有一些美好幻想的時候,就已經被扔進成年人的世界,揹負著陰暗和殘酷,與理想背道而馳。

何以為家:願每個孩子都被溫柔以待!

在發現妹妹來了月經後,悄悄把她帶去廁所,幫她把褲子洗乾淨,給她偷衛生巾,交代她不能讓父母發現。

因為他知道,只要月經初潮後,妹妹就要嫁給別人當童妻。

何以為家:願每個孩子都被溫柔以待!

為了不讓同樣的事情發生,贊恩想帶妹妹離開這個家的時候,卻被媽媽發現。

贊恩拼盡全力阻止,奈何勢單力薄只換來一頓毒打和辱罵,贊恩只能眼睜睜看著妹妹被拖到摩托車上帶走。

“由於我們成年人做了決定,這些孩子就像牽線木偶一樣任我們擺佈。無論我們提出要打什麼仗,無論我們創造了什麼樣的系統性混亂,孩子們只能承受。”

何以為家:願每個孩子都被溫柔以待!

贊恩的父母不勞動,也沒有工作,但是卻生下許多孩子。

只因為在黎巴嫩,生育是生意,是傳統。

但是生而不養,不僅無恩,而且有罪。

因為他們逃避了自己的責任,施加給孩子只會是終其一生難以磨滅的傷痛。

二、貧窮不是你不愛孩子的原罪。

影片中的孩子是悲劇,父母同樣也是悲劇。

贊恩的母親在法庭上對贊恩的辯護律師說:“我這一生都是奴隸,你還敢批評我?你有什麼權利批評我?你有我這種處境嗎?我經歷的你經歷過嗎?你永遠不會,因為你活不下去,你連做噩夢都活不下去,換成我是你,你早就上吊自殺了。”

如果有能力活下去,誰會逼著還未成年的親生骨肉嫁人?誰願意自己的孩子跟著自己受盡苦楚顛沛流離呢?

何以為家:願每個孩子都被溫柔以待!

但貧窮也好,無能為力也罷,這些都不能構成自己不負責任的藉口。

影片中贊恩逃離家庭後遇到的黑人女工拉希爾,就是與他爸媽截然不同的母親。

拉希爾是一個單親媽媽,有年幼的兒子尤納斯要撫養,

卻願意收留贊恩。

給他洗澡,讓他睡在軟軟的毯子上。

偷偷把餐廳客人吃剩下的蛋糕,拿回家給兩個孩子吃。

何以為家:願每個孩子都被溫柔以待!

然而拉希爾因為沒有證件,一直東躲西藏,辦假證的人販子多次勸說,讓拉希爾把孩子交給自己,說:“在這個連番茄醬都有日期和保質期的時代,你的孩子就像個笑話一樣的存在。”

但是孩子卻始終是拉希爾的底線,為了把孩子留在身邊,她離開了工作很多年的僱主家,再辛苦也從沒想過用孩子換錢。

贊恩在拉希爾身上感受到了久違的母愛,雖然同樣生活的最底層,卻對孩子付出滿滿的愛,沒有毆打辱罵,永遠是擁抱和親吻,耐心和保護。

這與法庭上找藉口,哭訴生活艱辛的贊恩父母,形成了鮮明的對比,他們直到最後都還完全沒有意識到自己錯在哪裡。

可是貧窮從來不是你不愛孩子的原罪,內心的不負責任才是最大的惡。

三、何以為家?

反叛的出走仍無法脫離底層社會的束縛,當拉希爾因非法務工被逮捕後,果腹的流浪都成為了泡影。

何以為家:願每個孩子都被溫柔以待!

再一次被生存逼上絕境的贊恩回到了最初的“家”。

卻得知妹妹因懷孕而身亡,憤怒之下他拿起一把刀,衝向了自己所謂的妹夫,對方沒死,贊恩被拘禁判刑五年。

何以為家:願每個孩子都被溫柔以待!

贊恩拿起刀的那一刻,就是對這個世界最後的絕望,生活對於他來講已經爛到谷底,再差能壞到哪裡去?

而贊恩的母親到監獄探望他的時候,也給他帶來了一個致命的消息:她懷孕了。還美其名曰“這是真主的恩賜。”

這徹底激怒了贊恩,在他們眼中一個孩子沒了,可以用另一個孩子去替代,就能當做什麼都沒發生嗎?

贊恩再也不能忍下去了,他不能再親眼看著無數個“自己”的重複。

何以為家:願每個孩子都被溫柔以待!

贊恩在監獄中,撥通了電視臺的電話,當著全國觀眾的面說:

“我希望,無力撫養孩子的人,別再生了。

我只記得 暴力、侮辱、

毆打,鏈子、管子、皮帶

他聽過最溫柔的一句話是:

“滾,你這狗孃養的。”

“滾,你這垃圾。”

生活是一堆狗屎,

不比我的鞋子值錢,

我住在這裡的地獄。”

何以為家:願每個孩子都被溫柔以待!

“如果沒有能力養我, 那就請不要生我。”

在苦難的土地上,無論大人小孩,生存已是上帝的責罰。

而在這個曾經有神蹟降臨的迦百農,卻生活著一群廉價販賣孩子、摧毀孩子童真的父母。

何以為家:願每個孩子都被溫柔以待!

現實中的贊恩已在挪威接受教育

我們無法祈求那些硝煙瀰漫的地方能迴歸平靜,

我們不知道這個世界會不會變得更好,

但就像導演娜丁·拉巴基所說:

“即使不能改變現狀,至少也可以引起話題和爭議,引發人們思考”。

願每一個小孩,都被世界溫柔以待。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