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調查!北京多個小區健身廣場被霸佔,廢品收購點、私家車如此肆無忌憚?

不完美媽媽 轎車 貨車 北晚新視覺網 2019-05-09

不久前,本報曾報道了定慧東里小區健身廣場被大量私家車霸佔一事,報道引起了很多人的共鳴,他們紛紛向市民服務熱線12345、市信訪辦反映類似問題。記者調查走訪發現,在市民反映的這些問題中,健身、休閒區被廢品收購點侵佔的現象,佔比近一半。

記者調查!北京多個小區健身廣場被霸佔,廢品收購點、私家車如此肆無忌憚?

收購點佔了一半健身小廣場

西城區鴨子橋路43號院共有兩棟居民樓。小區內僅有的兩塊空地,一塊靠近北側圍牆,一塊位於兩樓之間。本就有限的公共休閒空間,卻被一個廢品回收點佔去了一半。

昨天下午,記者從小區東門進入43號院,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一個佈滿綠植的花壇,可居民們難以與綠色親近,周邊幾十平方米的空場被三輛回收廢品的卡車佔據,車上堆滿了各種廢舊家電及老舊自行車,車尾處張貼著“院內高價回收廢品”的廣告牌。花壇間僅存的空隙被大量廢品和編織袋填滿,狼藉之中夾雜著油汙的異味。

空場的北端有一排座椅,路面鋪有石子路,本是很好的休閒場所,可居民們卻說,誰願意被廢品、垃圾包圍著散心休閒呢?這些回收廢品的車輛在小區裡已經有四五年了,休閒空間被佔、噪音、異味等問題,讓一些居民有了意見。

廣外街道辦事處的工作人員表示,已有街道居民關於鴨子橋路43號院小區公共空間被侵佔的投訴。街道方面高度重視,並於接到投訴的第二天上午,由第二執法隊安排專人到現場進行了處理。經現場瞭解,鴨子橋路43號院廢品點有工商部門核發的營業執照,執照地址與實際營業地點相符,但因為經營性質導致的周邊環境髒亂,執法人員已責成廢品點負責人清掃整理,禁止亂堆亂放,所收廢品隨時清運。工作人員表示,因廢品收購是動態過程,後續該問題又有了反彈,下一步街道將聯合工商等部門對負責人進行約談,監督其合理使用經營空間,並加大對周邊環境的清理力度。

針對廢品收購點的營業執照,居民們也有質疑的地方。執照上標註的經營場所,是“北京市西城區廣外鴨子橋路43號”,居民們說,這個號碼所指的是整個樓院,到底這個廢品收購點允許在院子的什麼位置停車作業,並沒有進行明確。“難道只要是小區院裡的公共空間,甭管是哪兒,都可以是廢品收購點嗎?”

為此,記者登錄了北京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官網,找到了一份編號為“K09”的個體工商戶開業登記申請書。其中,對於商戶填寫經營場所的位置有著明確要求。申請表規定:填寫經營場所時請列明詳細地址,精確到門牌號或房間號,如“北京市××區××路(街)××號××室”。

然而,該廢品回收商戶執照上標註的經營場所,只寫到了“鴨子橋路43號”。為何該商戶的營業執照上沒有更加詳細的地址?應該如何界定其經營場所?為此,記者聯繫了該商戶所在地的廣安門外工商所,該所表示,會將相關問題記錄並轉交負責人,由專人向記者進行解答。

健身區猶如垃圾堆

記者調查!北京多個小區健身廣場被霸佔,廢品收購點、私家車如此肆無忌憚?

海淀區西土城路10號院的休閒健身區面積不小,居民們同樣訴苦,健身區被大量廢品佔據,健身區內外的道路,都成了廢品的臨時堆放點,他們多次向相關部門反映,也經歷了多次整治,可總是好景不長。

昨天下午,記者在西土城路10號院看到,居民們所說的健身區位於2號樓附近,沿著健身區的隔離欄杆,健身區內堆滿了廢品。欄杆以外,除了廢品,還有稱重用的鐵秤等工具,道路被擠佔了一半。“快走了,別在這玩!”採訪時,正趕上一位母親催促孩子離開健身器材,孩子坐在健身器材上,身旁便是一大袋廢品,身後隔著欄杆,還有堆成小山的垃圾。

很多小區居民都表達了對安全問題的擔憂。居民們說,大約從去年9月開始,這些廢品回收人員就把健身區當成了廢品臨時堆放點,來健身休閒的人,總躲不開大袋的廢品甚至垃圾,觀感非常痛苦。即便回收人員進行了清理,也難免落下各種細碎垃圾,一地邋遢,“在這裡坐著,總有一種守著垃圾堆的感覺。最擔心的是孩子們,總怕一眼沒看見,他們撿了不該撿的東西,萬一有碎玻璃、釘子多危險!”

居民們說,這個問題他們多次反映,街道、城管部門也不止一次地進行治理,但廢品收購人員總是“打游擊”,問題太容易反彈。

昨天下午,記者向屬地北太平莊街道反映了該問題,街道辦事處第一時間協調街道城管隊到場處置。執法人員趕到現場時,廢品收購人員已經離開,記者現場拍到的亂象也幾乎消失了。街道工作人員表示,健身區被廢品收購人員佔據的問題,街道一直很重視,曾多次到現場治理,對廢品收購人員進行勸離、教育,甚至依法暫扣工具。

鑑於廢品收購作業流動性強的特點,街道下一步將加強巡視,避免問題反彈,同時積極與問題反映人溝通,做到民有所呼我有所應,切實解決好居民身邊的問題。

社區停車佔了健身區

據通州區群芳園小區居民反映,去年年底小區新增了停車位,停車難的問題解決了,可代價卻是小區的綠地少了、健身區小了。“這樣做到底值不值?這樣的改變有規劃嗎?”

群芳園小區的樓間距很大,每棟樓之間都有停車位。記者注意到,這些停車位都是新劃定的。小區居民也證實,這些車位是從幾個月前開始劃定的,很多車位所在位置,原先或是綠地,或是健身區的一部分。

記者看到,小區的健身區現在是一個長條形的區域,健身器材有一部分頂著一面護欄,另一側便是大量車位。“停車位倒是多了,可是休閒的空間少了。”居民代女士說,小區原有兩處綠地,現在有一個已經被建成停車位了,小區東側的健身廣場面積並不大,但從年初開始,健身廣場的一部分也被建成了停車位。每天都能看到很多老人搬著馬紮在車位上打牌聊天,孩子們在車與車之間奔跑玩耍。

今天上午,記者聯繫梨園鎮政府。工作人員表示,群芳園的停車位改造工程,是市政管委和通州區的整體提升改造工程中的其中一項。在工作中,他們也接到了居民關於綠地被佔的反映。為了解決這一問題,目前,管理方已經採取了應對措施,準備加種其他綠化品種,以增加綠地植被。

健身區頻頻被佔

投訴量翻了3倍

氣溫逐漸升高,居民們戶外活動時間增加,健身區被擠佔的問題數量直線上升。據市民服務熱線12345大數據平臺統計,今年一二月份,來電反映健身區被擠佔的電話共有11件。進入三四月份,反映總量達到了41件。其中,主要問題為廢品、車位、雜物擠佔空間,廢品收購點佔用健身區的投訴量佔比近一半。

比如,東城區東花市街道忠實裡東二區京禧閣小區居民反映,小區健身器材因道路擴張而拆除後,一直沒有恢復,居民缺乏健身活動場所;豐臺區馬家堡嘉園二里居民反映,11號樓前的小健身園被雜物、垃圾佔用;通州區玉橋東里小區居民反映,西門內健身區被廢品佔用,影響居民健身。

4月30日,本報刊登文章《口袋公園這樣來到咱身邊》,採訪過程當中,在談到“留白增綠”問題時,街道工作人員均表示,居民們的需求正在發生轉變,與去年相比,要求增加綠地、休閒場所的聲音不斷加大,甚至有的小區居民直接提出,樓院要禁停機動車的建議。

“很多新增的居民休閒場所,都是在違建拆除的基礎上得來的。在我們前期動員工作中,真正打動違建責任人的,往往就是小區後期規劃圖上的那一抹綠。”工作人員說。

來源:北京晚報 景一鳴 陳聖禹 張群琛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