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年資深班主任給新高一新生的良心建議:高一最難是9月,堅持'

"

高中哪個階段最重要?當了10多年高中老師的朋友脫口而出:

高一第一個月。

通過多年觀察,他發現,進入高一快速適應的,可以順利進入快車道;適應不了的,就很容易陷入“中等生陷阱”,學而無功,找不到自信、找不到方法。

這個差別通過考試表現得很明顯:

第一次月考,分化初步顯現,老師也會基本把握班級孩子的學習情況。第一次段考,脫穎而出的機率已經不太大。第一次期中考試,三年的學習成績區間分佈基本確定,再想轉變就需要花費很大的功夫。只有等高二文理分科,才能找到些鬆動的縫隙藉機而上了。

"

高中哪個階段最重要?當了10多年高中老師的朋友脫口而出:

高一第一個月。

通過多年觀察,他發現,進入高一快速適應的,可以順利進入快車道;適應不了的,就很容易陷入“中等生陷阱”,學而無功,找不到自信、找不到方法。

這個差別通過考試表現得很明顯:

第一次月考,分化初步顯現,老師也會基本把握班級孩子的學習情況。第一次段考,脫穎而出的機率已經不太大。第一次期中考試,三年的學習成績區間分佈基本確定,再想轉變就需要花費很大的功夫。只有等高二文理分科,才能找到些鬆動的縫隙藉機而上了。

10年資深班主任給新高一新生的良心建議:高一最難是9月,堅持

"

高中哪個階段最重要?當了10多年高中老師的朋友脫口而出:

高一第一個月。

通過多年觀察,他發現,進入高一快速適應的,可以順利進入快車道;適應不了的,就很容易陷入“中等生陷阱”,學而無功,找不到自信、找不到方法。

這個差別通過考試表現得很明顯:

第一次月考,分化初步顯現,老師也會基本把握班級孩子的學習情況。第一次段考,脫穎而出的機率已經不太大。第一次期中考試,三年的學習成績區間分佈基本確定,再想轉變就需要花費很大的功夫。只有等高二文理分科,才能找到些鬆動的縫隙藉機而上了。

10年資深班主任給新高一新生的良心建議:高一最難是9月,堅持

10年資深班主任給新高一新生的良心建議:高一最難是9月,堅持

大多數學生認為高一剛剛開始,距離高考還遠,似乎不那麼緊迫,也不必操之過急。

然而事實並非如此:初中三年學習的知識總量甚至不如高中一年的學習量。所以在新高一一開始很多學生會有“撞牆”的感覺,也就是通常所說的“陡坡效應”。

以高一數學為例,中考140分的學生也會存在高一數學剛剛及格的現象!初中的時候老師告訴你“這些公式(立方差、十字相乘等)到了高中你們會學的”。誰知道高中老師卻說“這些方法初中應該都學過了,做個練習來看看掌握情況”。

關於運算,初中要求數字計算清晰明瞭就行,高一則變成了代數式運算,看好幾遍題目才知道要求什麼!此外能否掌握好數形結合、分類討論等數學思想的理解和運用是高中數學能否學好的關鍵所在!

這個時候很多同學就被撞得“眼冒金星”、懵圈了。其實每個同學的氣質不同,有些同學適應性強一些,會迅速恢復狀態,迎難而上;有些同學適應性差一些,但也能跟上老師的節奏;有些同學搞不清楚狀況,目瞪口呆半天回不過神來,可不就眼睜睜看著同學一個個躥到前面去了。

如果說高中是一次長跑比賽的話,高一的第一個月就是起跑,這個時期養成的習慣、適合自己的方法的獲得,會讓之後的領先順其自然。

高中三年,已經無限延長了孩子的學習時間無限壓縮了孩子的休息時間,孩子沒有多餘的時間和空間去追趕,進入勻速狀態後再想打破定局變得很難,他們只能保持之前的慣性和隊列,繼續奔跑下去。

"

高中哪個階段最重要?當了10多年高中老師的朋友脫口而出:

高一第一個月。

通過多年觀察,他發現,進入高一快速適應的,可以順利進入快車道;適應不了的,就很容易陷入“中等生陷阱”,學而無功,找不到自信、找不到方法。

這個差別通過考試表現得很明顯:

第一次月考,分化初步顯現,老師也會基本把握班級孩子的學習情況。第一次段考,脫穎而出的機率已經不太大。第一次期中考試,三年的學習成績區間分佈基本確定,再想轉變就需要花費很大的功夫。只有等高二文理分科,才能找到些鬆動的縫隙藉機而上了。

10年資深班主任給新高一新生的良心建議:高一最難是9月,堅持

10年資深班主任給新高一新生的良心建議:高一最難是9月,堅持

大多數學生認為高一剛剛開始,距離高考還遠,似乎不那麼緊迫,也不必操之過急。

然而事實並非如此:初中三年學習的知識總量甚至不如高中一年的學習量。所以在新高一一開始很多學生會有“撞牆”的感覺,也就是通常所說的“陡坡效應”。

以高一數學為例,中考140分的學生也會存在高一數學剛剛及格的現象!初中的時候老師告訴你“這些公式(立方差、十字相乘等)到了高中你們會學的”。誰知道高中老師卻說“這些方法初中應該都學過了,做個練習來看看掌握情況”。

關於運算,初中要求數字計算清晰明瞭就行,高一則變成了代數式運算,看好幾遍題目才知道要求什麼!此外能否掌握好數形結合、分類討論等數學思想的理解和運用是高中數學能否學好的關鍵所在!

這個時候很多同學就被撞得“眼冒金星”、懵圈了。其實每個同學的氣質不同,有些同學適應性強一些,會迅速恢復狀態,迎難而上;有些同學適應性差一些,但也能跟上老師的節奏;有些同學搞不清楚狀況,目瞪口呆半天回不過神來,可不就眼睜睜看著同學一個個躥到前面去了。

如果說高中是一次長跑比賽的話,高一的第一個月就是起跑,這個時期養成的習慣、適合自己的方法的獲得,會讓之後的領先順其自然。

高中三年,已經無限延長了孩子的學習時間無限壓縮了孩子的休息時間,孩子沒有多餘的時間和空間去追趕,進入勻速狀態後再想打破定局變得很難,他們只能保持之前的慣性和隊列,繼續奔跑下去。

10年資深班主任給新高一新生的良心建議:高一最難是9月,堅持

越來越多的家長意識到關鍵高一的重要,早在剛剛中考完,就有不少家長在後臺留言,擔心孩子高中階段的適應問題。方法君諮詢了多位老師後,總結出了下面幾點:

1.做好吃苦的準備。

中考之後,許多初三學生都會徹底放鬆下來,覺得學習終於可以喘口氣了。在初中抓得越緊重複越多的學生想喘口氣的想法越明顯,有些學校有些班級有些老師只灌知識不教正能量,這樣的孩子進高一越容易鬆懈。

然而高中不是義務教育,它是選拔精英的教育。知識不可能簡單了:家長和孩子都“做好接受磨礪的準備吧。”

所謂“磨”至少有三重含義。第一重:需要不停的重複;第二重:過程肯定不會舒服;第三重:結果會讓你成長。

初中的東西以記憶為主,有部分淺顯的理解內容;高中的科目特別是理科,重點考察理解和運用的能力。要理解的東西抽象難懂,技巧和方法的運用靈活多變。這一切不都是簡單的聽課看書做點練習就可以達到的。

即使是學霸,也是經過大量練習才有了那出神入化的解題能力。網上流傳一張圖片,衡水中學的女生把她在高中三年讀書時的試卷保留下來,堆起來有兩米四高。可見,所謂學霸不過是比你更認真更大量練習後的產物。

"

高中哪個階段最重要?當了10多年高中老師的朋友脫口而出:

高一第一個月。

通過多年觀察,他發現,進入高一快速適應的,可以順利進入快車道;適應不了的,就很容易陷入“中等生陷阱”,學而無功,找不到自信、找不到方法。

這個差別通過考試表現得很明顯:

第一次月考,分化初步顯現,老師也會基本把握班級孩子的學習情況。第一次段考,脫穎而出的機率已經不太大。第一次期中考試,三年的學習成績區間分佈基本確定,再想轉變就需要花費很大的功夫。只有等高二文理分科,才能找到些鬆動的縫隙藉機而上了。

10年資深班主任給新高一新生的良心建議:高一最難是9月,堅持

10年資深班主任給新高一新生的良心建議:高一最難是9月,堅持

大多數學生認為高一剛剛開始,距離高考還遠,似乎不那麼緊迫,也不必操之過急。

然而事實並非如此:初中三年學習的知識總量甚至不如高中一年的學習量。所以在新高一一開始很多學生會有“撞牆”的感覺,也就是通常所說的“陡坡效應”。

以高一數學為例,中考140分的學生也會存在高一數學剛剛及格的現象!初中的時候老師告訴你“這些公式(立方差、十字相乘等)到了高中你們會學的”。誰知道高中老師卻說“這些方法初中應該都學過了,做個練習來看看掌握情況”。

關於運算,初中要求數字計算清晰明瞭就行,高一則變成了代數式運算,看好幾遍題目才知道要求什麼!此外能否掌握好數形結合、分類討論等數學思想的理解和運用是高中數學能否學好的關鍵所在!

這個時候很多同學就被撞得“眼冒金星”、懵圈了。其實每個同學的氣質不同,有些同學適應性強一些,會迅速恢復狀態,迎難而上;有些同學適應性差一些,但也能跟上老師的節奏;有些同學搞不清楚狀況,目瞪口呆半天回不過神來,可不就眼睜睜看著同學一個個躥到前面去了。

如果說高中是一次長跑比賽的話,高一的第一個月就是起跑,這個時期養成的習慣、適合自己的方法的獲得,會讓之後的領先順其自然。

高中三年,已經無限延長了孩子的學習時間無限壓縮了孩子的休息時間,孩子沒有多餘的時間和空間去追趕,進入勻速狀態後再想打破定局變得很難,他們只能保持之前的慣性和隊列,繼續奔跑下去。

10年資深班主任給新高一新生的良心建議:高一最難是9月,堅持

越來越多的家長意識到關鍵高一的重要,早在剛剛中考完,就有不少家長在後臺留言,擔心孩子高中階段的適應問題。方法君諮詢了多位老師後,總結出了下面幾點:

1.做好吃苦的準備。

中考之後,許多初三學生都會徹底放鬆下來,覺得學習終於可以喘口氣了。在初中抓得越緊重複越多的學生想喘口氣的想法越明顯,有些學校有些班級有些老師只灌知識不教正能量,這樣的孩子進高一越容易鬆懈。

然而高中不是義務教育,它是選拔精英的教育。知識不可能簡單了:家長和孩子都“做好接受磨礪的準備吧。”

所謂“磨”至少有三重含義。第一重:需要不停的重複;第二重:過程肯定不會舒服;第三重:結果會讓你成長。

初中的東西以記憶為主,有部分淺顯的理解內容;高中的科目特別是理科,重點考察理解和運用的能力。要理解的東西抽象難懂,技巧和方法的運用靈活多變。這一切不都是簡單的聽課看書做點練習就可以達到的。

即使是學霸,也是經過大量練習才有了那出神入化的解題能力。網上流傳一張圖片,衡水中學的女生把她在高中三年讀書時的試卷保留下來,堆起來有兩米四高。可見,所謂學霸不過是比你更認真更大量練習後的產物。

10年資深班主任給新高一新生的良心建議:高一最難是9月,堅持

(衡中2011年畢業生,保留了高一到高三的全部試卷)

作為家長,在孩子高中階段能做的其實很有限,最應該做的是學會逐漸放手、適當隱退,留出機會讓孩子接受磨礪,過程雖然時常令人心疼,但成長後的孩子會令人驕傲和自豪。


(給孩子最好的學習工具:高效學習工具箱——在方法上超越同齡人↓ ↓ ↓)


2.快速找到適合自己的方法

有些家長確實很忙沒有時間管孩子,初中把孩子打包送到某些民辦學校,一個學期不聞不問,孩子表面上分數上去了,很多習慣、方法、意志上的缺陷被隱藏起來,到了高中就非常辛苦且效果很糟糕。

高中的課程繁重且難懂,孩子若是把初中那種“上課聽聽講,下課做做題”的學習方法帶到高中去,將會在高中的考場上潰敗。

有一個比喻形容初中和高中學習方法的區別:初中學習是上課學包餃子,作業就是包餃子,考試考包餃子;高中的課堂學包餃子,作業是包包子,考試考烙餅子。

也就是說,初中你只要有個好記性就可以考的不錯,高中是要培養你舉一反三的能力。你不僅要在課堂上學會包餃子,回去還要想辦法自己把做包子的方法琢磨出來,並且學會總結這類東西的做法,考試遇到烙餅子你即使沒有做過也要根據平時包餃子包包子的經驗技巧來推導出烙餅子的方法。

說的專業一點,高中的學習是一個培養思維能力的過程。高一新生入學後在學習上的第一個困難就是思維習慣的轉變。

高一第一個月,最重要的就是完成這個思維轉變,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可以找個時間,把自己曾經使用過的和正在使用的學習方法做個歸納,對自己有用的就堅持用下去,對自己沒用的哪怕別人用得再順手,自己也要有個清醒認知。

高中階段比較好用的方法,方法君整理出這些,可以讓孩子對照使用。

"

高中哪個階段最重要?當了10多年高中老師的朋友脫口而出:

高一第一個月。

通過多年觀察,他發現,進入高一快速適應的,可以順利進入快車道;適應不了的,就很容易陷入“中等生陷阱”,學而無功,找不到自信、找不到方法。

這個差別通過考試表現得很明顯:

第一次月考,分化初步顯現,老師也會基本把握班級孩子的學習情況。第一次段考,脫穎而出的機率已經不太大。第一次期中考試,三年的學習成績區間分佈基本確定,再想轉變就需要花費很大的功夫。只有等高二文理分科,才能找到些鬆動的縫隙藉機而上了。

10年資深班主任給新高一新生的良心建議:高一最難是9月,堅持

10年資深班主任給新高一新生的良心建議:高一最難是9月,堅持

大多數學生認為高一剛剛開始,距離高考還遠,似乎不那麼緊迫,也不必操之過急。

然而事實並非如此:初中三年學習的知識總量甚至不如高中一年的學習量。所以在新高一一開始很多學生會有“撞牆”的感覺,也就是通常所說的“陡坡效應”。

以高一數學為例,中考140分的學生也會存在高一數學剛剛及格的現象!初中的時候老師告訴你“這些公式(立方差、十字相乘等)到了高中你們會學的”。誰知道高中老師卻說“這些方法初中應該都學過了,做個練習來看看掌握情況”。

關於運算,初中要求數字計算清晰明瞭就行,高一則變成了代數式運算,看好幾遍題目才知道要求什麼!此外能否掌握好數形結合、分類討論等數學思想的理解和運用是高中數學能否學好的關鍵所在!

這個時候很多同學就被撞得“眼冒金星”、懵圈了。其實每個同學的氣質不同,有些同學適應性強一些,會迅速恢復狀態,迎難而上;有些同學適應性差一些,但也能跟上老師的節奏;有些同學搞不清楚狀況,目瞪口呆半天回不過神來,可不就眼睜睜看著同學一個個躥到前面去了。

如果說高中是一次長跑比賽的話,高一的第一個月就是起跑,這個時期養成的習慣、適合自己的方法的獲得,會讓之後的領先順其自然。

高中三年,已經無限延長了孩子的學習時間無限壓縮了孩子的休息時間,孩子沒有多餘的時間和空間去追趕,進入勻速狀態後再想打破定局變得很難,他們只能保持之前的慣性和隊列,繼續奔跑下去。

10年資深班主任給新高一新生的良心建議:高一最難是9月,堅持

越來越多的家長意識到關鍵高一的重要,早在剛剛中考完,就有不少家長在後臺留言,擔心孩子高中階段的適應問題。方法君諮詢了多位老師後,總結出了下面幾點:

1.做好吃苦的準備。

中考之後,許多初三學生都會徹底放鬆下來,覺得學習終於可以喘口氣了。在初中抓得越緊重複越多的學生想喘口氣的想法越明顯,有些學校有些班級有些老師只灌知識不教正能量,這樣的孩子進高一越容易鬆懈。

然而高中不是義務教育,它是選拔精英的教育。知識不可能簡單了:家長和孩子都“做好接受磨礪的準備吧。”

所謂“磨”至少有三重含義。第一重:需要不停的重複;第二重:過程肯定不會舒服;第三重:結果會讓你成長。

初中的東西以記憶為主,有部分淺顯的理解內容;高中的科目特別是理科,重點考察理解和運用的能力。要理解的東西抽象難懂,技巧和方法的運用靈活多變。這一切不都是簡單的聽課看書做點練習就可以達到的。

即使是學霸,也是經過大量練習才有了那出神入化的解題能力。網上流傳一張圖片,衡水中學的女生把她在高中三年讀書時的試卷保留下來,堆起來有兩米四高。可見,所謂學霸不過是比你更認真更大量練習後的產物。

10年資深班主任給新高一新生的良心建議:高一最難是9月,堅持

(衡中2011年畢業生,保留了高一到高三的全部試卷)

作為家長,在孩子高中階段能做的其實很有限,最應該做的是學會逐漸放手、適當隱退,留出機會讓孩子接受磨礪,過程雖然時常令人心疼,但成長後的孩子會令人驕傲和自豪。


(給孩子最好的學習工具:高效學習工具箱——在方法上超越同齡人↓ ↓ ↓)


2.快速找到適合自己的方法

有些家長確實很忙沒有時間管孩子,初中把孩子打包送到某些民辦學校,一個學期不聞不問,孩子表面上分數上去了,很多習慣、方法、意志上的缺陷被隱藏起來,到了高中就非常辛苦且效果很糟糕。

高中的課程繁重且難懂,孩子若是把初中那種“上課聽聽講,下課做做題”的學習方法帶到高中去,將會在高中的考場上潰敗。

有一個比喻形容初中和高中學習方法的區別:初中學習是上課學包餃子,作業就是包餃子,考試考包餃子;高中的課堂學包餃子,作業是包包子,考試考烙餅子。

也就是說,初中你只要有個好記性就可以考的不錯,高中是要培養你舉一反三的能力。你不僅要在課堂上學會包餃子,回去還要想辦法自己把做包子的方法琢磨出來,並且學會總結這類東西的做法,考試遇到烙餅子你即使沒有做過也要根據平時包餃子包包子的經驗技巧來推導出烙餅子的方法。

說的專業一點,高中的學習是一個培養思維能力的過程。高一新生入學後在學習上的第一個困難就是思維習慣的轉變。

高一第一個月,最重要的就是完成這個思維轉變,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可以找個時間,把自己曾經使用過的和正在使用的學習方法做個歸納,對自己有用的就堅持用下去,對自己沒用的哪怕別人用得再順手,自己也要有個清醒認知。

高中階段比較好用的方法,方法君整理出這些,可以讓孩子對照使用。

10年資深班主任給新高一新生的良心建議:高一最難是9月,堅持


"

高中哪個階段最重要?當了10多年高中老師的朋友脫口而出:

高一第一個月。

通過多年觀察,他發現,進入高一快速適應的,可以順利進入快車道;適應不了的,就很容易陷入“中等生陷阱”,學而無功,找不到自信、找不到方法。

這個差別通過考試表現得很明顯:

第一次月考,分化初步顯現,老師也會基本把握班級孩子的學習情況。第一次段考,脫穎而出的機率已經不太大。第一次期中考試,三年的學習成績區間分佈基本確定,再想轉變就需要花費很大的功夫。只有等高二文理分科,才能找到些鬆動的縫隙藉機而上了。

10年資深班主任給新高一新生的良心建議:高一最難是9月,堅持

10年資深班主任給新高一新生的良心建議:高一最難是9月,堅持

大多數學生認為高一剛剛開始,距離高考還遠,似乎不那麼緊迫,也不必操之過急。

然而事實並非如此:初中三年學習的知識總量甚至不如高中一年的學習量。所以在新高一一開始很多學生會有“撞牆”的感覺,也就是通常所說的“陡坡效應”。

以高一數學為例,中考140分的學生也會存在高一數學剛剛及格的現象!初中的時候老師告訴你“這些公式(立方差、十字相乘等)到了高中你們會學的”。誰知道高中老師卻說“這些方法初中應該都學過了,做個練習來看看掌握情況”。

關於運算,初中要求數字計算清晰明瞭就行,高一則變成了代數式運算,看好幾遍題目才知道要求什麼!此外能否掌握好數形結合、分類討論等數學思想的理解和運用是高中數學能否學好的關鍵所在!

這個時候很多同學就被撞得“眼冒金星”、懵圈了。其實每個同學的氣質不同,有些同學適應性強一些,會迅速恢復狀態,迎難而上;有些同學適應性差一些,但也能跟上老師的節奏;有些同學搞不清楚狀況,目瞪口呆半天回不過神來,可不就眼睜睜看著同學一個個躥到前面去了。

如果說高中是一次長跑比賽的話,高一的第一個月就是起跑,這個時期養成的習慣、適合自己的方法的獲得,會讓之後的領先順其自然。

高中三年,已經無限延長了孩子的學習時間無限壓縮了孩子的休息時間,孩子沒有多餘的時間和空間去追趕,進入勻速狀態後再想打破定局變得很難,他們只能保持之前的慣性和隊列,繼續奔跑下去。

10年資深班主任給新高一新生的良心建議:高一最難是9月,堅持

越來越多的家長意識到關鍵高一的重要,早在剛剛中考完,就有不少家長在後臺留言,擔心孩子高中階段的適應問題。方法君諮詢了多位老師後,總結出了下面幾點:

1.做好吃苦的準備。

中考之後,許多初三學生都會徹底放鬆下來,覺得學習終於可以喘口氣了。在初中抓得越緊重複越多的學生想喘口氣的想法越明顯,有些學校有些班級有些老師只灌知識不教正能量,這樣的孩子進高一越容易鬆懈。

然而高中不是義務教育,它是選拔精英的教育。知識不可能簡單了:家長和孩子都“做好接受磨礪的準備吧。”

所謂“磨”至少有三重含義。第一重:需要不停的重複;第二重:過程肯定不會舒服;第三重:結果會讓你成長。

初中的東西以記憶為主,有部分淺顯的理解內容;高中的科目特別是理科,重點考察理解和運用的能力。要理解的東西抽象難懂,技巧和方法的運用靈活多變。這一切不都是簡單的聽課看書做點練習就可以達到的。

即使是學霸,也是經過大量練習才有了那出神入化的解題能力。網上流傳一張圖片,衡水中學的女生把她在高中三年讀書時的試卷保留下來,堆起來有兩米四高。可見,所謂學霸不過是比你更認真更大量練習後的產物。

10年資深班主任給新高一新生的良心建議:高一最難是9月,堅持

(衡中2011年畢業生,保留了高一到高三的全部試卷)

作為家長,在孩子高中階段能做的其實很有限,最應該做的是學會逐漸放手、適當隱退,留出機會讓孩子接受磨礪,過程雖然時常令人心疼,但成長後的孩子會令人驕傲和自豪。


(給孩子最好的學習工具:高效學習工具箱——在方法上超越同齡人↓ ↓ ↓)


2.快速找到適合自己的方法

有些家長確實很忙沒有時間管孩子,初中把孩子打包送到某些民辦學校,一個學期不聞不問,孩子表面上分數上去了,很多習慣、方法、意志上的缺陷被隱藏起來,到了高中就非常辛苦且效果很糟糕。

高中的課程繁重且難懂,孩子若是把初中那種“上課聽聽講,下課做做題”的學習方法帶到高中去,將會在高中的考場上潰敗。

有一個比喻形容初中和高中學習方法的區別:初中學習是上課學包餃子,作業就是包餃子,考試考包餃子;高中的課堂學包餃子,作業是包包子,考試考烙餅子。

也就是說,初中你只要有個好記性就可以考的不錯,高中是要培養你舉一反三的能力。你不僅要在課堂上學會包餃子,回去還要想辦法自己把做包子的方法琢磨出來,並且學會總結這類東西的做法,考試遇到烙餅子你即使沒有做過也要根據平時包餃子包包子的經驗技巧來推導出烙餅子的方法。

說的專業一點,高中的學習是一個培養思維能力的過程。高一新生入學後在學習上的第一個困難就是思維習慣的轉變。

高一第一個月,最重要的就是完成這個思維轉變,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可以找個時間,把自己曾經使用過的和正在使用的學習方法做個歸納,對自己有用的就堅持用下去,對自己沒用的哪怕別人用得再順手,自己也要有個清醒認知。

高中階段比較好用的方法,方法君整理出這些,可以讓孩子對照使用。

10年資深班主任給新高一新生的良心建議:高一最難是9月,堅持


10年資深班主任給新高一新生的良心建議:高一最難是9月,堅持

諮詢了從教多年的班主任,在他看來,能考上好大學的孩子,不在於上了多少補習班,歸根結底在於兩個基本特質。

一個是意志力,另一個是學習習慣。經過他多年的觀察,這2個特質比較好的孩子,一般都會有個很不錯的出路。

高中第一個月就要督促孩子在這兩個方面下狠功夫。還有就是做好規劃,幫孩子規劃時間,幫孩子規劃大學專業,什麼時間做什麼事,做得怎麼樣,及時評價及時更正及時肯定,慢慢孩子就學會了合理安排時間,那麼他就離成功越來越近了。

45歲的董卿,在人生進入一個似乎更自由的階段後,卻進入了一個加速狂奔的狀態。她早就超越了父輩的期待,但發現自己已經停不下來。

面對繁重工作壓力,她說:“我覺得魚尾紋啊斑啊這些事情並不是很重要。就像是你掙脫了束縛以後,你獲得了某種自由,那種奔跑的速度帶給你的滿足感和興奮感,讓你已經不在乎說風力有多少、周邊是不是還有一些什麼東西在阻擋你。”

願你和你的孩子也能儘快找到這種狀態。

"

高中哪個階段最重要?當了10多年高中老師的朋友脫口而出:

高一第一個月。

通過多年觀察,他發現,進入高一快速適應的,可以順利進入快車道;適應不了的,就很容易陷入“中等生陷阱”,學而無功,找不到自信、找不到方法。

這個差別通過考試表現得很明顯:

第一次月考,分化初步顯現,老師也會基本把握班級孩子的學習情況。第一次段考,脫穎而出的機率已經不太大。第一次期中考試,三年的學習成績區間分佈基本確定,再想轉變就需要花費很大的功夫。只有等高二文理分科,才能找到些鬆動的縫隙藉機而上了。

10年資深班主任給新高一新生的良心建議:高一最難是9月,堅持

10年資深班主任給新高一新生的良心建議:高一最難是9月,堅持

大多數學生認為高一剛剛開始,距離高考還遠,似乎不那麼緊迫,也不必操之過急。

然而事實並非如此:初中三年學習的知識總量甚至不如高中一年的學習量。所以在新高一一開始很多學生會有“撞牆”的感覺,也就是通常所說的“陡坡效應”。

以高一數學為例,中考140分的學生也會存在高一數學剛剛及格的現象!初中的時候老師告訴你“這些公式(立方差、十字相乘等)到了高中你們會學的”。誰知道高中老師卻說“這些方法初中應該都學過了,做個練習來看看掌握情況”。

關於運算,初中要求數字計算清晰明瞭就行,高一則變成了代數式運算,看好幾遍題目才知道要求什麼!此外能否掌握好數形結合、分類討論等數學思想的理解和運用是高中數學能否學好的關鍵所在!

這個時候很多同學就被撞得“眼冒金星”、懵圈了。其實每個同學的氣質不同,有些同學適應性強一些,會迅速恢復狀態,迎難而上;有些同學適應性差一些,但也能跟上老師的節奏;有些同學搞不清楚狀況,目瞪口呆半天回不過神來,可不就眼睜睜看著同學一個個躥到前面去了。

如果說高中是一次長跑比賽的話,高一的第一個月就是起跑,這個時期養成的習慣、適合自己的方法的獲得,會讓之後的領先順其自然。

高中三年,已經無限延長了孩子的學習時間無限壓縮了孩子的休息時間,孩子沒有多餘的時間和空間去追趕,進入勻速狀態後再想打破定局變得很難,他們只能保持之前的慣性和隊列,繼續奔跑下去。

10年資深班主任給新高一新生的良心建議:高一最難是9月,堅持

越來越多的家長意識到關鍵高一的重要,早在剛剛中考完,就有不少家長在後臺留言,擔心孩子高中階段的適應問題。方法君諮詢了多位老師後,總結出了下面幾點:

1.做好吃苦的準備。

中考之後,許多初三學生都會徹底放鬆下來,覺得學習終於可以喘口氣了。在初中抓得越緊重複越多的學生想喘口氣的想法越明顯,有些學校有些班級有些老師只灌知識不教正能量,這樣的孩子進高一越容易鬆懈。

然而高中不是義務教育,它是選拔精英的教育。知識不可能簡單了:家長和孩子都“做好接受磨礪的準備吧。”

所謂“磨”至少有三重含義。第一重:需要不停的重複;第二重:過程肯定不會舒服;第三重:結果會讓你成長。

初中的東西以記憶為主,有部分淺顯的理解內容;高中的科目特別是理科,重點考察理解和運用的能力。要理解的東西抽象難懂,技巧和方法的運用靈活多變。這一切不都是簡單的聽課看書做點練習就可以達到的。

即使是學霸,也是經過大量練習才有了那出神入化的解題能力。網上流傳一張圖片,衡水中學的女生把她在高中三年讀書時的試卷保留下來,堆起來有兩米四高。可見,所謂學霸不過是比你更認真更大量練習後的產物。

10年資深班主任給新高一新生的良心建議:高一最難是9月,堅持

(衡中2011年畢業生,保留了高一到高三的全部試卷)

作為家長,在孩子高中階段能做的其實很有限,最應該做的是學會逐漸放手、適當隱退,留出機會讓孩子接受磨礪,過程雖然時常令人心疼,但成長後的孩子會令人驕傲和自豪。


(給孩子最好的學習工具:高效學習工具箱——在方法上超越同齡人↓ ↓ ↓)


2.快速找到適合自己的方法

有些家長確實很忙沒有時間管孩子,初中把孩子打包送到某些民辦學校,一個學期不聞不問,孩子表面上分數上去了,很多習慣、方法、意志上的缺陷被隱藏起來,到了高中就非常辛苦且效果很糟糕。

高中的課程繁重且難懂,孩子若是把初中那種“上課聽聽講,下課做做題”的學習方法帶到高中去,將會在高中的考場上潰敗。

有一個比喻形容初中和高中學習方法的區別:初中學習是上課學包餃子,作業就是包餃子,考試考包餃子;高中的課堂學包餃子,作業是包包子,考試考烙餅子。

也就是說,初中你只要有個好記性就可以考的不錯,高中是要培養你舉一反三的能力。你不僅要在課堂上學會包餃子,回去還要想辦法自己把做包子的方法琢磨出來,並且學會總結這類東西的做法,考試遇到烙餅子你即使沒有做過也要根據平時包餃子包包子的經驗技巧來推導出烙餅子的方法。

說的專業一點,高中的學習是一個培養思維能力的過程。高一新生入學後在學習上的第一個困難就是思維習慣的轉變。

高一第一個月,最重要的就是完成這個思維轉變,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可以找個時間,把自己曾經使用過的和正在使用的學習方法做個歸納,對自己有用的就堅持用下去,對自己沒用的哪怕別人用得再順手,自己也要有個清醒認知。

高中階段比較好用的方法,方法君整理出這些,可以讓孩子對照使用。

10年資深班主任給新高一新生的良心建議:高一最難是9月,堅持


10年資深班主任給新高一新生的良心建議:高一最難是9月,堅持

諮詢了從教多年的班主任,在他看來,能考上好大學的孩子,不在於上了多少補習班,歸根結底在於兩個基本特質。

一個是意志力,另一個是學習習慣。經過他多年的觀察,這2個特質比較好的孩子,一般都會有個很不錯的出路。

高中第一個月就要督促孩子在這兩個方面下狠功夫。還有就是做好規劃,幫孩子規劃時間,幫孩子規劃大學專業,什麼時間做什麼事,做得怎麼樣,及時評價及時更正及時肯定,慢慢孩子就學會了合理安排時間,那麼他就離成功越來越近了。

45歲的董卿,在人生進入一個似乎更自由的階段後,卻進入了一個加速狂奔的狀態。她早就超越了父輩的期待,但發現自己已經停不下來。

面對繁重工作壓力,她說:“我覺得魚尾紋啊斑啊這些事情並不是很重要。就像是你掙脫了束縛以後,你獲得了某種自由,那種奔跑的速度帶給你的滿足感和興奮感,讓你已經不在乎說風力有多少、周邊是不是還有一些什麼東西在阻擋你。”

願你和你的孩子也能儘快找到這種狀態。

10年資深班主任給新高一新生的良心建議:高一最難是9月,堅持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