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敬生命最後的擺渡人——這個工作她幹了20年,感覺虧欠女兒太多'

"

在儀徵市殯儀館,有一位女入殮工陳芳,18歲就入行,20年送走1500多逝者,安撫葬屬5萬多人。

20年來,身邊的人漸漸理解她,她也找到了自己的愛情,有了已上小學的女兒。

"

在儀徵市殯儀館,有一位女入殮工陳芳,18歲就入行,20年送走1500多逝者,安撫葬屬5萬多人。

20年來,身邊的人漸漸理解她,她也找到了自己的愛情,有了已上小學的女兒。

致敬生命最後的擺渡人——這個工作她幹了20年,感覺虧欠女兒太多

陳芳的工作日常 周曉明 攝

18歲進入殯儀館工作

“1999年,我才18歲,進入殯儀館工作。”陳芳說,當時內心恐懼是必然的。

聽說她要去殯儀館上班,親戚們一波又一波趕來勸說:“一個小姑娘,幹什麼不好,非要幹這個?”

相比克服內心恐懼,陳芳最難的還是獲得別人的理解。當時,自幼一起玩耍的幾個小夥伴,聽說她去幹入殮工,紛紛疏遠她。

陳芳說,才開始的幾年,非常孤獨,經過一段時期的適應,陳芳從最初跟在師傅身後艱難完成第一次屍體火化,到獨自一個人為逝者完成穿衣整容、推屍入爐、整理骨灰等程序。

一開始,她幹完這些工作後,飯吃不下,覺睡不好,眼睛一閉就想著自己白天推進爐堂的逝者,不僅吃下去的飯吐出來,還常常噩夢不斷。

因為工作她欠孩子太多

工作漸漸適應下來,從小姑娘變成了大姑娘,陳芳的媽媽急了,陳芳一直沒有男朋友,託人介紹了幾個,對方一聽到她的工作就沒了下文。

陳芳說,她和同事更樂意稱自己是生命最後的擺渡人。

一直到2007年,她認識了丈夫,當年底步入婚姻的殿堂。生活中,她習慣了自己當一個“隱形”人,就是不想給家人造成過多煩惱。不過,多年的堅持,讓一些曾經遠離的朋友,也開始接受她理解她。

“終於找到了自己的愛情,贏得了親朋的理解。”陳芳說,當她有了女兒後,又發現這份工作令她不能陪伴孩子上學。

原來,儀徵有個風俗,火化要趕早,因此,殯儀館的入殮工上班都比較早。女兒的生活,都由老公一人操勞。

“孩子放學了,我也不敢去接,怕遇到熟人。”陳芳說,若是有人在女兒的同學面前說起她在殯儀館工作,她擔心同學會疏遠孩子。

不能接送女兒,陳芳覺得欠女兒太多。今年38歲的她,想遲一些再告訴女兒自己的職業。

“她每次睜開眼都問爸爸,媽媽去哪了?”陳芳說,每次回到家聽老公這麼一說,眼淚就止不住落了下來。

有親戚也曾勸她改行,她也猶豫過,但還是堅持了下來,她覺得自己是在做一件生命歷程中最重要的一項工作,總要有人去幹。

讓每位逝者有尊嚴離開

18歲開始幹入殮工的陳芳,親手火化遺體1500多具,安撫喪屬5萬多人。

“讓每一位逝者,有尊嚴地離開。”陳芳說。2009年,一場車禍奪去一年輕女子生命,頭部受傷較重。逝者的親朋提出幫女子整整容,看著悲傷的逝者家人,陳芳主動稱可以幫忙試試。

憑著對生命的尊重,她拿出器械,一點點縫合,一筆一畫,仔細認真地幫逝者整理面容,最大限度恢復逝者生前容貌,用真情真心寬慰了逝者親友。

“每年車禍不少,這樣的情況,並不少見。”陳芳說,千千萬萬的人,有千千萬萬種人生軌跡,但對於逝者來說,他們的人生終點站是一樣的。送他們最後一程的人,就是像她一樣堅守崗位的生命最後擺渡人,她要讓逝者有尊嚴地離開。

陳芳有個心願,隨著社會進步,能有更多的人理解她,支持她,她可以開開心心牽著女兒的手,想去哪就去哪,而不用有所顧忌。

通訊員 林元潤 周曉明

記者 孟儉

編輯 晴子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