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姥姥帶大的孫子,卻和奶奶更親,孩子給的理由,大人要反省'

"

薇薇從小就是家中的獨女。從小到大都沒離開家,連上大學也是選擇了本市的一所大學。薇薇的婆婆退休後就回到了老家,想回到節奏比較慢的城市生活。

於是,在薇薇產後就沒有人照顧了。薇薇媽為了照顧女兒能方便一些便住進了薇薇家。由於薇薇和丈夫的工作都比較忙,薇薇媽就一直幫著照顧著寶寶晨晨。雖然薇薇不和婆婆在一個城市生活,但是婆婆也會經常從老家來看晨晨,每次來都是大包小包的買玩具買零食。

晨晨一直被姥姥細心的照顧著,每天晨晨都會被姥姥送去幼兒園,由奶奶接著放學。

6歲娃竟然成了白眼狼

眼看著6歲的晨晨要上小學了,小兩口決定暑假給孩子減減負,讓孩子去婆婆那裡過一個開心的暑假。可沒想到等小兩口去接晨晨回家的時候,晨晨眼淚哭成了淚海,還說捨不得奶奶,不想回家。

"

薇薇從小就是家中的獨女。從小到大都沒離開家,連上大學也是選擇了本市的一所大學。薇薇的婆婆退休後就回到了老家,想回到節奏比較慢的城市生活。

於是,在薇薇產後就沒有人照顧了。薇薇媽為了照顧女兒能方便一些便住進了薇薇家。由於薇薇和丈夫的工作都比較忙,薇薇媽就一直幫著照顧著寶寶晨晨。雖然薇薇不和婆婆在一個城市生活,但是婆婆也會經常從老家來看晨晨,每次來都是大包小包的買玩具買零食。

晨晨一直被姥姥細心的照顧著,每天晨晨都會被姥姥送去幼兒園,由奶奶接著放學。

6歲娃竟然成了白眼狼

眼看著6歲的晨晨要上小學了,小兩口決定暑假給孩子減減負,讓孩子去婆婆那裡過一個開心的暑假。可沒想到等小兩口去接晨晨回家的時候,晨晨眼淚哭成了淚海,還說捨不得奶奶,不想回家。

姥姥帶大的孫子,卻和奶奶更親,孩子給的理由,大人要反省

薇薇:晨晨為什麼不想回家啊,是不想上學嗎。

晨晨:不是,奶奶對我可好了,我要什麼奶奶都會給我買,我回家了就見不到這麼好的奶奶了。

薇薇:可是你回家了還有姥姥在照顧你呀。

晨晨:姥姥才不好呢,姥姥是小扣,什麼都不給我買,每次買了也只買一點,奶奶說了我和奶奶才是一家人,姥姥是外人。

聽完晨晨的話,薇薇差點沒氣背過氣,剛想訓晨晨,但是薇薇覺得這不怪晨晨,是家長的問題。薇薇和丈夫溝通後認為可能是出於以下幾種原因。

第一點:奶奶、姥姥的“不正當競爭”

老人家都很愛“爭風吃醋”的。有些老人會在陪伴孩子的過程中會不停地問孩子:“是奶奶好還是姥姥好啊”、“還是奶奶好吧”……這些老人為了能夠獨得孩子的喜愛會用盡一切來滿足孩子的喜好,什麼都順著孩子。

還有些老人會和孩子將自己的優點說對方的壞話,甚至還會和孩子說:“你和奶奶才是一家人,姥姥那是外人。”而孩子都很小,沒有是非的分辨能力,往往是老人說了什麼就信什麼。

第二點:陪伴方式的不同

由於晨晨經常被姥姥照顧,姥姥自然對於晨晨的管束會更多一些。比如:擔心晨晨近視不讓晨晨一直看手機,擔心晨晨生出齲齒不讓晨晨吃糖……其實這些都是姥姥為孩子健康的管束,但是孩子小,在心中會覺得姥姥真討厭,什麼都要管的想法。

"

薇薇從小就是家中的獨女。從小到大都沒離開家,連上大學也是選擇了本市的一所大學。薇薇的婆婆退休後就回到了老家,想回到節奏比較慢的城市生活。

於是,在薇薇產後就沒有人照顧了。薇薇媽為了照顧女兒能方便一些便住進了薇薇家。由於薇薇和丈夫的工作都比較忙,薇薇媽就一直幫著照顧著寶寶晨晨。雖然薇薇不和婆婆在一個城市生活,但是婆婆也會經常從老家來看晨晨,每次來都是大包小包的買玩具買零食。

晨晨一直被姥姥細心的照顧著,每天晨晨都會被姥姥送去幼兒園,由奶奶接著放學。

6歲娃竟然成了白眼狼

眼看著6歲的晨晨要上小學了,小兩口決定暑假給孩子減減負,讓孩子去婆婆那裡過一個開心的暑假。可沒想到等小兩口去接晨晨回家的時候,晨晨眼淚哭成了淚海,還說捨不得奶奶,不想回家。

姥姥帶大的孫子,卻和奶奶更親,孩子給的理由,大人要反省

薇薇:晨晨為什麼不想回家啊,是不想上學嗎。

晨晨:不是,奶奶對我可好了,我要什麼奶奶都會給我買,我回家了就見不到這麼好的奶奶了。

薇薇:可是你回家了還有姥姥在照顧你呀。

晨晨:姥姥才不好呢,姥姥是小扣,什麼都不給我買,每次買了也只買一點,奶奶說了我和奶奶才是一家人,姥姥是外人。

聽完晨晨的話,薇薇差點沒氣背過氣,剛想訓晨晨,但是薇薇覺得這不怪晨晨,是家長的問題。薇薇和丈夫溝通後認為可能是出於以下幾種原因。

第一點:奶奶、姥姥的“不正當競爭”

老人家都很愛“爭風吃醋”的。有些老人會在陪伴孩子的過程中會不停地問孩子:“是奶奶好還是姥姥好啊”、“還是奶奶好吧”……這些老人為了能夠獨得孩子的喜愛會用盡一切來滿足孩子的喜好,什麼都順著孩子。

還有些老人會和孩子將自己的優點說對方的壞話,甚至還會和孩子說:“你和奶奶才是一家人,姥姥那是外人。”而孩子都很小,沒有是非的分辨能力,往往是老人說了什麼就信什麼。

第二點:陪伴方式的不同

由於晨晨經常被姥姥照顧,姥姥自然對於晨晨的管束會更多一些。比如:擔心晨晨近視不讓晨晨一直看手機,擔心晨晨生出齲齒不讓晨晨吃糖……其實這些都是姥姥為孩子健康的管束,但是孩子小,在心中會覺得姥姥真討厭,什麼都要管的想法。

姥姥帶大的孫子,卻和奶奶更親,孩子給的理由,大人要反省

等晨晨去了奶奶家,奶奶自然是什麼都要依著晨晨來,想看動畫片就看動畫片,想吃零食就去買。成年人也好,小孩子也好沒有人不喜歡自由,時間久了孩子自然更喜歡奶奶,會覺得不管我的奶奶才是最好的。

第三點:社會傳統的風俗

在一些比較重要的節日,女方都是要回男方父母家過的。晨晨一家也不例外,每次逢年過節晨晨一家都會買很多的禮品帶著晨晨回到奶奶家。孩子比較小,自然就會認為爺爺和奶奶比較重要,在心裡慢慢的也會形成奶奶比較重要姥姥們不太重要的想法,自然會和奶奶爺爺比較親。

"

薇薇從小就是家中的獨女。從小到大都沒離開家,連上大學也是選擇了本市的一所大學。薇薇的婆婆退休後就回到了老家,想回到節奏比較慢的城市生活。

於是,在薇薇產後就沒有人照顧了。薇薇媽為了照顧女兒能方便一些便住進了薇薇家。由於薇薇和丈夫的工作都比較忙,薇薇媽就一直幫著照顧著寶寶晨晨。雖然薇薇不和婆婆在一個城市生活,但是婆婆也會經常從老家來看晨晨,每次來都是大包小包的買玩具買零食。

晨晨一直被姥姥細心的照顧著,每天晨晨都會被姥姥送去幼兒園,由奶奶接著放學。

6歲娃竟然成了白眼狼

眼看著6歲的晨晨要上小學了,小兩口決定暑假給孩子減減負,讓孩子去婆婆那裡過一個開心的暑假。可沒想到等小兩口去接晨晨回家的時候,晨晨眼淚哭成了淚海,還說捨不得奶奶,不想回家。

姥姥帶大的孫子,卻和奶奶更親,孩子給的理由,大人要反省

薇薇:晨晨為什麼不想回家啊,是不想上學嗎。

晨晨:不是,奶奶對我可好了,我要什麼奶奶都會給我買,我回家了就見不到這麼好的奶奶了。

薇薇:可是你回家了還有姥姥在照顧你呀。

晨晨:姥姥才不好呢,姥姥是小扣,什麼都不給我買,每次買了也只買一點,奶奶說了我和奶奶才是一家人,姥姥是外人。

聽完晨晨的話,薇薇差點沒氣背過氣,剛想訓晨晨,但是薇薇覺得這不怪晨晨,是家長的問題。薇薇和丈夫溝通後認為可能是出於以下幾種原因。

第一點:奶奶、姥姥的“不正當競爭”

老人家都很愛“爭風吃醋”的。有些老人會在陪伴孩子的過程中會不停地問孩子:“是奶奶好還是姥姥好啊”、“還是奶奶好吧”……這些老人為了能夠獨得孩子的喜愛會用盡一切來滿足孩子的喜好,什麼都順著孩子。

還有些老人會和孩子將自己的優點說對方的壞話,甚至還會和孩子說:“你和奶奶才是一家人,姥姥那是外人。”而孩子都很小,沒有是非的分辨能力,往往是老人說了什麼就信什麼。

第二點:陪伴方式的不同

由於晨晨經常被姥姥照顧,姥姥自然對於晨晨的管束會更多一些。比如:擔心晨晨近視不讓晨晨一直看手機,擔心晨晨生出齲齒不讓晨晨吃糖……其實這些都是姥姥為孩子健康的管束,但是孩子小,在心中會覺得姥姥真討厭,什麼都要管的想法。

姥姥帶大的孫子,卻和奶奶更親,孩子給的理由,大人要反省

等晨晨去了奶奶家,奶奶自然是什麼都要依著晨晨來,想看動畫片就看動畫片,想吃零食就去買。成年人也好,小孩子也好沒有人不喜歡自由,時間久了孩子自然更喜歡奶奶,會覺得不管我的奶奶才是最好的。

第三點:社會傳統的風俗

在一些比較重要的節日,女方都是要回男方父母家過的。晨晨一家也不例外,每次逢年過節晨晨一家都會買很多的禮品帶著晨晨回到奶奶家。孩子比較小,自然就會認為爺爺和奶奶比較重要,在心裡慢慢的也會形成奶奶比較重要姥姥們不太重要的想法,自然會和奶奶爺爺比較親。

姥姥帶大的孫子,卻和奶奶更親,孩子給的理由,大人要反省

第四點:父母的言語

薇薇覺得,奶奶不在晨晨的身邊,但是也不能讓孩子對奶奶沒有感情,於是隔三差五就會讓晨晨和奶奶視頻,每當送晨晨去奶奶家的時候還都和孩子說:“爺爺奶奶不在我們身邊,去了爺爺奶奶家不能惹他們生氣。”慢慢的孩子在心中就會有了期盼,認為爺爺奶奶才是重要的。

其實,無論是是孩子的姥姥姥爺和爺爺爺奶奶都是孩子的親人,作為家長們還得注意一下自己平時的說話方式,有些話說了就很難收回來了,甚至可能還會對孩子造成不好的印象。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