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教育 || 什麼是科學的早期教育(中)'

"
"
早期教育 || 什麼是科學的早期教育(中)

在“什麼是科學的早期教育(上)”一文中,我們講了早期教育的重要性,以及老威特教育孩子的第一條原則,今天我們書接上文,從老威特教育孩子的第二條原則講起。

老威特教育孩子的第二條原則是:不強迫孩子學習。

這一點和中國現代家長的方法大相徑庭。中國的很多家長在孩子的早期教育問題上常常是不講道理的,總是強迫孩子學習,我讓你學習你就得學習。這個班既然報了,出了錢了,你就必須學習,你不想學習我打你、罵你、拖著你也要去學習,你以後對這個事情不感興趣了,我同樣要讓你學習,否則你不會堅持下來的……

老威特對小威特進行教育的時候,不是這樣的。孩子不感興趣的事情不教,一定要想辦法培養孩子的興趣。

老威特這樣做的意圖何在?就是要引起孩子的興趣。因為興趣才是孩子學習的最好老師。

調動孩子的學習積極性,第一步就是要培養孩子的興趣,比如說培養孩子對寫作的興趣,這也是一件讓很多家長頭疼的事情。有一個家長很聰明,他的孩子作文不好,寫作文時總是擠牙膏,沒話找話說。但是孩子喜歡看漫畫,家長就給孩子買了一本張樂平畫的《三毛》,是一本漫畫全集,共有 500 多頁,也就是 500 多組畫,每一組畫都是一個獨立的故事,這位家長想讓孩子培養作文能力,就讓孩子看圖寫話。孩子喜歡看張樂平的《三毛》,覺得很好玩兒,家長就要求孩子每天看一幅畫,然後就把看到的畫的意思寫下來,就是一幅畫一個故事。剛開始孩子也不會寫,常常是一幅畫就寫一句話,“三毛幹嘛幹嘛去了,”但因為每天堅持練,漸漸地越寫越多,到了 500 篇都寫下來的時候,那已經是快兩年的時間,這個孩子的文章越寫越長,不僅家長很吃驚,孩子自己也很驚訝,怎麼在不知不覺中,三毛的故事會越寫越長呢?這一切都像一個遊戲,孩子覺得很好玩,在玩玩打打中,作文水平就這麼提高了。

我們現在很多家長非常討厭孩子看漫畫書。有些家長還為孩子看漫畫書的事與孩子鬧得不得安寧。如果你是一個智慧的家長,你也可以給你的孩子出一個題目,你說,“你這個書我看不懂,你能不能把這個書的故事寫下來,給爸爸、媽媽看一下。”實際上是讓你孩子在看圖說話,讓你孩子在看了漫畫書之後編一個故事出來。第一不影響他看書的興趣,第二讓他深度的去鑽研一下,鍛鍊他的寫作能力和表達能力,這不比你封殺孩子,不讓孩子看漫畫書強多了嗎?

老威特的第三個教子原則是:“主動讓孩子提問”。

老威特在教育孩子的時候,經常帶著孩子到外面去散步,孩子就問爸爸,“這是一棵什麼樹?”威特的知識面還是很寬的,就跟他講這是什麼樹,孩子又問“這個樹有什麼特點?”如果旁邊還有一朵花,孩子會問“這是一朵什麼花,這朵花為什麼這麼漂亮?”就跟他一一解釋。

那有人說,“我沒那麼寬的知識面怎麼辦?”像中國的有些家長是不容易放下面子的,“他老問我,我搞不清楚,一問三不知那孩子該瞧不起我了!”沒關係,老威特也會碰到他搞不清楚的問題,但他的回答就是“這個花我從來沒有看到過,不過沒關係,孩子,我們回家去查書,我們一起去翻資料,看看那些書上有沒有?”現在的家長更容易了,比如這個知識點我們不知道的時候,我們跟孩子說,我們回去後一起上網吧,我們去搜索一下百度,看一下這個東西到底是什麼?”

有的家長說,“我們的孩子他不愛提問,那怎麼辦?”其實,中國的孩子不愛提問的很少,都愛提問,我們的孩子從小都是愛提問的,“媽媽,媽媽,這是什麼?”“這個是幹什麼的?”孩子剛開始提問時,家長還有耐心解釋幾句,後來越問越深,很多家長就煩了,就說“幹嘛啊,這個小孩,煩死了,打破砂鍋問到底,還要問砂鍋能裝幾升米。”有的說,“哪有這麼多問題啊?搞不清楚,一邊去!”時間一長,孩子在碰幾次壁之後,就不再提問了。

愛提問的孩子其實是聰明的孩子,有的家長說,“我的孩子不愛學習,搞不懂也不找老師提問。”我們告訴家長,能夠提得出問題的孩子就不是學習有問題的孩子。有的孩子一開始是不敢提問題,後來是問題太多,不知道從哪裡問起,到最後,就變得不知道問題在哪裡了,學習就徹底落伍了。所以,家長在孩子的早期教育中,一定要創造一種寬鬆的環境,鼓勵孩子提問,引導孩子提問,這對於孩子未來的學習和成長都是大事。

老威特的早教策略的第四條是:“注重開拓孩子的眼界”。

這個也是我們很多家庭在早期教育中做不到的,我們認為早期教育就是交了錢把孩子送到這個班、那個班去上課,有的家庭也帶孩子去旅遊,那種旅遊也不過是帶孩子去跑一通、吃一通、喝一通、逛一通,最後累了一身臭汗就沒事了。很少有家長注意到,每一次旅遊的過程,對於孩子而言實際上就是一次學習的過程,是一個讓孩子開闊眼界的過程。

老威特認為,孩子的格局是從小形成的,見多識廣,見到的越多,經歷的越多,以後的能力就越強,所以老威特在小威特 5 歲的時候就已經帶著他走遍了全德國所有有名的城市,然後帶他到世界各地去旅行。

中國家長說做不到啊!我們哪有哪個時間,哪有那個錢?其實問題的關鍵不在這裡。你沒條件帶孩子周遊全國和世界,你哪怕一年帶孩子做一兩次短期旅行,在你所在的城市或者你周邊的地方,一兩天可以打個來回的地方,讓孩子出去走一走,看一看。這個能力中國的多數家庭是有的。關鍵是很多家庭認為這會浪費時間,有這個錢還不如再給孩子報個什麼補習班呢!

這種開闊眼界還包括讓孩子跨出國門,到世界各地去遊歷。因為現在是一個地球村時代,我們的孩子未來都是一個國際人。所以,從小培養他們的世界格局和國際視野會顯得非常必要。

我曾經採訪過的武漢實驗外國語學校小學部就有一個非常有名的活動,叫做“人生遠足”,他們要定期的組織小學的孩子到到歐洲、到美國、到日本、到其他國家去遊歷,就是遊學,中國古代很強調這個東西,認為孩子學習、讀書是一回事,周遊世界又是一回事,所以有一句話叫“讀萬卷書,行萬里路”,讓孩子從小就經歷多種文化的碰撞,有利於孩子們形成一種國際眼光,一種世界格局,這一點非常重要。中國的很多家長沒有把這個當成早期教育。其實,家長深入地想一想就明白了。如果真有所謂的起跑線上的輸贏,那麼,讓孩子從小在見識、視野、格局上輸了,才是真的輸在了起跑線上,以後想追上恐怕都很難。

轉自:三寬家長學校

原創:蕭斌臣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