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中國式父母有很多焦慮,我認為是”愛的過深“'

"

談到中國式父母的焦慮,我認為是“愛的過深”,什麼事都需要對比,才能知道其多少。那這樣我們先來看看“西方父母"對孩子的教育。

西方對孩子的教育,從很其小的時候就讓其開始的獨立。西方的孩子從自己會動手開始,都是自己穿衣吃飯,他不吃沒人管,人家的觀點是餓了就會吃。他穿錯了衣服沒人管,人家的觀點是他自己知道自己穿反了的時候,自己就會換回來。到了18歲,就”掃地出門“,讓其徹底獨立。

”西方“父母,更多的時候是結合實際來引導孩子的價值觀,從不因是是自己的孩子,就幫他們做一切,對於他們來說,我對孩子起到的,更多的是”監護“和”養育“責任。反之中國式的父母,恨不得把自己的孩子伺候到”棺材裡“,我認為這就是”中國是父母焦慮的根源“,“愛的過深,愛的過長。”

從小的時候開始,天天伺候穿衣吃飯,生怕冷到餓到。

上學了,又怕學習不好,學校不好,老師不好。

工作了,又怕苦到,累到。

結婚了,又操心婚房,為其置辦家底。

婚後了,又要幫忙操心孩子。

到去世那天,都怕自己病重,拖累孩子。

可以說,真的是愛的無私,愛的偉大,愛的充滿”焦慮“。

只要從有孩子的那一刻開始,這就是我餘生一輩子的”任務“

其實,真的需要這麼多的關心,這麼多的呵護麼。哪怕您的孩子都已經30多歲了,你還要時常擔心他工作,生活的問題?這樣真的好麼。

就像我,我今年已經30了,也經濟獨立了,但是一有難處,從沒想到自己解決。就是急需用點小錢這點小事,第一時間就是找”爸媽“借錢,而不是動用自己的人脈。有時想想都可笑。

我國講”孝道為先“,這是我國幾千年來的傳統美德,這我也是相當贊同的。可能也是因為這悠久的文化,每個人當孩子的時候,總會倍感家庭的溫暖,倍感父母的關懷,使得自己有孩子以後,也是如此。

這樣當然不是有什麼“大的問題”,只是這樣,大大限制了孩子的獨立性,稍微好點的家庭,只要是父母工作還不錯的,他的孩子以後基本都會選擇這個行當。“孩子”小的時候知道什麼,你也從來沒問過,最後“工作以後”,可能是因為時代的關係,性格的關係,最後弄的高不高,低不低。你又會陷入深深的自責和焦慮。

歸根結底來說吧,中國式的父母,將自己的愛“隱藏”一些,把“牽住”孩子的線放一放,你的“焦慮”也會少一少。

"

談到中國式父母的焦慮,我認為是“愛的過深”,什麼事都需要對比,才能知道其多少。那這樣我們先來看看“西方父母"對孩子的教育。

西方對孩子的教育,從很其小的時候就讓其開始的獨立。西方的孩子從自己會動手開始,都是自己穿衣吃飯,他不吃沒人管,人家的觀點是餓了就會吃。他穿錯了衣服沒人管,人家的觀點是他自己知道自己穿反了的時候,自己就會換回來。到了18歲,就”掃地出門“,讓其徹底獨立。

”西方“父母,更多的時候是結合實際來引導孩子的價值觀,從不因是是自己的孩子,就幫他們做一切,對於他們來說,我對孩子起到的,更多的是”監護“和”養育“責任。反之中國式的父母,恨不得把自己的孩子伺候到”棺材裡“,我認為這就是”中國是父母焦慮的根源“,“愛的過深,愛的過長。”

從小的時候開始,天天伺候穿衣吃飯,生怕冷到餓到。

上學了,又怕學習不好,學校不好,老師不好。

工作了,又怕苦到,累到。

結婚了,又操心婚房,為其置辦家底。

婚後了,又要幫忙操心孩子。

到去世那天,都怕自己病重,拖累孩子。

可以說,真的是愛的無私,愛的偉大,愛的充滿”焦慮“。

只要從有孩子的那一刻開始,這就是我餘生一輩子的”任務“

其實,真的需要這麼多的關心,這麼多的呵護麼。哪怕您的孩子都已經30多歲了,你還要時常擔心他工作,生活的問題?這樣真的好麼。

就像我,我今年已經30了,也經濟獨立了,但是一有難處,從沒想到自己解決。就是急需用點小錢這點小事,第一時間就是找”爸媽“借錢,而不是動用自己的人脈。有時想想都可笑。

我國講”孝道為先“,這是我國幾千年來的傳統美德,這我也是相當贊同的。可能也是因為這悠久的文化,每個人當孩子的時候,總會倍感家庭的溫暖,倍感父母的關懷,使得自己有孩子以後,也是如此。

這樣當然不是有什麼“大的問題”,只是這樣,大大限制了孩子的獨立性,稍微好點的家庭,只要是父母工作還不錯的,他的孩子以後基本都會選擇這個行當。“孩子”小的時候知道什麼,你也從來沒問過,最後“工作以後”,可能是因為時代的關係,性格的關係,最後弄的高不高,低不低。你又會陷入深深的自責和焦慮。

歸根結底來說吧,中國式的父母,將自己的愛“隱藏”一些,把“牽住”孩子的線放一放,你的“焦慮”也會少一少。

為什麼中國式父母有很多焦慮,我認為是”愛的過深“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