咪蒙離婚,她老公做錯了什麼?

咪蒙離婚,她老公做錯了什麼?

不結婚的壹讀君 | didi

咪蒙離婚了。

這件發生於近一年前的事情,最近成為了輿論的熱點,因為她在一次採訪中談及了自己“婚姻失敗”,詳細展示了她離婚的全過程。

咪蒙離婚,她老公做錯了什麼?

在那篇文章中,她講述了羅一洋如何用愛治癒她,讓她重新相信愛情和婚姻,後來兩人又如何在她創業時漸行漸遠,婚姻危機最終降臨的。關於離婚,文章描述的問題主要集中在兩個部分:兩人缺乏情感交流,漸行漸遠;羅一洋沒有事業心,在她需要時撐不起來。

這當然是一份合理的離婚理由,即使咪蒙曾歌頌婚姻,她也有充分的權力享受離婚的自由。但如果非要為這段婚姻提供一個屍檢報告,拋開咪蒙視角,藉助一些親密關係心理學的理論,我們或許會收穫不同的事實和看法。

值得一提的是,本文所有分析都建立在《咪蒙離婚記》之上,原文提供的素材內容全部出自咪蒙的視角,由於另一當事人羅一洋視角的“遺漏”,這並不等於全部事實和真相。在關於如何利用媒體談論離婚這件事上,郎平或許是一個良好的示範,她說:“這個事我不想多說,兩個人離婚都有各自的原因在裡面,一方說多了對另一方是不公平,我有很多面對媒體和鏡頭的機會,而他沒有,這樣對他是不公平的,他是孩子的爸爸,是一個好父親,我不想做傷害他的事。”

對於公眾人物而言,談論離婚的最好方式,或許就是不談。

戀人≠理想的父親

咪蒙和羅一洋的離婚,本質上是親密關係的破裂。親密關係是心理學流派中的一個分支,一般是指不限性別年齡的兩人之間互相影響和依賴的關係,包括親人關係、夫妻關係、密友關係,現在通常是指夫妻關係或者伴侶關係。

親密關係認為,很多人看起來在找戀人,實際上是在找理想的父親(或者母親)。

因為每個人對於親密關係的初體驗,其實是來自於自己父母,而父母是沒辦法自己選擇的。很多父母的不當言行,會給還是孩子的你,或多或少留下一些心理陰影,譬如影響你對於婚姻的看法。所以很多人在長大以後,有了主動選擇的親密關係,會在無意識當中,把它當做一種治療,希望這段關係能治癒過去的傷口。

咪蒙離婚,她老公做錯了什麼?

對於咪蒙而言,她有一個很不稱職的父親,一個徹頭徹尾的“渣男”。她的父親出軌、欺負和侮辱母親,父親的出軌對象還來家裡毆打母親,這些童年遭遇給她留下了心理陰影,“覺得沒什麼真誠的愛情”。

咪蒙的父親導致她對男性戒備、對情感涼薄。這種治癒其實很難。因為這個人終究不是父母,不是那個童年時候傷害你的人,你可能還會把不滿情緒,投射到他的身上,讓戀人承受傷害。

但羅一洋還是治癒了咪蒙。首先,這得益於他很努力,不斷用愛和溫暖化解了她的傷口。其次對於咪蒙來說,她可能也沒有那麼多情感投射,知道眼前這個人並不是父親的影子,那些痛苦也早就過去了,所以能享受另一半給的愛,同時給與對方好的反饋。

在這一階段,兩人都做得不錯,維持了一個童話般的美好婚姻。

愛如何成為不愛的

那麼,婚姻是如何走向危機的?

據咪蒙自己說,她有一個非常純愛的觀點,認為愛情是支撐婚姻的核心,愛死了,婚姻就不必存在了。於是這個問題演變成,愛情是如何消散的?

心理學家羅伯特·斯騰伯格曾提出愛情三角論認為愛情有三個組成要素:親密、激情和忠誠。不同的要素組成不同類型的愛情,有的愛情愈久彌新,有的愛則名存實亡。

咪蒙離婚,她老公做錯了什麼?

根據咪蒙的描述,在她創業後期,她與老公羅一洋很少交流情感。

一年來,她和丈夫羅一洋很少有情感交流,對話更像是客戶和銀行管家,咪蒙提要求,羅一洋負責轉賬。

壓力最大的時候,咪蒙也想和丈夫羅一洋分享一些困擾,但“慢慢地就不想聊了,太累了,而且得不到共鳴。”

溝通和交流是建立親密的基礎,而咪蒙後期的婚姻,維持著沒有親密和激情的忠誠,這是一種空殼般的愛,在羅伯特的愛情三角論中,稱為“空愛”。

在西方文化中,這種愛常見於激情燃盡的愛情關係中,是離婚的前奏。夫妻有很多方法去修補這個問題,譬如增加溝通與日常生活的磨合,時常給與對方肯定,肯定對方所取得的成就,肯定對方的情緒與感受。不要依據自己的標準絕對地判斷對方,開放地聆聽對方的解釋和想法,也坦誠地表達自己的感受和觀點。

總而言之,積極解決問題,而不是迴避問題。

咪蒙和羅一洋需要溝通,但都沒有溝通。對於咪蒙而言,聊這個太累了,還得不到共鳴;對於羅一洋而言,他長期在家看孩子,可能並不能真的理解對方那些現實困擾(文章缺乏羅一洋視角)。缺乏溝通成為婚姻核心破裂的重要原因,但這並不能說是哪一方的問題。

完美老公,應該滿足我的全部期望?

咪蒙的婚姻危機還有一個觸發點。

三年多來,羅一洋選擇在家帶孩子,也喜歡電子遊戲,有自在自足的一面。但在咪蒙的期待裡,丈夫的選擇多少讓人有些失望,“他是中國男人中的異類,這是我以前非常欣賞的,好的地方是不愛面子,但是壞的地方,就是相應他也沒有什麼事業心了,上進心也沒有。

2017年年初,咪蒙患上了某種癌前病變,很憂慮,跟羅一洋講孩子怎麼辦、公司怎麼辦。“當時她說那個話,其實希望如果我不能工作了,你能不能撐起來。”咪蒙的好友黃小汙說,“但是羅同學說沒關係,都會好的,不用想那麼多。我覺得那是對她的一個觸發點。”

在這個部分中,沒有事業心和上進心的羅一洋,真的就做錯了嗎?

回到親密關係理論中。根據相互依賴理論,你在親密關係中的幸福感由幾個公式決定。

結果=回報-成本

幸福感(滿意度)=結果-幸福標準

簡單來說,個人幸福感受到回報、幸福標準以及平衡狀態的影響。同樣的處境,有人覺得幸福,有人覺得不幸福,這是因為幸福標準是因人而異的。

幸福標準也是一種期望值。你在親密關係中,將實際結果和自己期望進行比較,如果超出預期則感到幸福;反之則不幸福、不滿足。

咪蒙離婚,她老公做錯了什麼?

咪蒙對羅一洋的期望發生了變化,這是導致她現在不幸福的重要原因。

在她創業之前,她是一個原生家庭破裂的女孩,需要溫柔、體貼、無微不至的關懷,需要家庭的溫暖和很多很多的愛。羅一洋給了她很多很多愛和安全感,甚至治癒了她,讓她重新相信了愛情和婚姻。那時的她,毫無疑問是幸福的。

而在她創業之後,她擁有了自我實現的野心,經歷了無數創業的艱辛和折磨,甚至陷入了嚴重的抑鬱,此刻她對羅一洋的期望悄然發生了變化。她現在要的是什麼?一個事業心強大的男人,能夠撐起這個家和公司。

羅一洋無法滿足她新的期望。他本來就是這樣,安於現狀,這不是他的錯,只是咪蒙對他的期望變了。

而期望,常常成為一種隱形的暴力。她追求兩種自相矛盾的特質,並存在同一個人身上。這個男人要上得廳堂,下得廚房,進能力挽狂瀾,退能在家帶娃,這實在太難了。

如果換個性別用這套期望和標準去要求女性:一個男性創業大佬,在身體健康出現黃色警報,公司快要支撐不下去的時候,希望在家帶孩子的老婆,能挺身而出撐局面。我們的直觀感受肯定是,這會不會有點太苛求了?

羅一洋在這段婚姻中的角色分工,確實有悖於傳統中國家庭。他選擇在家帶孩子,做一個全職家庭煮夫,而讓妻子咪蒙去打拼事業,掙錢養家。但這並不代表他的“軟弱”,從家庭分工的角度而言,他做出了自己的貢獻,而且正是得益於他穩固後方,咪蒙才能全身心投入在工作上。

社會結構轉變和女性意識的逐漸覺醒,使得女性日益在各行各業大顯身手,與男人共同競爭。其中佼佼者職場表現優異,具有養家餬口的能力,於是男方選擇在家裡做家務、照顧孩子,這是家庭分工模式的重新配置。咪蒙家庭的“男主內-女主外”模式,女性自由追求事業,男性迴歸家庭,是一種更開放的家庭關係,這不是哪一方的“強勢”,更不是哪一方的“軟弱”。

對於家庭煮夫羅一洋而言,他也有權力在離婚時要求自己的正當利益。關於離婚財產分割,原文是這樣描述的:

涉及到財產分割時有一些分歧,這時咪蒙才發現羅同學也是普通人,愧疚也因此減輕了一些

由於羅一洋視角的缺乏,我們並不知道分歧具體是什麼。但現在人們已經普遍認可家庭主婦對家庭的貢獻,支持她們在離婚時獲得家務經濟補償,或者分割婚姻存續期間的夫妻共同財產,換個性別的羅一洋為什麼不能呢?

總而言之,羅一洋可能沒有做錯什麼。咪蒙的離婚,也不代表浪漫神話的破裂。本來就沒有滿分的愛人和永不厭倦的愛,最好的狀況是,我們找到一個六七分合拍的戀人,然後努力打磨成七八分契合的樣子。

很多人在磨合中分手。因為我們在人生的不同階段,對愛的標準不同,對完美愛人的需求也不同,所以這種打磨也需經歷時間的錘鍊。如果你陡然經歷了事業或人生的大起大合,對方沒有實時變成你需要的樣子,那不是他的錯,他只是本來就這樣而已。

雙方共同努力,磨合失敗,OK,那就給一個體面的結束。

推薦閱讀

咪蒙離婚,她老公做錯了什麼?

為什麼涼山森林火災會導致如此嚴重的人員傷亡?

咪蒙離婚,她老公做錯了什麼?咪蒙離婚,她老公做錯了什麼?

如果你覺得今天的文章還不錯

動動手指給壹讀君點個讚唄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