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歲還在啃老的“巨嬰”,都是這樣被養大的,父母要警惕'

不完美媽媽 家庭教育 小屁孩兒 2019-08-01
"

文|文兒

大部分零零後都已經成年不再依靠父母了,看到的新聞上卻仍然還有很多人40歲了還在家裡靠父母養活,明明父母已經年紀很大了,到了頤養天年的時候,卻還在因為家裡待業的孩子不停地操心,這些大齡“啃老”族並沒有什麼生理上的缺陷,甚至有些是出過國留過學回來的海歸,條件都不錯,卻始終躲在家裡,不願踏出房門。

談起這些情況,父母們都表示很擔心,也很無奈,這些家庭無一例外都說到了孩子最開始工作過,但是很短的時間內就會放棄,因為受不了。那是受不了什麼呢,也許是面對的困難,挫折,以及打擊,但這是每一個離開舒適圈踏入社會的人都要面臨的挑戰,只是因為一點不如意就完全放棄自己的人生,四十歲還在啃老的“巨嬰”,都是這樣被養大的,父母要警惕。

"

文|文兒

大部分零零後都已經成年不再依靠父母了,看到的新聞上卻仍然還有很多人40歲了還在家裡靠父母養活,明明父母已經年紀很大了,到了頤養天年的時候,卻還在因為家裡待業的孩子不停地操心,這些大齡“啃老”族並沒有什麼生理上的缺陷,甚至有些是出過國留過學回來的海歸,條件都不錯,卻始終躲在家裡,不願踏出房門。

談起這些情況,父母們都表示很擔心,也很無奈,這些家庭無一例外都說到了孩子最開始工作過,但是很短的時間內就會放棄,因為受不了。那是受不了什麼呢,也許是面對的困難,挫折,以及打擊,但這是每一個離開舒適圈踏入社會的人都要面臨的挑戰,只是因為一點不如意就完全放棄自己的人生,四十歲還在啃老的“巨嬰”,都是這樣被養大的,父母要警惕。

四十歲還在啃老的“巨嬰”,都是這樣被養大的,父母要警惕

被父母誇著長大的孩子

小孩子是需要鼓勵教育的,適當給一些獎勵更有助於孩子對事物保持信心堅持下去,但是一切都要有個度,超出了這個度,就會達成反效果。我們常說,表揚孩子可以,但不能盲目表揚,誇孩子不能只說“孩子,你真棒”,你要具體說是哪裡棒,哪裡做得好,但很多家庭都不懂這個,都是隻知道誇“聰明”“做的真棒”。

小孩子是很懵懂的,所以需要大人慢慢去教才能認識這個世界,長大後才會對自己有著清楚的認知,但是從小在一個處處是誇獎的環境下長大,很容易造成孩子的認知錯位,過於自信導致自負,經不起一點批評,在生活中遇到了一些不如自己意的事情非常容易受到打擊,更會做出一些極端的舉動,就像新聞中的那些例子一樣,一蹶不振。

"

文|文兒

大部分零零後都已經成年不再依靠父母了,看到的新聞上卻仍然還有很多人40歲了還在家裡靠父母養活,明明父母已經年紀很大了,到了頤養天年的時候,卻還在因為家裡待業的孩子不停地操心,這些大齡“啃老”族並沒有什麼生理上的缺陷,甚至有些是出過國留過學回來的海歸,條件都不錯,卻始終躲在家裡,不願踏出房門。

談起這些情況,父母們都表示很擔心,也很無奈,這些家庭無一例外都說到了孩子最開始工作過,但是很短的時間內就會放棄,因為受不了。那是受不了什麼呢,也許是面對的困難,挫折,以及打擊,但這是每一個離開舒適圈踏入社會的人都要面臨的挑戰,只是因為一點不如意就完全放棄自己的人生,四十歲還在啃老的“巨嬰”,都是這樣被養大的,父母要警惕。

四十歲還在啃老的“巨嬰”,都是這樣被養大的,父母要警惕

被父母誇著長大的孩子

小孩子是需要鼓勵教育的,適當給一些獎勵更有助於孩子對事物保持信心堅持下去,但是一切都要有個度,超出了這個度,就會達成反效果。我們常說,表揚孩子可以,但不能盲目表揚,誇孩子不能只說“孩子,你真棒”,你要具體說是哪裡棒,哪裡做得好,但很多家庭都不懂這個,都是隻知道誇“聰明”“做的真棒”。

小孩子是很懵懂的,所以需要大人慢慢去教才能認識這個世界,長大後才會對自己有著清楚的認知,但是從小在一個處處是誇獎的環境下長大,很容易造成孩子的認知錯位,過於自信導致自負,經不起一點批評,在生活中遇到了一些不如自己意的事情非常容易受到打擊,更會做出一些極端的舉動,就像新聞中的那些例子一樣,一蹶不振。

四十歲還在啃老的“巨嬰”,都是這樣被養大的,父母要警惕

父母溺愛,一手包辦孩子的生活

被父母寵成“小皇帝”“小公主”的孩子,雖然得到了父母全部的愛,卻不一定能對這份愛做出正確的回饋,因為溺愛太過,孩子覺得父母的付出和犧牲都是應該的,是父母的行為給了孩子一個錯覺,父母的愛是理所應當,不求回報的,以至於沒有感恩的心,也沒有愛人的能力。

因為溺愛,孩子不懂得付出,自然也就不會有幫助父母分擔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的意識,更嚴重的是,父母也沒有這個意識。“孩子只需要把自己的學習搞好,其他的一概不用管”,這是很多家長都遵循的教育方式,殊不知把孩子養成了一個四肢不勤,自私自利的生活“低能兒”。

"

文|文兒

大部分零零後都已經成年不再依靠父母了,看到的新聞上卻仍然還有很多人40歲了還在家裡靠父母養活,明明父母已經年紀很大了,到了頤養天年的時候,卻還在因為家裡待業的孩子不停地操心,這些大齡“啃老”族並沒有什麼生理上的缺陷,甚至有些是出過國留過學回來的海歸,條件都不錯,卻始終躲在家裡,不願踏出房門。

談起這些情況,父母們都表示很擔心,也很無奈,這些家庭無一例外都說到了孩子最開始工作過,但是很短的時間內就會放棄,因為受不了。那是受不了什麼呢,也許是面對的困難,挫折,以及打擊,但這是每一個離開舒適圈踏入社會的人都要面臨的挑戰,只是因為一點不如意就完全放棄自己的人生,四十歲還在啃老的“巨嬰”,都是這樣被養大的,父母要警惕。

四十歲還在啃老的“巨嬰”,都是這樣被養大的,父母要警惕

被父母誇著長大的孩子

小孩子是需要鼓勵教育的,適當給一些獎勵更有助於孩子對事物保持信心堅持下去,但是一切都要有個度,超出了這個度,就會達成反效果。我們常說,表揚孩子可以,但不能盲目表揚,誇孩子不能只說“孩子,你真棒”,你要具體說是哪裡棒,哪裡做得好,但很多家庭都不懂這個,都是隻知道誇“聰明”“做的真棒”。

小孩子是很懵懂的,所以需要大人慢慢去教才能認識這個世界,長大後才會對自己有著清楚的認知,但是從小在一個處處是誇獎的環境下長大,很容易造成孩子的認知錯位,過於自信導致自負,經不起一點批評,在生活中遇到了一些不如自己意的事情非常容易受到打擊,更會做出一些極端的舉動,就像新聞中的那些例子一樣,一蹶不振。

四十歲還在啃老的“巨嬰”,都是這樣被養大的,父母要警惕

父母溺愛,一手包辦孩子的生活

被父母寵成“小皇帝”“小公主”的孩子,雖然得到了父母全部的愛,卻不一定能對這份愛做出正確的回饋,因為溺愛太過,孩子覺得父母的付出和犧牲都是應該的,是父母的行為給了孩子一個錯覺,父母的愛是理所應當,不求回報的,以至於沒有感恩的心,也沒有愛人的能力。

因為溺愛,孩子不懂得付出,自然也就不會有幫助父母分擔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的意識,更嚴重的是,父母也沒有這個意識。“孩子只需要把自己的學習搞好,其他的一概不用管”,這是很多家長都遵循的教育方式,殊不知把孩子養成了一個四肢不勤,自私自利的生活“低能兒”。

四十歲還在啃老的“巨嬰”,都是這樣被養大的,父母要警惕

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要經歷很多事情,最經常的就是不斷的試錯,不斷地受挫,情緒在驕傲和氣餒中不斷調換,在大人的開導以及激勵下,慢慢的鍛鍊自己的抗壓能力,不斷越挫越勇,這才是一個完整的成長體驗。可以說,現在的那些四十歲的“啃老”巨嬰,都是被父母放縱成這樣的,不想操心到老,就要學會適當放手,也許孩子會生活的比你想象的好。

-----------------------

關注【小屁孩兒】,你想了解的兒童心理、親子關係、兒童性格發展、家庭教育、雙商開發,都能在這裡找到答案。

除了原創漫畫文章,我們還會定期給您奉上實用教育小貼士,讓你和孩子的關係更融洽。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