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模被親媽踹,南京9歲男孩撞碎玻璃跳樓:懲罰最令人絕望的教育

這兩天,一位媽媽用腳踢童模女兒的視頻“火”了,一直在微博熱搜上掛著。

童模被親媽踹,南京9歲男孩撞碎玻璃跳樓:懲罰最令人絕望的教育

視頻中的孩子在冬天拍攝夏裝,大概是因拍攝過程中反應慢了,被大人踢踹,引來很多網友的熱議。

起初很多網友猜測這是工作人員為了賺錢虐童!

可令很多人沒想到的是,踹孩子的並不是什麼工作人員,而是這位女童的親生母親。


大人拿孩子當搖錢樹就算了,還要動輒大罵,真的讓人難以接受!


苦,孩子們受了,錢,父母賺了,換來的只是有些家長的貪得無厭和變本加厲。中學課本里《傷仲永》的故事難道還不足以為戒嗎?


那些命運饋贈的禮物,其實早已在暗中標好了價格。

錢,我們總有一天會有的,但是童年失去了,就真的沒了。

在閱讀這個新聞的時候,腦海中一直在想不久前,發生在南京的一個關於孩童的新聞。


01、前陣子,南京市鼓樓區一個9歲的男孩,因為撞碎玻璃擔心受罰,選擇跳樓自殺。

童模被親媽踹,南京9歲男孩撞碎玻璃跳樓:懲罰最令人絕望的教育

男孩的遺書上拼音與漢字混雜,他連“奶奶”一詞都沒學會,就永遠告別了這個世界。


看著稚嫩的字跡,網友既心疼又不解:他平時在家犯了錯,父母是怎麼教育的?

因為害怕懲罰而走極端的孩子,絕非個例。


前不久,深圳市13歲七年級男生因為寒假作業沒寫完,墜樓身亡,孩子留下了遺書。

童模被親媽踹,南京9歲男孩撞碎玻璃跳樓:懲罰最令人絕望的教育

被勒令回家補作業,只是壓倒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導致孩子走上絕路的,也許從來不是最後一根,而是每一根。


被苛責對待的孩子,一旦沒有達到預期的完美,就像犯了天大的錯,惶惶不可終日。

童模被親媽踹,南京9歲男孩撞碎玻璃跳樓:懲罰最令人絕望的教育

心理學教授李玫瑾說:孩子的問題往往是成年人的問題,每種異常行為的背後,一定與家長的教育方式有關。

童模被親媽踹,南京9歲男孩撞碎玻璃跳樓:懲罰最令人絕望的教育

過度懲罰孩子,無疑是最令人絕望的教育方式。


02懲罰就能教育好孩子嗎?


《家有兒女》中的鼠標,經常被父母暴力管教。


他不喜歡練舉重,父親就強迫他,還恐嚇他說:少舉一次,打屁股三下。

童模被親媽踹,南京9歲男孩撞碎玻璃跳樓:懲罰最令人絕望的教育

他考試不及格,因為害怕懲罰,只好隱瞞成績,冒充家長簽字。


事情敗露後,等待他的只有爸爸的木板和媽媽的數落。


又一次考試不及格後,他嚇得離家出走了。

童模被親媽踹,南京9歲男孩撞碎玻璃跳樓:懲罰最令人絕望的教育

鼠標回來後,家長既憂又氣。


爸爸說:回去後,看我把你的腿打斷!


媽媽說:看我怎麼收拾你!


一旁的劉星不由得感嘆:早知道我就不讓鼠標出來(回來)了。

童模被親媽踹,南京9歲男孩撞碎玻璃跳樓:懲罰最令人絕望的教育

美國兒童心理學家海姆·吉諾特說:懲罰不能阻止不良行為,它只能使罪犯在犯罪的時候變得更加小心,更加巧妙地掩飾罪行,更有技巧地不被察覺。


家長的懲罰就像雷霆之怒,瑟瑟發抖的孩子只顧著害怕,反而忽視了是非對錯。

為了逃避懲罰,他們隱瞞、逃離,甚至“以死謝罪”,哪還記得改正?


家長本想用懲罰的方式讓孩子學好,卻無意中逼得孩子鋌而走險。


這樣的教育,代價太大!


孩子的問題,靠懲罰解決無異於緣木求魚,本末倒置。


03很多教育問題,其實源於家長的“吹毛求疵”。


在某一期《少年說》上,四年級女生張冰玥向大家介紹了媽媽的“五不準”:

  1. 不許抄錯題;
  2. 不許看錯加減號;
  3. 不許出現一目瞭然的錯誤;
  4. 不許不認真;
  5. 不許寫錯數字。
童模被親媽踹,南京9歲男孩撞碎玻璃跳樓:懲罰最令人絕望的教育

只要有違反,她就會被媽媽用尺子或橡膠鞋底抽打,以至於後來她一寫作業就緊張害怕,擔心受到懲罰,根本沒有心思寫作業。

童模被親媽踹,南京9歲男孩撞碎玻璃跳樓:懲罰最令人絕望的教育

張冰玥一邊緊張得揪褲子的邊線,一邊鼓起勇氣問:媽媽,能不能對我有點耐心,取消“五不準”?

媽媽的回答讓人心情更沉重:

“在媽媽眼裡,你始終都是最優秀最優秀的那一個。但若是這些東西改不掉的話,這個孩子就太可惜了。”

“媽媽希望你永遠是那個最棒的張冰玥,而不應該因為那些小問題(不夠棒)。”

“你是一塊美玉,但你的毛病呢,就是美玉上的瑕疵。”

主持人忍不住說:這不行,給孩子的壓力太大了。

童模被親媽踹,南京9歲男孩撞碎玻璃跳樓:懲罰最令人絕望的教育

孩子粗心,這是一個很普遍的問題。

家長卻將作業的錯誤與否,當作影響未來人生的大事,甚至上升到“石頭”與“美玉”的差別,這未免言過其實。

對未來的擔心,對懲罰的緊張,都會使孩子心生恐懼。

被苛刻對待的孩子,除了盲目的逃離,還可能走向另一個極端:懦弱不自信

馬伊俐曾對愛馬非常嚴厲,從一歲多開始,愛馬一做錯了事就會遭到她的大聲訓斥。

嚴格管教表面看來很有成效:只要馬伊俐的聲音稍微大一點,愛馬就會嚇得立刻認錯:媽媽我錯了,我再也不敢了。

愛馬的聽話懂事贏得了朋友們的稱讚。起初,馬伊俐以為這是好事。

直到有一天,愛馬與小朋友玩過家家時,她不喜歡演寶寶,可卻不拒絕,表現得很懦弱。被問及原因時,愛馬說:“我不敢。”

馬伊俐這才明白:從小就乖的孩子,其實很脆弱。

孩子那些所謂的“錯誤行為”,不過是沒有迎合家長的願望而已。

為了讓孩子聽話,動輒懲罰,久而久之,害怕受罰的孩子,也只能“懂事”了。


04我們該如何教育犯錯的孩子?

美國加州大學神經科學家James Fallon的成長經歷,也許能給我們一些啟示。

James Fallon研究發現,心理變態者與常人大腦有著明顯區別,而他自己的大腦就是一個“天生變態狂”的最佳模型。

童模被親媽踹,南京9歲男孩撞碎玻璃跳樓:懲罰最令人絕望的教育

他對此非常不解:媽媽從小就誇我是一個好孩子,我怎麼可能是變態呢?

進一步研究發現,他來自於變態殺人狂康奈爾家族,歷史上,家族中曾出現過很多殺人犯。

而他之所以沒有誤入歧途,就在於家人給了他一個寬容的成長環境。

James Fallon的母親多次流產後才懷上他,一家人對他格外珍惜,在他成長的過程中給予了足夠的愛和關懷,從未苛責對待過他。

正是因為得到了足夠多的“善良和快樂”,他長大後即便偶爾發神經做一些奇怪的事,也能及時懸崖勒馬。

在家人的正面引導下,他將爭強好勝的先天缺陷用在正途上,最終成為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

James Fallon由此總結道:雖然我有精神疾病患者的基因和大腦,可母親認定我是一個好孩子,我就成長為一個聰明和善良的人。

當成長環境充滿善意和愛時,孩子即使偶爾犯錯,也不至於走上絕路。

因為他知道,家就是他最好的依靠,家人總會好好保護他。

童模被親媽踹,南京9歲男孩撞碎玻璃跳樓:懲罰最令人絕望的教育

電影《放牛班的春天》中有一段臺詞特別動人:

“每一顆心都需要愛,需要溫柔,需要寬容,需要理解。每一個孩子都來自純淨無邪的地方,永遠都應該是人間萬分疼惜的珍寶。”

對犯錯的孩子釋放寬容,這不僅是大人對孩子的基本善意,也是將孩子從錯誤、叛逆的行為中拉回正途的捷徑。

接納孩子的不完美,在不違反原則的前提下允許他忠於自己的內心,這是家長對孩子的起碼尊重。


05李開復在《做最好的自己》一書中說:

在批評中長大的孩子最容易自卑,在嘲笑中長大的孩子最容易怯弱,在鼓勵中長大的孩子最容易自信,在稱讚中長大的孩子最懂得寬容。

童模被親媽踹,南京9歲男孩撞碎玻璃跳樓:懲罰最令人絕望的教育

多麼好的教育,都抵不過一個好的親子關係。

聰明的家長懂得與孩子交朋友,彼此和諧相處。

被家長信任和支持的孩子,才無懼外面的風雨,不怕成長的磨難,更不會因為擔憂懲罰而走極端。

家長看見他的優點,寬容對待他的錯誤,這是他屹立於世的底氣。

一味地要求孩子完美,懲罰孩子的錯誤,這樣的親子關係很緊張,孩子的成長也會很痛苦。

親子關係和諧的家長,都會尊重孩子說“不”的權力,允許孩子“不太乖只要別太壞”,真正忠於自己。

我們不做孩子人生的“掌舵者”,控制他前進的方向;

而做他成長路上的“燈塔”,負責照亮他的前方,即使他誤入歧途,也能迷途返航。

最後,我還是想冒昧地奉勸一句:成年人的生活已經夠辛苦,已經足夠功利,已經太不容易,童年不過區區十年時光,就還給孩子們吧。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