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格的方向在三歲前確定,誰帶得多,孩子的性格就更像誰'

不完美媽媽 發現佩奇 文化 群美育兒 2019-09-06
"

相信很多人都知道,孩子性格的養成會受到先天和後天的同時影響,有的孩子遺傳到父母的個性之後,大概率和其中一方擁有相似的性格,這類孩子最常聽到的話就是“你就和你爸爸一樣,是個牛脾氣”、“你像媽媽一樣文靜”。但是還有部分孩子會受到後天影響比較大,他們或許既不像媽媽,又不像爸爸,有點像從小帶自己長大的奶奶或是外婆。

"

相信很多人都知道,孩子性格的養成會受到先天和後天的同時影響,有的孩子遺傳到父母的個性之後,大概率和其中一方擁有相似的性格,這類孩子最常聽到的話就是“你就和你爸爸一樣,是個牛脾氣”、“你像媽媽一樣文靜”。但是還有部分孩子會受到後天影響比較大,他們或許既不像媽媽,又不像爸爸,有點像從小帶自己長大的奶奶或是外婆。

性格的方向在三歲前確定,誰帶得多,孩子的性格就更像誰

這是因為三歲前是孩子性格養成的關鍵時期,所以人們常常說“三歲看到老”,就是說三歲時養成的性格幾乎已經為孩子今後的性格打下了基礎,很難有較大的轉變。而三歲之前帶孩子最多的人,也是影響孩子性格發展最多的人,孩子們的性格往往更像帶著自己長大的人。

"

相信很多人都知道,孩子性格的養成會受到先天和後天的同時影響,有的孩子遺傳到父母的個性之後,大概率和其中一方擁有相似的性格,這類孩子最常聽到的話就是“你就和你爸爸一樣,是個牛脾氣”、“你像媽媽一樣文靜”。但是還有部分孩子會受到後天影響比較大,他們或許既不像媽媽,又不像爸爸,有點像從小帶自己長大的奶奶或是外婆。

性格的方向在三歲前確定,誰帶得多,孩子的性格就更像誰

這是因為三歲前是孩子性格養成的關鍵時期,所以人們常常說“三歲看到老”,就是說三歲時養成的性格幾乎已經為孩子今後的性格打下了基礎,很難有較大的轉變。而三歲之前帶孩子最多的人,也是影響孩子性格發展最多的人,孩子們的性格往往更像帶著自己長大的人。

性格的方向在三歲前確定,誰帶得多,孩子的性格就更像誰

有位家長對這個觀點表示了認同,當時他們原本是自己在城裡一邊工作,一邊照顧孩子,兩個人相互協作,雖然辛苦,但是還可以把家庭和生活兼顧好。但是在孩子兩歲多的時候媽媽就被公司派到外省學習半年的時間,兩人原本商量讓奶奶到城裡住半年,幫忙照顧孩子,但是奶奶惦記著鄉下的土地,所以不願意到城裡生活。所以他們決定先把孩子送到鄉下讓爺爺奶奶照顧半年,等媽媽出差回家之後再把孩子接回家,否則爸爸無法兼顧照顧孩子和工作。

"

相信很多人都知道,孩子性格的養成會受到先天和後天的同時影響,有的孩子遺傳到父母的個性之後,大概率和其中一方擁有相似的性格,這類孩子最常聽到的話就是“你就和你爸爸一樣,是個牛脾氣”、“你像媽媽一樣文靜”。但是還有部分孩子會受到後天影響比較大,他們或許既不像媽媽,又不像爸爸,有點像從小帶自己長大的奶奶或是外婆。

性格的方向在三歲前確定,誰帶得多,孩子的性格就更像誰

這是因為三歲前是孩子性格養成的關鍵時期,所以人們常常說“三歲看到老”,就是說三歲時養成的性格幾乎已經為孩子今後的性格打下了基礎,很難有較大的轉變。而三歲之前帶孩子最多的人,也是影響孩子性格發展最多的人,孩子們的性格往往更像帶著自己長大的人。

性格的方向在三歲前確定,誰帶得多,孩子的性格就更像誰

有位家長對這個觀點表示了認同,當時他們原本是自己在城裡一邊工作,一邊照顧孩子,兩個人相互協作,雖然辛苦,但是還可以把家庭和生活兼顧好。但是在孩子兩歲多的時候媽媽就被公司派到外省學習半年的時間,兩人原本商量讓奶奶到城裡住半年,幫忙照顧孩子,但是奶奶惦記著鄉下的土地,所以不願意到城裡生活。所以他們決定先把孩子送到鄉下讓爺爺奶奶照顧半年,等媽媽出差回家之後再把孩子接回家,否則爸爸無法兼顧照顧孩子和工作。

性格的方向在三歲前確定,誰帶得多,孩子的性格就更像誰

結果半年後媽媽回家就發現孩子變了,從前很懂規矩的孩子,現在有些野,被爸爸媽媽批評之後就會說要告訴爺爺奶奶。並且孩子的衛生習慣很不好,不願意晚上刷牙,連洗澡都要父母的反覆催促。估計是在爺爺奶奶節約用水的教育下不再習慣每天洗澡了,因此現在這對父母又不得不重新開始教育孩子。

也是因為知道養育者對孩子的影響,所以許多年輕父母都不太願意讓老人照顧孩子,就算需要他們幫忙也是短暫的。由於大多數父母一輩都沒有什麼文化,他們教育孩子的方式大多是依照經驗,往往更在意孩子有沒有吃飽、有沒有穿暖,很少關注培養孩子的習慣、規矩或是幫助他們成長。因此孩子就算是健健康康的,但是在教育上都有所缺陷。

"

相信很多人都知道,孩子性格的養成會受到先天和後天的同時影響,有的孩子遺傳到父母的個性之後,大概率和其中一方擁有相似的性格,這類孩子最常聽到的話就是“你就和你爸爸一樣,是個牛脾氣”、“你像媽媽一樣文靜”。但是還有部分孩子會受到後天影響比較大,他們或許既不像媽媽,又不像爸爸,有點像從小帶自己長大的奶奶或是外婆。

性格的方向在三歲前確定,誰帶得多,孩子的性格就更像誰

這是因為三歲前是孩子性格養成的關鍵時期,所以人們常常說“三歲看到老”,就是說三歲時養成的性格幾乎已經為孩子今後的性格打下了基礎,很難有較大的轉變。而三歲之前帶孩子最多的人,也是影響孩子性格發展最多的人,孩子們的性格往往更像帶著自己長大的人。

性格的方向在三歲前確定,誰帶得多,孩子的性格就更像誰

有位家長對這個觀點表示了認同,當時他們原本是自己在城裡一邊工作,一邊照顧孩子,兩個人相互協作,雖然辛苦,但是還可以把家庭和生活兼顧好。但是在孩子兩歲多的時候媽媽就被公司派到外省學習半年的時間,兩人原本商量讓奶奶到城裡住半年,幫忙照顧孩子,但是奶奶惦記著鄉下的土地,所以不願意到城裡生活。所以他們決定先把孩子送到鄉下讓爺爺奶奶照顧半年,等媽媽出差回家之後再把孩子接回家,否則爸爸無法兼顧照顧孩子和工作。

性格的方向在三歲前確定,誰帶得多,孩子的性格就更像誰

結果半年後媽媽回家就發現孩子變了,從前很懂規矩的孩子,現在有些野,被爸爸媽媽批評之後就會說要告訴爺爺奶奶。並且孩子的衛生習慣很不好,不願意晚上刷牙,連洗澡都要父母的反覆催促。估計是在爺爺奶奶節約用水的教育下不再習慣每天洗澡了,因此現在這對父母又不得不重新開始教育孩子。

也是因為知道養育者對孩子的影響,所以許多年輕父母都不太願意讓老人照顧孩子,就算需要他們幫忙也是短暫的。由於大多數父母一輩都沒有什麼文化,他們教育孩子的方式大多是依照經驗,往往更在意孩子有沒有吃飽、有沒有穿暖,很少關注培養孩子的習慣、規矩或是幫助他們成長。因此孩子就算是健健康康的,但是在教育上都有所缺陷。

性格的方向在三歲前確定,誰帶得多,孩子的性格就更像誰

而如今的父母大多很重視孩子的教育問題,不斷地補充相關知識,瞭解更多的教育方式,就是為了讓孩子擁有更好的成長機會,將來能變得更加優秀。這一點相信大多數的老人是沒有辦法做到的,當然也有部分很有學問的老人,他們或許也擁有很好的教育方式。但是倘若爺爺奶奶都是比較普通的老人,那麼最好不要把教育孩子的重任完全交給他們。

年輕的父母們一定要自己擔起責任,好好地教育孩子,讓他們擁有更好的性格,給予孩子更多的陪伴。不要自己一邊偷懶,把孩子扔給了老人照看,一邊抱怨老人沒有教好孩子。畢竟老人們沒有教育孩子的義務,真正該對孩子一生負責任的人是父母。​

"

相關推薦

推薦中...